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
年级学科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版本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课是部编版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的第1框延续文化血脉,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了解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认同文化力量与文化品格。
2.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感受中华民族精神强大的精神动力,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能力目标:1.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认同与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2.懂得文化自信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3.认识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理解中华传统美德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懂得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重点:坚定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难点:新时代价值观多元背景下怎样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九年级学生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了解不够,如今各种本土的和现实的、先进的和腐朽的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认识不足。
预习本框内容,完成导学卷上的预习案,并且根据预习案内容,在书上做好笔记,提前思考本框探究与分享栏目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展示元江县因远白族三月会-米干节,中国-元江羊街梯田人家‘喍奢扎’节的图片、视频进行导入。
想一想:为什么这些传统节日能够传承至今?
教师总结: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传统文化传承也十分重要。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传统文化的话题。
说传统节日,回答问题。
以元江县因远白族三月会-米
干节,中国-元江羊街梯田人
家‘喍奢扎’节的图片、视
频进行导入。
从多个感官吸
引学生的积极和兴趣,让他
们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这
样,自然、巧妙。
(二)、学生自学
1、检查导学案中预习案完成情况
2、用5分钟,根据预习在教材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
1、中华文化的形成、表现(内容)、特点分别是
什么?
2、中华文化的构成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要发展中华文
化?(作用)
4、文化自信的内涵、重要性分别是什么?
5、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6 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7、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及特点分别是什么?
8、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9、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学生先自学后同桌交流自学成果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本课的
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
础。
(三)、学习新课
目标导学一:中华文化根
1、中华文化的形成、表现(内容)、特点分别是什么?
①请同学们观看以上图片和自学教材P59的相关内
容后讨论回答问题
②.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小组活动,回答问题,理解教材
知识,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
成的。
通过小组活动,理解中华文
化的形成。
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2、自学P62教材的内容,思考,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师小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看教材内容回答,做好笔记。
总
结知识,背会重点。
通过小组活动,理解教材知
识,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目标导学三:美德万年长
请同学们看教材相关内容后讨论回答问题
1、请同学们看教材P63相关内容和下面的图片后讨论回答问题: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及特点分别是什么?
教师总结: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内容.中华传统小组活动,回答问题,知道中华
传统美德的内容及特点。
通过小组活动,理解教材知
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及
特点,达成目标。
美德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自学P62—P64的教材内
容,思考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重要性/意义)教师总结:(1)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力量。
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①、问题提出:出示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吴建智的图片。
请同学们观看以上图片和看教材p65相关内容后讨论回答问题: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②、教师总结:美德的力量小组活动,回答问题,知道为什
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生观看图片,总结怎样弘扬中
华传统美德,做好笔记,背会重
点。
通过小组活动,理解教材知
识,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
美德,达成目标。
通过出示 2019感动中国十大
人物之一,全国孝老爱亲模
范吴建智的图片,达到贴近
学生生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