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涉外土木工程招投标文件翻译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涉外土木工程招投标文件翻译技巧
发布时间:2021-11-16T10:31:40.060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21期7月下作者:谢永生[导读] 涉外土木工程招投标文件对翻译的严谨性和精确性要求很高。

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特殊领域,以及长期约定俗成的惯例和特殊专业要求,使得它在文体方面有别于其它英语语体。

鉴于此,论文全面分析涉外土木工程招投标文件翻译的相关技巧。

4503241984072****8 谢永生
摘要:涉外土木工程招投标文件对翻译的严谨性和精确性要求很高。

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特殊领域,以及长期约定俗成的惯例和特殊专业要求,使得它在文体方面有别于其它英语语体。

鉴于此,论文全面分析涉外土木工程招投标文件翻译的相关技巧。

关键词:涉外土木工程;招投标文件;翻译技巧
一、土木工程招投标翻译技巧
(一)语体技巧
招投标文件属于法律性质文件,投标文件在投标人中标后将成为正式合同文件的一部分,因此招投标文件的语体特点与法律文件相近。

1.段落与句子多采用第三人称主语描述,即以业主、承包人(投标人)、监理、设计单位(设计院)等作为主语进行描述。

例如:The Bidder shall subm it his Bids to the Employer before December 1, 2005.
2.谓语部分多采用情态动词“Shall”,对应中文的“应、必须”。

例如:The work specified in the various sections of these Specifications shall comply with the various dimensional and other tolerances specified in each case.
3.土木工程专用术语和表述较多。

除了上述一般国际招投标文件通用的术语之外,使用了土木工程专用术语和表达方式。

4.现代国际工程招投标文件与World Bank标准文件和FID IC 标准文件高度一致,投标保函等的翻译可直接参考世界银行或FID IC 的范本文件。

(二)时态技巧
1.工程简介(包括对地质、水文、气候、自然环境等的介绍)采用一般现在时态或者过去时态(但更多用现在时)。

2.部分施工方法、工序的连续动词描述,可以相应地采用动词短语翻译。

译文要特别考虑动作、方位的逻辑顺序。

不可盲目照搬原文,有疑问要多和客户沟通。

原文:绑扎钢筋、立模、灌注混凝土译文:To tie the rebar, erect the form work sand pour the concrete.
3.有特殊要求的招标文件,按照招标文件的时态翻译。

4.多采用Shall语句,特别是规定合同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时。

例如:业主负责场地平整(参考译文The Employer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site leveling)。

(三)标题的写法
招投标文件一般篇幅较长,一个标题下面经常有很多子项,因此标题的写法,也很重要。

英文讲究简洁明了,避免重复叙述。

一般在章的标题里已经规定了该章的主要内容,没有必要每个小标题都去重复。

例如:大标题是“主要工程”(Major Works),小标题是“主要工程的施工顺序”,次标题是“钢筋工程的施工顺序” 译文:“Major Works/Construction Procedure/Rebar/Reinforcement”(C)“Major Works/the Construction Procedure of Major Works/the Construction Procedure of Rebar/Reinforcement Works”(W ) 后者显得延长累赘,不符合英语特点。

二、常见翻译问题及对策 (一)误译
建设工程国际招投标文件术语繁多、专业性极强。

译者若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翻译态度,非常容易望文生义,闹出翻译笑话。

例如:1.“城市规划”常被误译成“city planning”。

根据香港规划署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城市规划”的对应英文是“town planning”;而国内权威机构发布的文件,如,深圳市规划国土局的《城市规划设计指南》,则大多沿用“urban planning”的译法。

2.“马道”在汉语里最直观的意思是“通车马的大路”。

而体育馆和影剧院等大型演出场所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设置灯光、音响、舞台机械等附属设施,通常会安装供工作人员在高空行走和工作的走道,这种走道也叫做马道。

这种马道的专业译名是“catwalk”,切不可想当然地翻译成“riding track”或是“bridleway”。

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译员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善用网络获取权威发布资料等方式来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修养,多查多问,提高翻译能力。

(二)译名不统一
目前国内翻译公司标书翻译服务种类不全,译员储备有限且水平参差不齐,译名不统一的现象也非常严重。

例如:1.在招标过程中,主办方一般会成立评审委员会对竞标团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选。

“评审委员会”的英文译文有“expert committee”、“evaluation committee”、“review 浅析建设工程国际招投标文件的汉英翻译杨春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院 510420)committee”。

2.为响应“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号召,大型建设工程招标活动越来越青睐境内外设计单位的联合报名,即设计联合体。

“设计联合体”现有的译文有“consortium”、“design group”、“joint design participation”和“Partnerships between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offices”。

标书译文的读者是外国人,他们以此了解信息、整理思路、设计方案。

招投标活动需要严谨,需要精确,更需要规章。

上述例文本身没有问题,只是没有译名的统一,翻译的“忠实”标准就无从谈起。

笔者认为,在保证译文忠实通顺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译入语中约定俗成的表达,使其更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

比如,例1中的“评审委员会”不妨统一采用国外招投标文件中常用的“jury”或“jury panel”。

(三)范畴词套译
某些汉语范畴词,如“状况”“情况”“成果”等,并没有多少实质意义,翻译时可省去不译,不应机械套译。

有时,这些词在不同语境下会呈现不同于字面的意义,译文应根据上下文进行灵活处理。

例如:1.资格预审文件通常会涉及“用地情况”“基地情况”。

若不对原文多加推敲,很容易套译成“the situation/ condition of land use”“the situation/condition of the site”。

实际上“用地情况”省译为“land use”即可。

而“基地情况”应译成“site context”。

根据韦氏词典的定义,“context”意指“the interrelated conditions in which something exists or occurs”,它比“situation”和“condition”更适于表达“建设工程项目所处的实际情况”这一层意思。

2.“成果”经常出现在方案设计须知中,但一般不能套译成“results”“成果要求”可省译成“deliverables”或是“submission requirements”。

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招投标文件文本类型复杂,其汉英翻译存在误译、译名不统一和范畴词套译等问题。

翻译员不仅要夯实语言基本功,在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需求层面上对文本字斟句酌、多加推敲,更应该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修养、多查多问。

翻译无小事,精益求精方能做出质量上乘的标书译文,推进国际招投标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瑾.浅析建设工程国际招投标文件的汉英翻译[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44.
[2]黄蜀云.浅析涉外土木工程招投标文件翻译技巧[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3(07):47-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