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涎腺的功能与增龄变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涎腺的功能 与增龄变化
一、涎腺的功能
❖产生、分泌唾液:
1000—1500ml/日,其中90%以上为水。 无机离子:K+ Na+ Cl- Ca2+ PO33– HCO3– 有机物:糖蛋白 酶(淀粉酶、核酸酶、脱氧核 酸酶、过氧化酶、溶菌酶和酸性磷酸酶) 其他:凝血因子、血浆蛋白、氨基酸、尿素、脂 肪酸、皮质类固醇、IgA IgG IgM 唾液pH: 6.7—7.4
一、涎腺的功能
❖1.消化功能:
α–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糊精
脂肪溶解酶
甘油三酯
甘油二酯、脂肪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涎腺的功能
❖2. 润滑、保护和防御功能:
糖蛋白吸附至口腔粘膜表面-保护屏障
润滑作用:便于咀嚼、吞咽和发音
冲刷作用:液体张力和流速-细菌、食物 残渣、糖
缓冲作用:PO33– 、 HCO3—致病菌失去 理想的生存环境;改变菌斑的PH,起保 护釉质、抑制脱矿-减少龋
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
此外,肾素、血管弛缓素
二、涎腺的增龄性变化
增龄变化:
❖唾液量减少而粘稠:
腺泡变性和萎缩,导管扩张增生,间质 纤维化,脂肪细胞增多,炎细胞浸润
❖嗜酸细胞增多
体积大,胞浆充满嗜酸性颗粒,核位于 中央,呈皱缩状 ,临床可见相应嗜酸粒 细胞瘤、嗜酸性腺瘤
复习思考题
❖ 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的位置、组织学特点 和临床意义。
一、涎腺的功能
❖ 3. 抑菌作用
A. 过氧化酶 B. 溶菌酶 C. 免疫球蛋白:IgA D. 乳铁蛋白
一、涎腺的功能
❖4. 内分泌功能:
腮腺素:分泌管上皮细胞产生,维持腮腺 的正常分泌活动,并对骨、软骨、牙等的 正常发育和钙化有一定促进作用;促进间 质生长,降低血钙,刺激牙本质钙化,提 高骨髓温度。
一、涎腺的功能
❖产生、分泌唾液:
1000—1500ml/日,其中90%以上为水。 无机离子:K+ Na+ Cl- Ca2+ PO33– HCO3– 有机物:糖蛋白 酶(淀粉酶、核酸酶、脱氧核 酸酶、过氧化酶、溶菌酶和酸性磷酸酶) 其他:凝血因子、血浆蛋白、氨基酸、尿素、脂 肪酸、皮质类固醇、IgA IgG IgM 唾液pH: 6.7—7.4
一、涎腺的功能
❖1.消化功能:
α–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糊精
脂肪溶解酶
甘油三酯
甘油二酯、脂肪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涎腺的功能
❖2. 润滑、保护和防御功能:
糖蛋白吸附至口腔粘膜表面-保护屏障
润滑作用:便于咀嚼、吞咽和发音
冲刷作用:液体张力和流速-细菌、食物 残渣、糖
缓冲作用:PO33– 、 HCO3—致病菌失去 理想的生存环境;改变菌斑的PH,起保 护釉质、抑制脱矿-减少龋
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
此外,肾素、血管弛缓素
二、涎腺的增龄性变化
增龄变化:
❖唾液量减少而粘稠:
腺泡变性和萎缩,导管扩张增生,间质 纤维化,脂肪细胞增多,炎细胞浸润
❖嗜酸细胞增多
体积大,胞浆充满嗜酸性颗粒,核位于 中央,呈皱缩状 ,临床可见相应嗜酸粒 细胞瘤、嗜酸性腺瘤
复习思考题
❖ 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的位置、组织学特点 和临床意义。
一、涎腺的功能
❖ 3. 抑菌作用
A. 过氧化酶 B. 溶菌酶 C. 免疫球蛋白:IgA D. 乳铁蛋白
一、涎腺的功能
❖4. 内分泌功能:
腮腺素:分泌管上皮细胞产生,维持腮腺 的正常分泌活动,并对骨、软骨、牙等的 正常发育和钙化有一定促进作用;促进间 质生长,降低血钙,刺激牙本质钙化,提 高骨髓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