一位老将军的感悟:人生不过8个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老将军的感悟:人生不过8个字
最近,我去拜访了我的老首长,原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来柱上将,将军同我聊起了他的离休生活和一些人生感悟。

李来柱将军说:“在职时学习就是工作,离职后学习就是生活”。

对他来说,学习是伴随一生的爱好,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信念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近些年,他将存积的书籍进行了整理,分门别类登记造册。

将过去想读没顾上读的好书挑出来补读,重温和研究了一些重要书籍,还重点购买浏览了一批新书,在读书学习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李将军每一次走访和考察都要翻阅当地的地方志和兵要地志。

每到一个景点都要购买介绍资料,了解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特色。

每一次出国访问前,都要阅读到访国家的有关资料,详细阅读摘记知识卡片。

访问中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风土人情,把出访的过程变成学习提高的过程。

对此李将军的解释是:“深化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研究问题。


李将军把经常动笔写点东西作为锤炼思想、积累知识、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多年来,他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

刚开始,是想通过这种形式多认识些字,多记住些事。

没想到习惯成自然,越写越高兴,积攒的日记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他将日记打印装订成册,精选出版了《躬行心路》、《巍巍丰碑励后人》、《戎州征战记》,对战斗、工作、生活和学习分别进行回顾。

李将军平常喜欢用简洁的句子记实录事,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看到什么写什么,以此叙事言志,抒情壮怀。

日积月累,这种诗歌体的日记数量竟达2000多首。

近些年,先后出版了《兴戎赋》、《大地情》、《兰竹风》、《枫叶红》、《华阳行》、《祖国颂》等六部诗作,分送老领导、老战友和部队官兵,与大家交流心得,感怀颂世。

李将军把自己学习方法概括为“六学”。

理想在胸终身学,目标在胸攻关学,责任在胸勤奋学,科学在胸扎实学,问题在胸不厌学。

他认为,对待学习的态度如同做人的态度,《论学》这首诗就表达了将军的至高境界:为学之道贵恒勤,潜心铸炼求精深。

胸怀理想游学海,心系使命砺终身。

实践检验试金石,钢梁能磨乡花针。

大浪淘沙竞千古,文章读罢品做人。

李来柱将军说:“要追求健康的人生。

”一个人淡泊明志,就能宁静致远。

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能使体力体能增强,各项机能阴阳平衡,和谐运行,精、气、神、形达到最佳境界。

当我问及将军每天的心情如何时,他笑着说:“我是见山高兴,见水高兴,见大好形势高兴,见到人更高兴。

”李将军体验的是健康向上的人生乐趣:理想奋斗之乐,生活简朴之乐,苦中砺志之乐,甜中砺节之乐,勤政敬业之乐,学习写作之乐,走访调研之乐,开拓创新之乐,昂扬向上之乐,奉献助人之乐。

不吸烟、不喝酒、不乱花一分钱,是李来柱将军的“三不原则”。

他的日常生活可以用“简单”、“平常”来概括。

在膳食上,不刻意计算食物热量,不过于讲究食物营养,不吃专门的补养品,主要是粗细搭配,五谷杂粮都吃,适可而止。

身体健康的标志有很多,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很重要。

比如,外出要过“三关”:生活差、温度差、时间差。

生活差,就是南方饭和北方饭都能吃,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饭都能吃,中餐和西餐都能吃;温度差,就是要经受得起零上40℃和零下40℃的考验;时间差,就是走出国门不受时差的影响。

在这方面,李来柱将军的“诀窍”是坚持走路。

走路,不需要固定的场地和专门的器械,没有过多的要领和技巧,老少皆宜。

他把走路叫做“上班”,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但走路健身要得法。

一是要有一定的时间。

每天走两个半小时,早饭后一个小时,中午半小时,晚饭后一小时;二是要有一定的距离。

每天至少走一万步,约7.5公里;三是走路时要全身放松。

清心寡欲,心平气和,不能心事重重;四是要保护好脚。

每天晚上坚持用热水烫脚30分钟。

这样,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会身轻体健。

他用一年的时间,把北京市城区所有公园看了个遍,近的走着去,远的才坐车。

几十年的军旅生涯让李来柱将军体会到:“人生的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理想和信念的检验。

”理想信念既是抽象的,更是具体的。

年轻时是这样,年纪大了更是这样。

在职时如此,离职后更是如此。

一般干部要经受考验,高级干部更要经受考验。

李将军说:“理想信念不仅体现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而且也渗透于日常工作生活之中。

”他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和工作人员会议,经常谈心交流思想,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教育他们怎样做人,如何做事,使大家明白管住自己是最大的本事。

他还为每一位工作人员买了一套从一大到十七大的党章,督促他们认真学习,模范遵守,并定期组织考核,成绩张榜公布。

李将军说:“我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由参加革命初期的朦胧到战争年代中的确立,由实践磨练的坚定到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断得到升华。


李来柱将军戎马一生,对人生的感悟总结出了八个字,即“正、诚、勤、志、朴、乐、新、明。


正,就是正道。

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对于做人做事都非常关键。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正确的道路不是一次性选择,而是不断选择之中。

在命运的抉择、生死的考验、得失的较量、苦乐的取舍面前,始终跟共产党走的信念丝毫不动摇。

革命的道路,不仅是终身追求的道路,是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也是人生乐趣的道路。

这就像搏击风浪的双橹,排险克难的航船,建筑大厦的砖瓦,铺拓道路的基石,它在不懈奋斗中闪光,它在无怨无悔的服务中体现价值。

走正确的道路取决于正确的理想信念,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只有志存高远,生命之路才是光明的坦途。

诚,就是诚信。

首先要忠于党的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视信誉为生命,表里如一,坦荡如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诚实守信是人格品质的基石,是历练高尚的人、纯粹的人的重要内容。

加强人品官德修养是领导干部的
必修课,坚持待人以诚,推心置腹,坦诚交流,不欺世,不盗名,不骗人,更不当“阴阳先生。

”只有坦诚正直地做人,真挚宽厚地待友,认真负责地司职,公而忘私地奉献,求真务实地办事,简朴乐观地生活,奋发努力地学习,与时俱进地登攀,才能以人格魅力得到人们的信任和爱戴。

勤,就是勤奋。

这是一个人责任心强不强,思想觉悟高不高的具体表现。

世界之大,生命之短;已知有量,未知无限。

只有勤奋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总结,才能使短暂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和热。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需要废寝忘食,勤奋工作;克服困难,破解难题,化解矛盾,需要勤于钻研,科学处理。

勤奋能够增长才干,提高效率,充实生活,能够造就人才,创造美好人生。

志,就是志气。

它是人生前进的动力,人生奋斗的方向。

富有意义的人生离不开远大的理想、钢铁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富有战斗精神的志气。

有志气才会有奋斗,才会产生智慧,才能磨练意志,才能收获果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志气就会执着、勇敢、坚强、进取,有志气就会青春不老,精神振奋,意气风发,活力四射。

朴,就是俭朴。

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高尚的精神境界。

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勤俭纯朴的精神,就能在挫折面前信心坚定,在困难面前信念牢固,在复杂局势面前头脑清醒,在非常时期高瞻远瞩;就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

俭朴的生活、清廉的作风、高雅的志趣,是做人的终身操守,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

乐,就是乐观。

乐观生活,愉快工作,笑对人生,才能享受真正的幸福。

快乐是从艰苦中来的,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才能感受真正的快乐。

快乐是生活的赋予,源于一个人的胸怀。

一个人是否快乐,要看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事物,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始终保持乐观主义精神,才能坦然面对困难和挫折,正确看待生老病死,正确对待人和事。


要有战斗的激情,宽广的胸怀,平和的心态,真挚的友谊,热情的关爱,何愁没有喜庆的春莺在歌唱?何愁没有欢乐的溪水在流畅?何愁没有怡神的花朵在绽放?
新,就是创新。

坚持推陈出新,行而学之,研而究之,探索本质,不断飞跃。

只有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勇于创新实践,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前进。

创新能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自然属性与内在潜能,它来源于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它需要打破常规的魄力,它应具备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强的意志毅力、强烈的敬业精神。

创新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有老老实实的态度,脚踏实地的作风,求真务实的品格。

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认识事物,实践磨练,才能独辟蹊径,发掘创意,开拓进取。

明,就是光明。

光明的人生来源于光明的生活,光明的生活来源于明确的人生态度。

胸怀坦荡,光明磊落,高风亮节,既是人生的过程,也是人生的高度。

光明的人生就要做到,政治上互相信任不猜疑,思想上互相交流不隐瞒,工作上互相支持不拆台,生活上互相关心不冷落。

纯洁的友谊需要透明,需要用热情去浇灌,需要用原则去培养,需要用谅解去护理。

只有学会不断擦拭自己的心灵,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就一定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奉献自我,真正做到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军队,无愧于祖国。

李来柱上将,山东莘县人。

1932年10月出生,1940年参加儿童团,1943年参加青年抗日先锋队,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战士逐级成长为团长、师长、石家庄陆军学校校长和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他积极投身于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参加200余次战役战斗,6次负重伤,屡立战功。

在建设和保卫祖国中,他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关键时刻立场坚定,指挥果断有力,带兵治军有方,组织部队圆满完成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战区战役演习和维护首都稳定等重大任务,开创了军区部队全面建设的新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