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改革才能杜绝“吃空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改革才能杜绝“吃空响”
近日,网上疯传湖北武穴教育局超编及部分在编人员吃空响事件,这个事件不仅影响那些要获得编制的人,也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尚且教师吃空响事件能够得到清查,为什么教育局就不能彻底清查呢?只有在制度上深层次改革,才能断绝“吃空响”。

此次武穴教育局吃空饷,不仅在规模上是数十人,而且依托的是“退居二线”的“挪坑”政策。

对此,有关人士这样解释,“养闲”也是一种“改革成本”,目的是为了搞活机关、培养年轻人。

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举动不仅违反了关于提前退休的规定,也与中央有关部门核减职责萎缩编制的要求相背。

就其现实效果来说,一个单位既要养着大批闲人让公共财政背上沉重包袱,又要通过超编方式从二级事业单位大量调人“混编混岗”,机构设置叠床架屋,利益分配有失公平,许多人一心想着吃空饷的“内部粮票”,这样的状态下怎能激发活力,又怎能为年轻人开辟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退二线”的土政策并非武穴教育局专利,四川、重庆、湖南等地清理出的“吃空饷”者中,“退二线”的有之,依靠停薪留职、人员借调等制度吃“旷工饷”、“多头饷”的也大有人在。

一直以来,人们困惑“吃空饷”为何屡禁不止,追问
治理“吃空饷”到底难在哪里?“吃空饷”背后反映的原因警示我们,“制度性供养”才是顽疾难治的深层症结。

“退二线”的土政策之所以进退自如,既因为人事和财务制度不透明,编制有多少,哪些人在编,哪些人不在编,编制与人员的变动情况如何,经费支出的明细怎样,常常是一笔糊涂账。

因而,治理“吃空饷”,不能止于惩处违规人员、严令闲人复岗,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在顶层设计上推动人员编制、经费支出的透明化,在政府和事业单位改革中打破“终身制”“铁饭碗”,落实编制实名、分类管理等制度,才能切断制度性供养的种种途径,收到釜底抽薪之效。

让一切都在阳光下运行,才能消除弊病;在群众的监督下,才能改革到痛处。

坚决清退一切空吃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