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EN 1888:2003前言
EN 1888:2003/A1:2005前言
EN 1888:2003/A2:2005前言
EN 1888:2003/A3:2005前言
1 范围--------------------------------------------------------------------------------------------------------6
2 参考标准--------------------------------------------------------------------------------------------------6
3 专有名词及定义-----------------------------------------------------------------------------------------6
4 总体要求及测试条件-----------------------------------------------------------------------------------8 4.1 样品---------------------------------------------------------------------------------------------------8 4.2 测试次序---------------------------------------------------------------------------------------------8 4.3 最坏条件的原理------------------------------------------------------------------------------------8 4.4 误差和测试条件------------------------------------------------------------------------------------9 4.
5 测试设备---------------------------------------------------------------------------------------------9 4.5.1 测试力量-------------------------------------------------------------------------------------------9 4.5.2 荷重测试-------------------------------------------------------------------------------------------9 4.5.3 装有铰链的木板---------------------------------------------------------------------------------13
4.5.4 测试圆球------------------------------------------------------------------------------------------14
5 材料--------------------------------------------------------------------------------------------------------14 5.1 化学特性---------------------------------------------------------------------------------------------14 5.2 耐燃性------------------------------------------------------------------------------------------------15
5.3 缩率测试---------------------------------------------------------------------------------------------15
6 结构--------------------------------------------------------------------------------------------------------15 6.1 总体要求---------------------------------------------------------------------------------------------15
6.1.1 减力和压力点----------------------------------------------------------------------------------15
6.1.2 间隙和开口规范-------------------------------------------------------------------------------15
6.1.3 零件的边、点和角的规范-------------------------------------------------------------------17
6.1.4 小物件规范-------------------------------------------------------------------------------------18
6.1.5 机械零件之附件--------------------------------------------------------------------------------19
6.1.6 绳子、细线和其他窄的布类-----------------------------------------------------------------19
6.1.7 提篮或座椅内衬--------------------------------------------------------------------------------20
6.1.8 负荷小孩的座布附件--------------------------------------------------------------------------20 6.2 尺寸----------------------------------------------------------------------------------------------------20
6.2.1 提篮最小内部高度-----------------------------------------------------------------------------20
6.2.2 座椅背靠角度和高度--------------------------------------------------------------------------21
6.2.3 儿童年龄之适用车台--------------------------------------------------------------------------23 6.3 提篮和座椅固定于车架----------------------------------------------------------------------------23
6.3.1 效能及强度--------------------------------------------------------------------------------------23
6.3.2 提篮和座椅固定于车架-----------------------------------------------------------------------24
6.3.3 固定装置不经意的解开-----------------------------------------------------------------------24
7 稳定性-------------------------------------------------------------------------------------------------------24 7.1 要求----------------------------------------------------------------------------------------------------24
7.2 测试---------------------------------------------------------------------------------------------------24
7.2.1 测试仪器----------------------------------------------------------------------------------------24
7.2.2 测试程序----------------------------------------------------------------------------------------24
8 可旋转座椅手推车--------------------------------------------------------------------------------------27 8.1 测试要求---------------------------------------------------------------------------------------------27
8.2 测试方法---------------------------------------------------------------------------------------------28
9 手把强度--------------------------------------------------------------------------------------------------28 9.1 测试要求---------------------------------------------------------------------------------------------28 9.2 测试方法---------------------------------------------------------------------------------------------28
9.2.1 测试仪器----------------------------------------------------------------------------------------28
9.2.2 测试程序----------------------------------------------------------------------------------------28
9.3 手把动态阻力测试---------------------------------------------------------------------------------29
10 刹车装置-------------------------------------------------------------------------------------------------30 10.1 要求--------------------------------------------------------------------------------------------------30 10.2 测试程序--------------------------------------------------------------------------------------------30
10.2.1 测试仪器---------------------------------------------------------------------------------------30
10.2.2 总体测试条件---------------------------------------------------------------------------------30
10.2.3 车台面向上朝向斜坡------------------------------------------------------------------------30
10.2.4 将车台面向下朝向斜坡重复10.2.3之过程---------------------------------------------31
10.2.5 车台垂直于斜坡------------------------------------------------------------------------------31
10.2.6 有效的轮子移动距离测试------------------------------------------------------------------31
10.2.7 耐磨试验(适用接触式胎面刹车轮设计)---------------------------------------------31
11 收合机构锁定装置-------------------------------------------------------------------------------------32 11.1 要求--------------------------------------------------------------------------------------------------32
11.2 测试--------------------------------------------------------------------------------------------------33
12 带有手挽带的提篮纵向稳定性----------------------------------------------------------------------33 12.1 要求--------------------------------------------------------------------------------------------------33
12.2 测试--------------------------------------------------------------------------------------------------33
13 手挽带和提篮和可分离座椅手把固定点----------------------------------------------------------33 13.1 要求--------------------------------------------------------------------------------------------------33 13.2 测试--------------------------------------------------------------------------------------------------33
13.2.1 提篮---------------------------------------------------------------------------------------------33
13.2.2 可分离座椅------------------------------------------------------------------------------------33
14 提蓝或座椅固定装置强度和耐用性-----------------------------------------------------------------33 14.1 要求---------------------------------------------------------------------------------------------------34
14.2 测试---------------------------------------------------------------------------------------------------34
15 安全带系统和扣紧装置--------------------------------------------------------------------------------34 15.1 要求---------------------------------------------------------------------------------------------------34
15.1.1 安全带系统-------------------------------------------------------------------------------------34
15.1.2 扣紧装置----------------------------------------------------------------------------------------34 15.2 测试---------------------------------------------------------------------------------------------------35
15.2.1 安全带系统有效性----------------------------------------------------------------------------35
15.2.2 安全带系统附件有效性----------------------------------------------------------------------35
15.2.3 扣紧装置强度----------------------------------------------------------------------------------35
15.2.4 安全带调整系统有效性---------------------------------------------------------------------35
15.2.5 安全带系统固定点强度---------------------------------------------------------------------36
16 轮子强度--------------------------------------------------------------------------------------------------36 16.1 要求---------------------------------------------------------------------------------------------------36
16.2 测试---------------------------------------------------------------------------------------------------36
17 不规则路面动态测试-----------------------------------------------------------------------------------36 17.1 要求---------------------------------------------------------------------------------------------------36 17.2 测试仪器---------------------------------------------------------------------------------------------36
17.3 测试---------------------------------------------------------------------------------------------------38
18 车台动态强度测试---------------------------------------------------------------------------------------38 18.1 要求----------------------------------------------------------------------------------------------------38
18.2 测试----------------------------------------------------------------------------------------------------39
19 贴标耐久性------------------------------------------------------------------------------------------------39
20 塑胶包装袋------------------------------------------------------------------------------------------------39
21 车台资讯---------------------------------------------------------------------------------------------------40 21.1 一般要求---------------------------------------------------------------------------------------------40 21.2 车台标签---------------------------------------------------------------------------------------------40 21.3 包装信息---------------------------------------------------------------------------------------------40
21.4 使用说明---------------------------------------------------------------------------------------------40
22 测试报告---------------------------------------------------------------------------------------------------41
EN 1888:2003 前言
本欧盟1888:2003文件由“儿童使用和保护产品”技术委员会CEN/TC252准备,由AFNOR掌管秘书处。
本欧盟标准最迟在2003年8月或者用同一的文字编辑或者背书给出了国际标准的状况,并取消与国际标准相冲突的内容。
本文件在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指导下准备。
欧盟会员国:奥地利、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公国、马耳他、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
现行提交的文件已被第二次正式表决。
文件中书面化附件A和B。
要求如下:
—有效的完整安全带系统
—手推车的变体
—附加的危险间隙
在CEN/TC 252/WG 3内部已被准备,并将被并入本欧盟标准的修正案中。
本标准还包括以下修正案:
1.有效的安全带系统
2.三轮车类型的手推车、新类型的座垫、与手推车想配的平台、与背架相配的轮子、
车手把强度测试
3.用于保护小孩的纺织品附件,提篮手挽带与本体间头部危险间隙
EN 1888:2003/A1:2005前言
此次对EN 1888:2003的修正是由“儿童使用和保护产品”技术委员会CEN/TC252准备,由AFNOR掌管秘书处。
此次修正最迟在2006年2月或者用同一的文字编辑或者背书给出了国际标准的状况,并取消与国际标准相冲突的内容。
按照CEN/CENELEC国际规章,国际标准组织的成员国要开始贯彻此欧洲标准(EN1273:2005),国际标准组织成员国包括以下国家: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拉托维亚、立陶宛、卢森堡公国、马耳他、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
EN 1888:2003/A2:2005前言
此次对EN 1888:2003的修正是由“儿童使用和保护产品”技术委员会CEN/TC252准备,由AFNOR掌管秘书处。
此次修正最迟在2006年2月或者用同一的文字编辑或者背书给出了国际标准的状况,并取消与国际标准相冲突的内容。
按照CEN/CENELEC国际规章,国际标准组织的成员国要开始贯彻此欧洲标准(EN1273:2005),国际标准组织成员国包括以下国家: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拉托维亚、立陶宛、卢森堡公国、马耳他、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
EN 1888:2003/A3:2005前言
此次对EN 1888:2003的修正是由“儿童使用和保护产品”技术委员会CEN/TC252准备,由AFNOR掌管秘书处。
此次修正最迟在2006年2月或者用同一的文字编辑或者背书给出了国际标准的状况,并取消与国际标准相冲突的内容。
按照CEN/CENELEC国际规章,国际标准组织的成员国要开始贯彻此欧洲标准(EN1273:2005),国际标准组织成员国包括以下国家: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拉托维亚、立陶宛、卢森堡公国、马耳他、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
说明
本标准的要求没有包括剧烈运动所带来的危险性(如:跑、溜冰、载重超过15kg的小孩等…)。
1范围
本欧盟标准详细的说明了为一个或多个小孩设计的手推车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不包括玩具手推车或婴儿车以及设计来为小孩专用的手推式婴儿车。
任何有关的欧盟标准都适用于产品的任何其它功能。
2参考标准
EN71-1:1998 机械物理性
EN71-2:1993 耐燃性
EN71-3:1994 重金属测试
EN ISO/IEC 17025:2000 测试与校正能力总体要求(ISO/IEC17025:1999)
3专有名词及定义
本欧盟标准应用以下名词及定义:
wheeled child conveyance 手推式婴儿车
carrycot 手提式婴儿床
pram body提篮,主要设计是平躺位置。
seat unit座椅,主要设计是倾躺位置。
chassis车架
pram 车架和提篮的组合
pushchair 车架和座椅的组合
convertible 可转换pram和pushchair的车台。
combination pushchair 一车架和pram body、seat unit、car seat或相类似产品的组合。
access zone 可接触区域,安全要求规定的小孩周围的空间。
parking device刹车装置,固定车轮的装置。
locking device for the folding mechanism 收合机构之锁定装置,防止收合器偶然折合的装置。
restraint system 安全带系统,把小孩限制在座垫内的系统装置。
waist belt 腰带
crotch restraint 胯带。
harness 安全带,腰带和背带组成的装置。
integral harness 完整安全带,通过肩部和胯间的胯带、腰带、肩带和背带组成的装置。
basket 菜篮(购物篮、购物袋),不包括安装在软件部分上的小口袋。
harness anchorage points 扣紧装置。
braking device 减速装置
platform 平台,增加一完整部件供小孩站在上面。
4总体要求及测试条件
样品
如果没有其它的指令,测试只对一台车台。
在任何合理的安排下,车台上提篮和座垫的多种位置变化将完全适合这些要
求,如果一车台能够适应一附加的座垫或由制造厂商建议的座垫,那么此车台
将符合本标准。
测试次序
果顺序数为0就表示这些测试指令对顺序没有影响,也就可以在任何顺序下操作、测试。
最坏条件的原理
在上面条款中的每一次最严重条件下测试都由车台实现。
--提篮或座垫的选择和数量应贴在车台上;
--由制造商提供任何附加的座垫;
--把荷重A和荷重B放在小孩能停留的地方(一个地方至少一个测试物);
--制造商提供或说明书允许的附加菜篮至少能承受2kg的测试物;
--附加任何其它的附件供车台使用;
--可调节的座垫、车把手和任何其它可调节部件或附件,或由制造商提供或制
造商说明书允许的随意布置的装置。
注意:最重的负荷不能引起最大程度的繁重状态。
误差和测试条件
如果没有具体的说明,所有力的测量中,最大误差为正负5%,测试物最大误
差为正负1%,角度最大误差为正负1度,尺寸最大误差为正负0.5mm,这些
极限只使用于设备的测试。
车台最先将适应至少2小时的温度为23度(正负5度)的测试。
若没有其它
的具体说明,所有的测试应按照温度为23度(正负10度)来操作。
设备测试
4.5.1测试力量:若没有其它具体说明,测试的力量应适用车台的正常使用。
4.5.2荷重测试:
4.5.2.1若没有其它具体的说明,荷重为常规的(名词解释)。
在测试中,荷重对布料造成的磨擦损坏将被忽略,并可以用适当的方法使磨擦损坏减到最小,磨损并不能造成座垫的损坏,由结构上的失败造成。
4.5.2.2 Mass A荷重A,直径160mm、高300mm、重9kg,有两个固定点的坚硬圆柱体。
4.5.2.3 Mass B 荷重B,直径200mm、高300mm、重15kg,有两个固定点的坚硬圆柱体。
4.5.2.4 Mass C 荷重C,长600mm、宽180mm、最小厚度5mm的坚硬方块。
4.5.2.5 Mass D 荷重D,重9kg的假人。
4.5.2.6 Mass D0 荷重D0,重3.7kg的假人。
4.5.2.7 Mass E 荷重E,重15kg的沙袋,直径230mm(若制造商有具体的说明,重量大于15kg,则按照制造商的重量标准进行测试)
4.5.2.8 Mass F 荷重F,直径180mm、高300mm、重13kg,有两个固定点的坚
硬圆柱体。
4.5.2.9 Mass G 荷重G,由两个尺寸和公差相等的物件组成(如图4.5.2.9),单个重量为10kg。
4.5.3 装有铰链的木板
当调整围在假人身上的安全带时,木板处于松弛状态。
(如图4.5.3)
4.5.4 测试圆球
此圆球有坚硬平滑的表面,直径120mm,重5kg。
5材料
化学特性(EN71-3:1994,4.2、Table2)
可接触区域范围的材料表面,八大重金属(锑、砷、钡、镉、铬、铅、汞、硒)
必须小于要求值。
耐燃性(EN71-2:1993)
布料不能产生表面闪光。
缩率测试
依据制造者指示水洗和晾干2次,测试后必须可再装回车台上,且不得有任何
破损或影响其应有功能。
6结构
总体要求
6.1.1减力和压力点:必须大于12mm,不考虑调整阶段时之间隙。
6.1.2 间隙和开口规范
6.1.2.1 可接触的区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在小孩手指或身体进入可接触区域时,不应有开口铁管,不可有凸起物、小孔、松脱的华司,快速固定物,镙母或裂缝。
a)手指进入危险:宽度介于5mm-12mm,除非深度小于10mm。
b)脚趾进入危险:宽度介于25mm-45mm,除非深度小于10mm。
c)力量要求:5mm/25mm(30N), 12mm/45mm(5 N)
6.1.2.2 测试棒
测试棒,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可嵌入空隙的坚硬的圆柱体。
6.1.2.3 测试方法
检查如6.1.2.1 a)和b)定义的所有可进入的间隙和开口,选用合适的探针(参考6.1.2.2)5mm, 12mm, 25mm, 或45mm及应用合适的如表给出的力。
Table 2
6.1.2.4 把手与提篮之间的间隙
6.1.2.4.1 测试仪器
a)异形小探针:用坚硬而平滑的材料做成,尺寸如图6.1.2.4.1a)
6.2.2.3 背靠高度的测量方法
确定背靠的高度,测量距离从背靠顶端至背靠与座位间的接合处。
当至背靠与座位间接合处不明确时,放如图10所示的装置于座椅上并且测试块B之正中央位于图9示的底板上,测量距离从背靠顶端至座位与由装置形成的背靠间的接合线。
6.2.3 儿童年龄之适用车台
6.2.3.1 要求
当车台适合从出生儿童时,其应包括
a)符合标准要求的提篮;或
b)符合提篮要求的座椅,背靠角度能调至150或以上,测量方法依据
6.2.3.2。
c)符合ECE44适合出生儿童的座椅。
任何不符合b) 或c)的座椅应标上下列警语:
“Warning: This seat is not suitable for children under 6 months”
6.2.3.2 测量
背靠与座位间的角度应用图10所示的装置,依据6.2.2.2所指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提篮和座椅固定于车架
效能及强度
依据14.2和18.2测试之后,提篮和座椅不应同车架分离。
提篮和座椅固定于车架
依据制造商的操作说明,当提篮和座椅固定在车架上时,对残疾人
来讲,提篮和座椅正确地放置和锁定位置应要明显。
固定装置不经意的解开
任何固定装置至少要符合以下要求:
-至少要50N才能松开锁定装置;或
-在同样的固定装置上至少要2个连续动作才能松开锁定装置;当
在进行第2次时第1次应保持其解开状况。
-至少要2次独立的同步的动作才能松开锁定装置。
7 稳定性
7.1 要求:当依7.2.2.2,7.2.2.3,7.2.2.4测试时,车台不能翻倒。
在测试期间,任何提篮或座椅固定装置不应同车架分离。
7.2 测试
7.2.1 测试仪器
7.2.1.1 平台-----表面被覆80#砂纸,能与水平面倾斜12度。
7.2.1.2 矩形挡块-----相当于车台轮子轮轴的高度。
7.2.2 测试程序
7.2.2.1 车台方位
将车台放置于倾斜12度的测试平台上,不要使用刹车,首先面向前,然后向后再向右,每个方位轮子在最低位置靠着挡块(见图11)。
车台如有回转轮时,轮子应放置在最危险的位置上。
7.2.2.2 提篮稳定性(适用一个小孩之提篮)
依据7.2.2.1(见图11),将载重测试块A的提篮放于测试平台上。
测试块应水平地放置于提篮上,其横向与纵向之中心位于提篮中央。
如有必要的话,用重量可忽略的锲性来防止测试块的移动。
7.2.2.3 车台稳定性(使用一个小孩之车台)
依据7.2.2.1(见图11),将载重测试块B之车台放置于测试平台上。
当背靠与座位间的角度小于150度时,测试块B应保持完全地与背靠接
触(见图12)。
当背靠与座位间的角度大于等于150度时,测试块B应放置如图13所示的位置上。
任何方向限定测试块的移动最大为50mm,除了向上要使用腰带。
对于测试平台上的每一个测试位置,车台应在最危险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如有必要的话,用重量可忽略的锲形来防止测试块的移动。
7.2.2.4 适用多个小孩之车台稳定性
如果提篮设计为多个小孩之提篮,用多个测试块A,每一个按小孩座位来放置测试块并依据7.2.2.2进行测试。
如果手推车设计为多个小孩之手推车,用多个测试块B,每一个按小孩座位来放置测试块并依据7.2.2.3进行测试。
如果车台设计给多个小孩使用,并且车台既可装提篮又可装座椅,这些组合应依据4.5.2.2和4.5.2.3定义的合适的测试块的大小及位置来进行测试,最危险的测试条件应从提篮和座椅组合来考虑。
注:当车台上的测试块的个数少于座椅或提篮个数时,最危险的稳定条件才发生。
如果有必要的话,用重量可忽略的锲形来防止测试块的移动。
7.2.2.5 在石阶上车台的稳定性
依据7.2.2.2,7.2.2.3,7.2.2.4载重车台。
将车台面向前放置,前轮着地,后轮置于高于地面120mm高的石阶上(见图14)。
在手把中央向下施加50N的力。
对于分开式手把用一不易弯曲的杆连接起来,再在中央施加50N的力。
7.2.2.6 有站台的可折叠手推车的稳定性
不论该手推车的提篮或座椅上是否放置测试块A或B,测试一样进行。
将测试块G放置于站台中心位置。
将车台放置在一平面上,在手把中央向下施加50N的力。
对于分开式手把用一不易弯曲的杆连接起来,再在中央施加50N的力。
8可旋转座椅手推车
测试要求
可旋转座椅的手推车应用至少有一个自动锁定装置来固定来防止意外旋转。
当
依8.2 测试时,测试块不能从座椅上滑落下来。
测试方法
将测试块B(15kg)放置于座椅上,如果车台为设计给多个小孩之车台,用多
个测试块B,每一个按小孩座位来放置测试块。
测试块的基部边应接触背靠与座位间的连接线,测试块不应被受限制,除了用
安全带正常的操作外,在没有连接线的地方,测试块应正中地放置于座椅上。
松开锁定装置,允许发生任何转动,直到自动锁再次锁定。
9手把强度
测试要求
如手把可折叠或换向或转动或作为车台的其它部件的独立的手把部件,当在正常使用时,手把或手把部件应能自动锁上。
依据9.3进行测试后,不能有手把和任何部件结构的失败,并且要符合11.1之要求。
测试方法
测试仪器:见EN1888:2003/prA3:2005 6.1.2.4.1
测试程序
不要使用刹车,将车台放置于水平面上。
按稳定性测试(7.2)放置测试块,如果车台设计给多个小孩的车台,每一个按小孩座位来放置测试块。
轮次举起与落下手把,以便后轮与前轮依次举起120mm(正负公差10mm)。
在测试开始时从地面测量,然后无需暂停通过控制方式从最低位置测量(参看图15)。
以15次/分钟(+-2)的速度,测试3000次。
如果车台有可选择的布置或手把可调节,测试时应采用最危险情况下进行测试。
如果车台有安装站台,需在站台中心位置放置测试块G。
9.2测试方法不适用于装有两个轮子和一组轮子的婴儿车。
手把动态阻力测试
当运动手把时须用现有的障碍物来抑制车台,但障碍物本身不能吸收任何外力,还有所有的刹车装置必须锁好。
在车台最危险的情况下,系一绳索于离手把中心200mm处,若无法找到此点则可系在单独的手把上,或其中一个单独手把上。
此绳索需通过滑轮作用于手把,且绳索受力拉直后与手接触的那段需与手把折叠方向成90度角,然后在绳索的另一端系测试块B,且能自由举起、放下(参看图9.3)。
允许测试块达到平衡状态。
举起测试块超出手把100mm,然后自由下落。
然后将绳索系于手把另一端或另一个单独手把上,重复此测试。
倒转手把后,重复以上测试程序即可。
10刹车装置
要求
车台应配备刹车装置,其机械性能被使用者握住手把进行操作。
如果刹车装置或其机械性操作在可接触的区域内,应设计成让小孩无法操作。
当依据10.2.6测试时,车台最大移动距离为90mm 。
当依据10.2.3,10.2.4,10.2.5进行测试时,车台将在9度斜面上静止1分钟以
上。
刹车装置应依据10.2条款,车台前和后的方向,按17.3指定的测试进行测试,
如果有可能的话,耐磨试验(10.2.7)应按17.3测试之后执行。
注意:测试时将忽略车台最初在斜坡上的移动(由车台悬空、结构设计和刹车装置之间的互相影响造成)。
测试程序
10.2.1测试仪器
10.2.1.1 表面被覆80号砂纸,可倾斜9度(+0.5/-0)的测试平台。
10.2.1.2 矩形挡块:高度大于轮轴高度,长度大于轮子直径。
10.2.2 总体测试条件
测试前,操作刹车200次。
将测试块A置于提篮中央,或测试块B置于座椅上,座椅在直立位置并且测试块尽量靠后。
如果车台为设计给一个以上的小孩使用的话,用适当的测试块个数,每一个按小孩座位来放置测试块,附加的载重测试应放置于每个车台菜篮中央(参看图4.3)。
任何测试块和附加块载重应用可忽略重量的物体来固定以防止测试块及载重块移动。
如果车台配备独立刹车装置,应只对一个刹车装置来测试。
如果车台配备独立刹车装置和可换向手把,那么应使用与手把同一端的一个刹车装置测试车台或轮子朝向手把测试车台。
10.2.3 车台面向上朝向斜坡
将车台置于10.2.1.1 定义的测试平台上并面朝上朝向斜坡,刹住刹车。
如果车台配备回转轮的话,那么
⏹与回转轮相对的手把应解锁并置于当车台正面方向行驶时的正常的位置
上
⏹在手把同端的任何可锁住的回转轮都应锁上。
10.2.4 车台面向下朝向斜坡
将车台面向下朝向斜坡重复10.2.3之过程。
10.2.5 车台正交于斜坡
将车台置于10.2.1.1定义的测试平台上并让车台90度方向对齐斜坡,刹住刹车。
如果车台配备回转轮的话,那么
⏹与回转轮相对的手把应解锁并90度方向置于当车台正面方向行驶时的正
常位置上(轮子应与斜坡方向对齐),或
⏹在手把同端的任何可锁住的回转轮都应锁上。
10.2.6 有效的轮子移动距离测试
将车台朝向斜坡置于10.2.1.1定义的测试平台上,刹住刹车。
允许车台达到平衡状态。
用矩形挡块,标明下斜坡的轮子在斜坡垂直线的位置,移开挡块。
对于刹车不直接刹住轮胎的车台,用手保持车台的位置并同时将刹车解开,允许车台在斜坡上移动以便在下一个位置刹车装置被刹住。
用矩形挡块,标明下斜坡的轮子在斜坡垂直线的位置。
测量两线间的距离。
10.2.7 耐磨试验(适用接触式胎面刹车轮设计)
如果车台配备有刹车于轮子轮胎的装置,应实施耐磨测试。
进行不规则表面测试(17.2)后,才进行耐磨测试。
耐磨测试应在鼓轮上进行测试,其表面速度5km/h(+0.1/-0.1)。
鼓轮表面被覆80号砂纸,凸轮高12mm,如图16所示,每次测试要用新的砂纸。
放置并固定测试块A于提篮底部或测试块B于座椅上。
如果车台为设计给多个小孩使用的车台,用适当数量的测试块,并每一个测试块依照小孩乘坐位置放置。
耐磨测试将比照100 000个凸轮,凸轮间距离为400mm(+40/-0)。
如果车台有两个选择性的轮子机构(例如回转),每种模式下至少测试由50 000 个凸轮组成的测试。
11收合机械锁定装置
要求
锁定装置要求,当小孩在车台上时和小孩放进车台及从车台中取出的过程中能防止车台收合。
任何收合机构的锁定装置应放置于适当位置以便它不可能用独立的动作操作超过一个以上的装置。
由于成人或小孩不经意的操作,为避免危险,应至少有2个锁定装置,解开其中一个装置应要求如下:
a)两个独立的操作作用于车台上两个不同的零件上,或
b)两个连续的操作行为,当执行第二个操作时第一个操作可保持住,也就是第一
个操作要有记忆功能。
由于不彻底的操作,为避免危险,至少一个锁定装置能自动锁上。
如果任一锁定装置被解开,任何随后发生的收合过程应符合6.1.1,6.1.2及6.1.3要求。
当依11.2任何随后收合过程之测试应符合6.1.1,6.1.2及6.1.3要求。
车台不应收合并且锁定装置不应解开。
当依照下列测试时,车台不应收合并且锁定装置不应被解开。
⏹车手把强度测试(9.2)
⏹不规则表面测试(17.2)
⏹动态耐用测试(18.2)
测试
放置并固定测试块A于提篮底部或测试块B于座椅上。
如车台为设计给多个小孩使用的车台,用适当数量的测试块,每一个测试块依照小孩乘坐位置放置。
不防碍车台收合固定好车台。
所有锁定装置锁定,在车台收合方向施200N力于手把中间维持5秒。
至于分开式手把,施力于每一个独立的手把上。
注:测试期间,一些车台在放置测试块或施用200N力可能会引起锁定装置重新锁定,如有这种事发生的话,因已符合要求,测试应终止。
可能的话,每一个锁定装置应分开测试。
12带有手挽带的提篮纵向稳定性
要求
当依照12.2测试提篮朝头部或脚部最大倾斜角度为10度。
测试
将测试块放置于提篮几何中心,如提篮设计给多个小孩使用,用适当数量的测试块,每一个测试块依照小孩乘坐位置放置。
如有必要的话,用可忽略重量的便利的物体来限制测试块的移动。
如提篮有帆盖,应位于向下的位置。
如果提篮有硬体手把,取两条长度相等,宽20mm织带并将其两端固定于硬体手把上。
用40mm X 40mm金属棒(外部半径大概5mm),通过两条手提带或环状织带悬吊提篮。
如提篮有一横向手把,用垂直于手把方向的金属棒(40mmX40mm外部半径大概5mm),通过手把悬吊提篮。
13手挽带和提篮和可分离座椅手把固定点
要求
固定点或顶部支撑装置应位于提篮3/4高度的位置,从底部开始在外部测量。
当依照13.2测试提篮或可分离座椅手挽带固定点时,不能有破裂或脱落。
固定点应维持其完整性。
提篮或可分离座椅之任一零件不能有永久性的变形或损坏。
测试
13.2.1提篮
将测试块C放置于提篮几何中心内。
均衡地荷重38kg于提篮内,如果提篮设计给多个小孩使用,依照每个小孩38kg来载重。
按照12.2所描述的方法通过其手把悬吊提篮,维持30分钟。
13.2.2 可分离座椅
均衡地荷重38kg于可分离座椅上,如座椅设计给多个小孩使用,依照每个小孩38kg来载重。
按照12.2所描述的方法通过其手把悬吊提篮,维持30分钟。
14提篮或座椅固定装置强度和耐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