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湖北社会科学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
新农村 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陶 笑眉
(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部,湖北 武汉 402 ) 302
摘要: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探索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应把农村文化 建设当作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来研究和运作。在实践 中, 要以发展农业生产、 提高农民收入为基础和重
农业 当前在家庭 创造和享受文化产品或商品, 才能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从这 成规模 , 的效 益才能真正体 现出来 。因此 , 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 上组织农业产业 化经营的同时 ,应进 个意义上说 , 发展农业生产, 提高农民收入, 是农村文化建
加快农业体制创新。 这里需要解决 设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二是指一定的生产 式决定人们的 行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 , 一是加快土 地流转制度 的建立—— 以村为单位 , 思想水平的精神境界。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农业社会转 两个问题 , 变 的过程 , 是传统农 民向现代 农民转变 的过程 。 代农 民 就 现 的基本标志就是掌握 并能运用现代科 学技术 于新 的生产 方 式 中, 这种新 的生产方式必然是 以规模经 营、 产业化经 营为 在不改变土地性质 和当前承包责任 制性质的基础上 ,通过 租用或农 民按土 地面积人股 的方式 ,将土地集 中到企业手
济观念 、 团结协作 精神等等 。 我国的农业 、 农村 发展要解决 两个问题 , 一是土地经济 效率低 ; 二是农村剩余 劳动力 。 当剩余 劳动力从土地上走 出
面向市场 自 行销售 , 政府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性措施 ; 对于剩
余劳 动力 , 企业可 以有计划地集 中培训解决就业。 这种方式 较 之企 业+ 农户+ 市场 的模 式 , 妥可行 , 险小 , 更稳 风 因而具
织化程度都相当高。组织化程度提高能摆脱当前农村的松
散 状况 ; 能够将农 民的 劳动力集 聚起 来 , 形成发展 的合力 ; 农 民协会组 织作用 的发挥有 助于 农 民的社会地位提 高 , 表
决定精神。古人曰: 仓廪实而知礼仪 , “ 衣食足而知荣辱”
党 中央提 出社会 主义新 农村 建设 的 总体 目 为 : 生产发 标 “ 展、 生活宽裕 、 乡风文明 、 容整 洁、 理 民主” 其 中 , 村 管 , 首要 的前提和要求就是 “ 农村生产 发展 ” 。这里有 两重 含义 , 一
作者 简介 : 陶笑眉 ( 94 )女 。 15一 , 中共湖 北省委 党校 马克思 主义基础 理论 部主任 、 教授 。
・
7 1・
维普资讯
有发展前景。
二、 以培 育新型农 民为主 线和根 本
“ 重经济建设 。 轻文化 发展”、 重城市发展 。 “ 轻农村建设 ” , 实际上形 成 了经济 社会扭 曲发展 的局 面。即使在农村也 出
来看 , 农村的发展需要农 民组织起来 。 有统一的经济基 础才
、
新农 村 文化建 设 要 以发展农 业生产 为基 础 . 以推
进产 业化经营方式 的 改革为 依托
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且依赖于农村的经济基础和农 会有 统一的思想文化 。 凡是农村发展 较好 的地 区, 农民的组
业生产 发展。唯物史 观认为 , 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 , 物质
点; 以农业产 业化 、 企业 化为依托 ; 以培 育新 型农 民为主线和根 本 ; 以发展农 村有 特 色的 先进 文化为核 心 内容 ;
以加强农村乡村文化基础设施、 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为栽体 ; 以开展服务农村的形式多样文化活动为纽 带; 以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体制、 新机制为动力; 以加大政府投入和组织领导为保证 , 相互协调、 彼此促进, 使
新农村文化 建设; 乡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 :3 3 F 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0 3 8 7 2 0 0 — 0 1 0 10 — 47( 0 7) 2 07 — 3
当前 , 新农村文化建设头绪很多、 任务繁杂, 各方面工 去 以后 , 才有可能在土 地上实行规模经 营或有效益 的经营。
建设新农村的主体首先是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落
实科 学发展观 , 就是要坚持 以人 为本 ,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 以
现了农民生活发展了, 而文化则相对滞后。 甚至有所倒退的 现象。 文化资源 日益向城市集中, 高质量的文化精品节 目 很
难 同步和平 价地与广大农 民文化消费者见面。 而在 “ 国办文 化” 机构 延伸 的县 乡层 面 , 因文 化体 制老化 、 施不 全 、 设 经
中 ,实行 大规 模有 效经 营 。二是 农 业金 融贷款 机 制的调
特征的生产方式。 建立在这种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农民, 才有 整——积极推动金融贷款抵押改革,建立土地使用权抵押 根据 统一规划 、 安排生 产、 可能树 立起新 的集体 主义意识 、 现代科 学意识 、 市场经 制度 。组建农业企业 , 市场需要 , 现代
作应该看成是一个 相互关联 、 相互衔 接 、 不可 分割 的系统 。 要从实 际出发 , 抓住重点 , 协调各方 , 相促进 。 互
一
目 前国家在农业上的投入是建国以来最多的。全面取消了 农业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 但是农民仅仅靠单 干种粮仍然难以从温饱走向富裕。从国内外农村发展经验
是指农业生产发展 ,解决 了农 民的温饱 ,使之达到小康水
达意愿的机会增多,促进政治活动的参与和主体意识的增 强, 扩大农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 改变其弱势地位 , 从根
本上推动农村发 展。 另外 , 规模经营和集聚发展是农业发展
土地 O 平, 富裕起来 , 相应的才有更高的文化需求, 农民也有闲暇 的关键 。按照农业发 展的经验 , 面积在 5 亩以上才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湖北社会科学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
新农村 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陶 笑眉
(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部,湖北 武汉 402 ) 302
摘要: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探索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应把农村文化 建设当作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来研究和运作。在实践 中, 要以发展农业生产、 提高农民收入为基础和重
农业 当前在家庭 创造和享受文化产品或商品, 才能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从这 成规模 , 的效 益才能真正体 现出来 。因此 , 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 上组织农业产业 化经营的同时 ,应进 个意义上说 , 发展农业生产, 提高农民收入, 是农村文化建
加快农业体制创新。 这里需要解决 设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二是指一定的生产 式决定人们的 行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 , 一是加快土 地流转制度 的建立—— 以村为单位 , 思想水平的精神境界。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农业社会转 两个问题 , 变 的过程 , 是传统农 民向现代 农民转变 的过程 。 代农 民 就 现 的基本标志就是掌握 并能运用现代科 学技术 于新 的生产 方 式 中, 这种新 的生产方式必然是 以规模经 营、 产业化经 营为 在不改变土地性质 和当前承包责任 制性质的基础上 ,通过 租用或农 民按土 地面积人股 的方式 ,将土地集 中到企业手
济观念 、 团结协作 精神等等 。 我国的农业 、 农村 发展要解决 两个问题 , 一是土地经济 效率低 ; 二是农村剩余 劳动力 。 当剩余 劳动力从土地上走 出
面向市场 自 行销售 , 政府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性措施 ; 对于剩
余劳 动力 , 企业可 以有计划地集 中培训解决就业。 这种方式 较 之企 业+ 农户+ 市场 的模 式 , 妥可行 , 险小 , 更稳 风 因而具
织化程度都相当高。组织化程度提高能摆脱当前农村的松
散 状况 ; 能够将农 民的 劳动力集 聚起 来 , 形成发展 的合力 ; 农 民协会组 织作用 的发挥有 助于 农 民的社会地位提 高 , 表
决定精神。古人曰: 仓廪实而知礼仪 , “ 衣食足而知荣辱”
党 中央提 出社会 主义新 农村 建设 的 总体 目 为 : 生产发 标 “ 展、 生活宽裕 、 乡风文明 、 容整 洁、 理 民主” 其 中 , 村 管 , 首要 的前提和要求就是 “ 农村生产 发展 ” 。这里有 两重 含义 , 一
作者 简介 : 陶笑眉 ( 94 )女 。 15一 , 中共湖 北省委 党校 马克思 主义基础 理论 部主任 、 教授 。
・
7 1・
维普资讯
有发展前景。
二、 以培 育新型农 民为主 线和根 本
“ 重经济建设 。 轻文化 发展”、 重城市发展 。 “ 轻农村建设 ” , 实际上形 成 了经济 社会扭 曲发展 的局 面。即使在农村也 出
来看 , 农村的发展需要农 民组织起来 。 有统一的经济基 础才
、
新农 村 文化建 设 要 以发展农 业生产 为基 础 . 以推
进产 业化经营方式 的 改革为 依托
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且依赖于农村的经济基础和农 会有 统一的思想文化 。 凡是农村发展 较好 的地 区, 农民的组
业生产 发展。唯物史 观认为 , 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 , 物质
点; 以农业产 业化 、 企业 化为依托 ; 以培 育新 型农 民为主线和根 本 ; 以发展农 村有 特 色的 先进 文化为核 心 内容 ;
以加强农村乡村文化基础设施、 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为栽体 ; 以开展服务农村的形式多样文化活动为纽 带; 以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体制、 新机制为动力; 以加大政府投入和组织领导为保证 , 相互协调、 彼此促进, 使
新农村文化 建设; 乡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 :3 3 F 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0 3 8 7 2 0 0 — 0 1 0 10 — 47( 0 7) 2 07 — 3
当前 , 新农村文化建设头绪很多、 任务繁杂, 各方面工 去 以后 , 才有可能在土 地上实行规模经 营或有效益 的经营。
建设新农村的主体首先是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落
实科 学发展观 , 就是要坚持 以人 为本 ,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 以
现了农民生活发展了, 而文化则相对滞后。 甚至有所倒退的 现象。 文化资源 日益向城市集中, 高质量的文化精品节 目 很
难 同步和平 价地与广大农 民文化消费者见面。 而在 “ 国办文 化” 机构 延伸 的县 乡层 面 , 因文 化体 制老化 、 施不 全 、 设 经
中 ,实行 大规 模有 效经 营 。二是 农 业金 融贷款 机 制的调
特征的生产方式。 建立在这种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农民, 才有 整——积极推动金融贷款抵押改革,建立土地使用权抵押 根据 统一规划 、 安排生 产、 可能树 立起新 的集体 主义意识 、 现代科 学意识 、 市场经 制度 。组建农业企业 , 市场需要 , 现代
作应该看成是一个 相互关联 、 相互衔 接 、 不可 分割 的系统 。 要从实 际出发 , 抓住重点 , 协调各方 , 相促进 。 互
一
目 前国家在农业上的投入是建国以来最多的。全面取消了 农业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 但是农民仅仅靠单 干种粮仍然难以从温饱走向富裕。从国内外农村发展经验
是指农业生产发展 ,解决 了农 民的温饱 ,使之达到小康水
达意愿的机会增多,促进政治活动的参与和主体意识的增 强, 扩大农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 改变其弱势地位 , 从根
本上推动农村发 展。 另外 , 规模经营和集聚发展是农业发展
土地 O 平, 富裕起来 , 相应的才有更高的文化需求, 农民也有闲暇 的关键 。按照农业发 展的经验 , 面积在 5 亩以上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