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导学案(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三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2)图中A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3)我国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简要分析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2、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3、下图是我国三地区图,回答:
(1)从自然方面分析①地区缺水的原因。
(2分)
(2)简述②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和近几年用水紧张的原因(4分)③
①
②
(3)③地形区降水丰富,但地表水资源缺乏,为什么?(2分)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2008年5月下旬,我国江南、华南和西南东部
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天气,一些地区遭受了严重的
洪涝灾害。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
(1)读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
水的特点方面分析这样分布的原因。
(2)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因素方面分析其原因,
并提出解决措施。
6.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分区域等温线图”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1月份等温线的走向,分析甲地冬季气温
比乙地低的原因。
(2)描述乙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3)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
的形成原因。
(4)该地区在农业发展中要注意土壤的培肥,请说明原因及措施。
(5)简述图中甲地和乙地农业生产的特点。
(6)试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7)简述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及其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7.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
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
读图
8,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流域面积、支流数量方面说明甲河
在图示河段突出的水系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分析乙河历史上多发洪涝灾害的自然原
因。
(3)简要说明图中平原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
自然因素。
(4)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解决缺水的问题?
(5)该地的土壤盐碱化严重,描述农业生产过程中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方法。
(6)近些年来,河北、山东两省在大力发展粮棉生产的同时,建立了一批商品猪、肉牛、蔬菜、干鲜果品、海洋水产等基地。
请简要分析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和两省农业对当地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7)依据图8中的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8)目前渤海环境问题十分严重。
简述渤海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8、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区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
“塞外江南”的美称。
说明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
的主导因素。
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
土地利用不当将引起的主要后果是什么。
(2)2011年12月,北方遭受一次沙尘暴天
气。
分析我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
(3)据测算,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原因是什么?
(4)黄河在D河段含沙量陡增,说明该河段流经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并分析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及治理的措施。
(5)土地荒漠化是制约当地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试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