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潍坊市第三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潍坊市第三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它能参与某些代谢过程
B. 胆固醇是构成所有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 多肽链在核糖体上形成后不一定具有生物活性
D. 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2. 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酵母菌
B. SARS病毒
C.蓝藻
D.大肠杆菌
3. 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 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 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D. 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
4. 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时,可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碘-碘化钾溶液设计实验
B.在用新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时,需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03以防叶绿素被破坏
C.在进行脂肪检测实验时,需在切片上滴加1-2滴50%的乙醇溶液以洗去多余的染料
D.在进行蛋白质检测实验时,需在待检组织样液中先后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各2mL
5.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若a为核糖,b则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在人和SARS病毒体内,化合物b都含有8种
6.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酮酸、核苷酸、氨基酸、脂肪酸都含N元素
B. 大肠杆菌的细胞膜、线粒体内外膜、高尔基体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 脂质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不能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D. 酵母菌、念珠藻、绿藻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7. 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
下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甲、乙表示细胞,A、B表示物质。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上图表示反射弧中某部分,则A表示神经递质
B.若上图表示水盐调节过程,A与B结合后,乙对水的通透性增强,引起A分泌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内环境渗透压升高
C.若上图A表示甲状腺激素,则乙可能是下丘脑或垂体细胞
D.若图中A与B结合后,促使乙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A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
8. 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受精卵形成后会进行有丝分裂
B. 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C.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后才能够结合
D. 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于精子,一半来自于卵细胞
9. 如图为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间的关系,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每种激素都能对其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起作用
B.含有GC受体的有下丘脑、腺垂体、单核巨噬细胞等
C.机体内GC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D.若GC可升高血糖,那么胰高血糖素与GC在血糖平衡调节方面是相抗衡的作用
10. 下列关于对生物体内水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幼小的生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时,代谢越活跃
B. 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各种代谢活动的介质
C. 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一部分,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D. 心肌坚韧、血液液态,但含水量相差无几,原因是心肌内全是结合水
11. 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相同,则构成蛋白质的功能必定相同
B. 蛋白质可在酸性条件下与CuSO4溶液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 不同蛋白质组成元素可能不同
D. 过酸、过碱、重金属均会破坏蛋白质的肽键
12. 若用下面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因,则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M和N
B.M和m
C.m和n
D.N和N
13. 下列关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说法错误的是()
A.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一段肽链
B.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会和核糖体一起转移到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
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肽链都有加工修饰的作用
D.整个分泌的过程中,只有囊泡的转运需要线粒体供能
14.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
如图为某人X和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B与C为同源区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段和C段上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控制红绿色盲和白化病的基因位于B和C段上
C.若某病只能由男性传给其儿子,则致病基因位于A段
D.若女性患者数低于男性,则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D段
15.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保留有芽的插条易生根是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
B. 单侧光照射导致胚芽鞘背光侧合成的生长素较多
C. 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生长素的作用会因细胞的成熟情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某甜瓜品种进行“低温锻炼对冷胁迫下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该酶能减缓植株的衰老)活性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实验。
设置了如下三组实验:T1(昼夜15~10℃),T2(昼夜10~5℃)和CK(昼夜25~15℃)。
低温锻炼十天后,将三组幼苗同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各项生化指标,结果如下。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低温锻炼能防止甜瓜幼苗在冷胁迫下叶绿素的分解,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
B.在冷胁迫下,经低温锻炼的处理组SOD 活性逐渐下降,但仍高于未经低温锻炼的CK 组
C.幼苗经过低温锻炼后使清除自由基的机制起作用,增强其对冷胁迫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D.未锻炼的CK 组冷胁迫后SOD 活性降低是由于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17. A TP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下面关于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 的分布
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C.ATP可以水解为ADP和磷酸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相对稳定
18. 南瓜的突变体可分为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类型,某课题组通过叶片喷洒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茎伸长量的研究。
下列据图做出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
B.生长索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表现为相互促进
C.实验使用的南瓜突变体为上述激素不敏感型
D.赤霉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19.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B.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含有S元素
C. 蓝藻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D.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水解后的产物有6种
20. 下图为利用玉米(2N=20)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植株A的形成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植株A→B的形成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B. 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C. 植株C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与植株B形成配子染色体数均为10
D. 细胞a与细胞c的融合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X具有两个物种的遗传物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图甲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请据图回答:
(1)图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__能力。
B、C、D三个细胞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若D细胞是胰岛细胞,则直接参与其胰岛素加工、转运的细胞器有[ ]________和[ ]________。
(3)D细胞排出分泌物的方式是________,体现了膜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
(4)如果细胞以后有部分细胞发生了癌变,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癌细胞的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5)若D是正在衰老的细胞,则细胞中的细胞核的体积变化是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 如图,甲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乙是该动物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填具体的器官名称)中,此推断是根据乙图中的_____(填数字)判断的。
(2)乙图中处于AB段的细胞有_____。
(3)CD段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
FG段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
(4)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一定是1℃1的阶段有_____(仅用字母表示)。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发生在甲图中_____阶段。
(6)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请在丙图方框中画出细胞℃前一时期细胞分裂的图象。
_____ 23. 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
(填标号)(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情况下,℃和℃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3)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
请举出由于病理引起℃增多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条)。
(4)正常人℃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物质。
24. 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表示过程。
呼吸熵(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
图2为测定消过毒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熵的实验装置。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催化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_中,物质E表示____________。
(2)图2所示实验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B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验,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若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移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在这10min之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______(填序号)过程;若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______(填序号)过程。
(5)在另一组实验中,在25℃条件下经过20分钟,甲装置墨滴向左移动25mm,乙装置墨滴向左移动200mm,
则这段时间内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______。
25. 某种雌雄同株的农作物,高秆与矮秆、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高秆茎节长、易倒伏,矮秆性状正好相反,且产量高于高秆。
为探究纯合矮秆抗病品种的育种过程,兴趣小组得到了部分育种信息:研究人员利用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F1全是高秆抗病,种植F1并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3:1;抗病:不抗病=3:1。
整个实验过程未发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
(1)请根据上述信息分析:相对于高秆植株,矮秆植株产量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
(2)依据上述F2的统计结果,有些同学们认为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该对上述实验的数据做怎样地处理?_______________;若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兴趣小组分多组重复了上述杂交实验,统计发现,只有一组F2中出现了矮杆抗病植株,其它各组F2只有高杆抗病和矮杆不抗病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出现矮杆抗病植株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若要设计实验用最简便的方法验证该矮杆抗病植株是杂合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B
2. B
3. C
4. C
5. C
6. D
7. D
8. D
9. D
10. D
11. C
12. B
13. D
14. A
15. B
16. AD
17. ACD
18. ABD
19. AC
20. AC
21.
(1).分裂和分化
(2).遗传物质有选择地发挥作用
(3).℃高尔基体
(4).℃内质网
(5).胞吐
(6).具有一定流动性
(7).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改变
(8).无限增殖
(9).能在体内转移
(10).变大
22.
(1).睾丸(精巢)
(2).℃
(3).℃、℃
(4).0
(5).8
(6).CE
(7).FG
(8).精细胞
(9).
23.
(1).℃℃
(2).℃中蛋白质含量更高或℃比℃蛋白质含量高
(3).过敏反应、毛细淋巴管堵塞、肾小球肾炎、营养不良
(4).7.35~7.45
(5).缓冲物质(HCO3-HPO4-)
24. 2的面积
(4). 由蓝变绿再变黄
(5). ℃℃℃
(6). ℃℃
(7). 0.875
25.
(1).不易倒伏,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茎节短,生长消耗的营养物质少
(2).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会出现F2的结果
(3).将两对性状合在一起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4).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9:3:3:1
(5).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6).让该矮杆抗病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出现不抗病植株,则证明其为杂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