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 (共3题;共14分)
1. (3.0分) (2017七上·卢龙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蕉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字。
①用音序检字法查“摘”: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②用部首检字法查“伫”: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2. (8分) (2019七上·余杭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2) 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渲染春时节凄楚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
(4)杜甫诗句“________”,既寄寓了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选用《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诗句)
(5)“________,________。
”面对内地科技爆发、经济崛起,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期望能搭上国家发展的快车,为自己、更为香港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选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
3. (3.0分)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请在下列语句的横线上写出与该场合相适应的敬辞谦语。
①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
”
②与人初次见面说“”,好久未见说“久违”。
二、阅读 (共6题;共52分)
4. (5分) (2019九上·吉林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当时雷横和刘唐就路上斗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众土兵见雷横赢刘唐不得,却待都要一齐上并他。
只见侧首篱门开处,一个人掣两条铜链,叫道:“你们两个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多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说。
”便把铜链就中一隔,两个都收住了朴刀,跳出圈子外,来,立住了脚。
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这人乃是(A),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
(1)选文中的A指的是________(人物),后来他献计和晁盖等人一起________(情节)夺了梁中书送给蔡
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
(2)请依据你所了解的内容,为A做以简要的人物介绍。
5. (4分) (2019九上·浙江期中) 艾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想象,有的已经形成系列,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
请选择你在平时阅读中最有感触的两个意象,结合具体诗作,仔细品味,体会它们蕴含的感情,领会其中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6. (13.0分)阅读《漫话溜索》一文,完成小题。
漫话溜索
①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连接两岸的桥.这种桥,即所谓的“溜索”,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连接两岸,也称“索桥”。
②横断山河谷,水流湍急,岸壁陡峭,雨季河水猛涨,船和竹筏都难以渡江。
于是,各式各样的索桥便成了这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③溜索,古人称“撞”。
《茂州志》中“悬撞度索”和《蜀中广记》中“度索寻撞之桥”等记载,都是先民们对溜索的描述。
④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直到如今,在怒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还有种种传说。
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当初,沿江族群的民众在两岸各选一个臂力很好的精壮男子,在钓鱼线上各拴一石头,两岸对抛,一旦拴着石头的两条钓鱼线在江中相勾连缠绕,就由其中一方把钓鱼线徐徐拉上岸,一方面固定勾连,一方面在鱼线上拴好又粗又结实的藤绳,再由另一方徐徐拉动,最后藤绳横贯两岸,并被固定在两岸的溜柱上,用木棍绞紧,即成溜索。
这个传说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怒江上没有桥梁,洪水季节,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输物资无一不靠溜索。
那时的溜索,一般是用两根一头高一头低的竹篾索或藤索组成,再架上底兜,过溜时,人、马都得捆在底兜上.离岸时用力推一下,靠“滑梆”在溜索上滑行,有时,还得手脚并用,沿索攀缘。
常常有人因滑梆和溜索出事坠入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关心两岸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首先将竹溜、藤溜换成了钢丝溜,有些溜索还配上了滑轮。
与此同时,还沿江修通了公路,架起了不少吊桥,交通变得安全方便多了。
⑥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每隔一段都有一对钢质的溜索,一根溜过去,一根溜过来,都有坡度,过溜时既省力,又迅速。
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
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逢年过节,人们还把它当作游戏的工具,你溜过来,我溜过去,欢声笑语,别有一番风趣。
(1)文章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
(2)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⑤段画线句中“无一不”的表达作用。
(4)随着社会的发展,你认为溜索在将来还有无保留的必要?请说说理由。
7. (12分) (2017九上·房山期中) 阅读《轻放》,完成下列小题。
轻放
安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
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
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
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
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气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
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
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
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似乎,他遇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
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
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
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
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
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⑪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
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4期)
(1)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
(2)认真品读第⑪段,联系全文回答:为什么说硕士毕业的“我”“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3)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
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8. (5.0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题目。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乾坤”是什么意思?句中的“浮”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此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 (13.0分) (2017九上·崇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
十八,归①先府君②。
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③ ,越二载,生铨④ ,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⑤ ,戚党⑥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
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⑦。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⑧ ,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
吾母垂涕扑之⑨ ,令跪读至熟乃,未尝倦也。
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
②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③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
④铨:作者蒋士铨自称。
⑤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
⑥戚党:亲威和乡邻。
⑦吟哦声:读诗的声调。
⑧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
⑨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时/府君年四十余
B . 母必正色/婉言规
C .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
D . 令/跪读至熟乃
(2)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怡________
②暇________
③过__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②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4)请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三、写作 (共1题;共54分)
10. (54分) (2019七下·大庆期末) 作文
明月清风,荒漠戈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和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
请以《给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 (共3题;共14分)
1-1、
1-2、
2-1、
2-2、
2-3、
2-4、
2-5、
3-1、
二、阅读 (共6题;共52分)
4-1、
4-2、
5-1、
6-1、
6-2、
6-3、
6-4、
7-1、
7-2、
7-3、
8-1、
8-2、
9-1、
9-2、
9-3、
9-4、
三、写作 (共1题;共54分)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