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试卷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修改下面通知的说法,正确的是()
通知
初三年级全体同学:
请于今日下午到礼堂开会。

会议内容:总结本月份我年级各方面的情况。

请带笔和笔记本。

××中学初三年级组
2014年4月1日
A.应写明开会时什么人讲话、发言。

通知对象的名称应空两格开始写。

B.应写明开会的确切时间。

发出通知单位的名称应写在日期下行。

C.应写明开会的确切时间。

正文的第一行应空两格开始写。

D.应写明开会时的注意事项。

应删去标题“通知”二字。

二、字词书写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学会接受他人的成功与幸运,并不意味着认同自己的平庸与拙劣,而恰证明了你的成熟与坚韧。

即使无法与其相媲美,但也大可不必相形见绌。

没有经历苍海桑田,没有体验几次芒然若失,就不会有心会神凝。

只有成熟的、坚韧不拔的人才懂得如何去摆弄得与失的砝码,才懂得生活的艺术原来就是平衡得失的艺术。

(1)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生活是平衡得失的艺术。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拙劣媲美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三、现代文阅读
活出自自己的诗意人生
①外卖小哥与诗词达人,看似不不搭界的两个身份集于一身,让雷海为成了“网红”。

几天前,这个为生活默默奋斗的年轻人,一路披荆斩棘,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

②十几年前,雷海为看了金庸的小说《侠客行》后,对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侠容行》一诗深深着迷,“赵客缦胡缨,吴钓霜雪明”这样的诗向,把他领进古代文学的江湖。

感受着古人的情感、中文的意境,雷海为在工作之余不断读诗、背诗。

打工持续了多少年,诗词就陪伴了他多少年。

决赛播出的当天,他依然穿梭于杭州的巷陌之中,诗词似乎没能改变他的生活和命运,那么诗词之于雷海为有什么用呢?
③由诗词,与千古圣贤神交。

与友人告别,李太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深情浮现眼前。

在类似的场景想起相关的诗向,与作者的心律产生共鸣,在时移世易中理解历史、理解生命。

④由诗词,让生活节奏沉静。

答题沉着,泰然自若,雷海为给很多观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十几年里,他做过电话销售、马路推销、服务员、洗车工,也辗转了几座城市,在变动不居的生活中,诗词是唯一不变的行李,仍能使他保持一份淡定和宁静。

⑤由诗词,坚定前行的脚步。

当雷海为在书店里默默背诗,当他利用送餐间隔的碎片时间读书,当他承受着生活的奔波与辛苦,他没有自怨自艾,赛场上那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全”,成了他自信人生的定场诗。

⑥纵使困顿,也不改内心的纯洁、不弃生命的高贵,正是真正的诗意所在。

其实,当我们问诗词之“用”时,就已经陷入了功利的计较。

一些“无用”的种子,或许有一天会开成有“大用”的花。

⑦吟诗作对不分职业,对美的欣赏更没有界限。

历届诗词大会,学霸型选手各领风骚,而这一次,基层文艺工作者陈珏如、带犬民警夏鸿鹏等非科班出身的选手大放异彩,让这档节目的意义更加深刻。

诗词不应是少数学界精英的专利,更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只有每个普通人都拥有一颗诗心、活出一份诗意,才能让地气激活文气,让文
气凝聚人气。

⑧谈起未来,雷海为打算回乡搞养殖。

这让不少人觉得惋惜,毕竟这与诗词相去甚远。

其实,无论是博士说相声还是保安当律师,这类新闻频频引起热议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职业选择与社会期待的差异。

然而更要看到,当下,成功的标准不再唯一,多元择业不仅是一种自由,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⑨对于雷海为而言,无论继续送外卖,还是转型创业,只要心中有诗,自能保持精神的高责。

(文/石羚有删改)
3 . 第②段中加点词“依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4 . 第②段结尾处作者发出“诗词之于雷海为有什么用”一问,请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有什么用”的理解。

5 . 请你简要分析第③段划线句的作用,并为本段分论点补充一个论据。

6 . 第⑦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思路,请简要分析。

7 .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成功的标准不再唯一,多元择业不仅是一种自由,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句话的看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暖爱拂过红围巾
许小然想送妈妈一条漂亮的红围巾。

事情的起源是她看见同学李美琪的妈妈就围着那样好看的红围巾,石榴红的颜色,金色的丝线若隐若现,看上去毛茸茸的,给人感觉非常温暖,再衬上李美琪妈妈那件有蕾丝边的黑棉衣,那美丽的搭配效果,立即就像一朵砰然绽放的花轻轻击中了许小然的心。

她想给妈妈买条这样的围巾!妈妈每天去市场卖菜,围的是一条黑白相间的薄薄的旧围巾,回家的时候,脸颊常冻得红红的。

许小然想,如果妈妈围上那条暖和又漂亮的红围巾,肯定就不怕冷了。

许小然去商场悄悄看了看,但是一看价钱,热切的心好像立即被凉水浇了,120元,而许小然只有30元,离这个数目还远着呢。

尽管如此,许小然还是摸了摸围巾,果然细致绵软,手感很好,那美丽的色泽比春天的花朵还鲜艳。

导购小姐说,这是澳洲产的羊绒围巾,今年卖得最好。

许小然无精打采地离开商场,心里失望透了。

她一边走一边想围巾,忽然有个想法跃上心头——她可以在学校捡饮料瓶卖钱,说不定就能凑够买围巾的钱呢。

她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兴奋。

许小然平时住校,一周才回一次家。

这天放学吃过饭后,趁着班里没人,许小然鼓足勇气去教室后面的灰斗里捡瓶子。

只见那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好几只饮料瓶,许小然忙高兴地弯腰去捡,忽然,身后响起阴阳怪气的口哨声,许小然一惊,回头见是胖男生张承虎。

许小然脸红心跳,仍旧低下头捡瓶子。

张承虎怪声怪气地问,许小然,你在干什么,许小然没有理他,拎着袋子走出了教室,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见后边传来他稀里哗啦的笑声。

许小然心里有些难过,但想想那条漂亮的红围巾,这些不好的情绪转瞬即逝了。

那天晚自习后,许小然拎着一袋子塑料瓶回了寝室。

室友邵娟立即掩鼻子反对,这是垃圾啊,有病菌。

许小然的脸又红了,她赶快拎着放置到卫生间一角。

直到第二天,她和打扫卫生的赵阿姨商量,才把那袋塑料瓶放在赵阿姨放置工具的贮藏室里。

赵阿姨对许小然说,现在像你这样懂事的孩子可不多了。

渐渐地,班里同学都知道她捡瓶子了,大多数同学都没有笑话她。

许小然发现,他们不再到处扔空瓶子,而是悄悄地放到她的塑料袋里,刚开始,她很不好意思,再后来,她会大方地有礼貌地说声谢谢,内心里洋溢着小小的温暖。

许小然的两个好朋友很多次关心地间,你现在很困难吗?用不用我们帮你?许小然摇摇头,神秘地一笑。

许小然第一次卖废品的收入是11元钱,她把那11元钱放在口袋里,又紧紧捏着口袋,好像怕它飞走似的。

她的步子轻快,嘴角不住地绽开小花。

她喜滋滋地想,虽然收入很少,但毕竟积少会成多啊,这样算来,她春节前应该能实现买围巾的愿望啦!
就这样一点一滴,许小然卖废品的收入积攒到了85元,再加上她的零用钱,已快够买一条美丽的红围巾了。

可就在她即将实现这小小梦想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让她改变了计划。

那是在周一的升旗仪式后,校长在全校师生面前通报了初二级的一位女生家庭的不幸遭遇。

就在前天,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生父亲突然犯病,挥刀砍向她和弟弟,妈妈为救她姐弟两个,死死地抱住父亲,结果被父亲砍成重伤,女生和弟弟受了轻伤,现在他们一家三口,住在两个医院里。

她家里本来就很穷困,现在遇上这样的事情,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学校号召全体师生向他们捐款,奉献爱心,帮他们渡过难关。

班上的几名女生听着听着就哭了,许小然也哭了。

班里开始捐款的时候,许小然第一个捐款,120元,正是那条红围的价格。

那天,天很冷,下着雨,但当她把钱放进红色捐款箱的时候,里却特别温暖、踏实,这份爱心,那名同学和家人更需要。

许小然想,看来今年给妈妈买不成那条红围巾了,但是相信明年冬天,她一定会给妈妈买一条最漂亮的围巾。

8 . 许小然为什么想送给妈妈一条漂亮的红围巾?
9 . 阅读全文,填写下面表格。

10 .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1)许小然的两个好朋友很多次关心地问,你现在很困难吗?用不用我们帮你?许小然摇摇头,神秘地一笑。

(2)许小然第一次卖废品的收入是11元钱,她把那11元钱放在口袋里,又紧紧捏着口袋,好像怕它飞走似的。

11 . 文章写许小然想方设法要为母亲买一条漂亮的红围巾,好不容易凑够了钱,却插入初二级的一位女生家庭的不幸遭遇,有什么作用?
12 . 结合全文,谈谈“拂过红围巾”的“暖爱”有哪些?许小然身上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④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⑤,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⑦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⑧)
(注)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②墙援:篱笆墙。

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

④泰:安适。

⑤忧望:挂念,盼望。

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

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⑧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期。

13 . 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修竹千余竿(长长的)
B.负势竞上(向上) 流水周于舍下(环绕)
C.在昼犹昏(还,仍然) 信手把笔(书信)
D.窥谷忘反(同“返”,返回) 去我万里(距离)
1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15 . 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1)文中_____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

(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五、句子默写
16 . 古诗文默写。

(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3)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典故,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③。

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

在一次饮酒会宴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
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

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7 . 这三篇作品均通过__________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感。

18 . 请简要赏析《乌衣巷》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七、名著阅读
19 . 名著阅读。

(1)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

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斯诺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
A.西安B.吴起镇C.瑞金D.延安(2)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听到的贺龙的革命经历。

八、综合性学习
20 . 班级开展“走进传统节日——清明”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材料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东汉崔塞《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

[材料二]清明节始于周代,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一种固定的风俗。

此时春意盎然,四野明净,于是还有踏青游春、蹴和、荡秋千、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的风俗。

(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探究“传统节日——清明”有何特点。

(2)下面古诗中没有涉及清明节相关习俗的是()
A.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C.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

D.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3)中华文化促进会面向全球征集“七大传统节日徽标”,线条简单、人物生动的“清明印”脱颖而出,请
简要说说它的寓意。

21 . 2017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4周年。

某班开展以“走进伟人毛泽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对联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

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将对联的下联补写出来。

(链接材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节选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上联:巨手一挥,破碎河山成旧景。

下联: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材料一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期间,总共只用了一百六十块钱,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花在订报上,其余的钱还买了许多书籍和杂志。

考入师范时,学校发了一套青色呢制服,这套衣服他一直穿了好几年,到退了色,破了洞,还没有换掉。

材料二毛泽东在求学期间选定以“冷水浴”作为锻炼体格的方法,认为冷水浴除了可以锻炼体魄外,还可以磨砺意志。

从实行之日起,一直到毕业,他每天天亮前就来到井边,脱去衣服,用吊桶打上水来,通身淋下,淋一阵,擦一阵,直到全身擦红发热为止。

穿好衣服后,还要做运动。

(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话语激发了伟人毛泽东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强烈责任意识,也震撼了无数有志之士的心灵。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初中生,你对这句话有着怎样的感想呢?
九、作文
22 .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新发现”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
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对比阅读
1、
五、句子默写
1、
六、诗歌鉴赏
1、
七、名著阅读
1、
八、综合性学习
1、
2、
九、作文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