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为什么不能离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主教为什么不能离婚
天主教的教规是不允许夫妻之间离婚的,大家是不是对这种事情很好奇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天主教为什么不能离婚,欢迎大家阅读。
天主教为什么不能离婚
关于婚姻,耶稣说得很清楚,“你们(法利塞人)没有念过:那创造者自起初就造了他们一男一女;且说,‘为此,人要离开父亲和母亲,依附自己的妻子,两人成为一体’的话吗?这样他们不是两个,而是一体了。
为此,凡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玛19:3-5)。
根据耶稣的这段话,教会将婚姻定为圣事,“婚姻契约是男女双方藉以建立终身伴侣的结合,此契约以其本质指向夫妻的福祉,以及生育和教养子女,而且两位领洗者之间的婚姻被主基督提升到圣事的尊位”(教会法典1055条,1项)。
法典还特别强调“婚姻的根本特点是单独性和永久性”(教会法典1056条)。
这也就是说,婚姻的根本特点是永久的不可拆散的。
为此,教会不承认离婚。
原因很简单:如果婚姻在本质上是不可拆散的,那么离婚也是不可能的。
关于无效的婚姻,教会法典有很周密的规定。
这些规定也显示了有很多原因会导致婚姻无效。
笔者有个朋友,在罗马额我略大学获得教会法博士学位,目前在美国某总主教区负责教会法庭。
为写此文章,笔者特地访问了这个朋友。
他告诉笔者,总主教区有约150万教友,每年收到的婚姻无效申请约400件左右,约60%左右获得批准。
造成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有:配偶的不忠实、酗酒、吸毒、赌博,还有家庭暴力。
一般是受害的一方提出申请,经过调查,如果申请的理由是事实,那么就签发婚姻无效声明。
法典依据是:法典1095条,第2和第3项,“下列人士无结婚能力……2、对于应互相交付与接受的婚姻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严重缺乏辨别、判断能力者;3、由于心理性的原因,不能负起婚姻的基本义务者。
”酗酒、吸毒、赌博、还有家庭暴力等是明显的心理性的原因。
在此情况下,配偶不能负起婚姻的基本义务,所以他们的婚姻是无效的。
这位神父还告诉笔者,
也有一部分申请人,或是因为他们所申诉的理由无法获得证实,或是法庭有理由相信申请者本人是造成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因而拒绝签发婚姻无效声明。
在衡量是否签发婚姻无效声明时,孩子的福祉的考量往往是重中之重。
如果是因为婚姻的问题而导致孩子受到虐待或是被忽略,那么往往会签发婚姻无效声明的。
天主教的教会典籍
圣经
天主教的圣经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构成。
共七十三卷。
天主教的圣经比新教(____)圣经多七卷,这七卷分别在《圣经》的旧约里面,分别为多俾亚传,友弟德传,玛加伯上,玛加伯下,智能篇,德训篇,巴路克。
旧约完成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多年到公元前四百年之间;新约完成于公元三十年至九十六年之间。
《圣经》从最早成书的约伯记(约公元前1500年)到最后成书的默示录(公元90-96年之间),历经1600年左右。
圣经的作者多为犹太人,他们中有君王、先知、祭司、牧人、渔夫、医生等。
在今天,圣经仍是全世界最受欢迎、销售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书。
据世界联合圣经公会统计,圣经自出版至今,发行量已超过四十亿本。
目前全世界的销售数量,平均每年依然超过三千万本以上。
据统计,在众多古书中,圣经是世界上拥有最多不同语言版本的书。
《旧约圣经》共四十六卷,分别是:
创世纪、出谷纪、肋未纪、户籍纪、申命纪、若苏厄书、民长纪、卢尔德传、撒慕尔纪上、撒慕尔纪下、列王纪上、列王纪下、编年纪上、编年纪下、厄斯德拉上、厄斯德拉下、多俾亚传、友弟德传、艾斯德尔传、玛加伯上、玛加伯下、乔布传、圣咏集、箴言、训道篇、雅歌、智慧篇、德训篇、依撒意亚、耶肋米亚、哀歌、巴路克、厄则克耳、达内尔、欧瑟亚、岳厄尔、亚毛斯、亚北底亚、约纳、米该亚、纳鸿、哈巴谷、索福尼亚、哈盖、匝加利亚、玛拉基亚。
《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基督和他的门徒的言行以及早期教会的情形。
《新约圣经》共有二十七卷。
《新约圣经》的正典书目于公元397年举行的迦太基会议正式确定,其中包括四部分:四福音书,其
中包括玛窦福音、马尔谷福音、路加福音与若望福音;宗徒大事录;宗徒书信,包括保禄书信、伯多禄书信、若望书信;默示录。
《新约圣经》共有二十七卷,分别是:
玛窦福音、玛尔谷福音、路加福音、若望福音、宗徒大事录、罗马书、格林多前书、格林多后书、迦拉达书、厄弗所书、腓力伯书、哥罗森书、得撒洛尼前书、得撒洛尼后书、弟茂德前书、弟茂德后书、弟铎书、费肋孟书、希伯来书、雅各布伯书、伯多禄前书、伯多禄后书、若望一书、若望二书、若望三书、犹达书、默示录。
天主教普遍使用的思高译本,1968年正式出版。
天主教的教义信经
三位一体(Trinity)
天主教认为,三位一体是“奥迹”,这种“奥迹”的启示是不能靠理性来领悟,只能靠信仰来接受。
天主教认为,世界和宇宙中存在一种超自然和超社会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天主。
他是独一无二、无所不能、创造有形和无形万物的神。
由于他具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神,所以称他为“三位一体”的天主。
因圣父在天,称他为天父,被认为是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力量。
他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一位。
圣子为耶稣基督,由圣父所生,并受圣父的派遣降临人间,以自己在十字架上的流血牺牲拯救世人的苦难。
他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
圣灵由圣父、圣子所共发,圣神启迪人的智慧和信仰,使人弃恶从善。
他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位。
这三个位格不是各自独立的三个,而是同一本体,三者组成天主的统一整体。
上帝之创造(Creation of God)
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
《圣经·创世纪》载:“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当时尚未明确肯定,上帝创世以前任何东西都没有,只不过是混沌而无秩序。
后经教父,尤其是经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以及中世纪以来的神学家们的发挥,教会遂确定宣称,上帝乃是从完全的“无”中创造出一切(拉丁文:ex nihilo);即宇宙被创造出之前,没有任何物质存在,连时间和空间也没有,而只
有上帝,以及他的“道”(希腊文Logos)和他的“灵”。
他以发出“话语”(亦即通过“道”),创造出一切。
天主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天主创造的,人类当然也是天主创造的。
《旧约·创世纪》记载:天主用5天时间创造出了自然界万物,第6天造人,第7天歇息。
正是因为天主创造一切,他才被说成是至高无上、全能全知、无所不在的唯一真神,是宇宙的最高主宰。
原罪(Original Sin)
谓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受造后被置于伊甸园,因受蛇诱惑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
认为此罪一直传至亚当的所有后代,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即使是刚出生即死去的婴儿,虽未犯过任何罪过,但因其有与生俱来的原罪,故仍是罪人,需要救赎。
救赎(Redemption )
认为由于人类的始祖犯罪,致使整个人类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原罪,且无法自救;既犯了罪,便需要付出“赎价”来补偿,而人又无力自己补偿,故上帝圣父差使其独子耶稣基督为人类的罪代受死亡,流出宝血以赎相信者的罪。
关于“赎价”究竟给谁?历代教父见解不相同。
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认为人既犯了罪,便是魔鬼的奴仆,为赎其脱离魔鬼的奴役,便由耶稣的血作为赎价,付予魔鬼而将其赎回。
《新约圣经》中亦有称信徒为“以重价买回”者。
安瑟伦(Anselmus ,约1033—1109)则认为人犯罪,便向上帝欠下了债,自己无力偿还,耶稣的血便是代向上帝偿付的赎价。
只有相信和依靠救世主耶稣为人类赎罪,人才能求得死后永生。
炼狱(Purgatory)
又被称作涤罪所,是天主教和东正教教义。
指犯有一定的罪,但非必须下地狱者,死后暂时受苦以炼净罪过之地。
天主教认为,人死后,完全纯净无玷污的灵魂才能直接进入天堂享永福;有大罪的灵魂被投入地狱受永罚;有小罪或罪已赦免,而尚未做完补赎的灵魂,既不能立即升天堂,也不必下地狱,乃被置于炼狱中暂时受苦,待所有罪过炼净,补赎做完,便可进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