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可.波罗的民间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马可.波罗的民间故事
⼀部书,第⼀次为西⽅⼈开启了东⽅之门,让很多欧洲⼈⼏个世纪以来⼀直⼼怀东⽅情结。

没错,这本书就是《马可.波罗游记》,但是对于马可波罗的故事你知道吗?下⾯就来跟我看看吧!
欧洲来客马可·波罗
元世祖在位的时候,成吉思汗时期开始建⽴的庞⼤的蒙古汗国,已经分裂成四个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汗国),元朝皇帝在名义上还是四个汗国的⼤汗。

在那个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最富庶的国家,西⽅各国的使者、商⼈、旅⾏家纷纷慕名到中国来观光。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的⽗亲尼古拉·波罗和叔⽗玛飞·波罗,原来是威尼斯的商⼈。

兄弟俩常常到国外去做⽣意。

蒙古汗国建⽴以后,他们带了⼤批珍宝,到钦察汗国做⽣意。

后来,那⼉发⽣战争,他们⼜到了中亚细亚的⼀座城市——布哈拉,在那⼉住了下来。

有⼀次,忽必烈的使者经过布哈拉,见到这两个欧洲商⼈,感到很新奇,对他们说:“咱们⼤汗没见过欧洲⼈。

你们如果能够跟我⼀起去见⼤汗,保能得到富贵;再说,跟我们⼀起到中国去,再安全也没有了。


尼古拉兄弟本来是喜欢到处游历的⼈,听说能见到中国的⼤汗,怎么不愿意?两⼈就跟随使者⼀起到了上都(今内蒙古⾃治区多伦县西北)。

忽必烈听到来了两个欧洲客⼈,果然⼗分⾼兴,在他的⾏宫⾥接见了他们,问这问那,特别热情。

尼古拉兄弟没准备留在中国,忽必烈从他们那⼉听到欧洲的情况,要他们回欧洲跟罗马教皇捎个信,请教皇派⼈来传教。

两⼈就告别了忽必烈,离开中国。

在路上⾛了三年多,才回到威尼斯。

那时候,尼古拉的妻⼦已经病死,留下的孩⼦马可·波罗,已经是⼗五岁的少年了。

马可·波罗听⽗亲和叔⽗说起中国的繁华情况,⼗分羡慕,央求⽗亲带他到中国去。

尼古拉觉得让孩⼦⼀个⼈留在家⾥不放⼼,就决定带他⼀起⾛。

尼古拉兄弟见了教皇之后,带着马可·波罗到中国来。

路上⼜花了三年多,在公元1275年到了中国。

忽必烈已经即位称帝,听到尼古拉兄弟来了,派⼈从很远的地⽅把他们迎接到上都。

尼古拉兄弟带着马可·波罗进宫拜见元世祖。

元世祖⼀看尼古拉⾝边多了⼀个少年,诧异地问这是谁,尼古拉回答说:“这是我的孩⼦,也是陛下的仆⼈。


元世祖见到马可·波罗英俊的样⼦,连声说:“你来得太好了。


当天晚上,元世祖特地在皇宫⾥举⾏宴会,欢迎他们。

后来,⼜留他们在朝廷⾥办事。

马可·波罗⾮常聪明,很快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

元世祖发现他进步很快,⼗分赏识他,没有多久,就派他到云南去办事。

元世祖喜欢了解各地风俗⼈情,过去,朝廷使者到各地去视察,回来的时候,问他们风俗⼈情,都讲不出。

马可·波罗出去,每到⼀处,都留⼼考察风俗⼈情。

回到⼤都,就向元世祖详细汇报。

元世祖听了,直夸马可·波罗能⼲。

以后,凡是有重要的任务,元世祖总派马可·波罗去。

马可·波罗在中国整整住了⼗七年,被元世祖派到许多地⽅视察,还经常出使到国外,到过南洋好⼏个国家。

他在扬州呆过三年,据说还在那⾥当过总管。

⽇⼦⼀久,三个欧洲⼈不免想念家乡,三番五次向元世祖请求回国。

但是元世祖宠着马可·波罗,舍不得让他们⾛。

恰好那时候,伊尔汗国国王的⼀个妃⼦死了,派使者到⼤都来求亲。

元世祖选了⼀个名叫阔阔真的皇族少⼥,赐给伊尔汗国国王做王妃。

伊尔汗国使者认为⾛陆路太不⽅便,知道尼古拉他们熟悉海路,就请元世祖派尼古拉他们⼀起护送王妃回国。

元世祖只好答应。

公元1292年,尼古拉兄弟和马可·波罗就和伊尔汗国使者⼀起,离开中国乘海船经过印度洋,把阔阔真护送到了伊尔汗国,经过三年的跋涉,才回到威尼斯。

这时候,他们离开威尼斯已经⼆⼗年。

当地⼈长久没听到他们的消息,都以为他们死在国外了。

现在看到他们穿着东⽅的服装回来,⼜听说他们到过中国,带回许多珍珠宝⽯,都轰动了。

⼈们给马可·波罗起个外号,叫做“百万家产的马可”。

没有多久,威尼斯和另⼀个城邦热那亚发⽣冲突,双⽅的舰队在地中海⾥打起仗来。

马可·波罗⾃⼰花钱买了⼀条战船,亲⾃驾驶,参加威尼斯的舰队。

结果,威尼斯打了败仗,马可·波罗被俘,关在热那亚的监牢⾥。

热那亚⼈听说他是个著名的旅⾏家,纷纷到牢监⾥来访问,请他讲东⽅和中国的情况。

跟马可·波罗⼀起关在监牢⾥有⼀个名叫鲁思梯谦的作家,把马可·波罗讲述的事都记录了下来,编成⼀本书,这就是著名的《马可·波罗⾏纪》(⼀名《东⽅闻见录》)。

在那本游记⾥,马可·波罗把中国的著名城市,像⼤都、扬州、苏州、杭州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称颂中国的富庶和⽂明。

这本书⼀出版,激起了欧洲⼈对中国⽂明的向往。

热那亚⼈因为马可·波罗出了名,把他释放回国。

马可·波罗的故事
马可·波罗是世界着名的旅⾏家,1254年⽣于意⼤利威尼斯⼀个商⼈家庭。

17岁时跟随⽗亲和叔叔,途径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

回国后出了⼀本《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对东⽅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了巨⼤的影响。

同时,西⽅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马可·波罗⼩时候,他的⽗亲和叔叔到东⽅经商,来到元⼤都(今天的北京)并朝见过蒙古帝国的忽必烈⼤汗,还带回了⼤汗给罗马教皇的信。

他们回家后,⼩马可·波罗天天缠着他们讲东⽅旅⾏的故事。

这些故事引起了⼩马可·波罗的浓厚兴趣,使他下定决⼼要跟⽗亲和叔叔到中国去。

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位旅伴⼀起向东⽅进发了。

他们从威尼斯进⼊地中海,然后横渡⿊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到波斯湾的出海⼝霍尔⽊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

然⽽,这时却发⽣了意外事件。

当他们在⼀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了,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

半夜⾥,马可·波罗和⽗亲逃了出来。

当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

马可·波罗和⽗亲、叔叔来到霍尔术兹,⼀直等了两个⽉,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陆路。

这是⼀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是让最有雄⼼的旅⾏家也望⽽却步的路。

他们从霍尔⽊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尔⾼原,⼀路上跋⼭涉⽔,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来到了中国新疆。

⼀到这⾥,马可·波罗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

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的和⽥,还有处处花⾹扑⿐的果园,马可他们继续向东,穿过塔克拉玛⼲沙漠,来到古城敦煌,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画。

接着,他们经⽟门关见到了万⾥长城。

最后穿过河西⾛廊,终于到达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

这时已是1275年的夏天,距他们离开祖国已经过了四个寒暑了!
马可·波罗的⽗亲和叔叔向忽必烈⼤汗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礼物,并向⼤汗介绍了马可·波罗。

⼤汗⾮常赏识年轻聪明的马可·波罗,特意请他们进宫讲述沿途的见闻,并携他们同返⼤都,后来还留他们在元朝当官任职。

聪明的马可·波罗很快就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

他借奉⼤汗之命巡视各地的机会,⾛遍了中国的⼭⼭⽔⽔,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惊呆了。

他先后到过新疆、⽢肃、内蒙古、⼭西、陕西、四川、云南、⼭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

他每到⼀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情。

在回到⼤都后,⼜详细地向忽必烈⼤汗进⾏了汇报。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宠伟壮观的都城、完善⽅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

书中的内容,使每⼀个读过这本书的⼈都⽆限神往。

17年很快就过去了,马可·波罗越来越想家。

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和⽗亲、叔叔受忽必烈⼤汗委托,护送⼀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

他们趁机向⼤汗提出回国的请求。

⼤汗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

1295年末,他们三⼈终于回到了阔别⼆⼗四载的亲⼈⾝边。

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威尼斯,他们的见闻引起了⼈们的极⼤兴趣。

他们从中国带回的⽆数奇珍异宝,⼀夜之间使他们成了威尼斯的巨富。

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不幸被俘。

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便有了马可·波罗⼝述、鲁思梯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

这本书在欧洲⼴泛流传,激起了欧洲⼈对中国⽂明与财富的倾慕,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陆的发现。

⼈物介绍
马可·波罗,1254年9⽉15⽇出⽣于克罗地亚考尔楚拉岛,威尼斯旅⾏家、商⼈,着有着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于1324年1⽉8⽇逝世。

《马可·波罗游记》关于中国的经历的描写,在中西⽅史学界尚存有⼀定争议,⽽且争议双⽅都不能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来过或者未来过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