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从战神到戏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从战神到戏子
李存勖自幼随父征战,英勇过人。
父亲死后,他秉承遗命,灭后梁,逐契丹,统一北方,建立后唐,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他赢得了“战神”的称号。
可建国之后,骁勇的战神
一下变成超级票友,每日和伶人同台唱戏,终因宠信伶人误了国政,身死国灭,成为天下
笑柄。
少年英雄“李亚子”
后唐庄宗李存勖小名叫亚子,据史书记载,他从小就勇猛过人,喜欢骑马射箭,很受
父亲李克用的喜爱。
当别的孩子还在无忧无虑地嬉戏时,十一岁的李存勖就已经随父出征了。
打了胜仗之后,李存勖随父亲一起觐见唐昭宗。
看到这个英气逼人的少年,唐昭宗甚
为欣赏,还令其上前,轻抚他的背说:“此儿日后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比其父更为勇武!”正是因为唐昭宗的一句“此子可亚其父”,李存勖才得了“亚子”的小名。
李克用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
除了时常带着儿子随军征战之外,也没有忽视对儿子
文才的培养。
据史书记载,李存勖稍习春秋,略通文史。
比起其父李克用,李存勖在计谋
方面还要略胜一筹。
唐僖宗时黄巢起义,地方藩镇借剿匪之名纷纷争夺地盘。
当时有一个叫朱温的
军阀占据汴州(河南开封),和占据河东(山西)的李克用连年争斗不休。
对此,急
躁的李克用非常苦恼,又因为自己兵力不足,无法一举剿灭,所以时常流露出悲观的情绪。
年幼的李存勖就对父亲说:“朱温想要篡夺帝位,这是自取灭亡,我们只需静观其变,积
蓄力量,等待他与诸军阀混战疲惫之极,一举灭之即可。
”李克用听后大为高兴,重新振
作起来,与朱温对抗。
由此可见,李存勖虽然年幼,却颇有见识。
除此之外,李存勖还是一个以大局为重,非常有谋略的军事家。
他自幼就跟随父亲作战,经常给父亲出谋划策。
当时,占据幽州的刘仁恭本来是李克用手下的将领,在李克用
的扶持下才得以成为占据幽州地区的军阀。
但是此人并不感恩,当李克用向他征兵的时候,他竟然拒发一兵一卒。
后来,刘仁恭也被朱温围困,他不得已只得厚着脸皮来向李克用借兵。
李克用性格刚烈,对此等忘恩负义的叛徒恨不得杀之后快,自然不肯发兵。
这时候,
年轻的李存勖站了出来,审时度势,从大局出发,劝说父亲搁置个人恩怨,利用幽州的力
量牵制朱温,为自己的崛起谋求更多的时间。
李克用冷静下来,觉得儿子所说在理,便出
兵解了幽州之围,阻止了朱温吞并幽州,进而继续扩张势力。
战神出世,谁与争锋
李存勖虽然从十一岁开始就在父亲麾下作战,而且屡次进献奇策,显露出卓越的军事
才能,但也只是作为父亲麾下的一员,并未完全绽放光彩。
等到父亲去世,李存勖才真正
横空出世,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出来,赢得了“战神”的威名。
后梁开平二年(908)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勖继承了晋王之位。
在李克用病重期间,李存勖的叔父李克宁曾经企图篡位,所以,李存勖一办完丧事,就设计捕杀了叔父李
克宁,可见其行事手段之凌厉。
当时,朱温已经灭了唐朝,自立为帝,国号梁,改元开平。
为了统一全国,朱温趁李克用病死的机会发兵进攻潞州(山西上党)。
但是李存勖丝毫没
有因为居丧而乱了阵脚,他知道潞州是河东的天然屏障,一旦失去,唇亡齿寒。
于是,他
便亲率大军,从晋阳出发,直取潞州,乘大雾突袭包围潞州的梁军,结果大获全胜。
这一
战使得李存勖名声大噪,连本来依附后梁的军阀王容和王处直都开始动摇信心,竟然与李
存勖结成了反梁的联盟。
据《资治通鉴》记载,朱温得知战果后大惊,说:“生子当如李
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
潞州一战,新晋王李存勖扬名立万,军队的士气也大涨。
李存勖乘势以“光复唐朝”
为口号,发兵讨伐后梁。
双方在柏乡又展开了一场血战。
在这次战役中,梁军有王景仁率
的禁军和魏博兵八万之多,而晋军只有周德威率领的三千骑兵和镇州、定州的军队,实力
相差很大。
而且梁军守柏乡、以逸待劳,而晋军则长途奔袭,自然疲惫。
所以,此战必须
以计谋巧胜。
李存勖采用周德威的建议,没有贸然攻城,而是用计引诱梁兵出城,然后聚
而歼之,并且故作不敌,主动后退。
梁军主将王景仁本来就自恃兵力战备优势而轻敌,一
见晋军后退,马上发动全部军队出城追赶逃兵。
结果正中了李存勖的计策,梁军大败,八
万余人死伤殆尽。
这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使得梁军丧失了对河北的控制权,大大
地打击了梁军的气势,也为晋国的崛起谋求了可贵的时间。
柏乡之役之后,晋军的队伍成为了不可战胜的神话,一时间让后梁君臣闻风丧胆。
但
是战神李存勖并没有自信心膨胀,发动更大规模的战役。
而是息兵行赏,休养生息。
在这
一段难得的停战时期内,李存勖抓住时机鼓励生产,整顿吏治,宽刑减赋,使得河东经济
获得了迅速发展,为接下来的战争作好了充足的准备。
待到时机成熟,李存勖拿出了父亲临终前交给自己的三支箭。
那三支箭象征着父亲的三桩遗命,一是讨伐刘仁恭,攻克幽州(北京一带);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三是消灭世敌朱温。
据史书记载,李存勖每逢出征都要将供奉在太庙里的三支箭取出来,随身携带,以鞭策自己。
这次和之前不一样,河东的势力已经大异于前,他终于可以与朱温一决胜负了。
开平五年(911),李存勖在高邑(河北高邑县)大败了朱温亲自统帅的五十万大军。
接着,攻破燕地,将刘仁恭活捉回太原。
九年后,他又大破契丹兵,将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
经过十多年的交战,李存勖基本上完成了父亲遗命,于公元923年消灭后梁,统一北方。
同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年号“同光”,史称后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