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娄底市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实数﹣3、x 、3、y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M 、N 、P 、Q ,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对应的点是( )
A .点M
B .点N
C .点P
D .点Q
2.已知max
{
}
2,,x x x 表示取三个数中最大的那个数,例如:当x =9时,
max {}{
}2
2,,max 9,9,9x x x ==81.当max {
}
21
,,2
x x x =时,则x 的值为( ) A .14
-
B .116
C .
14
D .
12
3.2019年6月21日甬台温高速温岭联络线工程初步设计通过,本项目为沿海高速和甬台温高速公路之间的主要联络通道,总投资1289000000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1289×1011 B .1.289×1010 C .1.289×109
D .1289×107
4.下列四个式子:9,327-,3-,(3)--,化简后结果为3-的是( ) A .9
B .327-
C .3-
D .(3)--
5.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40BOD ∠=︒ ,若过点O 作OE AB ⊥,则
COE ∠的度数为( )
A .50︒
B .130︒
C .50︒或90︒
D .50︒或130︒
6.计算:31﹣1=2,32﹣1=8,33﹣1=26,34﹣1=80,35﹣1=242,…,归纳各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的规律,猜测32018﹣1的个位数字是( ) A .2
B .8
C .6
D .0
7.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 .方程
110.20.5x x --=化成1010101025
x x
--= B .方程 3﹣x=2﹣5(x ﹣1),去括号,得 3﹣x=2﹣5x ﹣1 C .方程 3x ﹣2=2x+1 移项得 3x ﹣2x=1+2 D .方程
23t=3
2
,未知数系数化为 1,得t=1
8.方程3x +2=8的解是( ) A .3
B .
103
C .2
D .
12 9.方程3x ﹣1=0的解是( ) A .x =﹣3
B .x =3
C .x =﹣
13
D .x =
13
10.下列变形不正确的是( ) A .若x =y ,则x+3=y+3 B .若x =y ,则x ﹣3=y ﹣3 C .若x =y ,则﹣3x =﹣3y D .若x 2=y 2,则x =y
11.方程312x -=的解是( ) A .1x =
B .1x =-
C .13
x =-
D .13
x =
1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b >0
B .ab >0
C .a ﹣b <o
D .a÷b >0
13.2019年3月15日,中山市统计局发布2018年统计数据,我市常住人口达3 310 000人.数据3 31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3.31×105
B .33.1×105
C .3.31×106
D .3.31×107
14.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135元,其中一个盈利25%,另一个亏本25%,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 .不赔不赚
B .赚了9元
C .赚了18元
D .赔了18元
15.如图,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 与n 之间的关系是()
A .y=2n+1
B .y=2n +n
C .y=2n+1+n
D .y=2n +n+1
二、填空题
16.如果实数a ,b 满足(a-3)2+|b+1|=0,那么a b =__________.
17.把一张长方形纸按图所示折叠后,如果∠AOB ′=20°,那么∠BOG 的度数是_____.
18.下面每个正方形中的五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则第4个正方形中
间数字m 为________,第n 个正方形的中间数字为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
19.苹果的单价为a 元/千克,香蕉的单价为b 元/千克,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共需____元.
20.写出一个比4大的无理数:____________. 21.已知m ﹣2n =2,则2(2n ﹣m )3﹣3m+6n =_____.
22.若1
2x y =⎧⎨=⎩
是方程组72ax by bx ay +=⎧⎨+=⎩的解,则+a b =_________.
23.如果向东走60m 记为60m +,那么向西走80m 应记为______m.
24.若关于x 的方程2x 3a 4+=的解为最大负整数,则a 的值为______.
25.学校某兴趣活动小组现有男生30人,女生8人,还要录取女生多少人,才能使女生人数占该活动小组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设还要录取女生x 人,依题意列方程得_____. 26.如图,将△ABE 向右平移3cm 得到△DCF,若BE=8cm ,则CE=______cm.
27.若x 、y 为有理数,且|x +2|+(y ﹣2)2
=0,则(x y
)2019
的值为_____.
28.已知代数式
235x -与2
33
x -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是_______. 29.如图,已知线段16AB cm =,点M 在AB 上:1:3AM BM =,P Q 、分别为
AM AB 、的中点,则PQ 的长为____________.
30.设一列数中相邻的三个数依次为m ,n ,p ,且满足p=m 2﹣n ,若这列数为﹣1,3,﹣2,a ,b ,128…,则b=________.
三、压轴题
31.小刚运用本学期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如图1,数轴上的点M ,N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0,12.将一枚棋子放置在点M 处,让这枚棋子沿数轴在线段MN 上往复运动(即棋子从点M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点N 处,随即沿数轴向左运动,当运动到点M 处,随即沿数轴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并且规定棋子按照如下的步骤运动:第
1步,从点M 开始运动t 个单位长度至点1Q 处;第2步,从点1Q 继续运动2t 单位长度至点2Q 处;第3步,从点2Q 继续运动3t 个单位长度至点3Q 处…例如:当3t =时,点1Q 、
2Q 、3Q 的位置如图2所示.
解决如下问题:
(1)如果4t =,那么线段13Q Q =______;
(2)如果4t <,且点3Q 表示的数为3,那么t =______; (3)如果2t ≤,且线段242Q Q =,那么请你求出t 的值.
32.已知∠AOB =110°,∠COD =40°,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如图1,当OB 、OC 重合时,求∠AOE ﹣∠BOF 的值;
(2)如图2,当∠COD 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 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 秒(0<t <10),在旋转过程中∠AOE ﹣∠BOF 的值是否会因t 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当∠COF =14°时,t = 秒.
33.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a-1)2+|ab+3|=0,c=-2a+b .
(1)分别求a ,b ,c 的值;
(2)若点A 和点B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相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i )是否存在一个常数k ,使得3BC-k•AB 的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随运动时间t 的改变而改变?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ii )若点C 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与点A ,B 同时运动,何时点C 为线段AB 的三等分点?请说明理由.
34.某商场在黄金周促销期间规定:商场内所有商品按标价的50%打折出售;同时,当顾客在该商场消费打折后的金额满一定数额,还可按如下方案抵扣相应金额:
说明:[
)a,b 表示在范围a b ~中,可以取到a ,不能取到b .
根据上述促销方法,顾客在该商场购物可以获得双重优惠:打折优惠与抵扣优惠. 例如:购买标价为900元的商品,则打折后消费金额为450元,获得的抵扣金额为30元,总优惠额为:()900150%30480⨯-+=元,实际付款420元.
(购买商品得到的优惠率100%)=
⨯购买商品获得的总优惠额
商品的标价
,
请问:
()1购买一件标价为500元的商品,顾客的实际付款是多少元? ()2购买一件商品,实际付款375元,那么它的标价为多少元?
()3请直接写出,当顾客购买标价为______元的商品,可以得到最高优惠率为______.
35.如图,以长方形OBCD 的顶点O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B 点坐标为(0,a ),C 点坐标为(c ,b ),且a 、b 、C 满足6a ++|2b+12|+(c ﹣4)2=0.
(1)求B 、C 两点的坐标;
(2)动点P 从点O 出发,沿O→B→C 的路线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DC 上有一点M (4,﹣3),用含t 的式子表示三角形OPM 的面积; (3)当t 为何值时,三角形OPM 的面积是长方形OBCD 面积的1
3
?直接写出此时点P 的坐标.
36.如图,数轴上有A , B 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a ,b ,且()2
25350a b ++-=.点
P从A点出发以每秒1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当它到达B点后立即以相同的速度返回往A点运动,并持续在A,B两点间往返运动.在点P出发的同时,点Q从B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左匀速运动,当点Q达到A点时,点P,Q停止运动.(1)填空:a=,b=;
(2)求运动了多长时间后,点P,Q第一次相遇,以及相遇点所表示的数;
(3)求当点P,Q停止运动时,点P所在的位置表示的数;
(4)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P和点Q一共相遇了几次.(直接写出答案)
37.数轴上线段的长度可以用线段端点表示的数进行减法运算得到,例如:如图①,若点A,B在数轴上分别对应的数为a,b(a<b),则AB的长度可以表示为AB=b-a.
请你用以上知识解决问题:
如图②,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A点,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B点,然后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C点.
(1)请你在图②的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
(2)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①当t=2时,求AB和AC的长度;
②试探究:在移动过程中,3AC-4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38.如图,已知线段AB=12cm,点C为AB上的一个动点,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
(1)若AC=4cm,求DE的长;
(2)试利用“字母代替数”的方法,说明不论AC取何值(不超过12cm),DE的长不变;(3)知识迁移:如图②,已知∠AOB=α,过点O画射线OC,使∠AOB:∠BOC=3:1若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试探究∠DOE与∠AOB的数量关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实数-3,x ,3,y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M 、N 、P 、Q , ∴原点在点P 与N 之间,
∴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对应的点是点N . 故选B .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利用max
{
}
2,,x x x 的定义分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详解】 解:当max {
}
21
,,2
x x x =
时,x ≥0 x 1
2,解得:x =14
x >x >x 2,符合题意; ②x 2=12,解得:x =22
x x >x 2,不合题意; ③x =
1
2
x x >x 2,不合题意;
故只有x =
1
4
时,max }
21,2
x x =
. 故选:C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正确理解题意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详解】
解:12 8900 0000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89×109.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利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和去括号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详解】
解:,故排除A;
=3-,选项B 正确; C. 3-=3,故排除C; D. (3)--=3,故排除D.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和去括号原则,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分两种情况过点O 作OE AB ⊥,利用垂直定义以及对顶角相等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选项.
解:过点O 作OE AB ⊥,如图:
由40BOD ∠=︒可知40AOC ∠=︒,
从而由垂直定义求得COE ∠=90°-40°或90°+40°,即有COE ∠的度数为50︒或13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直定义以及对顶角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31﹣1=2,32﹣1=8,33﹣1=26,34﹣1=80,35﹣1=242,…得出末尾数字以2,8,6,0四个数字不断循环出现,由此用2018除以4看得出的余数确定个位数字即可. 【详解】 ∵2018÷4=504…2, ∴32018﹣1的个位数字是8,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尾数的特征,关键是能根据题意得出个位数字循环的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各项中方程变形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
解:A 、方程
x 1x 10.20.5--=化成10x 1010x
25
--=1,错误; B 、方程3-x=2-5(x-1),去括号得:3-x=2-5x+5,错误; C 、方程3x-2=2x+1移项得:3x-2x=1+2,正确,
D 、方程
23t 32=,系数化为1,得:t=9
4
,错误; 所以答案选C.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移项、合并后,化系数为1,即可解方程.
【详解】
解:移项、合并得,36
x=,
化系数为1得:2
x=,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方程移项,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详解】
解:方程3x﹣1=0,
移项得:3x=1,
解得:x=1
3
,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
【详解】
解:A、两边都加上3,等式仍成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两边都减去3,等式仍成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两边都乘以﹣3,等式仍成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两边开方,则x=y或x=﹣y,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
11.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将原方程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3,解得:x=1.
故选A.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利用数轴先判断出a、b的正负情况以及它们绝对值的大小,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
解:由a、b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0,b>0,且|a|>|b|,
∴a+b<0,ab<0,a﹣b<0,a÷b<0.
故选:C.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解:3310000=3.31×106.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14.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设盈利的这件成本为x元,则135-x=25%x,解得:x=108元;亏本的这件成本为y元,则y-135=25%y,解得:y=180元,则135×2-(108+180)=-18元,即赔了18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观察可知:左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n ,
右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2,22,…,2n ,
下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222+,…,2n n +,
∴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 与n 之间的关系式是y=2n +n.
故选B .
【点睛】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二、填空题
16.-1;
【解析】
解:由题意得:a-3=0,b+1=0,解得:a=3,b=-1,∴=-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为0. 解析:-1;
【解析】
解:由题意得:a -3=0,b +1=0,解得:a =3,b =-1,∴3(1)a b =-=-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为0.
17.80°
【解析】
【分析】
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B′OG =∠BOG ,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解答.
【详解】
解: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B′OG =∠BOG
又∠AOB′=20°,可得∠B′OG+∠BOG =
解析:80°
【解析】
【分析】
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B ′OG =∠BOG ,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解答.
【详解】
解: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B ′OG =∠BOG
又∠AOB ′=20°,可得∠B ′OG +∠BOG =160°
∴∠BOG =
12
×160°=80°. 故答案为80°.
【点睛】 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理解轴对称性质以及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解析】
【分析】
由前三个正方形可知:右上和右下两个数的和等于中间的数,根据这一个规律即可得出m 的值;首先求得第n 个的最小数为1+4(n-1)=4n-3,其它三个分别为4n-2,4n-1,4n ,
解析:83n -
【解析】
【分析】
由前三个正方形可知:右上和右下两个数的和等于中间的数,根据这一个规律即可得出m 的值;首先求得第n 个的最小数为1+4(n-1)=4n-3,其它三个分别为4n-2,4n-1,4n ,由以上规律即可求解.
【详解】
解:由题知:右上和右下两个数的和等于中间的数,
∴第4个正方形中间的数字m=14+15=29;
∵第n 个的最小数为1+4(n-1)=4n-3,其它三个分别为4n-2,4n-1,4n ,
∴第n 个正方形的中间数字:4n-2+4n-1=8n-3.
故答案为:29;8n-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图形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9.【解析】
【分析】
用单价乘数量得出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的总价,再进一步相加即可.
【详解】
买单价为a 元的苹果2千克用去2a 元,买单价为b 元的香蕉3千克用去3b 元,
共用去:(2a+3b)元
解析:(23)a b +
【解析】
【分析】
用单价乘数量得出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的总价,再进一步相加即可.
【详解】
买单价为a元的苹果2千克用去2a元,买单价为b元的香蕉3千克用去3b元,
共用去:(2a+3b)元.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20.答案不唯一,如:
【解析】
【分析】
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定义和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写出一个即可.【详解】
一个比4大的无理数如.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实数的
解析:
【解析】
【分析】
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定义和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写出一个即可.
【详解】
一个比4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实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
21.-22
【解析】
【分析】
将m﹣2n=2代入原式=2[﹣(m﹣2n)]3﹣3(m﹣2n)计算可得.
【详解】
解:当m﹣2n=2时,
原式=2[﹣(m﹣2n)]3﹣3(m﹣2n)
=2×(﹣2)3
解析:-22
【解析】
【分析】
将m﹣2n=2代入原式=2[﹣(m﹣2n)]3﹣3(m﹣2n)计算可得.
解:当m﹣2n=2时,
原式=2[﹣(m﹣2n)]3﹣3(m﹣2n)
=2×(﹣2)3﹣3×2
=﹣16﹣6
=﹣22,
故答案为:﹣2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代数式的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
22.3
【解析】
【分析】
把x与y的值代入方程组得到关于a和b的方程组,然后整体求出a+b的值即可.
【详解】
解:把代入方程组得:,
①+②得:3(a+b)=9,
则a+b=3,
故答案为:3.
【
解析:3
【解析】
【分析】
把x与y的值代入方程组得到关于a和b的方程组,然后整体求出a+b的值即可.
【详解】
解:把
1
2
x
y
=
⎧
⎨
=
⎩
代入方程组得:
27
22
a b
b a
+=
⎧
⎨
+=
⎩
,
①+②得:3(a+b)=9,
则a+b=3,
故答案为:3.
【点睛】
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23.-80
【解析】
【分析】
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解:如果向东走60m 记为,那么向西走80m 应记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
解析:-80
【解析】
【分析】
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详解】
解:如果向东走60m 记为60m +,那么向西走80m 应记为80m -.
故答案为80-.
【点睛】
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4.2
【解析】
【分析】
求出最大负整数解,再把x=-1代入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最大负整数为,
把代入方程得:,
解得:,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能
解析:2
【解析】
【分析】
求出最大负整数解,再把x=-1代入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最大负整数为1-,
把x 1=-代入方程2x 3a 4+=得:23a 4-+=,
解得:a 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25.8+x =(30+8+x ).
【解析】
【分析】
设还要录取女生人,则女生总人数为人,数学活动小组总人数为人,根据女生人数占数学活动小组总人数的列方程.
【详解】
解:设还要录取女生人,根据题意得:
解析:8+x =
13(30+8+x ). 【解析】
【分析】
设还要录取女生x 人,则女生总人数为8x +人,数学活动小组总人数为308x ++人,根据女生人数占数学活动小组总人数的
13
列方程. 【详解】
解:设还要录取女生x 人,根据题意得:
18(308)3
x x +=++. 故答案为:18(308)3x x +=++. 【点睛】
此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准确表示还要录取后女生的人数及总人数.
26.5
【解析】
【分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BC=3cm ,继而由BE=8cm ,CE=BE-BC 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ABE 向右平移3cm 得到△DCF,
∴BC=3cm,
∵BE=8cm,
∴C
解析:5
【解析】
【分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BC=3cm ,继而由BE=8cm ,CE=BE-BC 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ABE向右平移3cm得到△DCF,
∴BC=3cm,
∵BE=8cm,
∴CE=BE-BC=8-3=5cm,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熟练掌握对应点间的距离等于平移距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1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
由题意得:x+2=0,y﹣2=0,
解得:x=﹣2,y=2,
所以,()2019=()201
解析:﹣1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由题意得:x+2=0,y﹣2=0,
解得:x=﹣2,y=2,
所以,(x
y
)2019=(
2
2
)2019=(﹣1)2019=﹣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28.【解析】
【分析】
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0,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与互为相反数
∴
解得: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熟记相反数的性质建立方程是解
题的关键
解析:27 8
【解析】
【分析】
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0,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详解】
∵23
5
x-
与
2
3
3
x-互为相反数
∴232
30 53
-⎛⎫
+-=
⎪
⎝⎭
x
x
解得:
27
8 x=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熟记相反数的性质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9.6cm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M=4cm.BM=12cm,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AP=AM=2cm,AQ=AB=8cm,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
解:∵AB=16cm,AM:BM=1
解析:6cm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M=4cm.BM=12cm,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AP=1
2
AM=2cm,
AQ=1
2
AB=8cm,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
解:∵AB=16cm,AM:BM=1:3,∴AM=4cm.BM=12cm,
∵P,Q分别为AM,AB的中点,
∴AP=1
2
AM=2cm,AQ=
1
2
AB=8cm,
∴PQ=AQ-AP=6cm;故答案为:6cm.【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的长度计算问题,把握中点的定义,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0.-7
【解析】
【分析】
先根据题意求出a 的值,再依此求出b 的值.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a=32-(-2)=11,
则b=(-2)2-11=-7.
故答案为:-7.
【点睛】
本题考查探索与表
解析:-7
【解析】
【分析】
先根据题意求出a 的值,再依此求出b 的值.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a=32-(-2)=11,
则b=(-2)2-11=-7.
故答案为:-7.
【点睛】
本题考查探索与表达规律——数字类规律探究. 熟练掌握变化规律,根据题意求出a 和b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压轴题
31.(1)4;(2)
12或72;(3)27或2213
或2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目得出棋子一共运动了t+2t+3t=6t 个单位长度,当t=4时,6t=24,为MN 长度的整的偶数倍,即棋子回到起点M 处,点3Q 与M 点重合,从而得出13Q Q 的长度.
(2)根据棋子的运动规律可得,到3Q 点时,棋子运动运动的总的单位长度为6t,,因为t<4,由
(1)知道,棋子运动的总长度为3或12+9=21,从而得出t 的值.
(3)若t 2,≤则棋子运动的总长度10t 20≤,可知棋子或从M 点未运动到N 点或从N 点返回运动到2Q 的左边或从N 点返回运动到2Q 的右边三种情况可使242Q Q =
【详解】
解:(1)∵t+2t+3t=6t,
∴当t=4时,6t=24,
∵24122=⨯,
∴点3Q 与M 点重合,
∴134Q Q =
(2)由已知条件得出:6t=3或6t=21, 解得:1t 2=或7t 2
= (3)情况一:3t+4t=2, 解得:2t 7= 情况二:点4Q 在点2Q 右边时:3t+4t+2=2(12-3t) 解得:22t 13
= 情况三:点4Q 在点2Q 左边时:3t+4t-2=2(12-3t)
解得:t=2.
综上所述:t 的值为,2或
27或2213. 【点睛】
本题是一道探索动点的运动规律的题目,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探索规律的能力,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意分多种情况讨论.
32.(1)35°;(2)∠AOE ﹣∠BOF 的值是定值,理由详见解析;(3)4.
【解析】
【分析】
(1)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OE 和∠BOF 的度数,然后根据∠AOE ﹣∠BOF 求解;
(2)首先由题意得∠BOC =3t°,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OC =∠AOB+3t°,∠BOD =∠COD+3t°,然后由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
(3)根据题意得∠BOF =(3t+14)°,故3314202t t +=+
,解方程即可求出t 的值. 【详解】
解:(1)∵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1AOE AOC 11022︒∠=∠=⨯=55°,11AOF BOD 402022
︒︒∠=∠=⨯=, ∴∠AOE ﹣∠BOF =55°﹣20°=35°;
(2)∠AOE ﹣∠BOF 的值是定值
由题意∠BOC =3t°,
则∠AOC =∠AOB+3t°=110°+3t°,∠BOD =∠COD+3t°=40°+3t°,
∵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1AOE AOC 1103t =22︒︒∴∠=
∠=⨯+3552t ︒︒+ ∴()
113BOF BOD 403t 20t 222︒︒︒︒∠=∠=+=+, ∴33AOE BOF 55t 20t 3522︒︒︒︒︒⎛⎫⎛⎫∠-∠=+-+= ⎪ ⎪⎝
⎭⎝⎭, ∴∠AOE ﹣∠BOF 的值是定值,定值为35°;
(3)根据题意得∠BOF =(3t+14)°, ∴3314202t t +=+
, 解得4t =.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以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理解角度之间的和差关系是关键.
33.(1)1,-3,-5(2)i )存在常数m ,m=6这个不变化的值为26,ii )11.5s
【解析】
【分析】
(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a 、b 、c 的值即可;
(2)i )根据3BC-k•AB 求得k 的值即可;
ii )当AC=
13AB 时,满足条件. 【详解】
(1)∵a 、b 满足(a-1)2+|ab+3|=0,
∴a-1=0且ab+3=0.
解得a=1,b=-3.
∴c=-2a+b=-5.
故a ,b ,c 的值分别为1,-3,-5.
(2)i )假设存在常数k ,使得3BC-k•AB 不随运动时间t 的改变而改变.
则依题意得:AB=5+t ,2BC=4+6t .
所以m•AB -2BC=m (5+t )-(4+6t )=5m+mt-4-6t 与t 的值无关,即m-6=0,
解得m=6,
所以存在常数m ,m=6这个不变化的值为26.
ii )AC=13
AB , AB=5+t ,AC=-5+3t-(1+2t )=t-6, t-6=
13
(5+t ),解得t=11.5s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34.(1)230元;(2) 790元或者810元;(3) 400,55%.
【解析】
【分析】
()1可对照表格计算,500元的商品打折后为250元,再享受20元抵扣金额,即可得出实际付款;
()2实际付款375元时,应考虑到20037520400≤+<与40037530600≤+<这两种情况的存在,所以分这两种情况讨论;
()3根据优惠率的定义表示出四个范围的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得结果.
【详解】
解:()1由题意可得:顾客的实际付款()500500150%20230⎡⎤=-⨯-+=⎣⎦
故购买一件标价为500元的商品,顾客的实际付款是230元.
()2设商品标价为x 元.
20037520400≤+<与40037530600≤+<两种情况都成立,于是分类讨论
①抵扣金额为20元时,1x 203752
-=,则x 790= ②抵扣金额为30元时,1x 303752
-=,则x 810= 故当实际付款375元,那么它的标价为790元或者810元.
()3设商品标价为x 元,抵扣金额为b 元,则 优惠率1x b 1b 2100%x 2x
+=⨯=+ 为了得到最高优惠率,则在每一范围内x 均取最小值,可以得到
2030405040080012001600
>>> ∴当商品标价为400元时,享受到最高的优惠率1155%220=
+= 故答案为400,55%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打折销售问题,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时要抓住未知量,明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关键.
35.(1)B 点坐标为(0,﹣6),C 点坐标为(4,﹣6)(2)S △OPM =4t 或S △OPM =﹣3t+21(3)当t 为2秒或133秒时,△OPM 的面积是长方形OBCD 面积的13
.此时点P 的坐标是(0,﹣4)或(83
,﹣6) 【解析】
(1)根据绝对值、平方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得a ,b ,c 的值,即可得到B 、C 两点的坐标;
(2)分两种情况:①P 在OB 上时,直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结论;②P 在BC 上时,根据面积差可得结论;
(3)根据已知条件先计算三角形OPM 的面积为8,根据(2)中的结论分别代入可得对应t 的值,并计算此时点P 的坐标.
【详解】
(1)∵6a ++|2b +12|+(c ﹣4)2=0,∴a +6=0,2b +12=0,c ﹣4=0,∴a =﹣6,b =﹣6,c =4,∴B 点坐标为(0,﹣6),C 点坐标为(4,﹣6).
(2)①当点P 在OB 上时,如图1,OP =2t ,S △OPM 12
=
⨯2t ×4=4t ; ②当点P 在BC 上时,如图2,由题意
得:BP =2t ﹣6,CP =BC ﹣BP =4﹣(2t ﹣6)=10﹣2t ,DM =CM =3,S △OPM =S 长方形OBCD ﹣S △0BP ﹣S △PCM ﹣S △ODM =6×4
12-⨯6×(2t ﹣6)12-⨯3×(10﹣2t )12
-⨯4×3=﹣3t +21. (3)由题意得:S △OPM 13=S 长方形OBCD 13
=⨯(4×6)=8,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4t =8时,t =2,此时P (0,﹣4); ②当﹣3t +21=8时,t 133=,PB =2t ﹣626188333=-=,此时P (83
,﹣6). 综上所述:当t 为2秒或
133秒时,△OPM 的面积是长方形OBCD 面积的13.此时点P 的坐标是(0,﹣4)或(83
,﹣6).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点的坐标,动点问题,求三角形的面积,还考查了绝对值、平方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解一元一次方程,分类讨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6.(1)25- ,35 (2)运动时间为4秒,相遇点表示的数字为27 ;(3)5;(4) 一共相遇了7次.
【分析】
(1)根据0+0式的定义即可解题;(2)设运动时间为x秒,表示出P,Q的运动路程,利用路程和等于AB长即可解题;(3)根据点Q达到A点时,点P,Q停止运动求出运动时间即可解题;(4)根据第三问点P运动了6个来回后,又运动了30个单位长度即可解题.【详解】
-,35
解:(1)25
(2)设运动时间为x秒
+=+
13x2x2535
=
解得x4
-⨯=
352427
答:运动时间为4秒,相遇点表示的数字为27
(3)运动总时间:60÷2=30(秒),13×30÷60=6…30即点P运动了6个来回后,又运动了30个单位长度,
-+=,
∵25305
∴点P所在的位置表示的数为5 .
(4)由(3)得:点P运动了6个来回后,又运动了30个单位长度,
∴点P和点Q一共相遇了6+1=7次.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数轴的应用,难度较大,熟悉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37.(1)详见解析;(2)①16;②在移动过程中,3AC﹣4AB的值不变
【解析】
【分析】
(1)根据点的移动规律在数轴上作出对应的点即可;
(2)①当t=2时,先求出A、B、C点表示的数,然后利用定义求出AB、AC的长即可;
②先求出A、B、C点表示的数,然后利用定义求出AB、AC的长,代入3AC-4AB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
(2)①当t=2时,A点表示的数为-4,B点表示的数为5,C点表示的数为12,∴AB=5-(-4)=9,AC=12-(-4)=16.
②3AC-4AB的值不变.
当移动时间为t秒时,A点表示的数为-t-2,B点表示的数为2t+1,C点表示的数为3t +6,则:AC=(3t+6)-(-t-2)=4t+8,AB=(2t+1)-(-t-2)=3t+3,∴3AC-4AB=3(4t+8)-4(3t+3)=12t+24-12t-12=12.
即3AC﹣4AB的值为定值12,∴在移动过程中,3AC﹣4AB的值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