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因攀比成功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贫乐道的意思是,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
无论生活得是好是坏,都不应该与他人进行攀比。
如果一个人非常虚荣,处处都要与别人相比,那么,这种虚荣心态就会导致他永远不会满足,很多时候,即使是一件小事,他也会因此而感到苦恼。
其实,快乐和幸福并不只属于那些富有的人,我们不应因此而产生消极的心理;觉得自己平凡、艰苦,不可能生活得快乐。
应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对艰苦的生活泰然处之。
司马徽便是一个安贫乐道之人。
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两千里候之。
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
德操曰:子且下车。
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
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
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所以慷慨,夷、齐所以长叹。
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
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锺,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其意思就是说,南郡庞士元(庞统)听说司马德操(司马徽)在颍川,特地从2000里之外赶来看望他。
到了那里,正遇上司马德操采桑叶,庞士元在车里对他说:“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应当带金印佩紫绶,哪能窝窝囊囊,做这些妇人做的事,”
呢!”德操说:“你先下车吧。
你只知道抄小路便利,却不考虑迷路的危险。
从前伯成宁愿种地,也不羡慕诸侯的荣华;原宪桑枢瓮牖,也不愿做官住豪宅。
哪有住在华丽屋子里,出门骑着高头大马,几十个侍女环绕的人,能做出一番伟业呢?这就是为什么许右、巢父慷慨辞让,伯夷、叔齐感叹国家灭亡,饿死首阳山的原因呀。
即使吕不韦窃取了相国那样的高官,齐景公有4000匹马的财富,也不显得珍贵啊。
”庞士元说:“我出生在边缘之地,没听过什么高深道理,如果不是亲自敲洪钟、击雷鼓,就不会知道它们的轰鸣声了。
”
生活中,许多人总是喜欢把自己与他人相比较,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人们往往会在比较中迷失了自己。
一个人因为生活得很贫穷,便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不能和那些富人一样,过幸福快乐的生活。
一天,他在路边遇到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
老人见他一脸苦丧,便问他说:“年轻人,你好像有些不高兴呀!你为什么不快乐呢?”年轻人回答说:“我始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别人都那么富有,而我却这么贫穷。
”老人接着说:“贫穷?你已经很富有了!”“你为什么这么说?”年轻人有些疑惑地问道。
老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反问道:“如果现在斩掉你的一根手指,给你1000元,你觉得可以吗?”“当然不行。
”年轻人很意外。
“那么,如果斩掉你一根手指,给你1万元,你觉得可以吗?”“不行。
”年轻人非常坚决地回答道。
老人接着问:“如果把你的双眼都弄瞎,给你10万元,这样可以吗?”“不行。
”年轻人依然非常坚定地回答。
“如果给你100万元,让你马上变成一个80岁的老人,你觉得可以吗?”“还是不行。
”“如果用你的生命换1000万元,你觉得可以吗?”“当然不行了,我都没命了,要钱还有什么用!”“这就对了,你已经拥有了超过1000万元的财富了,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说完后,笑了笑便离开了。
年轻人愕然无言,突然明白了很多。
很多人之所以生活失去乐趣,甚至会感到痛苦,原因并不是他们缺少幸福,而是因为没有发现自己的价值。
他们总是在与别人进行攀比,当感觉到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境地是那么的不如意,并且还会因此而陷入苦恼之中。
攀比的心理会加强人们的虚荣心,而虚荣心过强,则会使人们变得常常以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
“虚荣心生烦恼。
”
在《权子·顾惜》中耿定向谈到一个《孔雀爱尾》的故事:一只雄孔雀的长尾闪耀着金黄和青翠的颜色,任何画家都难以描绘。
它生性忌妒,看见穿着华美的人就追啄他们。
孔雀很爱惜自己的尾巴,在山野栖息的时候,总要先选择搁置尾巴的地方才安身。
一天下雨,打湿了它的尾巴,捕鸟人就要到来,可是它还是珍惜地回顾自己美丽的长尾,不肯飞走,终于被捉住了。
很多时候,人们为了没有意义的美好理想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和自由。
过分的虚荣,往往会使人们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这样便会情不自禁地与他人进行攀比。
无论到任何时候,幸福和快乐总是会伴随在那些懂得自满的人的身边。
这些人不会与别人进行攀比,他们会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并从中获得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