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3课时中国古代手工业仿真模拟岳麓版必修2
1.(2015·福建·14)《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
”材料反映了( D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解析] 根据“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景德镇”,可见景德镇一词是在宋朝出现,排除A项;根据“镇民陶玉者”,可见陶玉身份不是官营手工业者,排除B项;题干中并没有体现该产品闻名海外,排除C项;根据“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说明陶玉通过进贡朝廷,使得瓷器闻名天下,因此选D。
2.(2017·衡水中学期中)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
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 C )
A.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B.突破了政府管理
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D.部门间联系减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可知,行会只是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A项错误;行会仍需要“配合政府”,B项错误;行会需“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见“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故C项正确;行会长老需要处理与其他行业的关系,D项错误。
3.(2016·江西联考)《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有六处在今天河南境内,并且规模都比较大。
如今发现汉代冶铁遗址共30多处,近半在河南。
这反映出汉代( D )
A.河南手工业最发达B.冶铁由官府垄断经营
C.冶铁技术相当成熟D.中原地区的经济领先
[解析] 材料反映河南有六处规模大的铁官,不能说明河南手工业最发达,故A项错误;冶铁由官府垄断经营是汉武帝时期,而题干时间是汉代,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介绍汉代冶铁遗址在河南分布情况,不能说明冶铁技术相当成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河南既有铁官且规模大,还有多处的冶铁遗址,说明河南冶铁手工业比较发达,这与中原地区的经济领先有关,故D项正确。
4.(2016·晋中)《太平御览》记载了为诸葛亮造三千口刀(时称“神刀”)的蒲元,他已经能够鉴别取自不同江河的水,由于水质不同具有不同的淬火能力。
据此可知当时( D )
A.淬火工艺只有少部分人掌握
B.三国时期的手工业实行官营
C.水质对兵器质量有绝对影响
D.对淬火冶炼规律有较深认识
[解析] 材料中蒲元掌握了淬火工艺,但不能据此推断只有少部分人掌握,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三国时期手工业的经营类型,故B项错误;“由于水质不同具有不同的淬火能力”,水质是影响兵器质量的因素之一,不能推断是决定性因素,故C项错误;材料中水质对兵器质量的影响,体现出工匠对淬火冶炼规律有较深认识,故D项正确。
5.(2017·潍坊一中)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
这说明该地( C )
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B.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C.手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解析] 考查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依据材料,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A项错误;“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说明农业生产在该地占重要地位,故B项错误;从材料“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说明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手工业状况,没有体现商业,故D项错误。
所以应选C。
6.(2017·寿光)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4部汉代蜀锦织机模型,结构复杂精巧,一些部件上还残存有丝线和染料。
织机四周散落有不同身姿和书写有不同铭文的十多件彩绘木俑。
这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机模型。
下列相关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C )
A.证明了当时成都纺织技术领先全国
B.不存在墓主是私营手工业者的可能
C.陶俑或许代表了不同工种或者工序
D.将我国丝织业出现的时间大大提前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材料“这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机模型”,不能说明当时成都纺织技术领先全国,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讲述蜀锦织机模型,无法判断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故B项错误;材料“织机四周散落有不同身姿和书写有不同铭文的十多件彩绘木俑”,说明这些陶俑或许代表了不同工种或者工序,故C项正确;我国丝织技术出现在原始社会晚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