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技术介绍完整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点:1.只能做定性的评价,不能定量。2.只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评价。3.编制安全检查表的难度和工作量大。4.要有事先编制的各类检查表,有赋分、评级标准。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
或作预评价,就叫作预先危险性分析。
主要目的
减弱(预防)
(事故苗子)
隔离(距离)限制(总量)防护(保护)连锁(控制)警示(标志)落实安全责任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操作规程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培训操作技能培训
◆生产安全◆消防安全
●人的不安全行为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物的不安全状态坍塌
☆一般事故
触电
◆交通安全
●不良的环境条件淹溺火灾
☆较大事故
透水放炮冒顶片帮(装置)
有关系统(装置)
编制程序
的资料
子系统(分装置)
部件(组件)
构成要素
功能附加现象
标准、规范、事故
人、机、料、法、
设想危险、推论的事故发生概率、处
情报等资料
环
理方法
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SCL)
表格格式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要求
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人
检查人:
被检查单位负责人:
海因里希安全法则
遗传及社会环境
(不
人的缺点
不安安全全状行态为)
事故
伤害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第一类危险源: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
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系统安全理论
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称作危险源,来自某种危险源的造成人员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叫做危险。危险源是一些可能出问题的事物或环境因素,而危险表征潜在的危险源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机会,可以用概率来衡量。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由于受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对于认识了的危险源也不可能完全根除。由于不能全部根除危险源,只能把危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即可接受的危险。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万一发生事故,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
公式:D=L×E×C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发生危险可能性(L值)
暴露于危险因素中的频率(E值)事故发生后可能的结果(C值)
安全生产管理技术介绍
2019年12月
01
安全的定义
02
事故致因理论
03
安全管理要素及风险分析方法
04
应急救援预案意义
05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
Part 01
安全的定义
安全的定义
何谓
安全的定义
安全的定义: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出自《汉语词典》
那么危险、威胁、事故又如何定义
?
安全的定义
风险分析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安全检查表(SCL)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作业危害分析(JHA)
…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评价方法。
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Part 02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海因里希安全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系统安全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论是阐述企业工人中存在着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的一种理论。
①感情冲动,容易兴奋;②脾气暴躁;③厌倦工作,没有耐心;④慌慌张张,不沉着;⑤动作生硬而工作效率低;⑥喜怒无常,感情多变;⑦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⑧极度喜悦和悲伤;⑨缺乏自制力;⑩处理问题轻率、冒失;⑪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
作非常重要!
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应急救援预案有意义?重要吗?看以下两个例子。鱼骨分析法,属于定性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可能引起事故的因素进行可能性分析或作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性可操作性研究分析、作业危害分析等。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战略上则强调,行动几乎没有频发倾向论一样,把工业事故的责任归因于工人。特大地震发生后,全校2300多名师生,那么危险、威胁、事故又如何定义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分子、细胞到机体、群体各个层次上都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现象,其周期从几秒、几天直到几月、几由于不能全部根除危险源,只能把重要风险(2)立即整改要素与事故的联系(举例)
Part 04
应急救援预案意义
应急救援预案意义
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应急救援预案有意义?重要吗?看以下两个例子。
系统安全工程中安全的定义:
安全意味着可以容忍的风险程度。也可理解为人身或财物避免遭受不可承受的伤害。
社会允许的安全水平
安全
危险
中心线往左是安全,往右为危险
安全的定义
隐患与安全、事故的关系
安全
受控
隐患
失控
事故
免遭不可承受的危害
消除(设计)
隐蔽的祸患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轻伤事故重伤事故
1级
安全的
不会导致伤害或疾病,系统无损失、可以忽略
2级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但应予
排除或控制
3级4级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破坏性的,会造成死亡或系统报废,必须设法消除
破坏性的
危险等级分布表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表格格式
区域:
编制人员:
雨雪
…
管理人员失职
品管理不善
织应急演练
防器
管理责任缺失
人无管理
层管理文件
及用车
吊装
天
材
风险分析方法
通过鱼骨分析法,可以将事故与五个要素联系起来,将复杂的原因系统化、条理化,把主要原因搞清楚,也就明确了预防对策。
鱼骨分析法,属于定性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可能引起事故的因素进行可能性分析或作出事故能否发生的感性判断。定性分析方法还有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可操作性研究分析、作业危害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系统事故及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对事故的危险性作出量化描述。定量分析主要包括事件数分析、事故树分析、系统可靠性分析等。
风险结果分级(D值)
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分数值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分数值
可能结果
分数值
危险性程度
分数值
10
10
100
>320
6
6
40
320~160
3
3
15
160~70
1
2
7
70~20
0.5
1
3
<20
0.2
0.1
0.5
1
分数值
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可能中度风险,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重要风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极大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值得注意的是,LEC风险评价法对危险等级的划分,一定程度上凭经验判断,应用时需要考虑其局限性,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日本的丰原恒男发现容易冲动的人、不协调的人、不守规矩的人、缺乏同情心的人和心理不平衡的人发生事故次数较多。(见下表)
事故频发者的特性表:
性格特征
容易冲动
不协调
不守规矩
缺乏同情心
心理不平衡
事故频发者,%
38.9
42.0
34.6
30.7
52.5
其他人,%
21.9
26.0
26.8
0
25.7
安全检查表(SCL)
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危险、督促各项安全法规、制度、标准实施的一个较为有效的
工具。
编制依据:
1、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2、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3、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4、研究成果,包括新方法、技术、法规和标准。
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分析步骤
调查收集资料
系统功能分析
分析识别危险源
确定危险等级
确定系统
制定措施
措施实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危险等级划分
级别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
应急救援预案意义
CONPLAN8888(实例一)
这份订定于2011年代号「CONPLAN 8888」的机密文件,详细列出对抗丧失或非丧尸人类的方法。计划中不仅假想面对高达8种类型的丧尸,包括素食丧尸、丧尸鸡、外太空丧尸甚至连邪恶魔力丧尸都有,并指出丧尸可能会以吃人方式,极快将病毒传染给人类;战略上则强调,行动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也就是说,传统作战模式可能不适用于此,且军方绝不能让美国核武库遭丧尸袭击。五角大楼称:这份机密相当认真,并非设计成像在开玩笑!
日期:
危险
原因
后果
危险等级
改进/预防措施
PHA工作表
作业危害分析(JHA)
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
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分析步骤
划分作业
辨识各步
采取管控
步骤
骤危害
措施
作业危害分析(JHA)
表格格式
步骤
危害辨识
对策
作业危害分析表
思考
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应急工
海因里希安全法则
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指以24小时为单位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一贯性、规律性的变化模式。在生命过程中,从分子、细胞到机体、群体各个层次上都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现象,其周期从几秒、几天直到几月、几年。
生物三节律:
体力节律(周期23天)、情绪节律(周期28天)、智力节律(周期33天)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年
月
日
安全检查表(SCL)
优点:1.安全检查表能够事先编制,可以做到系统化、科学化,不漏掉任何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为事故树的绘制和分析做好准备。2.可以根据现有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检查执行情况,容易得出正确的评估。3.按照原因实践的重要顺序排列,有问有答,通俗易懂。4.安全检查表可以与安全生产责任制相结合,按不同的检查对象使用不同的安全检查表,易于分清责任,还可以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检验。
Part 03
安全管理要素及风险分析方法
安全管理要素
安全管理过程中主要管控的五大要素:
安全管理要素
要素间的主要逻辑关系
安全管理要素
要素与事故的联系(举例)
人员违章
机器漏电
未
未
精神
…
线
漏
无
…
经教育
交底
状态不佳
路老化
保损坏
人维护
发生火灾
无车辆管理规定
发生吊装事故
危化
未组
消无
…
车辆
上无
不涉
…
大风
夜晚
重伤、死亡事故
1
轻伤事故
29
300
无伤害事故
海因里希安全法则
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海因里希的研究说明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即使一些工业伤害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则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也是由于工人的缺点、错误造成的。因而,海因里希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论一样,把工业事故的责任归因于工人。从这种认识出发,海因里希进一步追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认为人的缺点来源于遗传因素和人员成长的社会环境。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
或作预评价,就叫作预先危险性分析。
主要目的
减弱(预防)
(事故苗子)
隔离(距离)限制(总量)防护(保护)连锁(控制)警示(标志)落实安全责任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操作规程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培训操作技能培训
◆生产安全◆消防安全
●人的不安全行为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物的不安全状态坍塌
☆一般事故
触电
◆交通安全
●不良的环境条件淹溺火灾
☆较大事故
透水放炮冒顶片帮(装置)
有关系统(装置)
编制程序
的资料
子系统(分装置)
部件(组件)
构成要素
功能附加现象
标准、规范、事故
人、机、料、法、
设想危险、推论的事故发生概率、处
情报等资料
环
理方法
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SCL)
表格格式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要求
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人
检查人:
被检查单位负责人:
海因里希安全法则
遗传及社会环境
(不
人的缺点
不安安全全状行态为)
事故
伤害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第一类危险源: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
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系统安全理论
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称作危险源,来自某种危险源的造成人员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叫做危险。危险源是一些可能出问题的事物或环境因素,而危险表征潜在的危险源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机会,可以用概率来衡量。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由于受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对于认识了的危险源也不可能完全根除。由于不能全部根除危险源,只能把危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即可接受的危险。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万一发生事故,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
公式:D=L×E×C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发生危险可能性(L值)
暴露于危险因素中的频率(E值)事故发生后可能的结果(C值)
安全生产管理技术介绍
2019年12月
01
安全的定义
02
事故致因理论
03
安全管理要素及风险分析方法
04
应急救援预案意义
05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
Part 01
安全的定义
安全的定义
何谓
安全的定义
安全的定义: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出自《汉语词典》
那么危险、威胁、事故又如何定义
?
安全的定义
风险分析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安全检查表(SCL)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作业危害分析(JHA)
…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评价方法。
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Part 02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海因里希安全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系统安全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论是阐述企业工人中存在着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的一种理论。
①感情冲动,容易兴奋;②脾气暴躁;③厌倦工作,没有耐心;④慌慌张张,不沉着;⑤动作生硬而工作效率低;⑥喜怒无常,感情多变;⑦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⑧极度喜悦和悲伤;⑨缺乏自制力;⑩处理问题轻率、冒失;⑪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
作非常重要!
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应急救援预案有意义?重要吗?看以下两个例子。鱼骨分析法,属于定性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可能引起事故的因素进行可能性分析或作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性可操作性研究分析、作业危害分析等。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战略上则强调,行动几乎没有频发倾向论一样,把工业事故的责任归因于工人。特大地震发生后,全校2300多名师生,那么危险、威胁、事故又如何定义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分子、细胞到机体、群体各个层次上都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现象,其周期从几秒、几天直到几月、几由于不能全部根除危险源,只能把重要风险(2)立即整改要素与事故的联系(举例)
Part 04
应急救援预案意义
应急救援预案意义
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应急救援预案有意义?重要吗?看以下两个例子。
系统安全工程中安全的定义:
安全意味着可以容忍的风险程度。也可理解为人身或财物避免遭受不可承受的伤害。
社会允许的安全水平
安全
危险
中心线往左是安全,往右为危险
安全的定义
隐患与安全、事故的关系
安全
受控
隐患
失控
事故
免遭不可承受的危害
消除(设计)
隐蔽的祸患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轻伤事故重伤事故
1级
安全的
不会导致伤害或疾病,系统无损失、可以忽略
2级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但应予
排除或控制
3级4级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破坏性的,会造成死亡或系统报废,必须设法消除
破坏性的
危险等级分布表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表格格式
区域:
编制人员:
雨雪
…
管理人员失职
品管理不善
织应急演练
防器
管理责任缺失
人无管理
层管理文件
及用车
吊装
天
材
风险分析方法
通过鱼骨分析法,可以将事故与五个要素联系起来,将复杂的原因系统化、条理化,把主要原因搞清楚,也就明确了预防对策。
鱼骨分析法,属于定性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可能引起事故的因素进行可能性分析或作出事故能否发生的感性判断。定性分析方法还有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可操作性研究分析、作业危害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系统事故及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对事故的危险性作出量化描述。定量分析主要包括事件数分析、事故树分析、系统可靠性分析等。
风险结果分级(D值)
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分数值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分数值
可能结果
分数值
危险性程度
分数值
10
10
100
>320
6
6
40
320~160
3
3
15
160~70
1
2
7
70~20
0.5
1
3
<20
0.2
0.1
0.5
1
分数值
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可能中度风险,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重要风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极大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值得注意的是,LEC风险评价法对危险等级的划分,一定程度上凭经验判断,应用时需要考虑其局限性,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日本的丰原恒男发现容易冲动的人、不协调的人、不守规矩的人、缺乏同情心的人和心理不平衡的人发生事故次数较多。(见下表)
事故频发者的特性表:
性格特征
容易冲动
不协调
不守规矩
缺乏同情心
心理不平衡
事故频发者,%
38.9
42.0
34.6
30.7
52.5
其他人,%
21.9
26.0
26.8
0
25.7
安全检查表(SCL)
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危险、督促各项安全法规、制度、标准实施的一个较为有效的
工具。
编制依据:
1、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2、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3、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4、研究成果,包括新方法、技术、法规和标准。
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分析步骤
调查收集资料
系统功能分析
分析识别危险源
确定危险等级
确定系统
制定措施
措施实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危险等级划分
级别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
应急救援预案意义
CONPLAN8888(实例一)
这份订定于2011年代号「CONPLAN 8888」的机密文件,详细列出对抗丧失或非丧尸人类的方法。计划中不仅假想面对高达8种类型的丧尸,包括素食丧尸、丧尸鸡、外太空丧尸甚至连邪恶魔力丧尸都有,并指出丧尸可能会以吃人方式,极快将病毒传染给人类;战略上则强调,行动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也就是说,传统作战模式可能不适用于此,且军方绝不能让美国核武库遭丧尸袭击。五角大楼称:这份机密相当认真,并非设计成像在开玩笑!
日期:
危险
原因
后果
危险等级
改进/预防措施
PHA工作表
作业危害分析(JHA)
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
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分析步骤
划分作业
辨识各步
采取管控
步骤
骤危害
措施
作业危害分析(JHA)
表格格式
步骤
危害辨识
对策
作业危害分析表
思考
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应急工
海因里希安全法则
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指以24小时为单位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一贯性、规律性的变化模式。在生命过程中,从分子、细胞到机体、群体各个层次上都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现象,其周期从几秒、几天直到几月、几年。
生物三节律:
体力节律(周期23天)、情绪节律(周期28天)、智力节律(周期33天)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年
月
日
安全检查表(SCL)
优点:1.安全检查表能够事先编制,可以做到系统化、科学化,不漏掉任何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为事故树的绘制和分析做好准备。2.可以根据现有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检查执行情况,容易得出正确的评估。3.按照原因实践的重要顺序排列,有问有答,通俗易懂。4.安全检查表可以与安全生产责任制相结合,按不同的检查对象使用不同的安全检查表,易于分清责任,还可以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检验。
Part 03
安全管理要素及风险分析方法
安全管理要素
安全管理过程中主要管控的五大要素:
安全管理要素
要素间的主要逻辑关系
安全管理要素
要素与事故的联系(举例)
人员违章
机器漏电
未
未
精神
…
线
漏
无
…
经教育
交底
状态不佳
路老化
保损坏
人维护
发生火灾
无车辆管理规定
发生吊装事故
危化
未组
消无
…
车辆
上无
不涉
…
大风
夜晚
重伤、死亡事故
1
轻伤事故
29
300
无伤害事故
海因里希安全法则
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海因里希的研究说明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即使一些工业伤害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则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也是由于工人的缺点、错误造成的。因而,海因里希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论一样,把工业事故的责任归因于工人。从这种认识出发,海因里希进一步追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认为人的缺点来源于遗传因素和人员成长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