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钢市高三语文模拟(四)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舞钢市高三语文模拟(四)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的茶俗以大众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
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试图教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茶舍要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
水最好是甘冽的泉水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唱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鉴;主宾不解茶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茶具粗劣,。
(1)
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画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0分)
2. (6分) (2017高三·吉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虽然风电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广阔,但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弃风限电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西北、华北、东北“三北”地区,已成为制约我国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弃风限电现象的根本在于有效解决风电消纳问题。
专家认为,“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市场容量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为实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和20%的目标,我国应加快推动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因为风电已经从补充能源进入到替代能源的发展阶段,成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如今,从西北、华北、东北到东南沿海,到处耸立着风机,我国风电呈现快跑态势,装机规模持续迅猛增长。
“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连续5年领跑全球,累计新增9800万千瓦,在电源结构中的比重逐年提高。
到2015年年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达到1.29亿千瓦,年发电量1863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3%,比2010年提高2.1个百分点。
风电已成为我国继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
专家认为,我国风电能迅猛增长得益于政策的持续性、补贴的力度大、投资者涌入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与风电疾驰发展的脚步相挟而来的是弃风限电问题十分严重。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全国弃风率为10%;2012年全国弃风率达到高峰,为17%;2014年全国弃风率为8%,同比下降4%。
但今年以来,风电弃风现象加剧,上半年全国弃风电量1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1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15.8%,同比上升6.8%。
“造成风电发展双面性的原因是风电消纳问题严重。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达到1.29亿千瓦;而在2005年年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仅为126万千瓦。
10年间,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增加100多倍。
风电发展速度过快、电网建设跟不上等是导致我国风电消纳问题的最重要原因。
此外,风电也存在着波动性、随意性、不稳定性等缺陷。
“三北”地区是风电消纳问题特别严重区域,原因在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风电消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风电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关乎风电发展的生死存亡。
对此,《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消纳优先,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并举的原则,优化风电建设布局,大力推动风电就地和就近利用。
(本文作者叶伟,节选自2016年12月《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有删改)
(1)
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由于风力发电是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现如今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和东南沿海,都很重视风力发电。
B . 要实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和20%的目标,我国就必须加快推动风电这种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C . 2015年我国风力发电并网装机容量是十年前的100多倍,可以说我国风力发电是疾驰发展的,呈现出快跑的态势。
D . 波动性、随意性、不稳定性等是风力发电存在的缺陷,这些缺陷也造成了风力发电的消纳问题。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我国风力发电已经从补充能源进入到替代能源的发展阶段,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B . 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经过五年的迅猛增长,已经达到9800万千瓦,在电源结构中的比重也是逐年提高
的。
C . 虽然2014年全国风力发电过程中的弃风率仅为8%,但是在风电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全国弃风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D .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三北”地区,风力发电的消纳问题就特别严重,这已经严重制约了风力发电的健康持续发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来看,任何时期、任何国家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愈大,风力消纳问题也就愈加严重。
B . 风力消纳问题是指风力发电发出来的电接入电网、再输送出去加以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不理想状况。
C . 国家对风力发电所给予的持续性政策、大力度的补贴,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再加上投资者的资金投入等,都推动了我国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
D . 我国认为,要想让风力发电摆脱风电消纳问题而顺利发展,就必须要坚持消纳优先,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并举的原则,推动风电的就地与就近利用。
3. (2分) (2017高一上·邯郸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城宋韵半城水
——古城开封的“治水经”
王胜昔赵海龙
开封临湖而生、伴河而现的景点不胜枚举,将这些独成一景的景点“串”起来,形成完整的水系生态系统,是开封人的共识。
然而,当“六河连五湖”的水系工程开建后,人们却犹豫了,因为水系工程建设涉及大面积搬迁。
陈慧玲,这位从小在御河边长大的市民,有着自己的顾虑:自家超市生意又该如何经营下去?但不搬迁又会影响水系工程。
像众多市民一样,思忖再三的陈慧玲最终选择了搬迁。
搬迁后她笑言,“居住环境比以前更美,新开的超市店面比以前更大,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在搬迁名单上,还有一些私营企业。
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主动搬迁。
正如一位私营企业主所说:“搬迁肯定有很大损失,但能让开封更美,为生态文明让路,这是值得的。
”
推进水系工程建设,不能一迁了之。
对于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遗存,开封市政府出台了《古城保护与更新改造管理办法》,明确要予以保留。
贯通后的御河,引入了体验游、文化游等新业态,唤醒了沉睡的宋都美景。
想象一下:华灯映水,画舫凌波,御河之上“宋桥飞虹”“五园竞秀”“两岸叠翠”等美景尽收眼底,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怎能不油然而生?
如今,东护城河沿岸的生态廊道处,都有不少市民早起锻炼。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河道两岸几年前曾是市民随意倾倒垃圾的场地,加之屡禁不止的违章建筑,开封城市内河沿岸一度成为“脏乱差”的代表。
随着水系工程建设快速推进,为城市添“绿”成为开封市民的共同心愿。
这几年,每到植树节,市政府都会制定专项方案,以便高效、有序地引导市民义务植树。
市民义务植树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当然,添“绿”不只是栽几棵树那么简单,在开封市委、市政府看来,这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的系统工程。
于是,以美化环境、防风固沙、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等为目标的生态廊道绿化工程全面铺开。
此项工程既促进了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又解决了农业耕种与林业发展的矛盾。
在蔡丘村,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种树不如种田,大片大片的庄稼地难得瞧见几棵树。
由于缺少林木遮挡,每年春季风沙肆虐不已,农民的丰收愿望一次次落空。
“自从防护林网建起来后,风沙小了,粮食产量也上来了。
现在一亩小麦能比过去多打十分之一的粮食。
”农民李和德高兴地说。
从“种树不如种田”到“要想种好田,还得先种树”,开封生态环境的改善见证了农业增产的喜人变化,也促进了当地农民的思想认识转变。
如今,开封以路、河、沟、渠为骨架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正在加快完善,平原绿化、防沙治沙等工作均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作为老工业基地,开封的化工、纺织等产业较发达,一度衍生出来的众多的小化工厂、小纺织厂,曾为开封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当时在开封有近百家,有些已在行业内小有名气,但当生态文明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时,这些小化工厂、小纺织厂就显得格格不入。
他们在排污治理上缺乏技术、缺少设施,这些小化工厂的外排污水严重污染了河流水质,导致一些河流水质指标长期不达标,成为当地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臭水沟”。
深思熟虑后,开封市委、市政府选择了“刮骨疗伤”。
众多属于“小散乱污”的化工厂、纺织厂随之关停。
随着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持续深入开展,开封水质环境逐年改善。
2016年,全市水质平均达标率为8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21项考核因子的平均浓度连续多年达到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与此同时,更多的企业加快了节能减排、转型升级步伐,经济也由此步入提质增效的发展快车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开封人都知道水系生态系统好,但在实际建设中,很多人曾犹豫不决,主要是怕搬迁后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工作。
B . 开封城的内河沿岸曾经成为市民们随意倾倒垃圾的场地,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开封市市民的文明素养还不够髙。
C . 生态廊道绿化工程的建设,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使得农民种的粮食增产了,从而实现了丰收的愿望,农民都很髙兴。
D . 众多小化工厂、小纺织厂虽然曾为开封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但在排污治理上缺乏技术、设施,其所排污水严重污染了河流水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 在蔡丘村声势浩大的水系生态系统建设中,所有要搬迁企业明知会有很大损失,但由于政府补偿得当,还是在最短时间内主动搬迁。
B . 开封市经过完整的水系生态系统建设,还在御河引入了体验游、文化游等新业态,使贯通后的御河景色美不胜收。
C . 对于绿化建设工程,开封市委、市政府认为不只是栽几棵树那么简单,但开封市市民认为绿化工程就是种树添绿。
D . 以前蔡丘村的农民认为种树不如种田,但现在认为要想种好田就要先种树,这是他们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个大转变。
E . 2016年,开封市水质平均达标率为88.9%,髙于全省平均水平,这完全得益于关停“小散乱污”的化工厂、纺织厂。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开封市为打造水系生态城市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何老师
曾宪涛
何老师是我中学时的数学老师,已退休几年,现在和我住一个小区。
每每遇到他,总见他挎个布包,包里凸显出酒瓶的形状。
问他干吗去,回答买啤酒,要么回答卖酒瓶。
尽管不好意思,还是如实回答。
他告诉我他酒瘾很大,现在病重,医生不准喝酒,便改喝啤酒,每天两瓶。
何老师有两个孩子,小的在外地工作,大的是个女儿,好像有点毛病,个子长不高,学习也不行,只上到初中毕业,就在我单位食堂找了份工作,三十六七了还没成家。
何老师最操心她。
他女儿我认识,她也知道我是她父亲的学生,我去食堂买饭,她会对我笑笑。
何老师说,医生说她不能结婚。
何老师还说自己是活不长久的,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
那天下班回来,妻对我说,何老师老是在咱家窗前转来转去,好像有什么事。
我忙站到窗前,果然见何老师又转回来了,他肩上没有挎布包。
我朝窗外说,何老师,有事吗?
我打开门,何老师进来,就在茶几旁的小凳上坐下。
我叫他坐沙发,他摆摆手,我拿烟给他,他也摆摆手说,只喝酒不抽烟,接下来问我,结果出来了吗?
他一问,我才想起最近单位要裁员。
裁谁不裁谁,先由基层各部门员工投票,最后再领导确定。
按老百姓的说法就是投票选下岗的。
几天来,他们家一直在坐卧不宁的煎熬中等待着今天的结果。
雯雯太老实,也不会为人,投票肯定会被投下来。
何老师满面忧愁,不知结果出来了没有?
还没听说。
我安慰老师,雯雯那么能干,领导会掌握的,她不会下来。
何老师摇摇头。
我忽然想起问,你没找过启华吗?启华是我们单位老总,也是何老师的学生。
何老师说没有。
为啥不跟启华打个招呼?
他叹了口气,那怎么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他再是老总,你也是他老师。
何老师表情极为难堪。
看得出他心里的矛盾,既不愿做这种事,又怕对不住女儿。
他摇摇头说,当老师的怎么能找学生走后门,她妈这两天一直跟我吵,骂我没用。
我说,你该早提醒我一下,我来跟启华说。
何老师摆摆手,站起身要走,又说,不知结果啥时候能出来?
我说,你等等,我问问启华。
我立刻拨通了启华的电话,问他裁员名单出来了吗。
启华问我,问这干啥。
我直接问,何老师的女儿雯雯怎么样?那边低声道,没有她。
我这里还有人,回头再说。
电话挂了。
何老师一直眼巴巴地看着我打电话,当我放下电话告诉他裁员名单没有雯雯时,他脸上两行泪水无声地流了下来。
妻递给何老师一条毛巾,何老师擦了把脸说,这下放心了,雯雯要是下岗了,我也没法活了。
何老师连声说着谢谢走了。
后来我见到启华时,他告诉我,要是按票数,何雯雯真要下岗了,我给动了一下。
我说,何老师说他不好意思找你。
启华说,不找好,不找好,我心里有数。
你不要告诉老师,千万别叫老师谢我。
我拿不准该不该把启华动手脚的事告诉老师,在路上遇见老师,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说了。
老师听后突然站住,看着我道,我该怎么办?我说,启华说千万别谢他,免得传出去叫他被动。
老师怔了怔,说,不是这个意思……
第二天,何老师就找我来了,说他昨晚一夜没睡好觉,说着从布包里拿出两瓶酒,竟然是两瓶茅台,很老很老的包装。
何老师告诉我,这还是你们上学那时候一个学生家长送到我家的,感谢我对他孩子的辅导。
当时我没在家,他放下酒就走了。
我到底也不知道是谁送的。
何老师又说,多少年来,这酒我一直没舍得喝,你拿去送给启华,问问他是把谁换下了雯雯,求求他,叫人家上岗,不然……不然我这往后的日子都不会安心的。
这是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的,看着老师那无法拒绝的眼神,只好同意了。
我把酒放在启华桌上,把老师的话对他说了。
启华看着酒,看了良久,我本以为他要责怪我,没想到启华对我道,你叫老师安心吧,没人换下雯雯,完全是按票数来的,我根本没动手脚。
我愣住了,转身要走的时候,启华又叫住了我,知道当年这酒是谁送给老师的吗?
我转过头,惊奇地看着启华……
半晌,启华对我摆摆手说,你先回吧,等有时间我和你一块儿去看老师。
(1)
小说中的何老师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2)
“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启华先是说为雯雯的留下动了手脚,后来又说没有动手脚,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是真实的?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20高三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
生而失父,与祖母居。
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大散财货,甚得乡邑欢心。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
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
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
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南到居巢就瑜。
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
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
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
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
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北方诚多务也。
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
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权即遣肃行。
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
肃径迎之,劝备与权并力。
备甚欢悦。
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九》,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B . 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C . 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D . 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侨、札之分:春秋郑国公孙侨(子产)与吴国公子季札在外交事务中一见如故,互赠缟带纻衣以表友情。
后以此比喻朋友之交。
B . 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这里孙权说的是父亲离世,自己也就成了孤儿。
C . 桓文: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并称。
《孟子》中就有齐宣王问询“齐桓晋文之事”,由此可见他也想要建功立业,称霸天下。
D . 吊:吊丧的意思,鲁肃要去悼念死去的刘表,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以借机行事。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鲁肃为人不吝惜财物,愿以财物助人。
不只是得到乡里之人的赞誉,也得到身为居巢长的周瑜的认可。
B . 鲁肃在选择自己的出路时很有理性。
虽然袁术给了自己东城长一职,但认为袁术不会有大发展,所以带人向南投靠周瑜。
C . 鲁肃才华与众不同。
孙权与他初次相谈,就发现鲁肃对天下形势的客观分析与众不同,后来曹操有欲东之
问,孙权更深感鲁肃的不可替代。
D . 鲁肃一心要帮助刘备。
因为刘备堪称天下的英雄,且拥有十分有利的荆州,所以他说服了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抗曹。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
②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2019·天津)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 ,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
B . 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
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
C . 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 . 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9高一上·浮山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将焉取之?”
(2)《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 (5分)(2017·滨州模拟) 下面是某高校广播站为前来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写的广播稿,其中有几处表述不够规范,请找出其中四处并加以修改。
亲爱的同学们:
欢迎您莅临我校参加自主招生选拔考试,诸君的到来让我们倍感荣幸。
我校是百年名校,环境优美,三面环山,东面是美丽的海滨。
自主招生考试期间我校的阅览室、实验室等功能教室全部对外开放,学生会的志愿者们将会鼎力相助。
希望您能取得优异的佳绩!
9. (1分) (2016高三上·杭州模拟) 人生的境界因人而异。
请仿照例句,另选一个词概括你所追求的境界,并加以说明。
例句:平淡,是一种境界。
高山无语,深潭无波。
不是平庸之平,也非乏味之淡,而是内心的平和,是物我两忘的淡泊。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
(墨子)
文质因其宜,繁约适其度。
(《周书》)
与其文而失实,何如质以传真也。
(章学诚)
面对以上各种说法,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