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关羽传]关羽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志关羽传]关羽传
(1) [关羽传]讲给幼儿听的成语故事
绝伦超群
三国时期,刘备非常注意任用人才。

他担任平原相的时候,手下有两员猛将,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

刘备对他们非常重视,与他们亲如兄弟。

后来刘备吃了败仗,依附荆州刘表,他们不嫌刘备势力小,仍然忠心耿耿地辅佐他。

曹操率军攻打荆州时,刘备为了保存实力,只得率部南下,准备渡过长江,再作打算。

他派关羽率领几百战船的先走,与他在江陵会合。

曹操一心想擒拿刘备,在他身后穷追不舍,一直追到当阳长坂。

在危急的情况下,刘备丢弃妻子,往东北方向狂奔,恰好关羽的船队赶到,将刘备接走。

从此,刘备对关羽更加信任了。

刘备在长坂退走后,与孙权的联合,在赤壁打败曹操,使其退走。

赤壁之战后,刘备统率不断征讨,夺取荆州全境。

关羽因为能力出众,被任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守于长江北岸。

刘备得了荆州后,又占领了蜀地,收降了名将马超。

关羽听说马超的本事很大,就写信给军师诸葛亮,请他向自己介绍一下马超的能力。

诸葛亮了解关羽,知道他不愿意看到别人取代自己的位置,便给他回了封信:“马超文武双全,非常勇猛,是一代英雄,与汉初大将黥布、彭越等人相仿佛,与张飞的本事不相上下。

但是,他绝对不能和你这个超出众人、独一无二的美髯公相提并论。


◎成语释义
比喻超过众人,同辈中没有人比得上。

超群:超出众人。

绝伦:独一无二。

◎故事出处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孟起兼资文武。

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出处译文
马超文武双全,非常勇猛。

与张飞的本事不相上下。

但是,他绝对不能和你这个超出众人、独一无二的美髯公相提并论。

唯我独尊
在佛经中,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右肋出生。

他出生以后马上就能独立走七步路,他向周围看了一番,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大声宣告:“在天上与地下所有的物体中,只有我最伟大。


◎成语释义
这个成语原来是推崇释迦牟尼的话,现在用来形容极端自高自大,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

◎故事出处
《长阿含经·大本经》:“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
◎出处译文
(释迦牟尼)向四面八方观察了一遍,举起手说:“在天上与地下所有的物体中,只有我最伟大。


盛气凌人
战国时期,秦国派出攻打赵国,这时赵太后执掌赵国的军政大权。

赵太后见势不妙,就向齐国请求救援,但齐国提出,要想让他们出兵,除非让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去当人质。

赵太后心疼长安君,不愿意答应齐国的要求。

大臣们觉得,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赵国就有覆亡的危险,于是纷纷劝谏。

赵太后执意不肯。

老臣触龙知道这种情况,也来见赵太后。

赵太后何等聪明,知道触龙肯定是来劝自己的,因此心中非常厌恶,露出恼怒的神色,骄傲蛮横,气势逼人。

没想到,触龙并没有提长安君的事,只是和她说起了家常话。

太后找不到发泄点,又想到触龙毕竟是个老臣,语气便慢慢和缓起来。

触龙见到气氛不那么紧张了,便向太后提出要求,要把自己的小儿子安排在王宫卫队。

而且表示,因为自己对小儿子非常疼爱,所以请太后照顾一下。

赵太后一听,以为触龙此来只是为了拉关系,就对他不再设防了。

太后还笑嘻嘻地问,你是不是也喜欢最小的儿子,并说自己向来都是如此。

触龙却严肃地说道,太后一定是喜欢女儿比喜欢小儿子更多一点儿,并仔细给她分析:“你喜欢你的女儿,所以把她嫁到燕国做皇后,还整日向上天虔诚祈祷,希望她生个儿子成为燕国的太子。

这样看来,你是在为女儿的长远利益考虑。

可是你又是怎么对待长安君的呢尽管你给了他大量的钱财,却不给他为国立功的机会,以后他在众人心中必定一点儿威望、一点儿地位也没有!这样看来,你处处考虑燕后的前途,却处处不考虑长安君的前途,所以说你更喜欢女儿一些。


赵太后听了这番理直词正的话,觉得应该让长安君吃点苦,接受一些锻炼了。

于是,她接受众人的意见,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齐国果不食言,真的发来了大队人马相助赵国。

众百姓都知道齐军来援是长安君做人质换来的,心中对长安君非常感激。

◎成语释义
骄横傲慢,气势逼人。

盛气:嚣张的气焰。

凌:欺侮、侵犯。

◎故事出处
《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龙愿见,太后盛气而胥之。


◎出处译文
左师触龙自愿晋见赵太后。

赵太后心中非常厌恶,露出恼怒的神色,骄傲蛮横,气势逼人。

言过其实
马良、马谡兄弟,是三国时期蜀国的着名将领。

马谡很有口才,特别喜欢谈论军事,分析战局,而且总是能谈到点子上。

丞相诸葛亮觉得他才能出众,很器重他。

可是,蜀汉昭烈帝刘备觉得马谡这个人太爱吹嘘,做起事来不能脚踏实地。

于是刘备在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说起话来很浮夸,一点儿也不踏实,甚至超过了他的实际能力。

对于这种人,绝不可以重用,否则会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

丞相一定要小心留意!”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带领讨伐魏国,派马谡镇守街亭,防备魏军。

结果,马谡一味逞强,竟然不听从指挥,在山上扎营,导致街亭失守,北伐失败。

到了这时,诸葛亮才想到刘备是何等英明,自己信任马谡又是何等愚蠢。

自己由于没有听从先帝的遗言,终于造成北伐的失败,实在太不应该了。

◎成语释义
比喻言语浮夸,所吹嘘的超过了本人的实际能力。

也指说话夸张失实,使人无法相信。

言:言语。

实:实际情况。

◎故事出处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
◎出处译文
先主(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说起话来很浮夸,一点儿也不踏实,甚至超过了他的实际能力。

对于这种人,绝不可以重用。

丞相一定要小心留意!”
众叛亲离
春秋时,卫国君主卫桓公有个弟弟,名叫州吁。

公子州吁有满身的武艺,就想篡夺兄长的位置。

周平王死了,卫桓公到洛阳参加丧礼。

州吁为兄长饯行,敬酒给桓公。

桓公依照礼节,向弟弟回敬一杯酒。

州吁趁哥哥没注意,突然拔出事先准备好的匕首,将桓公杀死,篡夺了国君之位。

州吁即位之后,觉得国人对自己不服。

为了不让大家有反对自己的机会,他发动战争,联合陈、宋、蔡三国去攻打郑国,想转移人们的注意力。

可是,郑国的防守非常严密,所以州吁打了败仗。

鲁国国君隐公问大臣们:“州吁这样做,能长久吗”
一位大臣说:“州吁只知发动战争,四处树敌,老百姓不会对他效忠。

他为人心狠手辣,谁都不敢亲近他。

正因为如此,老百姓反对他,亲信的人背离他,这样的政权如何长久得了其实,兵跟火是一样的,一味地用兵,却不懂得
收敛和节制,就与玩火自焚差不多。

我觉得,州吁很快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果然,不到一年,卫人就借助陈国之力,将州吁杀死,报了杀害先君之仇。

◎成语释义
众人反对,亲信背离。

众:大众。

叛:背叛。

亲:亲信。

◎故事出处
《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出处译文
州吁倚仗手中握有兵权而安于做残忍的事情,握有兵权作威作福,不会有人跟随他,安于做残忍的事情,亲信的人会背离他。

老百姓反对,亲信的人背离,这样的政权如何长久得了
(2) [关羽传]有关关羽的历史典故
关羽,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有关关羽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一)斩除恶霸
关羽十九岁那年,蒲州太守熊虎的儿子熊祥,为了强占张继昌的女儿鸾姣,勾结县令苗信,为非作歹。

关羽闻讯,即到公堂,帮助辩理,一怒之下,打死熊祥,火烧衙署,砸烂牢门,救出鸾姣,逃至圣母庙。

熊虎带喽罗追来,关羽放火烧了圣母庙。

劈死熊虎,逃奔范阳避难。

后到河北涿县,与刘备、张飞在桃园结义。

(二)桃园三结义
关羽杀了恶霸熊虎父子,逃逸江湖五,六年。

一天,关羽在涿郡观看朝廷招募义兵的榜文,结识了刘备和张飞。

三人一经相识,志趣相投。

次日,于张飞家乡鲜花盛开的桃园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关羽拜玄德为哥,拜张飞为弟。

誓言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从此三人同心协力开创了轰轰烈烈三分天下的宏伟大业。

(三)温酒斩华雄
汜水关大战,华雄打败孙坚又连杀两员大将,联军不敢应战。

关羽请战:“不杀华雄,愿砍下我的脑袋”。

曹操说“将军喝了这杯热酒前去杀敌”。

关羽说:等杀了华雄回来再喝”言毕提刀前去。

帐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曹欲派人前去打探,忽然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着华雄的头往地一掷。

这时,杯中的酒还是热的!
(四)土山三约
徐州兵败,关羽被困土山。

曹操派张辽以“三便”劝关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

关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约’:一、今降汉不降曹;二、请给二位嫂子俸禄,不论何人不许入门;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辞曹归刘而去。

三者缺一不可。

(五)秉烛达旦
曹操为了笼络关羽,赐给他珍贵物品,关羽却拒之不受;几日一宴请,关羽从不乱吃喝;给关羽大宅,关公却将内宅分给老兵,自己住外间;派多名美女伺奉他,他却叫美女去服侍嫂子。

曹操无法,安排刘备的两个夫人和关公同居一屋室。

关公仍不动色,秉烛独坐在门外,专心致志读《春秋》,通霄达旦,毫无倦色。

(六)斩颜良诛文丑
白马对战,颜良连斩曹几员大将。

曹请关羽出战。

为报曹恩关羽奔马战颜良。

颜良来不及问是谁,已被关羽斩下首级。

为奖战功曹封云长为汉寿亭侯。

袁绍为了雪恨,又派名将文丑追杀曹操。

曹不抵,再请关公出战。

云长纵马提刀,不到三回合,文丑心怯绕河而逃,关羽驱马一刀将文丑斩于马下。

(七)过五关斩六将
关公辞别曹操,千里走单骑,一心去寻刘备。

一路上,过了五关斩了六将。

第一关东岭关,斩了孔秀。

第二关洛阳关,斩了盂坦和韩福。

第三关汜水关守将卞喜在关前寺庙中设计谋害关公。

寺中和尚普净暗中相助关公识破卞喜阴谋。

关羽结果卞喜性命,前行过第四关荥阳,斩了王植,又过了第五关黄河
渡,斩了秦琪。

(八)古城相会
徐州失散后张飞占守古城。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一日,来至城下叫张飞开门,张飞出城挺枪而向。

关羽不解。

张飞直言“你背兄降曹,封侯赐爵”。

说话间关羽身后曹将蔡阳领兵追到。

关羽说“看我斩此曹将,以表真心”。

关羽纵马挥刀,一通鼓未尽,蔡阳人头便落地。

兄弟前嫌尽释,进城相聚。

(九)刮骨疗伤
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讲述了关羽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之后,再次进攻樊城,却被一枝带毒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来为他用刀刮骨去毒,帐里帐外的人都面色如土,而关羽仍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的故事。

典故
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

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

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

将士们见关羽箭伤逐渐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

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治伤。

关羽问华佗怎样治法?华佗说:“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你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你的眼睛,给你开刀治疗。

”关羽笑着说:“不用捆。

”然后吩咐宴招待华佗。

关羽喝了几杯酒就与人下棋,同时把右臂伸给华佗,并说:“随你治吧,我不害怕。

”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

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

再看关羽,一边喝酒,一边下棋。

过了一会,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

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我行医以来,从没见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


真实历史
不过,历史上的华佗并未给关公治过箭伤,二人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关羽中毒箭则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的事,其间相隔11年,死人焉能医活人?
不过关羽中箭刮毒确有其事,这在《三国志·关羽传》已有记载,其详细情况与《三国演义》所述相似,但可惜书中没有记下医生的姓名。

罗贯中之所以将医生写成是华佗,大概因为华佗是当时的名医且擅长外科手术,治箭伤理更不成问题。

如此“有根有据”,加之作者的生花妙笔,把故事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何人不信“刮骨疗毒”的真实性呢?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割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饮酒,言笑自若。

(3) [关羽传]关于春的对联
第一篇:《关于竹的对联》
1,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解缙
2,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

3,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4,石头解性真吾友;竹子虚心是我师。

5,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断而不可毁其节
6,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横批:劲节虚心
7,高风亮节立天地,虚怀若谷住人间,横批:竹怀心志
8, 小亭结竹流青眼;卧榻清风满白头。

——明代唐寅
9,千树梨花百壶酒;一庄水竹数房书。

——清代朱彝尊
10,千竿修竹,周遭半亩方塘;一片白云,遮蔽五株柳垂。

11,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12,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唐代白居易。

13,水清石出鱼可数;竹密花深鸟自啼。

14,半园梧竹秋先到;一榻琴书梦亦清。

15,竹宜着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

——清代汪士慎
16,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17,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

18,竹声清似倪迂画;梅影寒于东野诗。

19,夜听水流庭后竹;尽看云起面前山。

20,客中几见花开落;人俗非关竹有无。

21,室因抱水随其曲;竹为观山不放长。

22,室当静坐兰为契;人有虚怀竹与同。

23,桑麻松竹明真趣;诗酒琴棋识素心。

24,栽花种竹,未必果出闲人;对酒当歌,难道便称侠士。

25,清如瘦竹闲如鹤;座是春风室是兰。

26,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