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上语文《将相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相和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读准“璧”“臣”“蔺”“诺”“辱”等13个生字;读准“抵御”“强逼”“上大夫”“上卿”等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上大夫”“上卿”等词语的意思。
(二)通过快速默读,找到关键句,并提炼小标题,借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通过“研究《史记》人物”的任务,小组合作探究,比较两个故事的相似之处,把握蔺相如的人物特点。
二、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准备:作业纸人手1份,黑板贴纸每组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史记》开场,读懂课文题目
1.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一则历史故事,这个故事选自司马迁的巨著《史记》。
(出示《史记》简介,指名读课文注释:本文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写)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只有三个字,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可以探究什么?(结合注释,,理解“将”“相”“和”的意思;梳理问题;再读课题)
(二)快速默读,感知故事大意
1练习快速默读。
(1)带着想探究的问题,快速默读课文。
(出示以下阅读要求)
(2)反馈阅读所用的时间,表扬速度较快的学生,鼓励速度慢的学生;交流初读所获的信息和感受,点拨阅读方法。
2.借助关键句,把握主要内容。
(1)课文围绕“将相和”写了三个小故事。
再次快速默读,思考:每个故事讲了什么?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学生默读、思考,交流)
(2)你在快速阅读时,发现关键句了吗?这些句子承上启下,概括了你们所讲的内容。
谁来读一读?(出示以下内容,相机教学“上大夫”“上卿”)
这两个官职哪个高?(预设:蔺相如先升到上大夫,后来被封为上卿,上卿比上大夫级别更高——上卿相当于宰相)
(3)指导把这三段话分别浓缩成一个词语。
(同桌讨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
(4)指导借助这三个词语,说一说“将相和”的故事。
(学生练说,指名说)
(三)比较阅读,体会人物形象
1.引出研究任务。
《史记》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伟大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等。
课文这三个故事中,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谁?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蔺相如。
(板书:蔺相如)
我们先读前两个故事,看看这两个故事,有哪些相似之处。
(出示学习步骤)
3.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各组代表上黑板贴词语卡,教师随即分类整理)
预设贴出的词卡:危难时刻、临危不乱、临危受命、拼命、以命相拼、挺身而出、战胜秦王、大获全胜、升官晋爵……
请小组代表上台,选一个认为最合适的词语汇报。
(1)预设汇报一:挺身而出。
(相机出示句子)
两个故事中,赵王都很担心。
第一个故事里,如果给璧,璧可能就没了;如果不答应,又怕秦王来打。
第二个故事里,去,怕有危险;
不去,又显得太胆小。
情况都很危急,蔺相如都是挺身而出。
其他组对于蔺相如面对国家安危“挺身而出”的理解有补充吗?(其他组为自己贴出的词说理由)
(2)预设汇报二:以命相拼。
预设回答:在课文第七自然段中,写了蔺相如豁出命保护和氏璧。
(出示相关语句)
引导朗读:面对狡诈而强势的秦王,蔺相如怒火中烧,以死相拼。
(朗读对话,其他组为相同的理解补充理由)(归纳,板书:怒发冲冠、撞碎、同归于尽)
(3)预设汇报三:有谋在先。
预设:蔺相如知道秦王想要的是和氏璧,不敢让他撞碎在柱子前面,所以蔺相如敢以死相拼;其实他对秦王的心理已经有充分了解。
预设:蔺相如知道秦王并不想交城,所以他借口举行典礼来保全和氏璧。
引导朗读:谁再读这段话,读出理直气壮。
(指名读,齐读)
引导拓展:对于这个场景的描写,《史记》原文也很生动,读一一读。
(呈现,自由读,指名读以下内容)
(4)预设交流。
战胜秦王、以弱胜强、加官晋爵……
预设点评:秦王是何等厉害的人物,但两次都在蔺相如面前败下
阵来,都被蔺相如的有勇有谋给折服了。
预设点评:两个故事都写了弱小的赵国被强大的秦国所欺,但是因为有了蔺相如的舍身保国、有勇有谋,才转危为安。
4.小结。
通过比较两个故事的相似之处,我们对蔺相如这个人物有了深刻的印象。
(四)评价人物,再激研读兴趣
1.在你心中,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呢?请你写一写对这个人物的评价吧。
(出示课后练习第四题)
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一两个具体事例写下来。
2.学生独立写话,教师巡回指导。
3.指名朗读作品。
(预设点评:如,你用自己的话把蔺相如誓死护卫和氏璧的事例写清楚了,体现了人物舍身为国的精神)
4..总结过渡。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蔺相如,感受到《史记》刻画人物的精妙之处。
下节课,我们将从第三个故事中进一步感受蔺相如,同时去认识另一个重要人物——廉颇。
附板书:
将相和
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
蔺相如怒发冲冠撞碎同归于尽
(以下为学生贴词卡)
挺身而出以命相拼以弱胜强有谋在先加官晋爵
以身犯险豁出性命战胜秦王有勇有谋立功升官
以死相拼全身而退
拼命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