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比较流行的写作模式有过程写作指导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比较流行的写作模式有过程写作指导模式
写作教学一般以一次作文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写作教学过程一般指一个教学单元(一次作文)的过程。
写作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写作的动态过程,如果我们用一定的文字符号对这一动态过程的逻辑顺序进行描述,那么,这便是写作教学过程模式。
一、典型的写作教学过程模式及分析评价
传统的写作教学过程模式包括三个阶段:命题、指导、评改。
命题一教师引经据典作为题目:指导一一主要是指导学生审题;评改一一教师修改学生习作,并作点评。
在此模式中,教师指导之所以是指导审题,与作文内容有直接关系。
因为题日乃圣人之言,学生的作文不过是闸述题目的微言大义,即“代圣人立言”。
可见,这一模式显然是一个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生写作过程的一般特点。
随着语文教学理论的发展,我国的语文教育研究人员曾经提出过多种写作教学过程模型,其中如下三种模型较为典型:1.“命题一一指导一一批改—一讲评”四环节模型。
2.“观察、思考一一构思、表达一一修改”三阶段模型。
3.“作文前指导一一作文全程指导一一作文后指导”三步骤模型。
用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论分析,上述三种模型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二、基于现代心理学的现在比较流行的写作教学过程模式
写作教学本质上是一种问题解决教学。
因而,研究写作教学过程首先要遵循问题解决的一般教学过程规律。
关于问题解决教学过程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杜威把问题解决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让学习者面临某种疑难情境一一引导学习者明确问题一一促使学习者将问题与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提出解决的假设一一让学习者将答案组合到认知结构之中,并把它应用于下边的问题或同类问题的新的陌生的例子之上,实现“做中学”;布鲁纳的以发现学习为其基本特征的问题解决教学过程模型是:第一,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第二,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感,以激发探究;第三,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第四,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来做判断的资料:第五,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第六,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后解决问题。
上述几个问题解决教学过程模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综合起来,有几点对我们设计写作教学过程模型是有较大启发的:一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些模型都把让学生明确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
所谓明确问题,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弄清学习的目标。
二是要帮助学生激活先前知识。
要引导学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
三是重视资料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要求教师提供或引导学生搜集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资料。
四是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中要让新知识顺利进入学生的命题网络。
五是要教问题解决的策略。
无论是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还是为他们搜索解法提供支持,实际上都是让学生学习和运用策略性知识。
六是要进行适当的变式练习,这是概念和规则向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转化的一个必经环节。
据此,我们可以把写作教学过程概括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告知教学目标和作文标题,明确写作要求。
教师要把需要学习的写作规则用具体的语言陈述出来。
学生通过审视、分析教学目标和作文标题确定本次作文练习所需学习的规则及其涉及的写作内容知识、写作技能和策略性知识分别是什么。
2.提示学生回忆、激活原有知识。
要把本次作文需要学习和运用的写作规则和相关知识与学生已掌握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原有知识顺利进入写作记忆。
3.提供构思策略,拟定写作计划。
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一定概念和规则进行审题和构思的基本思路,编写写作提纲。
4.创设变化情境,进行表达练习。
在本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各种条件下运用各种(口头的或书面的)方式进行表达练习。
5.及时批改讲评、反思修改作文。
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
并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师评语对作文进行反思,并作进一步的修改。
总之,现代教学理论下的写作模式教学也是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而来的,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打开思路,勇于拓展创新,相信,我们的写作能力教学一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