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优质课件5: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想一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 正在高空飞行,忽然发现旁边有一个小东 西在游动,他以为是只小昆虫,就顺手抓 过来,谁知竞是一颗子弹。
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子弹飞上高空以后,速度变慢,正好和飞机的速度方向一致。于是 飞行员和子弹处在相对静止状态。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 止的统一。
世界是运动变化 的。运动是物质 的固有属性和存 在方式。
思 考:刻舟求剑的故事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犯了什么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
综合探究: 神十的宇航员返回地球以后,和出发前相比,还是一样的吗?
3、静止的含义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 变化。 (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 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思 维 碰 撞: 下列这两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①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正确,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也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②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综合探究: 神十能克服地球引力飞向太空,万户能做到吗?为什么?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含义不同
(1)区 :
特点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 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联 系: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 对:
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诡辩论
综合探究:
如果神十在发射过程中停止运动,会出现什么后果? 如 果停止运动,这个世界会怎样?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 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 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 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的 人的认识是运动变化的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2课时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综合探究:
神十上天的运动属于什么运动形式?除此之外,你还 知道哪些运动形式?
物 理 运 动
化 学 运 动
生 命 运 动
社 会 运 动
综合探究: 你发现这些运动形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 运动的概念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规律的特征及其要求 (1)规律具有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
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 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 惩罚。 (方法论)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2、新陈代谢 3、社会基本规律 4、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规律不是主观赋予或是上帝创造的联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 1、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3、苹果落地
2、水往低处流 4、万有引力规律
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刚升到正中,即刻就西斜了,万物刚 出生,随即又死亡。” 惠施认识到事物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但否 认相对静止。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芝 诺 :“飞矢不动” 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静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 月历天而不周。” 常常看到的动的东西其实是不动的,如吹着的风(旋岚)是静的,奔 流的江河是不流动的,奔跑的野马的鬃毛飘扬实际上没动,循环的太 阳和月亮却不是周而复始的
规律不是表面的、外在的、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守株待兔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确定不变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2、规律具有普遍性。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综合探究: 神十克服地球引力飞向太空,是不是消灭了或改变了万有引力规律?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自由不是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 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 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 务。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课堂小结
物质 普遍性
承担者 固有属性 存在方式
运动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静止
规律
客观性
综合探究:
你能说出机械(物理、化学、生命、社会和认识)运动 的主体吗?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五大运动的载体
机械运动的载体是宏观物体 化学运动的载体是原子离子 生命运动的载体是生命有机体 社会运动的载体是生产方式
物质是运动 的承担者
思维运动的载体是人脑
结论: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