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郭沫若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郭沫若简介
关于郭沫若简介
国现代文学作家中,没有另外一个人,象郭沫若那样亲身经历那么多关联着历史的重大事件,象他那样活跃在中国现代史的各个关键时刻。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郭沫若简介,欢迎大家阅读。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是四川省乐山县人,少年曾就读于成都石室中学。
父亲郭朝沛经营商业。
母亲杜遨贞,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儿。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上海文学学社“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
1922年3月15日《创造季刊》问世。
这一时期郭沫若的诗作,同胡适等人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作品,影响了日据时期台湾的早期新诗创作。
他本人也创作了大量话剧剧本,鼓舞民心士气,包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胆》、《高渐离》六出历史悲剧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欢迎。
台大历史系教授王远义认为郭沫若等人这一时期的作品,开创了一条大众形式与精英创作结合,现代性与传统民族文化共存的文学与文化道路。
1948年国共内战期间郭沫若因为考古学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而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潘光哲研究员在《知识场域的桂冠:从第一届中研院院士的选举谈起》一文叙述了这次中研院院士选举和郭沫若的当选过程。
郭沫若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郭沫若的重要著作还有《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轰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
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
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郭沫若全集》。
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 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
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其中《天上的街市》和《静夜》被选入七年级人教版课本。
《雷电颂》被选入八年级课本。
文字学
郭沫若是甲骨学四堂之一:鼎堂。
著作如《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等。
在中国上古史和考古学领域中,甲骨学“四堂”的名气无人不晓。
唐兰先生对四堂的评价是: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罗振玉)导夫先路,观堂(王国维)继以考史,彦堂(董作宾)区其时代,鼎堂(郭沫若)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这四堂基本上代表了1949年之前甲骨学研究的历程与成绩,他们的学术贡献及地位亦在伯仲之间,难以权衡出个高低轻重。
但若从甲骨学学科理论与体系建设这一角度而论,董作宾先生出力尤多。
如果没有他在科学发掘甲骨文与断代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甲骨学这一崭新的学科或许不会如此迅速地从金石学古老的母体中脱胎出来。
郭沫若主要著译书目
三叶集 (通信集)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合著,1920年5月,上海,亚东图书馆
女神(诗歌戏剧集)1921年8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卷耳集(《诗经·国风》今译诗集)1923年8月,上海,泰东图书局
星空 (诗歌散文集)1923年10月,上海,泰东图书局
聂荌 (二幕剧)1925年9月,上海,光华书局
文艺论集,1925年12月,上海,光华书局
塔 (小说戏剧集)1926年1月,上海,商务印书馆
三个叛逆的女性 (戏剧集)1926年4月,上海,光华书局
落叶 (中篇小说)1926年4月,上海,创造社出版部
橄榄 (小说散文集)1926年9月,上海,创造社出版部
瓶 (组诗)1927年4月,上海,创造社出版部
前茅 (诗集)1928年2月,上海,创造社出版部
恢复 (诗集)1928年3月,上海,创造社出版部
水平线下 (散文集)1928年5月,上海,创造社出版部
郭沫经典语录
一、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
——郭沫若
二、读一切深邃的书都应该如是:第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第二,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批评。
——郭沫若
三、若无松柏志,超越不为高。
——郭沫若
四、春天没有花,人生没有爱,那还成个什么世界。
——郭沫若
五、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六、千家炮火千家血,一寸河山一寸金。
——郭沫若
七、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郭沫若
八、大家都不想活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是会爆发的。
——郭沫若
九、一个人总是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人只怕自己倒,别人骂不倒。
——郭沫若
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种下优惠的友情,得到仁惠的友情——郭沫若
十一、你纵有归来时候,为甚要向我温柔。
——郭沫若
十二、天才这个字本来含意极其暖昧,它的`定义,决不是所谓“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
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
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
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
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
——郭
沫若
十三、一个人总是有些指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人只怕自己倒,别人骂不倒。
——郭沫若
十四、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
十五、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
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
——郭沫若
十六、人世间,比青春再可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谁能保持得永远的青春的,便是伟大的人。
——郭沫若十七、宽不必善,猛不必恶,唯在性之所用。
为人而除害人者,则愈猛而愈善,对害人者而容纵之,则愈宽而愈恶。
——郭沫若十八、我们不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我们同样需要有自然科学和其他方面的巨人。
——郭沫若
十九、多读名家著作,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同样是必要的。
——郭沫若
二十、韬略终须建新国,发奋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
二十一、科学在今天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人类精神所发展到的最高阶段。
——郭沫若
二十二、科学虽不是充实人生的一个全圆,但它是这个全圆的一扇重要的弧面。
——郭沫若
二十三、我崇拜创造的精神、崇拜力、崇拜血、崇拜心脏、我崇拜炸弹、崇拜悲哀、崇拜破坏。
——郭沫若
二十四、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
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
二十五、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二十六、人是活的,书是死的。
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
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二十七、不朽的途径有很多,然而精神总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恶
势力的不妥协。
二十八、社会向文学带给素材,文学向社会带给规范。
——郭沫若
二十九、一个人最悲哀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郭沫若
三十、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郭沫若
三十一、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
三十二、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
——郭沫若
三十三、艰难的环境一般不会使人沉没下去的,但是,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精神的人,却可以发挥相反的作用。
环境越是困难,精神越能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
这就是所谓“艰难玉成”。
———郭沫若
三十四、我们人人要存着必胜的决心,然而我们也要不怕屡败的挫折。
——郭沫若
三十五、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郭沫若
三十六、一万个口惠而实不至的泛交,抵但是一个同生死共患难的知心。
——郭沫若
三十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郭沫若
三十八、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如骨三分。
——郭沫若
三十九、太阳虽还在远方,海水中的晨钟却已敲响。
——郭沫若四十、金钱的魔力实在不小。
它已经吃遍了全世界的穷人。
——郭沫若
四十一、一个历史人物,不是单靠个人主观努力就能形成的。
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不能脱离社会。
——郭沫若
四十二、绳可锯木断,水可滴石穿。
苦干加巧干,坚持持久战。
——郭沫若
四十三、青年需要经受各种锻炼。
所谓百炼成钢,在暴风雨中成长,就是这个道理。
希望不经过困难、波折、轻而易举地成名,那是不长进的,没出息的幻想。
——郭沫若
四十四、就应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
四十五、好事流传千古,良书播惠九洲。
——郭沫若
四十六、生死本是一条线上的东西。
生是奋斗,死是休息。
生是活跃,死是睡眠。
——郭沫若
四十七、不是骂人丑便能够掩盖得了自己的丑。
——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