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治病——六种常用药的药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方治病——六种常用药的药性
一、小方治病
1、小方的定义
在深入研究传统本草性、味、归经的基础上,人体空间医学提高了本草的价值,大大拓宽了本草的应用范围。

在大量临床实践的过程当中,对用药进行了更为精当的挑选,摸索出了以畅通人体公转运行为基础纲领的用药模式,即“小方治病”。

所谓“小方治病”,即从数以千计的中药列伍中,筛选出公英、独活等六味一般草药,作为处方的核心用药。

在根据病人病情调整配比时,每个方剂最多不超过五味药,每味药的用量不超过7克。

选药精当,药力集中,常有四两拨千钧之功效。

小方治病,方虽小,却蕴藏了博大精深的用药哲理。

“小方”是人体空间医学特有的方剂,有其特定的规则和规律。

传统中医里有经方、验方与偏方、单方,但没有“小方”。

经方、验方是著名医家在治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处方用药。

进一步说,“经方”特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方,比如治疗肾阴阳虚的肾气丸,治疗脾胃虚寒的理中丸,治疗大便不畅的麻子仁丸等等;而“验方”则是特指张仲景之后历代医家创造的处方,如治疗肾阴虚的六味地黄丸,治疗心阴虚的天王补心丹,治疗肝郁血虚的逍遥丸,治疗气血虚的八珍汤等。

经方、验方,遵循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特点等,以及理、法、方、药整体系统的联系,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成果。

偏方、单方则是由民间治病的个案经验认识而形成的处方,具有不确定性和个案性,这些都是与“小方”不同的。

2、小方治病的原理
小方治病,以畅通公转为原则,强调“打破病名,参考症状”,主张“调功能、祛其疾”。

小方,药量小,药味淡,气味轻,在人体空间走动迅速,归于公转。

在公转过程中,高能量在运行中自行参与混化、异化,得到消散。

传统中医中有“邪”、“毒”的概念,人体
空间医学认为,所谓的“邪”,是正气之聚,邪气散开,就变为正气,变废为宝,也就是能量的再利用。

所谓的“毒”,为湿胜、瘀胜、热胜或瘀而不行。

所谓的“滞”,可能是燥胜而无津,也可能是湿胜而阻经。

“邪”、“毒”和“滞”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公转加以解决。

在畅通公转的过程中,先行、先通、先空,而后变之。

行在其中,补在其中,泻在其中,排除污染在其中,更新能量在其中。

服用后在人体内引起很大的能量运动,服用者出现呕吐、腹泻、出汗、发烧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变化,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效果。

通过畅通公转,才能做到通而不散、补而不滞、泻而不亏,抓住人体总指挥的关键、人体总功能运行的关键,从而在人体内部建立起和谐、有序的内环境。

小方治病,着眼于疏通人体能量的集结。

就这一点而言,与传统医疗方法存在相同之处。

传统医疗方法,如按摩、刮痧、针灸等,对能量瘀滞部位增加压力,通过拍打、按摩等方式将能量流通,疼痛自然解除。

对施力的部位、压力的大小,要掌握准确、拿捏适度,如果胡乱进行,不仅无法解除对方的疼痛,还会引起不适。

理解小方治病,要认识到空间能量的存在,认识到空间能量场的存在,认识到能量混化异化过程中产生的“象”的变化,认识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内涵。

只有人体空间的能量发生变化,人体功能才能得到调节,人体疾病才能祛除,这也是“零加画”这一古老的修炼理论在医疗上的应用,这是人体科学的深入。

3、六种常用药的药性
小方治病的常用药物有六味:公英、独活、当归、桂枝、佩兰和香附,下面对它们的功能进行一一解说。

*公英
行于人体空间,推动空间能量运动,浓则补、淡则散。

公英的运行,无孔不入、无所不到,能够改变浅至腠理、深至骨缝一切空间的能量运动。

正因为公英能够扫平人体任何空间的能量积聚,所以公英有助于治疗癌症转移。

因为癌症的转移,实质上是高能量的转移。


英既能够补充人体空间能量,又不会产生瘀滞。

就“补”的功用而言,公英要比人参和黄芪效果好,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价格便宜。

公英2克,引导能量从下焦部位向上运动,越过肩胛到达背部外焦空间;7克,增强下焦部位能量运动,能量运动增强后,向上运动,对上部空间能量产生撞击,在下焦掀起海啸运动。

下焦所有的细胞在这一过程中都得以更新和改变,可以治疗大便干、大便稀、腹泻、月经多、月经少、白带、黄带、肝癌、膀胱癌、子宫癌等等。

如果舌根大面积低下,说明下焦细胞动力不足,可应用公英7克。

*独活
运行于外焦空间,引能量由头部下行至足,化解外焦空间的能量积聚。

外焦空间畅通,公转才能畅通。

3克,引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到胸椎;5克,引导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至腰椎;7克,引导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到足部空间。

独活与公英的配伍,畅通人体公转运行。

独活、公英能推动公转的运行。

公英7克,浓度大,所以在肚脐部位搅动,推动能量向上运行,会阴部位压力降低;独活5克,行至尾闾,尾闾部位压力增高,尾闾和会阴之间存在压力差,尾闾能量才能通过会阴,到达任脉段。

在这个过程中,任脉段下方的能量被带动,向上运行,至任督交界的上方,任脉段能量压力增高,督脉段上方能量的压力降低,能量由任脉段向督脉段运行。

公英和独活的密切配合,推动公转整体运行,公英和独活也是小方中必备的两味药。

*香附
推动中焦能量上升至膻中,使中焦畅通,三焦气化通焉,促进人体清升浊降的实现。

香附推动中焦能量向上运动,为下焦能量开辟通路,所以对下焦多种疾病都有治疗的作用,例如下肢病变、肾病、妇科病等。

另外,香附引能量上升,增加膻中能量,可补充膻中能量不足,治疗精神恍惚等疾病。

在用量上,4克,自中脘向上推动,2克,自膻中向上拉动,对中焦的能量来讲,是一推一拉。

香附用于舌中下焦隆起的情况,舌尖高厚勿用。

*佩兰
吸收人体空间多余的水份,多用于清除人体中焦空间的湿浊。


体空间医学认为,中焦空间湿度过大,会影响下焦与上焦的畅通。

传统中医有脾被湿困或脾湿下注的说法。

香附虽然可以引领中焦能量上升,但湿度过大,香附则无法发挥作用,需用佩兰清除中焦湿气。

佩兰2克,祛湿的作用微弱,所以用于上焦。

佩兰4克,其祛湿之轻,故用于便稀或晨便。

佩兰7克,祛湿之甚,故可止泻。

佩兰,用于水湿舌或舌面高低不平者,大便2~3次/日或腹泻者用之。

*当归
能增加胞内水份,化胞内瘀滞。

当归2克能疏通末梢的血脉(微循环),7克增加血管内的水份及压力。

干燥舌、裂纹舌使用。

大便不畅、大便数日一次或者大便头干者用之。

*桂枝
打开细胞壁,使细胞内的物质与细胞外的能量自由转化,调节平衡。

2克,打开表层细胞壁(腠理),4克,打开中层细胞壁(骨、脉、筋),7克,打开深层细胞壁(身体各部及其少运动的细胞)。

配合其他五味药发挥作用,配合当归,活血通便,配合佩兰,芳香化浊。

舌薄、淡白、平坦者用之,舌尖高厚者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