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课件城市化湘教版选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七页,共45页。
典例剖析(pōuxī)求 解法
【解析】 第(1)题,认真读图,再 结合选项,运用排除法,得出正确选 项。由图可知(kě zhī),乡村人口比例 持续稳定下降,但并非都转移到了郊 区。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205 0年乡村人口约占20%,2050年中心城区人 口百分比与2000年基本相等,但人口基 数不一样,所以人口数不会相等。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洞”
第二十三页,共45页。
高频(ɡāo pín)考点 巧突破
(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chéngshì)大气环 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chéngshì)热力 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 带
C.控制城市(chéngshì)发展,缩小城市 (chéngshì)规模
中广网长沙2009年1月5日消息 长株 潭试验区改革总体方案和城市群区域规划 获得国务院批准。方案提出要实现把长株 潭城市群建设成为全国具有国际品质的现 代化生态型城市群。
新华网河南频道2008年12月25日讯 大河网——河南商报报道:昨日,全省土 地利用城乡和产业集聚区规划工作(gōngzu ò)会议召开,我省将重点抓好中原城市群 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方案的实施。中 原城市群将建“半小时经济圈”,交通实 现一体化。
(3)废渣影响城市

(4)出现
土地现质象量,密集(mìjí)的建
筑群影响了日城照市、“热风岛速”和风向。
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包括

水污染、
和噪声污染。 大气污染
3.合垃理圾的污城染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第六页,共45页。
依纲梳理(shūlǐ)夯 基础
温馨提示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liǎnɡ ɡ è)方面
第十六页,共45页。
高频考点(kǎo diǎn) 巧突破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 中的地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 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huánjì ng wūrǎn)等方面,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 题,具体分析如下表:
第十七页,共45页。
高频(ɡāo pín)考点 巧突破
答案:(1)C (2)A
第二十五页,共45页。
热点(rè diǎn)探究 显身手
综合(zōnghé)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7年6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近日发出通知,批准重庆市和成 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 验区。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chéngshì) 圈和长株潭城市(chéngshì)群被国家发展 改革委确定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D.减少城市(chéngshì)高层建筑物,增 加城市(chéngshì)空间
第二十四页,共45页。
高频考点(kǎo diǎn)巧突破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城区人为因 素影响大,植被覆盖少,人为废热排放 多,易产生“热岛效应”,所形成的城郊 热力环流会将其范围内郊区的大气污染物 带入城区,造成城区的再次污染,为避免 (bìmiǎn)这一问题,可行而正确的做法是 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 围之外。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 行污水达标排放
实行分类回收、利 用,采用填埋、燃 烧、堆肥处理方法
第十九页,共45页。
高频考点(kǎo diǎn) 巧突破
影响
成因

交通运输、工
境 污
噪声污染
业生产、建筑 施工和社会活


交通拥挤、城市人口急剧
社 居住条件 膨胀,汽车数
会差
量不断增加
问 题
就业困难、乡村人口无序 社会秩序 迁入,城市人
典例剖析(pōuxī)求 解法
例1 (2009年高考广东(guǎng dōng)文基
卷)右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 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第三十五页,共45页。
典例剖析(pōuxī)求 解法
注: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 口
(1)关于该区域(qūyù)城乡人口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混乱
口急剧增长
措施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 区布局,建立绿化隔 离带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合理布局城市道路; 公交优先;加快住房 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ɡāo pín)考点 巧突破
学法(xué fǎ)指导 利用关联图记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dì lǐ huán
jìnɡ)的影响
(2)简述武汉、郑州和长沙(chánɡ shā)等 地在城市圈中的共同作用。
(3)随着武汉城市圈的不断发展,武汉城 市圈将形成__________式地域形态的大都市 圈。
第三十二页,共45页。
热点(rè diǎn)探究 显身手
(4)在右图所示的城市等级体系中 ()
A.a可能为武汉、长沙(chánɡ s hā)、郑州
熟阶段

段和②中发期展加中速国阶家段大。部分处于
初期阶
第四页,共45页。
依纲梳理(shūlǐ)夯 基础
温馨提示 图表法记忆(jìyì)城市化标志
第五页,共45页。
依纲梳理(shūlǐ)夯 基础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改变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1) 生物(shēngwù减)多少样。性
(2)水质、水量和 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第一页,共45页。
依纲梳理(shūlǐ)夯 基础
一、城市化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jíjù)和城市范 围不断扩大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 乡村(x的iā因ng素cūn) 2.动力拉力:吸引人群来到 城市 的因素
第二页,共45页。
依纲梳理(shūlǐ)夯 基础
3.城市化水平衡量指标:城市(chéngshì)人口
第十四页,共45页。
高频(ɡāo pín)考点 巧突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归纳 概括能力。图甲反映(fǎnyìng)的是我国城 市化水平的发展变化和东、中、西部城市 化速度的差异,图乙反映(fǎnyìng)的是我 国城市等级的变化,据图总结出城市化的 特点即可。
第十五页,共45页。
高频考点(kǎo diǎn) 巧突破
第二十一页,共45页。
高频(ɡāo pín)考点 巧突破
学以致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2.(2010年镇江模拟)读城市区域(qū yù)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 题。
第二十二页,共45页。
高频(ɡāo pín)考点 巧突破
(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
境(huánjìng)问题是( )
热点(rè diǎn)探究 显身手
阅读材料,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2009年1月6日,湖北省通信 管理局宣布,将启动武汉城市圈通信一 体化。2009年3月1日起,湖北将武汉城 市圈9个城市之间通信的长途费和漫游降 低到接近市话(shìhuà)通话费标准。
第二十八页,共45页。
热点(rè diǎn)探究 显身手
高频(ɡāo pín)考点 巧突破
影响
大气 污染
环 境 水污 污染 染
固体 垃圾 污染
成因 家庭炉灶、工矿企 业、交通工具等燃烧 煤、石油、天然气排 放大量烟尘、废气
工业废水、生活污 水、城市地面径流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 生产发展、居民消费 水平提高
措施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 重的企业;实行集体 供暖;建立绿化隔离 带
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 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 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 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 城市为主。
(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 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辐射和带动作用(zuòyòng)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 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 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 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 年相等
第三十六页,共45页。
典例剖析(pōuxī)求 解法
(2)关于(guānyú)该区域城市化水 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第二十九页,共45页。
热点(rè diǎn)探究 显身手
第三十页,共45页。
热点(rè diǎn)探究 显身手
第三十一页,共45页。
热点(rè diǎn)探究显 身手
(1)武汉、长沙(chánɡ shā)和郑州是中部 三大城市群(圈)的中心城市,其共同的区位优 势有:三城市都位于__________铁路沿线,分 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 原,农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
1.(2008年高考山东卷)从1840年被迫 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 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 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 大(sān dà)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 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 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第十二页,共45页。
高频(ɡāo pín)考点 巧突破
第十三页,共45页。
高频(ɡāo pín)考点 巧突破
(1)读图甲、图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jìnchéng)的主要特点。
(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jìnchéng) 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 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第二十六页,共45页。
热点(rè diǎn)探究 显身手
【相关内容】 成渝经济区的自然 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城市的起源 及区位因素、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 解决途径;世界的六大城市圈的分布; 两型社会的含义;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 城市群各自的区域范围及其优势(yōushì) 和不足。
第二十七页,共45页。
B.b可能为黄冈、花明楼镇 C.c可能为湘潭、株洲、洛阳 D.c级别低,不可能服务到a、b
第三十三页,共45页。
热点(rè diǎn)探究 显身手
答案:(1)京广 江汉 洞庭湖 华北 (2)都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区域的服务 中心,区域的经济增长(zēngzhǎng)中心。 (3)组团 (4)A
第三十四页,共45页。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 国家;少数大城市迅 速膨胀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 展水平不相适应,出 现许多社会问题
第十页,共45页。
高频考点(kǎo diǎn) 巧突破
应用(yìngyòng)“推拉理论”说明城市化和 逆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
第十一页,共45页。
高频(ɡāo pín)考点 巧突破
学以致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第七页,共45页。
高频考点(kǎo diǎn)巧突破
1.时间差异(chāyì)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 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 示:
第八页,共45页。
高频考点(kǎo diǎn) 巧突破
第九页,共45页。
高频(ɡāo pín)考点 巧突破
2.地区(dìqū)差异
第三十八页,共45页。
典例剖析(pōuxī)求 解法
第(2)题,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城市人口= 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读图可知,2 010年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约为50%(40%+ 10%=50%),2030年不到80%,且2000~ 2050年一直(yīzhí)持续上升。
影响
成因
措施
耕地 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工交建设
资 面积 规模扩大,占用 节约用地,尽量
源 减少 大量耕地
少占耕地
短 水资 产业和人口的大 节约用水,提高 缺 源短 量集中,用水量 利用率,治理水
缺 增大
污染
过量开采地下水,
生态破坏
导致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水质
减少地下水开采; 雨季回灌
恶化
第十八页,共45页。
城市 化起
步 目前 水平
发展 趋势
合理 性问

发达国家
早(自产业革命开始)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 70%以上
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 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 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 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 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 对合理
发展中国家
晚(自“二战”结束 后开始)
较低,城市人口比重 不足40%
占总人口的比重 。
4.影响(yǐngxiǎng聚):落带形态来了
的变化及生产、生活价方值观式念和

的巨大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特点:其变化曲线为一条稍被拉
平的“S”形曲线。
第三页,共45页。
依纲梳理(shūlǐ)夯基 础
(2)表现:
①发达国家大都(dàdōu)进入了城市
化后的期(hòuqī)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