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大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经过看护人或老师的
帮助和扶持,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些当即有待解决的事的能力。

本文
主要从大班幼儿饮食、盥洗、睡眠、着装四大方面的生活事项进行实地调查,
通过分析调查得出了当今大班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存在饮食、盥洗、睡眠、
着装等环节中的一些不足,在对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题的缘由认真思考后,为了能够较为良好地提高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本文中为广大家长、教师以
及幼儿园提供了四大方面的建议方式,分别为:加强对大班幼儿生活自理意识
的培养;转变家长育儿观念;家长应多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状况,有意识地进行
针对性培养;家长、幼儿园要给予大班幼儿较多的实践锻炼机会。

以上培养方
式的提出,希望大班幼儿家长、教师和幼儿园得以合理地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Abstract
Large class of children's self-care ability refers to the large class of children in their daily lives, without the care of the caretaker
or teacher's help and support,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s to complete some immediate needs to be resolved.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large class of children's diet, wash, sleep, dress four aspects of
life matters on-site investig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today's large children in the self-care ability to exist on the diet, wash, sleep, dress and other aspects of some shortcomings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four major suggestions for the parents, teachers and kindergarte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lf-care ability of children in high class. In this paper, we can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are and self- Par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consciously carry out targeted training; parents, kindergarten to
give large classes of children more practice exercise opportunities.
It is hoped that parents, teachers and kindergartens of large classes will learn from the above.
Key words:kindergarten;Big class children; Self - care ability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一.引言 1
㈠选题的原因 1
㈡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1
㈢相关概念界定 1
1. 自理能力 1
2. 生活自理能力 2
二.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 2
㈠饮食方面 2
㈡盥洗表现 3
㈢睡眠状况 4
㈣着装情况 4
三.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5
㈠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中的问题 5
1. 饮食环节中的问题 5
2. 盥洗环节中的问题 6
3. 睡眠环节中的问题 6
4. 着装环节中的问题 6
㈡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题的原因 6
⒈大班幼儿生活自理意识淡薄 6
⒉家长的教育理念具有片面性 7
⒊家长教养方式没有顺应大班幼儿发展需要 8
⒋大班幼儿在幼儿园得到的实践锻炼不够 9
四.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9
㈠加强对大班幼儿生活自理意识的培养 9
㈡转变家长育儿观念 9
㈢家长应多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状况,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培养 10
㈣家长、幼儿园要给予大班幼儿较多的实践锻炼机会 10
五.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谢辞 18
引言
选题的原因
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为大班幼儿对自我身体保护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减轻了父母对他们的担忧,同时也建立了以健康为主、全面教育的目标
观和儿童观,吻合了当今教育所提倡的素质教育。

主要目的是使大班幼儿在进餐、盥洗、睡眠、穿着等方面动作正确、到位且能灵活掌握,这身为一名长辈,我们都期盼自己的孩子或学子能够健康地成长,将来会事业有成,得到他人的
赏识和青睐,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本文写作前,经过在实习幼儿园和所在地市
幼儿园的实践与观察,对大班幼儿生活自理的一些行为表现情况和大班幼儿在家、在园的一些自理能力有了基本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得知了大班幼儿生活自
理锻炼了大班幼儿的手眼协调性等,大班幼儿生活自理意识从中得以有效地形成,大班幼儿生活自理的基本能力从这其中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大班幼儿大多处于5-6岁,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些许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但他们所具有的自理能力尚未达到熟练,还有待继续加强培养,这关乎到幼儿
身体发育是否达到良好和健全的问题。

对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是
大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为幼儿日后安稳地立足于社会扎下了基根。


儿在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中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其心理也能得到健全发展。


班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下,除了在饮食、盥洗、睡觉、穿着、如厕、整
理等方面有了基本的能力,也促进了他们身体器官的发育,更为重要的是,他
们从中也能形成初步的自理意识和习惯,这些对其将来的集体融入与合作都会
起到特别大的作用。

另外,儿童在所学前期应该掌握这些最基本的自理能力。

倘若大班幼儿拥有了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他们就可以干一些自己愿意干或是
感兴趣的事,这样他们就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幸福,也得以体会到成功与收
获后的喜悦。

逐渐地,大班幼儿就会主动、积极地来做一些自己可做的事。


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过程中,他们有序、爱动脑筋、懂得珍惜等品质也能得到
培养,这为他们步入下一阶段打好了基础。

相关概念界定
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就是自己打理个人或周围的日常生活事项,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小困难
或是挫折,在没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解决掉,拥有基本的生活技能,也不乏一
定劳动技能的能力。

自理能力是幼儿必须得拥有的基本生存条件。

幼儿从呱呱
坠地时属于全依赖型的自然人,但他们要适应社会这个大环境,所以就必须要
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公民,在这一过程中,自理能力是前提和保障。

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指个体对生活常识有所了解和掌握,可以亲自处理生活中能够尽
力而为的事情的能力,这是我们每个人立足于社会中不得不拥有的能力。

培养
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得以帮助大班幼儿掌握进餐、盥洗、睡眠等方面的基
本技能,与此同时,可以建立其自信和责任,这为他们顺利步入小学打下了坚
固的基石,在幼儿今后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
为了更详细、清楚地了解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法,以榆林市和咸阳市八所幼儿园为调查对象,共分发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
问卷280份。

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仔细统计分析,得出了结论。

本问卷包含
有29个题目,分别从幼儿和家长两方面进行调查,进而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状况。

下面是对本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和总结:
被选择调查的大班幼儿的性别分布如下:
饮食方面
大班幼儿在进餐方面表现良好,可以给家长和幼儿园带来很多好处,譬如,当
孩子能应用自如地使用筷子吃饭时,家长和老师就不必为孩子在园是否能吃而
劳心了,可以安心的忙于其他的事;当孩子吃饭时,不会将饭粒洒到衣服上时,家长和老师就不用劳心整天要给孩子换洗衣服等等。

然而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会耳闻目睹到一些大班幼儿来园后,吃饭时,不能灵活运用筷子;吃完饭后,饭桌上留有饭粒、汤汁等,整个饭桌看上去一片狼藉。

本文的问卷中能灵
活地用筷子进餐;吃饭时知道要积极,以免饭凉;能够自己剥鸡蛋或鹌鹑蛋;
吃水果前能将其洗干净;不挑食,能根据自己的饥饿程度选择食量;进餐时不
洒饭粒、汤,衣服保持洁净;饭后能将餐具等放到指定位置归类于饮食方面。

下表是实际调查的结果显示:
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
能灵活自如地用筷子进餐 51.33 30 13.33 5.33
吃饭时知道要积极,以免饭凉 50.33 30 12.33 7.33
能够自己剥鸡蛋或鹌鹑蛋 46.33 35.67 14 4
吃水果前能将其清洗干净 50.67 33.67 12.67 3
不挑食,能根据自己的饥饿程度选择食量 51.33 32 13.67 3
进餐时不掉饭粒、不洒汤,保持衣服干净 51.67 31.67 13.33 3.33
饭后能将餐具等放到指定位置 54.67 32.33 10 3
盥洗表现
学会自己洗漱是大班幼儿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仪容仪表是一个人的形
象反映,手脚干净、衣冠整洁干净可以让人更愿意走近幼儿。

尤为重要的是,
拥有正确的盥洗能力,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幼儿预防疾病,这不仅能使幼儿每
天健康快活的长大着,还可以使家长和老师放心。

可在现实生活里,不乏大班
幼儿衣袖、衣襟处脏兮兮的,本次问卷中的会正确洗手、洗脸;会刷牙;能正
确擤鼻涕;洗漱时不把水弄到地上,保持地面干净;洗漱完毕后会自己涂擦护
肤品属于盥洗方面的具体表现。

以下可以反应当今大班幼儿盥洗能力现状:
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
会正确洗手、洗脸 55.67 27.33 14.67 2.33
能正确刷牙 52.67 30.67 12.67 4
能正确擤鼻涕 53.33 30.67 13.33 2.67
洗漱时能保持地面干净 52.67 26.33 18 3
洗漱完后会自己涂擦护肤品 52.33 29.33 15.67 0.67
睡眠状况
睡眠对大班幼儿来说特别重要,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能量储蓄等起着相当大的
作用。

有实验表明,大约70%的生长激素在夜间深睡时分泌。

睡眠状况受睡眠
姿势很大的影响。

大班幼儿的睡眠状况应是家长和老师特别需要关注的,培养
幼儿睡眠方面的自理能力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大班幼儿睡眠方面的
内容主要有能自己梳理头发;知道睡眠可以帮助长个子;睡觉姿势正确;睡觉
时不抱东西、不蒙头等。

就当前关于大班幼儿睡眠情况的表现,通过实地调查,可从下表的调查数据统计中较为直观地来了解:
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
会自己梳理头发 45.67 34 16.33 4
知道睡眠有助于长个子 49 32 15.33 3.67
能按正确的姿势入睡,不蒙头睡 57.33 28 11 3.67
睡觉时不抱着东西睡 53.67 26.33 17 3
着装情况
5~6岁的幼儿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能按里外先后顺序穿衣且不反穿;能一
一对应的系上衣扣;能自己解系鞋带;会折叠、整理好自己的衣服等具体行为
表现,这在他们正常发展的内容范围内。

但在现实生活里,依然存在大班幼儿
将衣服穿反、扣子扣错等现象。

下表中的调查数据可以如实地反应现今大班幼
儿穿脱衣物的能力现状:
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
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 47.67 31.33 16.67 4.33
能按里外先后顺序穿衣且不反穿 56 28.33 14 1.67
能一一对应的系上衣扣 48.67 34.67 12 4.33
会自己解系鞋带 51.67 29.67 14.67 4
会折叠、整理好自己的衣服 58.67 28 11.33 2
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向我们反应出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实际状况,透过表格中
的数据知,超过半数的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很强,80%以上的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基本符合发展标准,但有少部分依旧不能生活自理,有些完全没有达标,这就得引起教育者们的关切和重视。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中的每一
位将来都得靠自己在社会中来打拼,所以从他们小时候起,就得来培养每一位
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况且,幼儿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在他们中的每一个身上
都肩负着祖国的重任,国家不能没有他们,整个民族对他们持有很高的期望,
国家明天的繁荣与振兴得靠他们来完成,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正是他们
完成这些光荣而又艰巨使命的雄厚基石。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教育者,要经常
留意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对于有问题的孩子要及时给予恰当的引导,尽量采
取有针对性的教导方式,使他们能茁壮成长。

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中的问题
饮食环节中的问题
通过亲自的实践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少部分幼儿在进餐这方面能力不强。


以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看,在有效调查的280名大班幼儿当中,有18.66%的幼
儿不能灵活自如地用勺子进餐;有19.66%的幼儿不知道:吃饭时要积极,以免
饭凉;18%不能够自己剥鸡蛋或鹌鹑蛋;15.67%吃水果前不能有效地将其清洗干净;16.67%不能做到:对食物不挑不偏,能根据自己的饥饿程度选择食量;
16.66%不能做到:进餐时不洒饭粒、汤,衣服保持洁净;13%的饭后不能将碗筷等放到指定位置。

在所实习的一个幼儿园大班里观察到的部分案例有:
吃早餐期间,小朋友们每人领到了一个鸡蛋,鸡蛋到手后,小朋友们纷纷开始
动起手来剥自己的鸡蛋。

小朋友A拿到鸡蛋后看着鸡蛋发愣,不知该如何下手;小朋友B拿到鸡蛋后猛地在桌上一磕,将蛋黄撒了些许;小朋友C一点一点慢
慢剥着,好长时间过去了,鸡蛋上仍留有碎片;小朋友D剥着剥着,将蛋清和
皮一起给剥掉了。

鸡蛋剥完后,桌子上到处可见鸡蛋皮。

盥洗环节中的问题
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班幼儿中,17%不会:洗手前将衣袖卷起来,能按正确的方法来洗手;16.67%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洗脸、刷牙;16%不能通过正确的方法来擤鼻涕;21%没有做到:洗漱时不把水弄到地上,保持地面干净;16.34%洗漱完毕后不会自己涂护肤品。

下面是实习期间,在某大班里所观察到
的一个真实场景:
一天午休完,孩子们都起床后,班上老师给每个孩子接了一杯水,过会要求他
们喝水。

孩子们喝完水后,老师安排他们去洗手间,由我负责组织他们排队如厕。

如厕完后,只见小A径直走到水龙头跟前,打开水龙头,衣袖未卷就把手
往水龙头下一放,关上了水龙头,跑出了洗手间。

我给他发点心时,目光投向
他的手,只见他的衣袖周围湿漉漉的,早上画画时留在手背上的彩笔印依旧在。

睡眠环节中的问题
睡眠对幼儿生长激素的分泌有着很大影响,在幼儿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很重要
的作用。

本文中利用观察法和问卷法对大班幼儿睡眠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了大概
的掌握。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中,有20.33%的被调查大班幼儿不会自己梳理头发;19%不知道睡眠有助于长个子;14.67%不能做到:能按正确的姿势入睡,不蒙头睡;20%睡觉时抱着东西睡。

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对所在园里的大班幼儿午睡情况观察后,发现有的幼儿在入睡前说话、扳手指;睡觉时有的趴在床上、蒙着头,有的怀里还抱着自己的小熊宝宝;睡醒后有的幼儿咬着被角,有的则在揪
衣服纽扣。

着装环节中的问题
穿脱、整理衣物是幼儿需要学会和掌握的一项基本生活自理内容从,这关乎到
幼儿个人形象。

本次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有21%的被调查大班幼儿不知道根
据冷热增减衣服;15.67%没有做到:能按里外先后顺序穿衣且不反穿;16.33%
不能一一对应的系上衣扣;18.67%不能自己解系鞋带;13.33%没有达到:会折叠、整理好自己的衣服。

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题的原因
大班幼儿生活自理意识淡薄
5-6岁的幼儿具有更为明显的概括性和有意性,倾向于好学、好问,具有了一
定的抽象能力,初步开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尚具雏形。

这个时期的幼儿,需
要我们给予恰当的教育理念、使出正确的教育方法,否则其发展就会受到相应
的限制,可能会错失某一健康发展关键期。

在当今的社会里,大多幼儿来源于
独生子女或是双胎家庭中,生活条件相对来说较为优越,而正是这些优越的条
件为幼儿依赖性的形成构建了前提。

在很多家庭里,幼儿属于其中的“掌中宝”,家长总是默默地帮着去干关于幼儿自己的事,却没有意识到对幼儿生活
自理能力的培养。

久而久之导致幼儿有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自己不想去干或是
暂且可能不会干了的,有家人会帮忙完成的。

慢慢地,幼儿就不会主动来干自
己力所能及或稍稍经过自己的努力得以完成的一些事,这样长时间下去,幼儿
生活自理意识就会削弱。

目前,大多家长更看重幼儿的智力教育,为了提高幼儿的智力,对幼儿认字、
算数、书法、美术、舞蹈、弹唱等很是重视,想方设法来增强幼儿这些方面的
训练,对幼儿知识技能的培训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很少专门性地来培养幼儿吃饭、盥洗、睡觉、穿脱衣等生活自理能力,长期下去,幼儿生活自理意识得不
到强化。

家长的教育理念具有片面性
在当今教育阶段,普遍存在把幼儿体育教育看作是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不为幼
儿身体、心理发展创设适宜的环境,对特殊需要的儿童关照不到位,从而引发
了幼儿健康发展中的大量问题。

此外,因家长的生活背景、学历水平等的不同,每位家长对幼儿教育所持有的教育理念都存在差异性。

本文写作前对来自于不
同家庭的300名大班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为:孩子的主要
看护人:61%为父母,16%是老人,保姆占11%,其他有12%。

主要看护人的学历水平为:
平时接送孩子去幼儿园、辅导孩子完成任务的有如下数据:
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保姆其他
一般接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是 41.67 19.33 11 8.67 4.67 3.67 1.33 9.67
日常辅导孩子完成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任务是 43.67 22.67 9.33 7 4.33 1.67 2.67 8.67
对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被认为是否有必要的统计情况见下:
上面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大班幼儿主要由自己的父母来看管,但由爷爷、
奶奶、外公、外婆、保姆及其他人看管的合在一块占有也将近一半了。

这其中
大概一半属于隔代教育,这是因我国的国情所引发的。

祖辈教养孩子,年轻父
母就完全能放心的来为整个家的经济状况和事业操劳、奋斗。

与此期间,祖辈
们也可以从孙辈那里缓减孤寂、获得快乐,能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

可是,祖
辈在生理和心理上很难契合与儿童的发展特点,他们的知识体系、价值观、教
育方法等与现代社会难以避免会有差异,不难想到这将有害于幼儿的个性发展。

此外数据中还显示,孩子的看护人中,约59%的学历水平处于大专及以下,本
科及以上处于较低比例,这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存在片面性有相当大的关系。

家长教养方式没有顺应大班幼儿发展需要
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到教育深受家长施与孩子的教养方式的影响。

据埃里克森的
社会化发展理论知,5-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处于“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这
一时期的儿童,常常会想象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可以胜任某些活动而感到欣慰。

可受能力的限制,往往发自动机的活动由于成年人的阻拦,他们的活动热情没
有被激发。

因此,家长要多为这一阶段的儿童留心,多阅览相关书籍、多思考
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来让儿童既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不去干那些可能会
有危险性的活动。

可是做到这一点,对大多家长而言是很困难的,有些家长深
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不注意给孩子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家庭氛围,对
5-6岁孩子的兴趣与渴求不是很了解,不是过分照顾、疼爱孩子,或是不理睬
孩子,就是对孩子要求很是苛刻,这个时期的孩子的独立总是得不到悦纳,他
们的行为表现得不到理认,家长很少以孩子的角度为基点来与孩子平心交谈。

在这些教育方式下,对正在发展中的大班幼儿的人格、独立性等方面均是不利的。

大班幼儿在幼儿园得到的实践锻炼不够
依据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知: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教相结合原则,全方面发展并教育幼儿的德、智、体、美、劳等,让幼儿在身心
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同时为家长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创建了良好条件。

然而,现在有较为多的幼儿园,很注重大班幼儿知识的掌握度,较为倾向小学化。

这不仅违背了幼儿园常规规定,还侵害了大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于
大班幼儿适应能力、学习的积极性、耐挫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的提高。

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大班幼儿生活自理意识的培养
大班幼儿即将要步入小学,这意味着他们要树立起一定的生活自理意识。

生活
自理意识的树立有利于他们快速地适应新环境,同时对他们自信心的增强也会
有所帮助。

日常生活中,作为家长和老师,要不断观察他们的行为并能及时恰
当地来引导。

家长在接送大班幼儿的过程中,对于幼儿自己的东西,最好让幼
儿自己来携带和保管,不要总担心孩子还小,身子等方面弱,就一味地来替担;在孩子入园前,让孩子自己整理好自己的文物,如果有什么东西被忽视了,无
意间给落在了家里,家长也不要急着去帮忙,慢慢长时间下去,他们就会有了
一定的条理性;家长和幼儿在一起时,经常要将家里的物品归类放置、摆放整齐,将屋子收拾的干净利落,渐渐地,孩子也会从中受到感染。

在幼儿园里,
教师首先应对班级公有物品统一归类并整齐放置;在幼儿整理活动中,多多留
心幼儿的行为表现,对于表现有问题幼儿,要及时进行引导,提供合理经验;
当游戏活动完毕后,要求有意识地将所有物品归位且合理放置;坚持经常检查
幼儿的书包、衣服打理情况等,对于没按要求的,应请求再来一遍,及时表扬
表现好的幼儿,以使幼儿获得自理的成就感。

这样一天天下去,幼儿自理本领
就会增进,同时他们生活自理意识的提高不再会令家长和教师担忧了。

转变家长育儿观念
在现在的社会里,孩子的教育倍受家长们的重视,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败在起
点上,从孩子在母亲的胎里起,家长就倾注于孩子大量的心血,孩子快要上幼
儿园时,家长就开始为孩子择园而四处忙碌奔波,煞费苦心;孩子上了幼儿园,每天下午接孩子回家时,家长总会迫不及待的问孩子在园里有什么收获、会认
多少拼音、能认识哪些数字;当孩子到了大班后,孩子能认读拼音、写汉字、
算数等甚受家长关注,在幼儿的零琐时间里,为幼儿报了各种培训班,例如:
钢琴培训班、幼小衔接培训班等。

在他们的认知里,只要孩子学好了文化科学
知识和艺术技能,将来在社会中一定能够有很好的发展。

殊不知,学前儿童最
重要的一点——健康教育被忽略了,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的健康就等同于吃
饱穿暖、不生病,在他们的教育观念里,很少有对幼儿动作发展、独立生活能力、生活习惯培养的意识,这种教育理念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令人担忧的危
险性。

为了转变这一局面、让幼儿在学前期得到较好的发展,家长应做到几下
几点:
1.在百忙的工作中,抽出一点时间来阅读一些与幼儿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多
了解5-6岁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平日里对自己孩子实际行为表现
的观察和了解,将二者进行对比,来更好地改善其教育观念,进而有针对性地
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

2.多借助网络媒介等途径,与幼儿园老师进行经常性的交流,融合幼儿园教育
理念,来形成较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应多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状况,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培养
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观察是前提。

身为父母或是长辈,要多留意孩子的言行
举动,从孩子的行为表现中可以得知他们现在的发展水平和状况。

在观察孩子
的行为期间,要及时对行为表现出色的孩子给予表扬;对于没有达到预料和期
望行为表现的孩子,要适时给予信心补增,与此同时,要多思考其中的原因,
找适宜的时间,与孩子进行平等沟通,进而提供给孩子合理有效的教养方式。

如果不能在自己所能内来给予孩子恰当的指引方式,家长要及时查阅和学习相
关书籍和资料,借鉴育儿专家或教育家给出的建议来正确引领幼儿,使幼儿得
以全面健康发展。

家长、幼儿园要给予大班幼儿较多的实践锻炼机会
在今天的教育中,更多的是注重教育目标的达成和社会需求的满足,然而很少
对人本身来做思考。

自然而然,幼儿园的创办是相应国家的政策和教育目的,
并没有真正顺应了幼儿个体的发展特点,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人类和社会去
关注的问题。

为了响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应尽量确保以下几点:1.确保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基本物质材料,并能物尽其用,让其在亲身的实践与
感受中得到身体系统的锻炼、智力的发展,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2.多组织有关幼儿健康教育的活动,扩大活动形式,如:臂力大挑战等。

3.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长交流,齐心协力来尽可能多的为幼儿创设实践活动
和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