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述炎浅谈脊柱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述炎浅谈脊柱病
近十多年来,笔者通过矫治脊柱,治愈不少疑难,甚至危重之病。

按摩治疗脊柱病,真是大有可为!因脊柱及其周围软组织生理形态改变,如变形、肿大等引起的全身各种病变均属脊柱病范畴。

脊柱,中医视为全身的主骨。

其余四肢骨虽大,皆为辅骨。

脊柱为督脉循行之地。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前与担任一身阴经的任脉相连,构成人体的小周天循行,统领一身的阴阳。

脊柱上通于脑,发生病变以后,影响任督脉运行,使气血不能上荣于脑,脑之元神不能布达于周身,以致统领失职,引起全身气血不调,发生多种病变。

正如《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现代医学认为,脊柱内藏脊髓,为中枢神经的一部份,有31对脊神经从椎间孔中分出以指挥身体各部份。

其中颈椎一段,横突孔内有椎动、静脉上达于脑。

第一颈椎横突外紧邻颈内、外动脉和一部份脑神经。

脊柱病是由外伤或劳损导致椎间盘退变,引起椎骨增生,关节与周围组织水肿,纤维化、软骨化、韧带增厚等构成混合突出物,压迫神经、脊髓或椎动脉所引起的多种症状。

就临床所见,有相当一部份为外伤导致脊柱变形或一时性气血凝积,形成周围组织炎性或囊肿样肿大所致,骨质增生却不一定普遍存在。

脊柱病的机理,海内外学者分别从经脉或神经、血管来解释,但都有不够圆满的地方。

神经从其解剖形态来看,属于经脉的联属部份“经筋”的范畴。

血管的功用,实为经脉功用的一部分。

在目前对经脉实质尚未弄清楚的情况下,我认为可以把经脉、神经、血管视为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系统,并行不悖,兼采中西二说以指导治疗。

脊柱病很常见,但它的特点常常是脊柱本身的症状轻,脊柱以外的症状重。

很容易与其它疾病混淆,造成病人的忽视及医生的误诊。

怎样鉴别呢?脊柱的病变虽然复杂,但不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脊柱错位、变形及其周围组织增大,压迫了神经、血管、使气血运行受阻而成,既然如此,脊柱就多在外形上有改变。

多能通过触诊发现。

所以,凡属疑难病症,都可以在脊柱上找一找原因。

矫正脊柱变形,病状改善,即是有脊柱病。

笔者在临床中摸索到一种按摩检查治疗脊柱病的方法,介绍如下:
正常的脊柱除第一颈椎外,均有棘突,可在背部中线摸到。

第七颈椎棘突最大,可作定位的标志。

脊柱在颈、腰椎段朝前曲,胸、骶椎段朝后曲。

查病时沿棘突挨个朝下触摸。

若发现某个棘突肿大,或周围组织肿胀,或脊柱有异常有前凸、后凸、侧凸、错位,强直,或压痛明显,即是病变所在。

但虽有病变,若未压迫神经、血管、阻滞经脉也不一定发病。

有的病变拍片又不一定显示阳性指征,仅可通过临床治疗使
其肿胀消失后,病状解除而得到验证。

其中颈椎段发病既可影响血液入脑,又能使脑中的元神不能布达于其周身,对全身的影响最大。

按摩查病时,不仅查后面的棘突,还要查侧面的横突和前面,以及周围肌肉的肥瘦软硬。

查病时,手指从颈部肌肉的缝隙中插进,从上到下往下摸。

查颈椎前面时,除从前面的缝隙中摸外,还可以从胸锁乳突肌后插入,将胸锁乳突肌拔开,以摸到颈椎的前面。

若胸、腰、骶椎发生病变,大致都对同等或以下部位发生影响,不象颈椎病对上下部位均能发生很大影响。

查腰椎时,也要从侧面查横突,对体瘦者,尚可从腹部触摸腰椎的前侧。

按摩查病时,摸到的肿大、变形或压痛明显的部位即是按摩的重点。

多用揉按的手法使肿胀或压痛消失,并循经脉进行疏理。

陈旧变形需在缓解了周围组织的痉挛后,经多次按摩逐渐恢复正常,脊柱侧凸向中推按。

后凸向前按揉。

若是向前凹,则按揉前凹脊柱的上下段,并疏理周围的经筋,前凹的脊柱多能复位。

对肿大的棘突,目前多采用长按法,能使痰湿瘀血消散。

对体实的患者,用力可达数十公斤;体虚者,数十克力已足。

(具体用力原则可参看拙著《黄万香按摩学术思想初探》,见《按摩与导引》91年<1>期)胸椎段不能触及横突,但可通过膀胱经穴将功力透入以消除病变。

胸椎侧凸还常引起肋骨变形,矫正胸椎还需配合矫正肋骨。

脊柱病配合服中药能加快痊愈过程,巩固疗效。

现将临
床所见的一些病例介绍于后,以说明脊柱病状之变化万端,尚祈同道指正。

一、脊柱病引起高血压、低血压、暴厥
1、成都七中退休老师李XX,患高血压病多年。

89年10月3日因血压240/160mmHg住进成都X医院。

至10月18日服各种药物无效,遂停服降压药,卧床不能行动。

因系内子老师,看望他时为他作按摩一次。

全身均显绷胀感,尤以一、二颈椎周围肿胀板结,为之重点按摩。

当晚血压降为160/110mmHg,次日又升为230/150mmHg。

每周按摩三次,三周后血压一般稳定在180-190/110-120mmHg。

遂出院回家治疗。

病人患颈椎病十年,头不能左右转动。

头后仰时眩晕、头痛等症加重。

经两个多月治疗,血压稳定在180/110mmHg。

现多年的眩晕基本控制,头已能左右转动,能进行一般家务劳动。

病人也服一点降压的西药,但较之药物已无效的危急状态和多年不能控制的眩晕随着颈部的活
动而缓解,可见颈椎病变在本病例中起着关健的作用。

2、成都红旗橡胶厂李XX,近年来常头晕无力。

89年春查血压80/40mmHg,服药效果不佳。

按摩查得第一颈椎横突肿大,揉摩以后症状即减轻。

以后只要出现头晕无力,一揉按肿大的第一颈椎横突,症状即缓解。

颈椎病除引起高、低血压外,常见的还有头晕、呕吐、头痛、眼重难睁、耳聋、鼻塞等。

也可以引起肠胃功能失调
如腹泻、便秘。

更重要的是,指挥心脏的神经从1-7椎间隙中分出,颈椎病可引起心脏功能失调而发生暴厥,严重者完全可能造成死亡。

3、90年8月治一中江县老妪,时常突发昏倒,发时每分钟心跳仅十多次。

来成都检查系颈椎病所致,前后经两个医院治疗二月无效。

经我按摩数次后,大为好转回家。

二、脊柱病引起慢性咽炎、咳喘
1、成都青安街69号黄XX,咳吐黄稠痰十八年,中西医治疗无效。

晨起咯出稠痰尤多,平时偷咳不断。

西医诊为慢性咽炎。

自觉有物梗阻咽中,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极象中医所说的梅核气。

89年3月6日初诊,按摩查得三、四颈椎朝前凸,压迫咽部,故觉有物梗阻咽中。

第一次按摩,用手法使颈椎周围经筋之痉挛缓解。

第二次按摩用双手拇指扶住颈后,食指从胸锁乳突肌后伸向三、四颈椎前,适当用力向后压,有颈椎复位感,前凸基本消失。

与服清金化痰汤加牛膝、续断,次日病即大减。

坚持按摩服药两月多,十八年之痼疾即除。

2、成都庆云街严XX,64岁,患咳喘多年,佝偻而来求医。

91年10月初诊,矫正其胸椎后凸,咳喘立即大减。

92年3月病又发如故,背又佝偻,再矫正其变形,病又平服。

三、脊柱病引起步态不稳
1、成都水碾河28幢1单元蒋XX,步态不稳一月多,走路时脚从侧面甩到前面,在家里上厕所也感到困难。

89年3月23日初诊,查得三、四颈椎右后侧有一肿块如鸡蛋大,质软,摩之痛不可忍。

待其略消散即循经作全身按摩。

第一次按摩后即能正常行走,只是乏力。

令服血府逐瘀汤,按摩四次,肿块消失,病即痊愈,至今未反复。

四、脊柱病可类似风湿
1、成都大有巷1号2幢1单元张X,十多年前患颈椎骨质增生,未加重视。

88年2月病情加重,前医从风湿论治,愈治愈坏。

88年8月中旬请我治疗。

此时已行动困难,身体缰直,腰不能弯,臂不能抬,蹲不能下,腿不能提,脚在地上擦着走。

按摩查得颈椎左后侧如埋有一串糖葫芦,略硬,示颈椎增大甚巨。

腰椎棘突也肿大并后凸。

经过一年多调治,按摩结合服中药,颈椎后侧的肿块基本消失,聋了十多年的左耳随之复聪。

腰椎变形也相当改善,生活一如常人。

2、成都东大街29附3号杨X,39岁。

读初中起即觉有股冷气在全身上下窜,从无已时,非常难受。

89年3月求治,查得4、5、6、7颈椎棘突右侧肿大,左侧肌肉蒌缩。

为开当归四逆汤加黄芪、附片、南星、香附,配合按摩进行治疗。

两月后棘突肿大消失,蒌缩的肌肉有所恢复,冷气消气,追访半年未复发。

五、脊柱病可类似奔豚气
1、成都新二村20幢2单元姚X,88年8月中旬自觉有气从小腹沿任脉上冲头顶,再沿督脉下至背心而止。

发作时心中难过万分,有似奔豚气而不知何病。

按摩查得第七胸椎棘突周围组织肿胀,压痛明显,摩之使散,病即缓解。

经两次治疗痊愈,此病若不借助按摩,实难查得病源,其机理用神经学说难解,用经络学说则易解。

六、脊柱病引起腹痛
1、成都西北桥理发店游XX,脐上隐痛十八年,经各种检查无异常发现。

89年2月27日诉几天前因弯腰洗淘一百多斤青菜,使病情加重。

按摩查得第七胸椎处肿大,以摩法为主散肿消瘀,治疗后顿觉好转。

令服行气活血之品,两次后治愈。

胸腰椎处病变,对胸腹上下肢病都有影响。

诸如:心悸、气喘、消化不良,不明原因的胸腹部剧痛,二便异常、阳瘘、盗汗、坐骨神经痛、肩臂痛都可以通过调理脊柱得到治疗。

七、胃下垂引起脊柱病
脊柱病能引起多种疾病,其它疾病也可影响脊柱发病。

如:成都双林村王XX,78岁。

驼背多年,89年8月初诊。

查得下腹壅肿,上腹空虚。

自言患胃下垂28年。

肠中漉漉有声,腹泻多年。

按摩兼服初中益气汤合苓桂术甘汤。

三月后下腹不壅肿,上腹不空虚。

自觉食欲增加、腹泻止,精神佳。

驼背也变直。

原来此驼背是因胃下垂造成脊柱朝前弯曲。

胃下垂愈,脊柱也随之伸直。

小结
从以上病机分析和病例可以看出,脊柱病变化万端,四肢九窍,脏腑经脉之病均可出现,极易与它病相混淆。

相当一部份脊柱病不能通过拍片发现,则按摩查病治病不失为一良法。

临床中若遇奇奇怪怪难以治愈之病,不妨用按摩查一查有无脊柱病变。

熟练后能对大多数病变作出诊断治疗。

法简效宏。

初诊时触觉不敏感而手无灵气,以查压痛点为主。

久之对正常的筋肉、骨骼了然入胸,遇到病变部位一摸便知,对一起压痛不明显的病变部位,也能摸出。

值得一提的是,能过调理背部俞穴或病理反应点也能治很多病,但不能与脊柱病混为一谈。

未尾附胃下垂引起脊柱病一案,则脊柱病与其它疾病之间互相影响的错综复杂关系,亦可以想见。

近来还发现脊柱病与胆结石、肾结石、糖尿病、心脏病、水肿等都有相当关系,有待和同道们进一步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