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刺法灸法学B》平时作业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治神 B.针感 C.针动 D.守气 E.搜气 答案:A
26.通过各种方法,催促气至的方法称: A.补泻法 B.针感 C.催气法 D.守气 E.捻转法 答案:C
27.当针下得气后,通过各种方法守住针下经气勿失的方法称: A.守气法 B.得气 C.催气法 D.行针法 E.捻转法 答案:A
28.当针下得气后,用特定的方法使针感向病所传导扩散的方法称: A.行针法 B.得气法 C.催气法 D.行气法 E.守气法 答案:D
32.捻转补泻法的泻法为 A.拇指向前用力重,向后用力轻 B.拇指向前用力轻,向后用力轻 C.拇指向后用力重,向前用力轻 D.拇指向后用力重,向前用力也重 E.拇指持续向前用力 答案:C
33.徐疾补泻法的补法特点是: A.缓慢进针,快速出针 B.缓慢进针,缓慢出针 C.缓慢出针,快速进针 D.快速进针,快速出针 E.快速进针,缓慢出针 答案:A
31.决定针刺补泻效果的决定因素主要是:
A.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腧穴作用的相对的特异性;针刺的手法 B.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腧穴所在的阴经和阳经;针具的质量 C.自然界的环境变化;腧穴是否具有补泻作用;针刺的手法 D.针刺时间的长短;腧穴作用的相对的特异性;守神 E.腧穴所在神经阶段;针刺的轻重;心理暗示 答案:A
34.呼吸补泻法的泻法特点是: A.患者呼气时进针、运针,吸气时退针、出针 B.患者吸气时进针、运针,呼气时退针、出针 C.患者呼气时进针、运针,呼气时退针、出针 D.患者吸气时进针、运针,吸气时退针、出针 E.医生呼气时进针、运针,吸气时退针、出针 答案:B
35.行针的特点是构成针刺手法轻重的主要因素,其中行针应从…考虑: A.行针者的手指粗细,行针的频率、穴位的深浅 B.行针所用针具的质量 C.行针的幅度、频率、时间和力度 D.行针时的节气 E.行针是否配合呼吸的幅度,行针持续的时间 答案:C
17.纸垫练针的主要内容为: A.指力和捻针法 B.针刺补泻法 C.进针的各种角度 D.出针法 E.针刺的基本手法 答案:A
18.适用于后身部穴位的针刺应选用: A.侧伏坐位 B.仰靠坐位 C.俯卧位 D.仰卧位 E.侧卧位 答案:C
19.“煮沸消毒法”通常要在水沸后,持续: A.10分钟 B.15-20分钟 C.60秒 D.5分钟 E.2小时 答案:B
29.当针刺得气后,用押手按压在腧穴的上方(或下方),刺手指向相反方向,进行提插捻转,促使经 气向该方向传导,此称: A.按截法 B.得气法 C.逼针法 D.补法 E.守气法 答案:A
30.凡是能使机体亢进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的针刺手法称: A.泻法 B.平补平泻法 C.补法 D.得气法 E.守气法 答案:A
20.药物消毒法,常用75%的酒精浸泡: A.10分钟 B.15-20分钟 C.160秒 D.5分钟 E.30-60分钟 答案:E
21.为防止滞针,毫针的捻转角度多控制在: A.180°-360° B.45°-90° C.360°-720° D.480°-540° E.15°-90° 答案:A
22.当针刺入一定的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是: A.摇法 B.刮法 C.烧山火法 D.捻转法 E.弹法 答案:A
3.下例各类材料中,哪种是常用来制做现代毫针 A.不锈钢 B.金 C.银 D.氧化铬 E.以上均不是 答案:A
4.刺法灸法学中的针法内容主要是指: A.温针灸 B.雷火针及太乙针 C.毫针的针刺方法 D.头针 E.《内经》刺法 答案:C
5.无需点火类的灸法是指: A.温针灸 B.天灸 C.灯草灸 D.药锭灸 E.艾炷灸 答案:B
14.如在临床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晕针时,最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使患者平卧 B.使患者饮温水 C.立即停止再针刺,并将针拔出 D.针刺人中,内关等穴 E.立即输液 答案:C
15.毫针刺入穴位的主要部位是: A.针尖 B.针身 C.针尾 D.针根 E.针柄 答案:B
16.毫针的规格是指: A.针身粗细和长短 B.针身的质地 C.针尾与针柄的构成 D.针尖的锋利的程度 E.毫针的形状 答案:A
23.当针下得气时,医生手下应有: A.沉、紧、涩、滞的感觉 B.凉、热、痒、重的感觉 C.酸、麻、胀、重的感觉 D.局部肌肉震颤 E.特殊的痛感 答案:A
24.“得气”在古代文献中又称: A.搜气 B.针感 C.针动 D.守气 E.气至 答案:E
25.在针刺过程中,医生必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可分心。此称:
6.全面总结上古以来的刺法与补泻手法的书籍是: A.《内经》 B.《针灸大成》 C.《针灸问对》 D.《难经》 E.《针灸聚英》
答案:A
7.刺法起源于 A.新石器时代 B.石器时代 C.铁器时代 D.封建社会 E.唐代 答案:A
8.最早的“罐”是: A.陶罐 B.铁罐 C.兽角 D.竹罐 E.铜罐 答案:C
北京中医药大学《刺法灸法学B》平时作业1
一、单选题 1.针具的发展前身是: A.骨针 B.竹针 C.砭石 D.铁针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针具经历了由非金属到金属发展的过程,其中金属针的发展过程为: A.由不锈钢针→铁针→银针→铜针→金针 B.由铁针→银针→不锈钢针→பைடு நூலகம்针→金针 C.由铁针→银针→金针→铜针→不锈钢针 D.由铜针→铁针→金针→银针→不锈钢针 E.以上均不是 答案:D
12.一般进针的角度可分为: A.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 45 15 B.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20 45 15 C.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 80 70 D.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 55 150 E.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 45 5 答案:A
13.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行针的辅助手法: A.循法 B.捻转法 C.刮法 D.震颤法 E.飞法 答案:B
9.最早强调双手配合操作书籍为: A.《内经》 B.《针灸大成》 C.《针灸甲乙经》 D.《难经》 E.《针灸聚英》 答案:D
10.对复式补泻手法论述最详细的著作是: A.《内经》 B.《金针赋》 C.《针灸甲乙经》 D.《难经》 E.《备急灸法》 答案:B
11.大部分穴位的针刺深度,一般以什么为原则: A.麻电感 B.疗效显著 C.未损伤血管 D.有针感而又不伤及重要脏器 E.针体外留0.5寸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