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阴影部分表示葫芦藓、肾蕨和银杏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A.有根、茎、叶的分化B.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2.银杏所结的“白果”是银杏的()
A.果实B.种子C.胚珠D.胚乳
3.草鱼是一种味美可口的淡水鱼。

下列有关草鱼的特征中,属于鱼类主要特征的是()A.身体呈长梭形B.身体内有鳔
C.体内有脊柱D.有鳍,用鳃呼吸
4.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动物B.真菌C.细菌D.病毒
5.“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

”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等级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稻小麦大豆
属稻属小麦属大豆属
科禾本科(禾亚科)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单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
门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6.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在印度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类型增多,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A.基因多样性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D.生活环境多样性
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然灾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而易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措施C.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外,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8.对于生命起源的认识,目前较为被人们接受并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看法是()A.生命是由无机物通过化学进化过程逐步演变而来的
B.生命是由上帝或神创造的
C.生命是自然发生的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9.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说法,错误的是()
A.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可生成无机小分子物质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D.达尔文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10.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动物的保护色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D.生存斗争的结果
11.科考队在某地山洞发掘人类祖先活动遗迹化石时,发现存在大量使用火的痕迹,能使用更先进的工具,专家推测,化石群对应的人类祖先至少进化到了()阶段
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
12.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B.鸟类飞行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C.动物的运动对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重要意义
D.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只有鸟类和昆虫
13.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不包括()
A.骨B.骨骼肌C.骨连结D.脊髓
14.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蜘蛛结网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一种行为
B.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C.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
D.草原上头羊带领羊群觅食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15.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下列能体现群体中具有“等级”特征的是()A.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B.蚁后专职产卵
C.一山不容二虎
D.大山雀偷喝牛奶
16.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该食物网中甲是生产者,乙、丙、丁、己是消费者,戊是分解者
17.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生产者
B.丙的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
C.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甲→乙→丁
D.若丁被大量捕杀,短期内甲的数量会迅速上升
18.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泥、细沙、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塑料薄膜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

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B.该生态瓶中有一条食物链:水藻→小鱼→细菌
C.若河水被重金属污染,一段时间后小鱼体内污染物含量最多
D.获得能量最少的是植食性小鱼
1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化作春泥是因为()A.被生产者吸收了B.被消费者吃掉了
C.被分解者分解了D.不确定
20.人类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
A.地球B.植物C.太阳能D.水和大地2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B.某些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地积累
C.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D.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2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生物圈B.城市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23.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湖泊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D.雨林生态系统
24.“森林防火,人人有责”。

下列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种类繁多,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成分更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C.枯枝败叶堆积未被及时分解,气候干燥时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D.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25.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①围湖造田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A.①③⑤B.③⑤C.①②④⑥D.②④⑤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6.(10分)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动物按照体内有无脊柱可分成两大类群,其中与图A所示动物属于同一类群的是(填字母)。

(2)图A所示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消化道有无。

(3)图B中的动物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是它的摆脱了对环境的依赖。

(4)图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填字母),其呼吸方式为。

(5)图D中的动物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需在中进行,成体用呼吸,辅助呼吸。

27.(10分)如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和某些微小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是图中的(填“甲”“乙”或“丙”)。

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乙与甲比较,细胞结构上乙没有成形的,因此属于细胞。

(3)甲能通过[](填甲图中的结构)利用光能,把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并释放氧气。

(4)微生物的主要类群除了如图涉及到的以外,还有。

腐生的微生物是大地的“清洁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的角色。

28.(10分)如图是人体上肢的两种运动状态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A表示,B表示,它们共同配合完成运动。

其中①和②表示了一块骨骼肌的组成部分①和②分别是、。

(2)图甲表示运动状态,要完成该动作,A必须是状态,而B则是状态。

(3)运动系统的组成除了骨骼肌外,还包括起杠杆作用的和作为支点的。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并且受到系统的调控以及其他如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协作。

29.(10分)如表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两个时期的栖息在树干上的桦尺蛾类型数量调查情况,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850年(森林时期)1950年(工业城市)浅灰色桦尺蛾深黑色桦尺蛾浅灰色桦尺蛾深黑色桦尺蛾99%1%1%99%(1)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颜色,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现象.
(2)1850年,曼彻斯特村山清水秀,栖息在浅灰色树干上的桦尺蛾体色为,它们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
(3)1950年曼彻斯特被工业污染,煤灰把树干染成了黑色,这时候,的桦尺蛾由于能适应环境而生存了下来.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适应者生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30.(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4月3日,47头麋鹿被野外放生至江西省鄱阳湖区域。

这是在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第一次野外放生麋鹿,意味着鄱阳湖地区消失已久的麋鹿重新出现。

本次野外放生前,科研人员在保护区内开展了为期5年的麋鹿栖息地适宜性实验,并对野外放生区域进行了科学考察,确认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适宜麋鹿种群繁衍生息。

2018年4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公布了2017年长江流域江豚科考数据,鄱阳湖监测到的江豚,由2016年的539头骤增至1042头。

鄱阳湖已成为“水中大熊猫”一江豚的天堂。

这是我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

(1)鄱阳湖属于典型的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

(2)一个生态系统中,被称为生命能量源泉的是(填字母)。

A.水分B.空气C.温度D.阳光
(3)在上述生态系统中,麋鹿、江豚充当的角色。

(4)若工业废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铅、铝、汞等重金属)进入鄱阳湖,则会破坏该地生态平衡,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请你就如何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阴影部分表示葫芦藓、肾蕨和银杏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A.有根、茎、叶的分化B.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分析】肾蕨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有了输导组织;
银杏属于种子植物,根、茎、叶发达,但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是裸子植物,输导组织发达;
葫芦藓不结种子,也用孢子繁殖,无根,有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

【解答】解:据分析可知葫芦藓、肾蕨和银杏都属于绿色植物,其体内都有叶绿体,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故选:C。

2.银杏所结的“白果”是银杏的()
A.果实B.种子C.胚珠D.胚乳
【分析】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解答】解: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只有种子。

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我们平时所说的“白果”就是指种子。

故选:B。

3.草鱼是一种味美可口的淡水鱼。

下列有关草鱼的特征中,属于鱼类主要特征的是()A.身体呈长梭形B.身体内有鳔
C.体内有脊柱D.有鳍,用鳃呼吸
【分析】本题考查鱼类的主要特征。

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解: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草鱼又叫白鲩、草棒、鲩鱼,体较长,近似圆柱形,腹面无角质棱,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内有脊柱,有鳔。

故选:D。

4.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动物B.真菌C.细菌D.病毒
【分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无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结构。

【解答】解:AB、动物、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核外有真正的核膜,属于真核生物。

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D、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

故选:C。

5.“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

”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等级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稻小麦大豆
属稻属小麦属大豆属
科禾本科(禾亚科)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单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
门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解答】解: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A错误;
B、水稻和小麦同科,大豆和小麦同门,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
类就越少,所以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多,B错误;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水稻,C错误;
D、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D正确。

故选:D。

6.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在印度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类型增多,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A.基因多样性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D.生活环境多样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的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不同物种的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

因此,基因的多样性可分为种间基因的多样性和种内基因的多样性。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在印度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类型增多,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故选:A。

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然灾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而易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措施C.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外,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物种多样性锐减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从而使遗传多样性也面临严重的威胁。

各种生物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物种的锐减也将使生态系统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

【解答】解:A、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中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主要原因,A错误。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三个方面: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中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重要补充,它为将灭绝的生物提供生存的最后机会,B正确。

C、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
库。

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而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必使自然界丧失许多宝贵的基因,C正确。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规定,要严格保护,除特殊需要经过批
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杀和买卖,D正确。

故选:A。

8.对于生命起源的认识,目前较为被人们接受并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看法是()A.生命是由无机物通过化学进化过程逐步演变而来的
B.生命是由上帝或神创造的
C.生命是自然发生的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据此解答.
【解答】解: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即: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由无机物形成简单的有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由复杂的有机物形成简单的生命。

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9.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说法,错误的是()
A.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可生成无机小分子物质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D.达尔文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分析】(1)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2)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解答】解:A、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A错误。

BC、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BC正确。

D、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具有重
要作用,D正确。

故选:A。

10.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动物的保护色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D.生存斗争的结果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
这就是自然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人工选择。

【解答】解: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的体色叫做保护色;达尔文认为保护色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而人工选择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选择对人类有利的生物变异以形成新品种。

故选:B。

11.科考队在某地山洞发掘人类祖先活动遗迹化石时,发现存在大量使用火的痕迹,能使用更先进的工具,专家推测,化石群对应的人类祖先至少进化到了()阶段
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
【分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解答】解:A、南方古猿出现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只能使用天然工具,A不符合题意;
B、能人出现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B不符合题意;
C、直立人出现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C符
合题意;
D、智人出现在距今1万﹣20万年前,已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
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B.鸟类飞行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C.动物的运动对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重要意义
D.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只有鸟类和昆虫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解答】解:A、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爬行、飞行、奔跑等,A正确;
B、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和分解是一个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的过程。

鸟类飞行
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B正确;
C、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
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
要的意义,C正确;
D、在动物界中除了鸟类和昆虫可以在空中飞行,还有哺乳动物如蝙蝠,D错误。

故选:D.
13.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不包括()
A.骨B.骨骼肌C.骨连结D.脊髓
【分析】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肌肉(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结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

【解答】解: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骨骼包括骨和骨连结;骨连结包括关节、半活动连结和不活动连结,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故选:D。

14.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蜘蛛结网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一种行为
B.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C.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
D.草原上头羊带领羊群觅食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蜘蛛结网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错误。

B、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正确。

C、学习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
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正确。

D、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
动物还形成等级,原上头羊带领羊群觅食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正确。

故选:A。

15.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下列能体现群体中具有“等级”特征的是()A.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B.蚁后专职产卵
C.一山不容二虎
D.大山雀偷喝牛奶
【分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