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_题库
马原考试题库

马原考试题库【导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课程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掌握马原知识,有助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增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性和思想品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做好马原考试的准备,以下是马原考试题库,供学生们参考。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 列宁主义关于意识和物质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 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是哲学思维的基本要求之一,请谈谈你的理解。
4.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请简要解释其内涵。
3.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请你对此做简要阐述。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高任务是什么?【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什么?4. 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1. 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2.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3.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农村革命和土地问题的历史地位是什么?4. 马克思主义如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 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是实践中的理论?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总结】通过对以上题目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库第一部分选择题绪论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D.创造性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B)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3.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D)A.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辩证法D.辩证法4.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D)A.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法D.唯物主义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B)A.剩余价值论 B.劳动价值论 C.再生产理论D.流通理论6、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者是(C)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卡尔·马克思D.威廉·配第7、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D)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对立统一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8、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D)A.致力于无产阶级的利益B.致力于资产阶级的利益C.致力于全人类的利益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9、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理论基础是(C)A.剩余价值学说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D)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阶级斗争D.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13、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B)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14、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D.科学性15、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调查研究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法国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1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D)A.细胞学说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C.生物进化论D.原子学说1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A)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0、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第一章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上并没有鬼神,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泥塑木雕的鬼神像。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第一部分辨证的唯物论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D、精神和物质的关系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可知性问题5、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D.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7、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下列关系界定的()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D、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A、运动的绝对性B、客观实在性C、发展的规律性D、本质的可知性9、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C、不可知论的观点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10、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1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是发展的C、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1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错误及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测试题[带答案解析和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测试题[带答案解析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1b234da417866fb84a8e6b.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哲学就是()的世界观。
A、理论化、系统化B、规范化C、理想化D、社会化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精神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3、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现代辩证唯物主义D、宗教唯心主义4、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缺陷表述错误的是()。
A、辩证性B、机械性C、形而上学性D、不彻底性5、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存在即合理)。
A、宗教神学的上帝创世说B、王守仁的“心外无物”C、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D、唯我论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D、具体科学与哲学各有侧重、互不相干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的辩证法C、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D、星云假说8、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资本论》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本质特征是()。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辩证性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可知性C、多样性D、系统性11、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运动B、静止C、发展D、矛盾1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
A、是否承认矛盾B、是否承认运动C、是否承认发展D、是否承认物质13、最复杂、最高级的运动形式是()。
A、社会运动B、生物运动C、化学运动D、机械运动14、在人类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社会实践B、生物进化C、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15、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其正确含义是()。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2.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适用于()A、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B、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C、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D、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领域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为理论唯心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6.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理在气中,理随事变C、富贵在天,死生由命D、理在事先,事随理变7.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复合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D、理在事先8.“存在就是被感知”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9.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属于()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的对立B、意识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C、世界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D、真理的本性问题上的对立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结为()A、绝对观念B、客观实在C、理念世界D、“原初”物质1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13.“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属于()A、宿命论B、主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4.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A、是否坚持唯心论B、是否坚持辩证法C、是否坚持唯物论D、是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5.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17.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世界是物质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C、世界是发展的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18、古希腊唯物主义的代表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德谟克利特19、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是()A、主张物质的决定作用B、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C、无法驳斥唯心主义狡猾的诡辩D、不懂得科学的实践观点20、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2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E、能否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复合C、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吾心即宇宙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B、“理在事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E、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5.唯物主义形态的发展经历了()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辩证唯物主义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有()A、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C、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运动变化中的过程D、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E、否认世界的可知性7.哲学上的二元论()A、既是唯物论,又是唯心论B、最终必然导向唯心论C、本质上属于唯物论D、不能把自己的主张坚持到底E、是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基本派别8、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E、自然唯物主义9、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是()A、否认世界可知性B、机械性C、否认自然规律客观性D、形而上学性E、不彻底性10、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人的主观意识B、人的主观感觉C、人的心D、宇宙精神E、绝对观念三、简答题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题库

马克思主义原理题库1. 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强调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经济基础包括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在其基础上产生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的变化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3.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通过阶级之间的斗争来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这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阶级斗争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4.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所得到的工资。
这是由于资本家占有并支配生产资料的特殊关系所导致的。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剥削的表现,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追求实现所有制的公有化,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社会主义的实现需要通过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专政。
6.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是统治者用来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的机构。
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是由于社会内部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国家是为了巩固工人阶级的政权而存在的。
7. 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观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观点认为,共产主义是最终实现的社会形态。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不再受到任何私有制的束缚,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是公有的,个人能够自由而充分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第【1】题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正确答案:C第【2】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第【3】题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正确答案:D第【4】题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正确答案:A第【5】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正确答案:A第【6】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正确答案:D第【7】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正确答案:D第【8】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和灵魂正确答案:B第【9】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正确答案:B第【10】题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正确答案B第【11】题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考试题库

绪论1[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根源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及革命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对我的答案:对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2[多选题] 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是A.阶级斗争学说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理论参考答案:C,D我的答案:A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3[多选题] 空想社会主义的杰出代表是A.圣西门B.傅里叶C.欧文D.马克思参考答案:A,B,C我的答案:A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4[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是 ( )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生物进化论参考答案:A,B,C我的答案:A,C 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5[多选题] 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有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人民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D.产品按劳分配参考答案:A,B,C我的答案:B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6[多选题]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欧洲人患上了“资本主义恐慌症”。
很多人走进书店,重新捧起马克思主义的《资本论》。
“马克思又成了时尚”这一现象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它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B.它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及革命性的统一C.它属于传统文化D.它具有实践性、正确性、开放性和人民性参考答案:C,D我的答案:B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7[多选题]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包括A.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B.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C.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及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D.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参考答案:A,B,C,D我的答案:B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8[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思维,也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有完整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1、(难度:容易)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阶级斗争理论C.社会发展理论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答案】:A2、(难度:中等)一一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这说明()A.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是错误的B.社会形态的更替没有规律可以遵循C.它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D.它的发展是以世界范围内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的【答案】:D3、(难度:容易)一一划分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科学技术水平D.国家政权的性质【答案】:A4、(难度:较难)一一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
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4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
这说明()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答案】:D5、(难度:容易)一一“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A.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心主义C.历史主义D.自然主义【答案】:B6、(难度:较难)一一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垄断能()A.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不违背价值规律B.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C.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制约 D.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使之与商品价格总额相等【答案】:C7、一一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决定了抽象劳动D.社会劳动决定了具体劳动【答案】:B8、(难度:中等)一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是()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D.矛盾的斗争原理【答案】:C9、(难度:中等)一一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答案】:B10、(难度:中等)一一从意识主体的角度,社会意识可以划分为()A.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B.群体意识和个人意识C.阶级意识和非阶级意识D.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答案】:BA.向着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B.向任何一个方向的转化C.由坏向好的方向转化D.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答案】:A14、(难度:中等)一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A.人的自身需要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自然属性D.人的社会关系【答案】:D15、(难度:容易)一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B.选举制度C.文官制度D.国家制度【答案】:D16、(难度:中等)一一任何具体真理的正确性都带有“近似性”,这是()A.相对主义观点B.怀疑主义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答案】:D17、(难度:容易)——真理的内容是()A.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B.以某些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全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D.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答案】:D18、一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A.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D.社会生产无政府状况和企业内部有组织性的矛盾【答案】:CA.人类的精神活动B.人类的社会生活C.人类的正确思想路线 D.人类的社会实践【答案】:DA.真理具有一元性B.有用即真理C.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为真理D.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答案】:A26、(难度:最难)——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条件下,每个工人8小时内生产2双鞋,每双鞋生产资料价值为9元,工人活劳动创造价值为6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仅涉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而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2.关于意识的能动性,正确的观点是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3.物质的本质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非实物性、结构性或可分性。
4.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指的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容是客观的。
5.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以及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6.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而非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或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
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辨论,而非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或者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或者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而非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或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容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而非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既肯定又否定或既前进又倒退。
10.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而非理论高于实践活动、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或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1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而非观察实验方法、逻辑推理方法或归纳演绎方法。
1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而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或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1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而非生产资料的种类、生产力的水平或生产部门的类型。
1.产品的分配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都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它们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A.黑格尔 B.费尔巴哈C.马克思 D.恩格斯2、哲学基本问题是:()A.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人的本质问题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是联系发展的还是孤立静止的4、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A.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C.思维依赖于存在 D.存在就是被感知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或者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作不同回答,哲学上划分为:()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6、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观点或学派的对立和斗争,其中最基本的斗争是: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C.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斗争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7、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A.客观实在性 B.多样性C.运动属性 D.时空属性9、“物体是不依赖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
”这种物质观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C.唯心主义物质观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10、人类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决定性环节:()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D.刺激感应性、感觉和心理、意识11、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_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 客观实在性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 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 A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C.既肯定又否定D.既前进又倒退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C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

一、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30 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 17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 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 19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2 、把时间和空间看成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二元论 D机械唯物论3 、先有房子的设计图,然后建出房子,这说明()A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决定作用 B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C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有时物质决定意识,有时意识决定物质4 、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A唯物论观点 B唯心论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法观点5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错误在于它割裂了()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6 、庸俗进化论的错误在于()A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 B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C既不承认质变也不承认量变 D否认事物量的差异7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辩证的否定()A把旧事物完全抛弃 B使旧事物发生量变C促使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D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8 、“守株待兔”者犯了下述错误()A夸大必然性 B夸大偶然性,把偶然性当成必然性C否定偶然性 D形而上学9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10 、实践标准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A实践具有客观性 B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C实践本身是一种精神活动 D实践是人类的自觉活动11 、否认必然性,夸大偶然性的作用必然导致的错误是()A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B机械决定论 C宿命论 D唯物主义12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A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B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C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D决定社会的发展速度13 、技术是()A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 B直接的生产力C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D生产力的独立要素14 、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B产品分配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 D产品归谁所有15 、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A个人意识 B社会心理 C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 D道德、艺术、哲学、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16 、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论 B二元论 C诡辩论 D不可知论17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是()A世界的统一性原理 B世界的发展性原理C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D世界的可知性原理18 、关于“狼孩”的记载从反面证明意识是()A语言的产物 B单个人劳动的产物 C社会的产物D仅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9 、“一切以条件、时间和地点为转移”的观点()A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夸大了主观条件的作用C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D是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20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C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力源泉 D事物发展的全部内容21 、“激变论”的观点是()A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B坚持质变和量变统一的观点C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D割裂量变和质变的形而上学观点22 、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肯定和否定的区别 B肯定和否定的联系C事物的自我否定 D被否定的事物消失23 、白天和黑夜之间先后相继的现象是()A因果联系 B偶然联系 C非因果联系 D间接联系24 、感觉、知觉、表象是()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25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真理”这是()A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C一切唯物主义共有的主张 D诡辩主义的错误观点26 、社会存在中最根本的是()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人口因素 D地理环境27 、哲学基本问题同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是同一个问题 B没有必然联系 C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体现 D哲学基本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具体化28 、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 B人和人的关系C物和物的关系 D人和物的关系29 、在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思想关系 D政治关系30 、人的本质是指()A人的自然属性 B自私自利 C人的阶级性 D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二、多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10 分)1 、物质的空间特征表现为()A一维性的特点 B二维性的特点 C一定的体积 D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 E四维性的现实2 、下列哪些活动是基本实践活动()A工人炼钢 B渔民出海捕鱼 C技术革新的试验 D学生读书 E运动员比赛3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A机械运动 B物理运动 C化学运动 D生物运动 E社会运动4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会导致()A唯理论 B诡辩论 C经验论 D反映论 E宿命论5 、近代机械形而上学唯物论的缺陷是()A形而上学性 B不可知论 C机械性 D不彻底性 E否认物质性6 、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A阶段性部分质变 B局部性部分质变 C爆发式飞跃 D非爆发式飞跃 E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7 、在社会领域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第三个阶段和第一个阶段()A根本性质相同 B形式完全相同 C形式完全不同,回到旧的出发点 D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回复” E某些特征相同8 、意识的本质是()A绝对观念的产物 B先天固有的 C人脑中进行的生理过程 D人脑的机能 E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9 、“劳动创造了人”这一论断的根据是()A劳动使人们结成关系 B劳动创造了生产工具C劳动推动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D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以形成E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10 、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科学技术 E科学管理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 、什么是哲学及其基本问题?2 、简述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 客观实在性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 A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C.既肯定又否定D.既前进又倒退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C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是一种( A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B.折衷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绝对主义的观点12、“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D )A.矛盾普遍性原理B.运动、发展的原理C.普遍联系的原理D.矛盾特殊性原理13、“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是一种( D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14、“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
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这段话告诉我们( D )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D.要抓住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15、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1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 C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17、发展的实质是 ( D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8、“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 C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19、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个命题的哲学思想是(A)A. 辩证法的B. 承认事物的内在联系的C. 否认事物差别的相对主义观点D.将事物差别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20、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
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D)A.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C. 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D. 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BC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普遍与特殊的关系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全面看法是(ABCD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D.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3. 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ABD )A.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B.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D.自由和必然的统一4. 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C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5. 哲学的物质范畴是( ABCD )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形态总和中抽象出来的D.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普遍科学概念6.意识是(BD )A.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的属性和机能C.神的启示D.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7.脱离人体的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这说明(AD )A.部分依赖于整体B.研究部分毫无意义C.整体与部分毫不相干D.要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8.“白马非马"的命题(BD )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9.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ABC )A.必须通过实践B.必须尊重客观规律C.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D.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10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做到( ABD )A.用整体性观点分析事物B.研究部分不能忘记同整体的关系C.不承认各部分有分明的界限D.局部服从整体11. 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 ABC )A.同志间的相互帮助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D.两个事物的绝对同yi12. 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BC )A.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胸中有数"B.它可以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C.它可以避免“左"或右的错误D.掌握度才能更深刻准确地认识事物1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BC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14.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指的是(ABCD )A、凡是事物都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B、凡是质都是一定事物的质C、质不能脱离事物而存在D、质发生了变化,事物就发生改变15.质和量的关系是( ABC )A、质和量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B、互相依赖C、互相制约D、既对立又统一16."过犹不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BC )A、要坚持适度原则B、"过头"与"不及"都是错误的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7.量变的复杂性表现在( ABD )A、量变可以转化为质变B、量变的形式是多样的C、质变可以转化为量变D、量变中渗透着质变18.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 CD )A、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B、阶段性部分质变C、爆发式飞跃D、非爆发式飞跃19.肯定方面是指( BD )A、好的方面B、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C、正确的方面D、决定了一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它物的方面20.辩证的否定观认为(ABCD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否定是发展的环节C、否定是联系的环节D、否定是扬弃2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BD )A、事物发展是螺旋式上升B、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C、事物发展周而复始的循环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22.否定之否定形式的特殊性表现在( CD )A、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客观的B、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主观的C、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D、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曲折性23.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表现在( ABCD )A、一因多果B、同因异果C、一果多因D、同果异因24."某一豆荚中结出几粒豆,某条狗的尾巴有几寸长,不多不少,不长不短,这些都是必然的。
"这种观点是( BCD )A、把必然性绝对化B、把偶然性当作了必然性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D、唯心主义宿命论25.或然率是( AC )A、从数量方面把握可能性B、从质的方面把握可能性C、对可能性大小的科学说明和测定D、抽象的可能性26.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要反对(ABCD )A、形式虚无主义B、只要内容,不要形式C、形式主义D、只要形式不要内容27.列宁指出:"本质在显现;现象是本质的。
"其含义是( CD )A、本质就是现象B、现象就是本质C、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D、现象总是从不同侧面表现本质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C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3、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4、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C )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5、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C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6、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C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7、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 B )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C.否认物质的决定性D.夸大物质的决定性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D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9、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 ( A )A.真理变成现实B.谬误转化为真理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D.人的认识器官限延长0、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B )A.永恒性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二、多项选择题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会导致(CD )A.唯心主义认识论B.直观被动的反映论C.经验论D.唯理论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ABC)A.必须通过实践B.必须尊重客观规律C.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D.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3. 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 ABC )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具体性4.实践的基本特点是( ACD )A、客观性B、革命性C、能动性D、社会历史性5.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AC )A、渔民捕鱼B、运动员比赛C、工人炼钢D、农作物新品种的研究6.认识的主体包括(BCD )A、自然界B、个人主体C、集团主体D、类主体7.认识的客体的属性有(BCD )A、自然性B、客观性C、对象性D、社会历史性8.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 ABCD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实践决定认识C、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9、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AC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克服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1、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C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B )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C )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A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宿命论的历史观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D.循环论的历史观6、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D )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7、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C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8、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 )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9、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C )A.社会意识形态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政体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二、多项选择题1. 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因素的有(ACD )A.阶级斗争B.人民群众C.社会革命和改革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B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3.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 ABC )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生产资料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ABC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5、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 ABD )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D.要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6.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指( ABCD )A、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B、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C、人类社会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D、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大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