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肝癌中Numb蛋白与P53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

合集下载

肝细胞癌中 p53和 survivn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肝细胞癌中 p53和 survivn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肝细胞癌中 p53和 survivn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王为东;秦琴;陈文芳;李玉军【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53 and survivin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HCC. Meth-ods:The expression of p53 and survivin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issue microarray in 296 cases of HCC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was observed by SPSS. Results:The positive rate of p53 was 13. 9% ,and was closely correlated to the histological grade,the survival months with no tumor after operation,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liver cap-sule invasion(all the P ﹤ 0.05 or 0. 01),but not to the rest of parameters(all the P ﹥ 0. 05). The positive rate of survivin was 72. 3% and was closely correlated to the histological grade,TNM clinical stage,the survival months with no tumor after operation,lymph node metastasis tumor diameter and liver capsule invasion(all the P ﹤ 0. 05 or 0. 01),but not to the rest of parameters(all the P ﹥ 0. 05).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p53 and survivin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short-term sur-vival by Kaplan-Meier analysis(P ﹤ 0. 01). The two biomarkers were positively interrelated(r = 0. 146,P = 0. 015). Conclusion: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p53 and survivin closely correlates with multiple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which may indicate the poor prognosis of HCC.%目的:探讨抑癌基因 p53和 survivin 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NUMB表达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NUMB表达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N U M B e x p r e s s i o n i n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H C C )p a t i e n t s a s w e l l
HONG J i a n, HE L u, Z HOU Xi n — k e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H e p a t o l o g y , A fi l i a t e d T u m o r H o  ̄i t d, G u a n g z h o u Me d w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G an n g z h o u 5 1 0 0 9 5, C h i n a )
a s i t s c o r r e l a t i o n wi t h HCC p a t i e n t s’ c l i n i c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c ha ra c t e r i s ic t s a n d p r o g no s i s . Me t ho d s Cl i n i c a l s a mp l e s we r e o b t a i n e d f r o m 1 1 9 HCC p a ie t n t s who h a d u n d e r g o n e c u r a t i v e l i v e r r e s e c t i o n.I mmu n o h i s t o e h e mi s t r y a s s a y wa s

P53蛋白在癌症中的作用与调控

P53蛋白在癌症中的作用与调控

P53蛋白在癌症中的作用与调控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常常被认为是一种让人无可避免地堕入肿瘤的疾病。

而在这个过程中,P53蛋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预防和治疗癌症。

本文将着重探讨P53蛋白在癌症中的作用以及调控机制。

1. P53蛋白的基本介绍P53蛋白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在行业内被誉为癌症的“守门人”。

这是一种由21kbp基因编码的大蛋白质,能够协同各种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控制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等细胞生物学过程。

在正常的细胞环境中,P53蛋白形态不稳定且极易被降解,使其浓度保持在极低水平。

或者说,P53蛋白很少被激活。

2. P53蛋白与癌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人体的细胞受到各种化学物质和辐射等因素的影响,细胞DNA损伤会导致P53蛋白磷酸化,从而使其保持稳定性,进而逐渐积累。

如果P53蛋白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启动细胞凋亡程序,将有问题的细胞消灭。

因此,P53蛋白在保护细胞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如果细胞中存在P53蛋白发生突变或缺失,它则可能反向使用保护机制,影响了细胞自我修复的机制,从而可能导致癌症的形成。

此时,细胞被赋予了多个自我防御的机制,而P53蛋白的丧失可能是这些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3. P53蛋白治疗癌症P53蛋白的复活成为了近年来治疗癌症的一个新方向。

在过去几十年里,许多使用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手术等方法治疗癌症的病人都感到了失望。

因为癌细胞往往会快速适应这些治疗方法并迅速进化,从而让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

P53蛋白治疗则希望从根源上治疗癌症并避免这种进化。

一个有望的方法是使用P53蛋白,或者使用它的基因,以增强细胞的自我防御能力。

这被称为基因治疗。

同时,有一些药物已经被发现可以重新激活已经几乎失去活性的P53蛋白,从而可以防止癌细胞的增长。

这也被称为“小分子P53激动剂”。

尽管这些方法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认它们的优点和缺点,但它们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一线希望。

PTEN和p5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PTEN和p5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PTEN和p5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李玉梅;汪蕊;欧玉荣;吴穷;侯鑫;钱秀娟;汪子书;杨燕;谈燚【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gene of 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方法测定70例HCC组织和40例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两个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TEN在H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7.1%,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95.0%(P<0.01).在肿瘤分期晚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PTEN表达均降低(P<0.01).p53蛋白在HCC组织中表达率为60.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5.0%(P<0.01).在肿瘤大小、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上,p53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与p53蛋白表达在HCC组织中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TEN低表达与HCC进展有关,有可能作为评价肝癌预后的指标.【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8)012【总页数】4页(P1551-1554)【关键词】癌,肝细胞;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53;表达【作者】李玉梅;汪蕊;欧玉荣;吴穷;侯鑫;钱秀娟;汪子书;杨燕;谈燚【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安徽,蚌埠,23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90%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肝细胞癌组织中Numb、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肝细胞癌组织中Numb、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9 4・ 7
临床肿瘤学杂志 2 1 0 0年 1 月第 1 1 5卷第 1 期 1
C i s l i l no g , o.2 1 ,o.5 N . 1 hn eCi c cl yN v 0 0 V 11 , o 1 e n aO o
肝 细 胞 癌 组 织 中 N m 、5 u b p 3蛋 白的 表 达 及 其 意 义
5 4 0 广 东湛 江 广东 医学院附属 医院肿瘤 防治 中心 20 1
官成浓 ,廖 湘晖 ,罗海 清 ,陈 宝英 ,张 培文
【 摘

要】 目的 观察 N m u b蛋 白和 p3蛋 白在肝细胞癌 ( C 组织 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两者 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 5 HC )
组化 s P法检测 3 0例 H 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 、 C 8例肝硬化组织和 9例正 常肝组织 中的 N m u b蛋 白和 p3蛋 白的表达情况 。结 5 N m 蛋 白在 HC ub C组织 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4 .% , 4 7 明显低 于癌旁组织 、 肝硬化组织及正 常肝组织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a a i cne d cn tse ,Ctse n o a le s e( 0 0 )T eepe— n C s s a i icnl h hrhnt tn a cr j eti usL sus dnr li ri us P< .5 . h xrs iu g i y g h a a s i a m v ts
m sus n a cr daeti us8l e r oi( C tse n nr a l e tse.R sl T epsi a f u bi atse dcne j n s e, i r i hs L )i usad9 om li ri us eut i a a c ts v cr s s v s s h oiv r eo N m te t n

p53在肝癌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p53在肝癌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p53在肝癌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胡文秀;郝静云;韩志强【摘要】目的检测人肝细胞肝癌中是否存在干细胞,以及p53在肿瘤细胞和干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117例肝癌组织的HepParl、OV-6、p53的表达.结果肝内干细胞散在分布于癌组织中或在肿瘤结节边缘成单排或双排索状分布.肝内干细胞呈HepParl、OV-6阳性,肿瘤细胞呈HepParl阳性,OV-6阴性.在117例肝癌患者中,p53分别在38例的肿瘤细胞、36例的干细胞中高表达,表达有一致性(Kappa=0.526,P=0.000).结论肝细胞肝癌可能是在肝内干细胞长期突变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xistence of intrahepatic stem cell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the expression of p53 in intrahepatic stem cells and tumor cells.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performed on 117 paraffin-embedd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pecimens with the marker of hepatocyte and hepatocelluar carcinoma ( HepParl ),the intrahepatic stem cell specific markers ( OV-6 , CD56 ), and p53 protein. Results The intrahepatic stem cells. small epithelial cells with an oval nucleus and scant cytoplasm,with a higher nuclear/cytoplasmic ratio than normal duct cells,were occasionally found and scattered in the tumor tissues without a specific predilection, or existed many proliferating tubular or bilayered structures without ohvious lumens lined by duct-like cells in the portal tracts around the edge of tumor nodules. Intrahepatic stem cells were identified with HepParl and OV-6 positive. The tumor cells were HepParl positive and OV-6 negative. In 117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amples,38 samples were p53 overexpressed in tumor cells and 36 inintrahepatic stem cells, which were correlated ( Kappa = 0. 526 . P = 0. 000 ). Conclusio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isis might be based on transformation of intrahepatic stem cells,which had accumulated oncogenic insults over time.【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1(017)019【总页数】3页(P3007-3009)【关键词】干细胞;肝细胞肝癌;p53【作者】胡文秀;郝静云;韩志强【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呼和浩特,010050;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呼和浩特,010050;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呼和浩特,01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干细胞可以生成多向分化潜能的前体细胞、定向前体细胞和已分化的成熟细胞[1]。

乙肝相关性肝癌 MLH1与 p53的表达及其意义

乙肝相关性肝癌 MLH1与 p53的表达及其意义

表达率为 3 1 . 0 9 %( 7 4 / 2 3 8 ) , 在癌旁组织的表达阳性率为 2 6 . 0 5 %( 6 2 / 2 3 8 ) , 良性肝病对照组 阳性表达率% 3 4 8 . 0 0 %( 1 2 / 2 5 ) , 各组 表达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3 ) 。相关性分析显示 , ML H1 基 因的表达与患者肝移植术前 A F P含量 ( r = 0 . 2 2 1 , P=0 . 0 0 1 )
i a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Xi n x i a n g 4 5 3 0 0 3, C h i n a ; 2 . I n s t i t u t e o f Or g a n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5 . T h e Gr a d u a t e S t u d e n t A f a i r s Of f i c e, Ge n e r l a
有相 关陛( r = 0 . 1 7 2 , P= 0 . 0 0 8 ) , 与 血管侵犯( P= 0 . 0 5 3 ) 及肿瘤数量 ( P= 0 . 0 5 1 ) 有相 关趋势 。结论 ML H 1蛋 白表达下调 可能 与H B 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及术后 的复发有关 , 且 M L H1 与p 5 3蛋 白在肝癌中的表达有一定的关联性 。
【 关键 词】 肝细胞肝癌 ; 乙型肝 炎病毒 ; M L H 1 ; 53 0 ; 免疫组化
【 中国图书分类号 】 R 7 3 0 . 2 3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ML H1 a n d p 5 3 e x p r e s s i o n i n HB V r e l a t e d -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a

NUMB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NUMB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NUMB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题目:NUMB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背景和意义: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一种具有高度恶性和死亡率的肝癌。

尽管在治疗手段方面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但是HCC的预后仍然很差。

因此,需要探究HCC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NUMB是一种调节细胞分化和增殖的蛋白质,在许多肿瘤类型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

在肝癌中,NUMB的表达水平也常常被观察到下调,这表明NUMB在肝癌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探究NUMB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其对HCC恶性程度的影响,旨在为HCC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研究内容:1.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验,探究NUMB在正常肝细胞和HCC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差异。

2. 检测HCC患者肿瘤组织中NUMB的表达水平,并与临床数据相关联。

3. 通过细胞实验,研究NUMB的表达下调是否会促进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提高。

4. 尝试针对NUMB和其相关分子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预期结果:1. NUMB在HCC中呈现下调,并且与患者的肿瘤分级及预后有关联。

2. 下调NUMB表达可以促进H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3. 针对NUMB分子或其相关分子的治疗可能对HCC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研究限制:1. 样本数量有限可能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2. 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结论:本文将探究NUMB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预计将揭示NUMB在HCC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着的作用,以及其对HCC治疗的潜在意义。

细胞生长分化及肿瘤形成中Numb的作用

细胞生长分化及肿瘤形成中Numb的作用

[6]Farazi T A,Spitzer J L,Monozov P,et al.miRNAs in human cancer[J].J Pathol,2011,223:102-15.[7]张众,李连宏,Guishan X G,等.microRNA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7):1037-40.[8]Zhu W,Qin W,Atasoy U,Sauter E R.Circulating microRNAs in breast cancer and healthy subjects[J].BMC Res Nots,2009,2:89.[9]Roth C,Rack B,Muller V,et al.Circulating microRNAs as blood-based markers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and Metastatic breastcancer[J].Breast Cancer Res,2010,12(6):R90.[10]Asaga S,Kuo C,Nguyen T,et al.Direct serum assay for microR-NA-21concentrations in early and advanced breast cancer[J].Clin Chem,2011,57(1):84-91.[11]Heneghan H M,Miller N,Lowery A,et al.Circulating microRNAsas novel minimally invasive biomarkers for breast cancer[J].AnnSurg,2010,251(3):499-505.[12]Heneghan H M,Miller N,Kelly R,et al.Systemic miRNA-195 differentiates breast cancer from other malignancies and is a potien-tial biomarker for detecting noninvasive and early stage disease[J].Oncologist,2010,15(7):673-82.[13]Zhao H,Shen J,Medico L,et al.A pilot study of circulating miR-NAs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of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J].PLoSOne,2010,5(10):e13735.[14]Pigati L,Yaddanapudi S,Lyengar R,et al.Selective release mi-croRNA species from normal and malignant mammary epithelialcells[J].PLoS One,2010,5(10):e13515.[15]Kosaka N,Iguchi H,Yoshioka Y,et al.Secretory mechanisms and intercellular transfer of micro-RNAs in living cells[J].J BiolChem,2010,285:17442-52.细胞生长分化及肿瘤形成中Numb的作用张晴晴,李连宏摘要:Numb是一种进化保守蛋白,其作为内源性细胞命运决定因子,对细胞分裂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肝细胞肝癌中survivin与p53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

肝细胞肝癌中survivin与p53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

肝细胞肝癌中survivin与p53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张鹏;陈勇;宋文杰;宋雯【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07(15)1【摘要】目的:研究survivin与突变型p53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和意义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HCC组织、13例癌旁组织和17例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 和p53的表达.结果:HCC组织中survivin与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6%(48/67)和58.2%(39/67).HCC组织中survivin与p5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survivin与p53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P<0.05).在HCC中survivin与p53基因的表达显著相关(r=0.340.P=0.005).结论:survivin的过度表达和p53的突变可能在H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总页数】3页(P46-48)【作者】张鹏;陈勇;宋文杰;宋雯【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学员18队,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p53蛋白相关性研究 [J], 刘星野;段笃文;姜吉洵;丁保锋;周默巍2.Survivin、p53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D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J], 范宇飞;朱严冰;孟继昌;任东;成继民3.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与p53、bcl-2的相关性研究 [J], 徐锋;顾志恺;施公胜;黄丹4.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Bcl-2相关性研究 [J], 李喜成;王秀丽;颜玉;张立志5.肝细胞肝癌中Numb蛋白与P53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 [J], 廖湘晖; 姚伟红; 官成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肝癌Numb与p5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原发性肝癌Numb与p5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原发性肝癌Numb与p5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郭晓东;孙婷【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0)005【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Numb蛋白和D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肝癌病人和36例来源于外伤及非肝病患者的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中Numb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Numb和p53蛋白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肝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刚好相反;Numb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患者的临床分期、门脉癌栓形成有关(P<0.05);肝癌组织中Numb和p53的异常表达呈负相关(r=-0.5201,P<0.01).结论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中Numb蛋白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而p53蛋白表达却正好相反;Numb与肝癌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因此Numb可以作为判断肝癌恶性程度的指标之一.【总页数】3页(P1197-1199)【作者】郭晓东;孙婷【作者单位】解放军302医院,北京100039;解放军302医院,北京1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原发性肝癌P73、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杨大刚;孙诚谊;刘兴贵;左石;李大中;钟愉2.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血清p53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曹晓静;戴楠;杨志祥;金丰;仲召阳;李增鹏;王阁;王东3.原发性肝癌组织TACC3、p53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J], 马洪斌;刘建勇;卢诚震4.睑板腺癌组织p21、p53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马宇; 周利晓; 刘意5.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与p5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 [J], 吴雪芳;李霜;胡建军;杨迎春;龙艳丽;王剑;易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53和c-myc基因在肝癌和肝硬变细胞中的表达

p53和c-myc基因在肝癌和肝硬变细胞中的表达

p53和c-myc基因在肝癌和肝硬变细胞中的表达
单长民;崔秀珍;刘同慎
【期刊名称】《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年(卷),期】1999(7)3
【摘要】本实验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测定了肝癌和肝硬变细胞中的p53和c-myc蛋白。

结果表明:肝癌组的突变p53和c-myc基因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而肝硬变组中p53和c-myc的表达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肝硬变组的c-myc表达明显低于肝癌组。

以上结果提示,p53基因发生突变、失活以及c-myc基因激活,导致肝癌的发生。

【总页数】2页(P25-26)
【关键词】肝癌;肝硬变;p53基因;c-myc蛋白
【作者】单长民;崔秀珍;刘同慎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医学院生物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02;R575.202
【相关文献】
1.人p53/荧光蛋白融合基因在高转移人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J], 贺平;汤钊猷;叶胜龙
2.腺病毒介导人p53、B7-1、GM-CSF、IL-2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 [J], 王征旭;何振平;吴祖泽
3.Survivin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K-ras、c-myc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J], 刘源;葛春林;张建勋
4.bax和c-fos基因在肝癌及肝硬变细胞中的表达 [J], 单长民;刘同慎;牛新华
5.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野生型p53、GM-CSF和B7-1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J], 施明;王福生;刘明旭;金磊;雷周云;邱兆华;高兰兴;吴祖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细胞癌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肝细胞癌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肝细胞癌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盖晓东;李国利;王琰;董志恒【期刊名称】《癌变·畸变·突变》【年(卷),期】2000(012)002【摘要】目的与方法:为了阐明P53蛋白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及临床意义,应用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肝细胞癌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49%(36/74)的病例显示有P53蛋白的表达,低分化癌的P5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癌(X2检验P<0.05).结论:这些资料显示:导致P53蛋白异常表达的P53基因突变是肝细胞癌的一种常见的分子结构改变,是评价肝细胞癌预后有价值的一个生物学指标.关建词:P53基因;突变;免疫组织化学;肝细胞癌【总页数】2页(P93-94)【作者】盖晓东;李国利;王琰;董志恒【作者单位】吉林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吉林省吉林市 132001;吉林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吉林省吉林市 132001;吉林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吉林省吉林市132001;吉林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吉林省吉林市 1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Pokemon 和 p53 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陈军;覃思繁;林思彤2.原发性肝细胞癌中p53、p16和p21WAF1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顾春燕;姚建国;刘宏斌;包蕾3.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孙萌;高鹤立4.肝细胞癌组织中S6K1、BCL-2、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赖广华; 杨晓婷; 赖名溪; 卓李圆; 罗衍波5.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p53和p21^(WAF/CIP1)及MDM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张梅芳;云径平;苏曙光;张志毅;符珈;侯景辉;杨宇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53、Caspase-3和PCNA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P53、Caspase-3和PCNA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P53、Caspase-3和PCNA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周梅;赵刚;赵峰;李景英【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3)008【摘要】目的研究P53、Caspase-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53、Caspase-3和PCNA 蛋白在69例肝细胞癌(H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P53和PCNA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2%、20.29%,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45%,肝细胞癌组织中P53和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aspase-3蛋白在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53蛋白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s=-0.239, P<0.05),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越低,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越高.结论 P53和PCNA蛋白的过度表达及Caspase-3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总页数】4页(P891-893,896)【作者】周梅;赵刚;赵峰;李景英【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B超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5【相关文献】1.Caveolin-1和Caspase-3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J], 王林金;吴健林;吴继周;陈茂伟2.PCNA与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J], 闵婕;冯英明;姬统理;李刚;宋扬;马宁强;王红玫3.PCNA、p53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P-糖蛋白的相关性 [J], 盖晓东;雷艳明;黄京子;郭伟4.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雄激素受体及p53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J], 陈江;杨柳明;赵延龙;崔彬;王丽红5.分化抑制蛋白Id1和PCNA及Ki6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J], 杨映红;林明稀;郑宇辉;黄建平;杨发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癌患者P5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肝癌患者P5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肝癌患者P5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汪荣泉;周子成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
【年(卷),期】1997(26)5
【摘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及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揭示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改变之间的联系。

结果P53蛋白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0.4%和7.9%,定位于肝细胞的胞浆内,肝癌细胞的胞核内;P53蛋白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存在着明显联系;而与癌块大小、肝内外转移和播散及患者的预后无关。

本文提示抑癌基因的P53的失活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但与其生物学行之间的联系不大。

【总页数】2页(P259-260)
【作者】汪荣泉;周子成
【作者单位】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学消化科;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学消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粘液表皮样癌上皮钙依赖粘附素、P53、Bcl-2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J], 魏温涛;李晓鸣
2.结肠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意义 [J], 李静;刘文清;范丽萍;徐彤;黄湛
3.恶性黑素瘤p53、C-erbB_2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探讨 [J], 唐亚娟;谈敏;谈炎;鲁常青;陈同钰
4.大肠腺癌p53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J], 龙汉安;肖秀丽;刘俊;马跃荣;唐学清;万礼仪
5.结、直肠癌中FHIT和p5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J], 张晓云;李棣华;王雨稼;张树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癌的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肝癌的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肝癌的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概述:肝癌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探索肝癌的分子标志物,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本文将就肝癌的分子标志物进行综述,并介绍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与限制。

一、肝癌相关驱动基因1. TP53基因突变TP5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p53在调控细胞周期和DNA修复中起到关键作用。

肝癌常伴随TP53基因突变,特别是在晚期肿瘤中较为常见。

通过检测p53蛋白表达或TP53基因突变可以帮助鉴别恶性程度较高的肝细胞,但也存在某些局限性。

2. CTNNB1基因突变CTNNB1基因突变会导致β-catenin稳定并积聚于细胞核内,从而活化Wnt信号通路。

近期研究表明,肝癌患者中CTNNB1基因突变较为常见。

因此,检测CTNNB1基因突变可以辅助肝癌的诊断。

二、肿瘤标记物的应用1. AFP(甲胎蛋白)AFP是最早被应用于肝癌诊断和监测的标志物之一。

由于其在其他肿瘤和非恶性疾病中也有升高的情况,故而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理想。

尽管如此,AFP仍然被广泛应用于肝癌的临床实践中。

2. DCP(髓过氧化物酶Ⅱ)DCP作为一种血清标志物,其水平在肝细胞癌中明显升高,并且与肿瘤大小、侵袭性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DCP已成为评估肝细胞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3. GPC3 (糖蛋白聚合体)GPC3是靶向HBV感染相关HCC治疗潜力药物的分子标志物,并且在治疗肝细胞癌时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

逐渐发展起来的GPC3检测方法为早期肝细胞癌患者提供了另一种筛查工具。

4. GAL-1 (半乳糖结合凝集素-1)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GAL-1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侵袭、转移以及预后相关。

因此,GAL-1可能成为评估肝癌恶性程度以及预后的可靠标志物。

三、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在肝癌中的应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在肝癌分子标志物研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MMP-9、p53的表达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MMP-9、p53的表达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MMP-9、p53的表达
谈黎
【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
【年(卷),期】2005(018)004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p53蛋白的表达以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4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MMP-9、p53蛋白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MMP-9、p53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组织MVD、肿瘤大小、侵袭行为(血管侵犯情况和肿瘤包膜)等显著相关(P<0.05).结论MMP-9、p53在原发性肝癌肿瘤血管形成、恶性进展和浸润、转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MMP-9、p53的表达对进一步了解原发性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总页数】3页(P236-238)
【作者】谈黎
【作者单位】郑州市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EMMPRIN、MMP-9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J], 吴英娟;孟令新;杨枫;李国静;杨天敬;薛英杰;李强
2.p53、c-Myc在血吸虫感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J], 朱刚剑;李艳
3.TACC3和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贺伟;母齐鸣;王刚;万波;廖波;杨娟
4.SVEP1 PKHD1 P53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王雅蕾;邱志强;陈璐;程润芬;王靖怡;孙保存
5.原发性肝癌组织TACC3、p53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J], 马洪斌;刘建勇;卢诚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细胞肝癌中端粒酶、p53和CK19的表达及意义

肝细胞肝癌中端粒酶、p53和CK19的表达及意义

肝细胞肝癌中端粒酶、p53和CK19的表达及意义王为东;李玉军【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2(28)8【摘要】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p53 and CK19 protein and their clinicopathologic significanc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HCC ).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p53 and CK19 protein was determined by tissue microarra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272 cases of HCC and 81 cases non-cancerous tissu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ir expression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 parameters, the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telomerase, p53 and CK19 in HCC were 56. 62% , 12. 90% and 14. 30% ,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ocancerous tissue ( P < 0.01 ). Th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in HCC was closely correlated to the survival time, histological grade, tumor size, microsatellites, cancer embo-lus of vessel and TNM clinical stage ( P <0. 05 ), but not to the rest of parameters ( all P >0. 05 ); the expression of p53 in HCC was closely correlated to the survival time, histological grade, liver capsule invasion, AFP level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 P <0. 05 ), but not to the rest of parameters ( all P >0. 05 ), and the expression of CK19 in HCC was closely correlated to the survival time, histological grade, tumor diameter, liver cirrhosis, microsatellites,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TNM clinical stage ( P<0. 05 ), but not to the others ( all P > 0. 05 ). The three biomarkers were positively interrelated ( the telomerase to p53 : r = 0. 137 , P = 0. 024; the telomerase to CK19 : r = 0. 497 , P = 0. 001; the p53 to CK19 : r = 0. 274, P = 0. 005 ).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p53 and CK19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short-term survival by Kaplan-Meier analysis. Conclusion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p53 and CK19 closely correlates with multiple clinicopathologic parameters, which may indicate the poor prognosis of HCC.%目的探讨端粒酶、p53和CK19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272例HCC及81例癌旁组织中端粒酶、p53和CK1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272例HCC中端粒酶、p53和CK19的阳性率分别为56.62%(154/272)、12.90%(35/272)和14.30%(39/272),均高于癌旁组织的9.88%(8/81)、0(0/81)和0(0/8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端粒酶在HCC中的表达与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卫星灶、脉管癌栓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关(P均>0.05);p53在HCC中的表达与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组织学分级、肝被膜浸润、血中AFP含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关(P均>0.05);CK19在HCC中的表达与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肝硬化、卫星灶、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关(P>0.05).(3)三者在HCC中的表达互呈正相关(端粒酶与p53:r=0.137,P=0.024;端粒酶与CK19:r=0.497,P=0.001;p53与CK19:r=0.274,P=0.005).(4)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CC组织中端粒酶、p53和CK19阳性的患者生存时间缩短.结论HCC中端粒酶、p53和CK19的阳性表达与多种临床病理指标相关,三者均可作为HCC患者预后不良的判断因子.【总页数】5页(P862-866)【作者】王为东;李玉军【作者单位】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病理科,276200;青岛大学医学院病理科,青岛,26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P53,ki-67,galectin-3,HBME-1,34βE12和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J], 赵丽华;林竞;石柏;林秋兰;槐英丽;王克杰2.RASSF1A、CK19和p53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徐美荣;许建成;陈云;周绍荣;池鸣鸣3.CK19及β-catenin 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刘铭;师艺;张巍;王智;苗娜4.CK19、P5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张伟华;闫斌;刘可心5.CD147和CK19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Weidong Wang;Ming Zhao;Yujun Li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东医 学 院 附属 医 院肿 瘤 中心 . 东 湛 江 54 0 ) 广 广 2 0 1
摘要: 目的 研 究 Nu mb与 突 变 型 P 3基 因在 原 发 性 肝 细 胞 肝 癌 (e a cllr acn maHCC) 的表 达 和 意 义 并探 讨 其 相 关性 。方 法 采 用免 5 hp t eu rio , o la c 中 疫 组化 s P法检 测 3 0例 HCC 组 织 、O例 肝 硬 化 组 织和 1 正 常 肝 组 织 中 Nu 2 5例 mb和 P 3的 表 达 。结果 HCC 组 织 中 Nu 5 mb与 P 3表 达 阳性 率 5
苏木精复染 , 中性树胶封 固。每批染色均滴加 P S B 取代一抗作为空
白对照。
1 结果判 定 N m 的免 疫组织化 学染色结 果判定 标准 : u 主 . 4 u b Nm b 要 表达在肝细胞 的胞质 和胞 膜上 ,有些 区域 也有少量 的胞 核表达 ;
的抑癌基因之一 , 具有稳定染 色体 、 促进细胞分化 和老化 、 控制 细胞
7 %为 3分 , 7 5 > 5为 4分 ; 阳性强度 黄色为 1分 , 黄为 2分 , 褐 棕 棕
色 为 3 。将细胞 阳性率与染色强度两者积分相乘 : 分 0分为阴性( , 一 )
14分为弱阳性()5 8分为中度阳性(+,~ 2分为强 阳性(+ ) ~ +,~ + )9 1 + +。 1 统计学方法 . 5 采用计数资料 、运用卡方检验对实验结 果进行 统
分 别 为 9 .%和 7 .%。3组 间 的 Krs a W a i检 验 P 00 5 , 异 显 著 , C 组 织 中 Nu 33 0O ukl — ls l - = .0 8 差 HC mb与 P 3蛋 白 阳性 强度 两者 间相 关性 P a o 5 e r n检 验 s
P值 为 00 4 . .2 8 列联 系数 ‘ 063 。 结论 HCC 中 Nu =. 2 2 mb的表 达 和 P 3蛋 白 有 关 联 , mb的 低 表 达 和 P 3蛋 白 的 突 变可 能 参 与 了 HCC 的 发 5 Nu 5
增殖 等作用 。P 3以功能失 活的方 式致癌 ,5 5 1 3基因突变存在于包 括 '
P 3以肿 瘤细胞 胞核 出现 棕黄 色颗粒为 阳性细胞 ,5 抗体 的阳性 5 P3 表达主要在核 、 核膜上 , 核心蛋 白偶见 于胞质 中表达 , 按照半 定量积 分 方法 , 每例均随机观察 5个高倍 视野( 0 )进行半定量 积分判断 x 0, 4
21 u .N mb蛋 白的表达情况 Nu b蛋白在 HC m C组 、 肝硬 化组 、 及正常肝 组织组 的病 例 中均 有表达 。它 主要表 达在肝细胞 的胞质 和胞 膜上 , 有些 区域也有少量 的胞核表达 , 对于处于有丝分裂期的细胞也是如此。N m u b的染色强 度分布情 况见表 1 。
结果 : 阳性细胞 ≤5 %为 0分 ,%~ 5 6 2 %为 1 ,6 5 %为 2分 ,1 分 2 %~ 0 5%

肝 癌在 内的人类 大多数肿瘤 中。过去认 为 N M U B蛋 白能抑制乳 腺
癌, 现在研究发现 N UMB是肿瘤 抑制因子 P 3的调节因子 UMB 5 1 。N 进入 E 3泛素连接酶 HD M2和 P 3的复合体中 ,通过抑制遍在蛋 白 5 化 防止 P 3的降解 , 5 增加 P 3蛋 白的含量 和活性 , 5 从而发挥 肿瘤抑 制 因子作用 。 目前 ,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 宫颈癌和乳腺 癌等肿瘤患者 中 Nu mb及 P 3的表达进行 了研 究 ,而对原发性 肝癌患者 中 N m 5 ub 及 P 3的表达研究 国内外 尚未见报道 。因此本 实验 采用免疫组化法 5
医 学信 00 5 息21年0 月第2 卷第5 M d aIo ao. y21 V1 3N. 3 期 eilnr tn a.00 o 2. o c fm i M . . 5
I 临

论著 ・
肝细胞肝癌 中 Nu mb蛋 白与 P 3蛋 白的表达及相关性 5
廖 湘 晖, 伟 红, 姚 官成浓

在我国该病 的发病率 有上升趋 势 , HC 对 C的诊治 已 日益受 到重
室温下孵育 3 m nP S洗 3 5mi D B镜下显色 ,蒸馏水 冲洗 ; 0 i ;B x n后 A
视。N MB蛋 白是一个细胞命运决定子 , U 它通过不对称有丝分裂 , 拮 抗 N T H家族 的胞质膜 受体而控制细胞的结局 。N MB是 一个 内 OC U 吞蛋白 , O C NU N T H— MB的对抗作用与其作用有关 。P 3是最早发现 5
分析 。
2 结 果
11 . 一般资料
本研 究收集了广东 医学 院附属医院 20 04年~ 0 6年 20
手术切 除并经病 理组织 学证实为 原发性肝 癌的组织 标本 3 O例 , 肝 硬化组织标本 2 0例 ,正常肝组织标本 l 5例 ,0例原发性肝癌中男 3 性 l , 8例 女性 1 , 2例 年龄 2 9岁~ 5岁( 7 平均 5 . 。 1 5岁) 1 实验试 剂 . 2 采用链 霉素抗 生物素 蛋 白一 过氧化 物酶(P免 疫组 S)
生发 展 过 程 。 关 键 词 : 癌 ; mb; 5 ; 硬 化 肝 Nu P 3肝
原发性肝 细胞肝 癌 ( C )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 肿瘤之 HC


抗, 置 ̄ - 抗 , 室 0 i ;B 洗 x m n J u
研究 N M U B和突变型 P 3 5 在肝癌组织 、 旁组 织和正常肝组织 中的 癌
表达 , 探讨两者之间的意义及关系。
1 资 料 与 方 法
计 , N m 表达的分析采用等级和检验( 而 ub H检验) P 0 5 。以 < . 作为统 0
计学差异判定标准 。通过 S S . A 8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 验 检 水准为 0 00 , I . 即当 P 00 = 5 < .5时 ,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 并进行 相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