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一氧化碳中毒1例抢救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1例抢救体会
标签:一氧化碳;中毒;抢救
我院收治重度一氧化碳中毒1例,现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患儿,女,8岁,一氧化碳中毒约10 h入院。

清晨被发现时呈昏迷状态,急送我院抢救。

其父已死亡,其母因病情危重转上级医院抢救治疗。

入院查体:T 39.8℃,P 120次/min,R 24次/min,BP 70/55 mmHg,昏迷状态,面色苍白,压眶反射无反应,口唇樱红色,角膜反射减弱,双瞳等大正圆,直径1.5 mm,光反射迟钝。

颈软。

双肺可闻及大中水泡音。

心率120次/min,律不齐,第一心音低顿,心脏听诊无杂音。

腹平软,肠鸣音减弱。

四肢肌张力低下,肌力Ⅰ~Ⅱ级,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CO定性阳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多导联T 波改变。

血气分析示pH 7.35,PCO2 33.2 mmHg,PO2 29.6 mmHg,SaCO2 52%,肝功能谷丙转氨酶76 IU/L,血CK-MB 96 U/L,血糖11.2 mmol/L,脑电图轻-中度异常,脑CT示右侧基底节区见2 cm×2 cm低密度影。

入院后,患儿抽搐2次,呈大发作,急予10%水合氯醛灌肠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面罩吸氧3~4 L/min,予甘露醇、呋塞米及地塞米松以降颅压、减轻炎性反应、缓解肺水肿,纳洛酮促醒及脑活素、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营养脑细胞。

入院后患儿高热持续不退,对退热药物不敏感,又予冰枕降温及降低脑耗氧量。

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每次60 min,bid,持续3d,之后qd,10次为1个疗程,共做15次。

第1次高压氧治疗后,患儿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昏睡,第2次高压氧治疗后患儿出现躁动,时有哭闹,予镇静处置后好转,3次后患儿完全清醒,四肢可活动,但有头疼头昏、表情淡漠、懒言。

4 d后可在地面上短时间活动。

1个疗程后,患儿能进行一般活动且能合理回答问话。

住院15 d 时,症状体征完全正常。

复查心电图正常,脑电图轻度异常。

脑CT示右侧基底节区低密度影较前略小。

出院后随访1年,患儿体格检查正常,未再抽搐,复查脑CT右侧基底节区低密度影缩小至1.5 cm×1.0 cm ,但记忆力较发病前减弱,性格亦不如从前活泼。

2讨论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有病程长、恢复慢、病死率高、脑损伤明显、致残率高的特点。

国外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残率为15%~30%或更高,我国亦不容乐观。

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气的300倍,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是氧合血红蛋白解离速度的1/3 600[1],可使体内氧的结合、运输、利用出现障碍,机体高度缺氧,危及生命。

本例患儿处于封闭的蔬菜大棚中,更加重了机体
缺氧,因此快速解离碳氧血红蛋白,保证机体供氧,是抢救成功与否及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血中一氧化碳半减期时间,在室内需200 min,吸纯氧时需40 min,故高压氧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方法[2]。

它能有效提高血中物理溶解的氧合量,迅速纠正缺氧;能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迅速解离,加快解离速度,使其及早恢复正常携氧能力,血氧含量和血氧张力增加,改善和消除组织缺氧[3]。

本例患儿在重度中毒、持续昏迷不醒且出现抽搐的情况下采用高压氧治疗,辅以镇静、脑细胞营养剂、降低氧耗的治疗,患儿转醒早、恢复快。

据报道,美国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为10%~30%,中毒后6 h内接受高压氧治疗者脑病的发生率为0.17%,6 h后接受治疗者脑病的发病率为12.13%。

本例患儿发病约10 h被发现,错过了高压氧治疗的最佳时间,使记忆力受到影响,但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充分说明高压氧在抢救一氧化碳中毒中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志周.急性中毒[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60.
[2]江载芳,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77.
[3]向伟,祝益民.实用儿科急诊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