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山东新高考地理人教大一轮复习同步课时规范练10 自然界的水循环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规范练10自然界的水循环
基础巩固
下图为北京市某企业利用雨水而设计的厂房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浇灌花草、冲厕等。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2.这种雨水处理方式,带来的影响是()
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缺水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2.C
1题,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灌花草、冲厕等,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
不能直接影响降水、蒸发、水汽输送,B项正确。
第2题,这种雨水处理方式,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灌花草、冲厕等,带来的影响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C项正确。
没有补充城市地下水,A 项错误。
对减缓城市内涝作用不大,B项错误。
对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影响较小,D项错误。
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完成3~4题。
3.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
B.湖泊地势高于河流
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
D.湖泊与河流相通
4.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
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D.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4.D
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4—8月河流水位高于湖泊且河流与湖泊的水位变化基本一致,说明河流水补给湖泊水;10、11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且两者水位都在下降,说明湖泊水补给河流水,因而可确定湖泊与河流是相通的。
第4题,据图信息可知,在时间点②时湖泊水位较高,所以其储水量并非最小;湖泊水位和河流水位变化大体一致,但并非同步变化,总体上湖泊水位的变化滞后于河流水位的变化;湖泊和河流有互补关系,其补给状况由两者的水位高低确定,图示大多数时间是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补给湖泊;时间点③处比时间点①河流和湖泊之间的水位差大,河、湖之间水体的补给更快。
能力提升
林地内树冠的多少影响森林对降雪的截留效果和融雪过程。
下图示意某地不同林下积雪厚度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5~7题。
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
5.该地最可能位于()
A.大兴安岭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6.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
A.降雪量大
B.积雪消融快
C.枝叶繁茂
D.多大风
7.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地的水文意义主要在于()
A.增加融雪量
B.减少融雪量
C.降低汛期水位
D.缩短汛期长度
6.C
7.C
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积雪期长,且在3月中旬,林外空地积雪开始消融,结合植被类型(落叶松和云冷杉),可以判断该地最可能位于东北地区。
A项正确。
青藏高原以草原、荒漠为主,黄土高原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四川盆地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故B、C、D三项错误。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地表积雪比落叶松人工林厚度小,由此可以判断其枝叶繁茂,对积雪的截留多。
从图中可以看出3月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积雪厚度下降慢,说明其林下积雪消融慢。
C项正确。
第7题,林地仅仅是对积雪起到截留作用,不改变其数量,因此融雪量不会发生改变,但是融雪速度会减缓,因此其水文意义是可以降低汛期水位,延长汛期长度。
C项正确。
(2019江苏七市调研)千泉湖是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的淡水湖,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
近年来,湖泊面积扩大至333公顷。
下图为千泉湖位置及景观图。
据此完成8~9题。
8.千泉湖湖水的主要补给形式为()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冰川融水
9.千泉湖面积的扩大主要是由于()
A.夏季风的增强
B.全球气候变暖
C.冬季积雪增多
D.植被覆盖增多
9.B
8题,根据材料,该地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大气降水少,A项错误。
季节性积雪融水水量较少,且只在春季出现,因此不是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项错误。
根据材料,“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可知,湖水是由泉水涌出形成;泉水是地下水出露地表形成的,因此,该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地下水,C项正确。
冰川融水与气温呈正相关,夏季会形成汛期,冬季会出现断流,因此该地湖水不是直接由冰川融水补给,D项错误。
第9题,该地由于远离内陆,且受到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受到夏季风影响,A项错误。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冰川融水增多,更多地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湖水的水量增加,B项正确。
该地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因此冬季积雪量较少,因此冬季积雪增多对湖泊面积扩大影响不大,C项错误。
植被生长会耗用水量,植被覆盖率增加短时间内可能会使湖泊面积缩小,D项错误。
(2019湖北黄冈中学二模)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量(假设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地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
图1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图2是图1中的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
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示地区水分盈亏量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月份最低,5月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7月份最高,降水量大,无蒸发
C.6月份最低,正值梅雨季节,降水量大
D.8月份最高,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量大
11.判断6—8月甲、丙两地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A.甲>丙;甲海拔高,昼更长
B.甲>丙;甲晴天多,降水少
C.甲<丙;丙晴天多,降水少
D.甲<丙;丙纬度高,昼更长
11.B
10题,由图2可知,甲、乙、丙三地最低值均出现在5月份。
根据图1,该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5月份气温回升快,气温高,蒸发量大。
A项正确。
第11题,根据图2曲线分析,6—8月甲地水分盈亏量小于0,说明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丙地水分盈亏量大于0,说明降水多,晴天少,太阳辐射少。
因该时段是夏季,甲地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晴天多;丙地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晴天少;且甲地纬度较高,夏季昼长大于丙地,日照时间长于丙地。
所以太阳辐射量甲地大于丙地。
B项正确。
(2019河南八市第五次联考)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水方面问题,某城市某小区采用了雨水开发应用模式。
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4题。
12.城市规模的扩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减少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减少
13.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的优势是()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解决城市洪灾③增加下渗量④补充地下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此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最适宜应用的城市是()
A.海口
B.乌鲁木齐
C.天津
D.拉萨
13.C14.C
12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地表硬化面积增大,植被减少,因而在雨季时雨水下渗量减少,使得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
由于植被减少、地面硬化,降雨过后地表水迅速汇入河流,蒸发量会减少。
故B项正确。
第13题,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减轻城市洪灾,但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城市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故③④正确。
土壤侵蚀和降水强度有关,题干中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故选C项。
第14题,此模式适用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水资源紧张的城市。
华北平原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是中国缺水最严重地区之一。
故C项正确。
15.(2019山东临沂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山脉南麓焉耆盆地的东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全长610千米的开都河是其主要的补给水源,而这座大湖本身又是下游孔雀河的源头。
博斯腾湖年均潜在蒸发量可以达到1 800毫米,而年均降水量则不足100毫米,因此湖水本身的盐度平衡主要受河流和气候影响。
1958年,博斯腾湖湖水的盐度只有0.39克/升,但随后由于开都河流域农田面积的不断扩大,部分河水被引至灌区用于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又随着河流排入博斯腾湖,这座淡水湖的盐度迅速升高,最高接近2克/升,变成了微咸水湖。
甲图示意博斯腾湖周边地域(右下小图示意沙漠盐池附近地质剖面),乙图示意1958—2010年博斯腾湖水位变化。
乙
(1)概述开都河、孔雀河及湖区气候在影响博斯腾湖盐度平衡中所起的作用。
(2)推测2001年以后博斯腾湖湖水含盐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主要人为原因。
(3)运用水循环原理简析盐池的形成过程。
开都河注入大量淡水,降低博斯腾湖盐度;孔雀河河水由博斯腾湖流出,对博斯腾湖起排盐作用(降低湖水盐度);湖区气候干燥,蒸发旺盛,增加了湖水的盐度;三者维系着博斯腾湖的盐度平衡。
(2)湖水含盐量逐年增加。
上游河流截流建设水利工程(引水),下游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加大出湖水量;湖泊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水盐度逐年升高;湖滨地区生产、生活废水排放,也使湖泊中盐分增多。
(3)湖泊水通过含水层渗透(或地下径流输送)到地势低洼处;沙漠中降水量小,但蒸发量大;水分被蒸发后,盐分逐渐积累而形成盐池。
(1)题,考查陆地水体、气候对湖泊水文特征的影响。
根据材料可知,博斯腾湖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湖水盐度高。
开都河的河水流入博斯腾湖,淡水的注入降低了博斯腾湖的盐度。
博斯腾湖的水流入孔雀河,孔雀河对博斯腾湖起排盐作用。
区域内的气候、开都河和孔雀河维持着博斯腾湖的盐度平衡。
第(2)题,根据湖水水位变化图数据得知,博斯腾湖2001年后水位不断下降,湖水含盐量逐年增加。
材料“部分河水被引至灌区用于农业生产”说明流域内农业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少,下游用水多,水位下降。
“灌溉用水又随着河流排入博斯腾湖”说明流域内生产、生活废水进入湖泊,使湖水盐分增加。
第(3)题,根据图示可知,博斯腾湖与盐池之间相隔山地,博斯腾湖的湖泊水可通过含水层渗透到地势较低的沙漠。
沙漠气候干旱,蒸发量旺盛,盐分逐渐积累而形成盐池。
16.读我国南疆地区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南疆地区深居内陆,河流多有面积大、水浅、弯曲、经常改道、蒸发量大的特点,当地水源可利用率很低(图甲)。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过去40年间,冰川加速消融,地表水大量增加,甚至洪水频发。
材料二中科院专家通过对当地山麓水文、地质状况的考察,设计出“拦蓄洪水—地下水库储备”水利工程,其中引渗回补工程被称为“现代坎儿井”,该工程采用地下大口径管道衔接不密封方式,使管内外流水可互通。
(图乙)工程修建于山前冲积扇上,冲积扇自前缘至山口沉积物依次为黏土、粗砂、砾石层。
甲南疆地区主要水系分布图
乙
(1)依据图中水系特征归纳出该地的地形特征。
(2)分析该地水资源利用率低的自然原因。
(3)阐述图示“现代坎儿井”工程位置选择的合理性。
河流大致自西向东流,表明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上游支流分布,表明西、北、南为山地;向心状河流水系,表明图示区域为盆地;下游有季节性河湖(改道、断流),表明中下游为沙漠。
(2)夏秋高温,蒸发旺盛;下游河道弯曲、流经沙漠地区,水源损失大;河湖流量季节分配不均,春季洪涝多发。
(3)工程走向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利于拦截地下水;工程冲积扇中部为粗砂层,工程施工量小;与地下水库区有一定的落差,便于自流补水。
(1)题,读图可知,图示河流干流为塔里木河,该河流大致自西向东流,表明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上游支流分布,表明西、北、南为山地;向心状河流水系,表明图示区域为盆地;下游有季节性河湖(改道、断流),表明中下游为沙漠。
第(2)题,该地位于南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秋季节气温高,蒸发旺盛;河流下游河道弯曲,主要流经沙漠,水分下渗量大,水源损失大;该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冬季断流,所以河湖流量季节变化大,分配不均,春夏季洪涝多发。
故该地水资源利用率低。
第(3)题,根据图乙联系材料便可分析出“现代坎儿井”工程位置选择的合理性。
该工程走向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有利于拦截地下水;且工程冲积扇中部为粗砂层,工程施工量小;与地下水库区有一定的落差,便于自流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