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抗帕金森病药PPT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若同时服用外周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 巴酶)的可辅减基少,不 可良增反强应左。旋多维巴生的素外B6是周多副巴作脱用羧。
第13页/共30页
[作用与用途] 1、抗震颤麻痹:
少量(1%左右)进入脑内的左旋 多 巴,经多巴脱羧酶脱羧转变为多巴胺而 发挥作用,余下大部分在脑外生成多巴 胺引起不良反应.
第14页/共30页
第27页/共30页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1、早期:轻微的、功能尚完善的患者,主要采 取非药物治疗,以改变生活方式(多做主动运动、 理疗、职业治疗、减少饮食中的动物蛋白)为主。 若疾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则采用药 物治疗。药物可选用金刚烷胺、司来吉兰、抗胆碱 能药(针对震颤)。 2、中期:左旋多巴,多巴胺激动剂+左旋多巴 ,COMT抑制剂。 3、长期维持:左旋多巴为主,辅以司来吉兰、 抗胆碱能药、COMT抑制剂、金刚烷胺。
压,心律失常. 3 不自主的异常运动和开关现象. 4精神障碍 不安,焦虑,失眠.
第16页/共30页
[药物相互作用] 1 VitB6可增强多巴脱羧酶活性,
故左旋多巴与VitB6合用其外周不良反 应增强.
2 与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α甲基多巴肼或苄丝肼合用可增加疗效.
3 抗精神病药(如吩噻嗪类,丁酰苯 类)禁与左旋多巴合用,因前者阻断DA 受体.
患者站立时呈低头 屈背、上臂内收肘 关节向外屈曲 走路失去重心,呈 前冲状,不能即时 停步,称慌张步态 。
第3页/共30页
(一)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PD的病理特征:中脑黑质致密部
(Substantia nigra par compacta, SNc)大 量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选择性死亡和 残存神经元内Lewy小体形成。
疗采用半夜加服一剂左旋多巴,换用息
宁缓释片,加用恩他卡朋或多巴胺激动
剂等。
第29页/共30页
第28页/共30页
4、长期用药副作用的治疗:①剂末效应
和开现象,治疗的方法是增加左旋多
巴给药频率,改用控释片,添加多巴胺
激动剂、COMT抑制剂、金刚烷胺、司
来吉兰等。②夜间不适:见于中、重度
患者。表现为尿频,翻身困难,肌肉不
适。因为患者多有疲劳感,所以充足的
夜间睡眠对帕金森病患者非常重要。可
以使用弱镇静剂维持正常睡眠规律。治
第11页/共30页
左旋多 巴
第12页/共30页
【体内过程】
口服左旋多巴后,通过芳香族氨基酸的主动 转运系统从小肠迅速吸收,小肠中有其他氨
基酸与之竞争主动转运系统(如高蛋白饮食) 等,均可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吸收后,大部分在外周即被脱羧,转变成多 巴胺。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左旋多巴不到用 量的1%。 组织中形成大量多巴胺是造成不良反应的原
第17页/共30页
卡比多巴
α-甲基多巴肼的左旋体,单独应用基本无药理作用。 能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的活性(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是左旋多
巴的重要辅助药。 将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按1:10的剂量合用,苄丝肼与卡比多巴有
同样的效应,它与左旋多巴按1:4制成的复方制剂称美多巴,应 用于临床。
第18页/共30页
第22页/共30页
喹尔利特Quinagolide 为一种作用于多巴胺D2受体的多巴胺
激动剂,与溴隐亭的作用相似。消除半衰期 约为17小时。用于治疗伴有高泌乳素血症的 帕金森疾病,也用于治疗肢端肥大抑制泌乳 和帕金森病。
第23页/共30页
卡麦角林 Cabergoline: 多巴胺激动剂,作用与溴隐亭类似。 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乳腺体分泌的作用 。常口服用于与泌乳素有关的内分泌疾 患。 半衰期为63~68小时。 对于长期服用左旋多巴而出现的波动 反应,应用本品可得到很大改善,大大 减少“关”的时间。 本药也是左旋多巴的良好辅助治疗药 ,减少左旋多巴用量
第9页/共30页
(二)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作用环节 (1)拟多巴胺类药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司 来吉兰、金刚烷胺、溴隐亭 (2)中枢性抗胆碱药 苯海索(安坦)、卡马特 灵(开马君)
第10页/共30页
苯海索(安坦)
1.中枢抗胆碱作用较强,而外周抗胆碱作用约为 阿托品的1/10-1/2.不良反应 较阿托品少。 2、对震颤麻痹,疗效比左旋多巴和金刚烷胺差, 对震颤、流涎作用明显。 (1)轻症。 (2)左旋多巴的辅助药物或不能耐受左旋多巴 者。 (3)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震颤麻痹(锥体外系反 应)有效。
药理学 抗帕金森病药
会计学
1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 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 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 缓和姿势反射障碍为典型临床特征。
本病多发生在50岁以后,约3/4患者起病于 50~60岁之间,
第1页/共30页
四肢震颤
第2页/共30页
品常可降低血压,也见有升高血压,故服用本
品期间应随访血压。
⑥服药后可有嗜睡或眩晕,故不宜驾驶或做有
危险性的工作。
第21页/共30页
(3)用法与用量: 制剂与规格:片剂,0.05mg;0.25mg;1.0mg 。 口服,初始剂量每日0.05mg,2天后,每隔2天 增加0.1~0.15mg,第12天以后可每隔2天增加 0.25mg,直至获得理想的疗效为止。通常每日量 分3次服用。在调整本品剂量中,合用的左旋多 巴、美多巴或信尼麦的剂量应按临床反应酌情减 少。培高利特成人最大量可用至5mg。
第20页/共30页
(2)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①不良反应可见精神错乱、异动症、幻觉、排
尿疼痛、腹痛、恶心、便秘或腹泻、嗜睡、低
血压、鼻炎。其他还见高血压、房性早搏和窦
性心律失常等。
②对本品或其他麦角衍生药物过敏者禁用。
③本品可抑制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
本品。
④有心律不齐、精神疾病情况时应慎用。⑤本
溴隐亭
半合成的麦角生物碱。多巴胺受体的激动 剂,其疗效与左旋多巴相似。
小剂量激动结节漏斗部的多巴胺受体,因 此可减少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用于 回乳、治疗催乳素分泌过多症和肢端肥大 症等。
第19页/共30页
培高利特 Pergolide;别名:硫丙麦角 林,协良行,Celance。
(1)作用与用途:本品为麦角碱衍生物 ,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直接刺激黑质 纹状体系统突触后神经的多巴胺D1和D2受 体。与突触前的多巴胺合成及储存无关。 主要由肾脏排泄。适用于原发性帕金森病 或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通常作为左旋多 巴、美多巴或信尼麦的辅助用药。
第24页/共30页
罗匹尼罗 Ropinirole 选择性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对 年轻患者的早期疗效与左旋多巴相 似,耐受性良好。也使用于左旋多 巴治疗患者出现“开-关“波动, 可减少左旋多巴日总剂量的20%。
第25页/共30页
司来吉兰 Selegiline;别名:丙炔苯丙胺,咪多比 ,克金平,优麦克斯,Eldepryl,L-Deprenyl,Jumex 。
选择性B型单胺氧化酶(MAO-B)不可逆性抑制 剂,可阻断多巴胺的降解,也可抑制突触处DA的再摄 取延长多巴胺的作用时间。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增加 左旋多巴的作用,并可减轻左旋多巴引起的运动障碍 (开关效应)。
本品适用于帕金森病,常作为左旋多巴,美多巴 或信尼麦的辅助用药。
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身体的不自主运动增加或 其他精神改变、眩晕、失眠、口干、腹泻或呕吐等。
与三环类抗抑郁药或选择性5-羟色胺抑制剂合 用可产生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
第26页/共30页
金刚烷胺
1.疗效不及左旋多巴,但优于胆碱受体阻 断药。与左旋多巴合用有协同作用。见效 快而持效短,用药数天即可获最大疗效, 但连用6~8周后疗效逐渐减弱。 2.机制可能在于促使纹状体中残存的完整 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多巴胺;并能抑制多 巴胺的再摄取;且有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 的作用及较弱的抗胆碱作用。
第4页/共30页
正 常 病 人
第5页/共30页
PD的病理生理机制:DA能神经元死亡 导致纹状体DA含量下降,而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 Ach)含量却没有变化, 致使DA和Ach递质失衡,从而产生少动- 强直症状。
第6页/共30页
第7页/共30页
第8页/共30页
黑质和纹状体有多巴胺能神经和 胆碱能神经,这两种神经在功能上相互 拮抗,共同调节运动机能,维持平衡状 态.当黑质中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后,多 巴胺神经功能不足,而胆碱能神经占优 势,从而出现震颤麻痹症状.
作用特点: 对多数患者有效,对轻症,较年轻
患者疗效好. 改善肌肉僵直及运动困难效果较
好,对肌震颤效果差. 对抗精神病药吩噻嗪类引起的锥
体外系反应无效. 显效慢,1--6个月显示最大疗效.
第15页/共30页
[不良反应] 1 胃肠反应 最常见,消化性溃疡慎
用. 2 心血管反应 可出现体位性低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