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仪器装备的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大全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大全1. 设备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设备操作手册,熟悉设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操作设备时需要佩戴相关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3. 在操作设备之前,需要先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包括电源是否接通、设备是否有损坏等情况。
4. 在操作设备时,需按照操作手册的步骤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方法。
5. 操作设备时需注意安全,禁止在设备运行时随意触摸设备的运动部件。
6. 如果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主管人员进行检查维修。
7. 操作设备期间禁止进行非操作性的谈话,以免影响操作集中度。
8. 操作设备结束后,需将设备清洁干净,归还相关物品至指定位置。
9. 操作设备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危险事故。
10. 操作设备结束后,需及时向主管人员进行汇报,并将操作记录进行归档保存。
二、设备维护规程1.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进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使用状态。
2. 维护人员需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维护,不得擅自更改维护方法。
3. 维护过程中需注意安全,使用维护工具时需佩戴防护装备。
4. 维护结束后,需进行设备的清洁和保养,保持设备的整洁和良好状态。
5. 维护结束后,需将维护记录进行归档保存,并向主管人员报告维护情况。
6. 发现设备有损坏或异常情况时,需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主管人员进行维修处理。
7. 维护人员需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行。
8. 维护人员需严格遵守维护规程,不得擅自更换设备零部件或进行未经授权的维护操作。
9. 维护人员需定期进行维护经验交流和学习,提高维护技能和水平。
10. 对设备进行维护时需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维护过程安全可靠。
设备使用安全规程1. 在使用设备时,操作人员需全神贯注,不得在操作过程中玩手机或进行其他与操作无关的活动,以免分散注意力造成安全事故。
2. 对于需要电源供应的设备,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电源接入和断开的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接线正确并牢固,避免电源泄露和触电风险。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3篇)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仪器、仪表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规范操作行为,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仪器仪表工作操作人员。
第二章仪器仪表操作管理要求第三条工作人员培训所有从事仪器仪表工作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相关知识,具备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四条仪器仪表操作前准备1. 检查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和完好性,如有故障应立即报修。
2. 检查是否具备操作所需的工具和辅助设备。
3. 准备好操作手册和说明书。
第五条仪器仪表操作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2. 操作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3.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禁吸烟、饮食等行为,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4.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限制使用仪器仪表,严禁超负荷使用或使用错误的仪器仪表。
5. 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或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第六条仪器仪表操作技巧1. 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仪表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按钮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注意操作的顺序和时机。
3. 操作人员应遵循“先关电源再操作,先停机再关电源”的原则。
第三章常见仪器仪表的操作规程第七条温度计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温度计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 将温度计浸入被测液体中,确保温度计的探头浸入液体中。
3. 读取温度时,垂直观察液体的温度计刻度,避免视线产生误差。
4. 使用过程中,避免温度计的震动和撞击,防止打破温度计。
第八条电流表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电流表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 将电流表与电路串联,确保电流能通过电流表。
3. 调整电流表的量程,使其能够测量到所需的电流。
4. 读取电流时,注意电流表刻度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换算。
第九条频率计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频率计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一、仪器设备操作的前期准备在进行仪器设备操作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熟悉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其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2. 确认仪器设备所需的供电和供气状况,保证正常运行;3. 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连接线路和传感器等,确保无故障;4. 准备所需的试剂、样品和其他操作器材,确保运行平稳;5. 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6. 在操作区域内设置警示标识,禁止非操作人员靠近。
二、仪器设备的启动与关闭1. 启动仪器设备前,必须将主电源开关置于“关闭”状态,并确认所有仪器设备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2. 启动电源,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或相关流程进行相应的操作;3. 仪器设备启动后,进行必要的预热或校准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行;4. 完成实验或操作后,根据仪器设备的要求,按照相应的顺序关闭各个设备,将主电源开关置于“关闭”状态。
三、仪器设备的常规操作流程1. 根据仪器设备的类型和操作要求,按照操作手册或相关流程进行相应操作;2. 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顺序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3. 注意操作时间、温度、压力等相关参数的控制和调节;4. 对于涉及危险物质或有害物质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人员和实验室的环境安全;5.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6. 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四、仪器设备的清洁与维护1. 每次使用仪器设备后,应进行相应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无污染;2. 清洁时应使用中性洗涤剂和清洁工具,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溶剂或擦拭工具;3.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如更换磨损的零配件、清洁传感器等;4. 清洁和维护仪器设备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南,确保操作人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5.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6. 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仪器设备的爱护意识,合理使用和保养。
仪器仪表安全操作规程(3篇)

仪器仪表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证仪器仪表的安全操作,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整性,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依据国家有关仪器仪表安全操作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编制。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单位内各类仪器仪表的安全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电气、机械、化学等仪器仪表。
第三条责任仪器仪表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保障仪器仪表的安全使用。
本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仪器仪表的管理和维护,并向使用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第四条安全意识仪器仪表使用人员必须具备安全意识,了解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遵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行动。
第五条管理措施为了保证仪器仪表的安全操作,本单位将建立健全仪器仪表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操作、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二章仪器仪表的安全操作第六条仪器仪表的操作前准备1. 仪器仪表的使用人员应仔细阅读仪器仪表的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仪表的构造、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
2. 检查仪器仪表是否存在损坏、附着异物或异常现象,确保仪器仪表处于正常状态。
3. 检查仪器仪表的电源是否正常,接地是否良好。
4. 检查仪器仪表的外部电源、电缆等配套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5. 将仪器仪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固定好,避免仪器仪表的震动和滑动。
第七条仪器仪表的操作方法1.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方式或参数。
2. 操作人员应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避免使用金属工具或其他易导电材料。
3.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清洁的操作环境,避免灰尘、杂物或化学物质对仪器仪表的危害。
4. 操作人员应避免使用过长或受损的电缆,定期检查电缆的状态,确保其安全可靠。
5. 操作人员在操作仪器仪表过程中要保持冷静,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如仪器仪表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
6. 操作人员在完成操作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对仪器仪表进行清洁和维护工作,确保其正常使用。
仪器设备标准规范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标准规范操作规程一、前言本文旨在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规程适用于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仪器、工业生产设备等。
二、安全操作1. 操作人员应事先了解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 在操作前,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3.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并进行相关考核,确保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4. 严禁在使用过程中饮食、吸烟等行为,以防止引发安全事故。
5. 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任何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三、仪器设备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 确认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应立即报修。
(2) 仔细阅读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
(3) 检查所需试剂、标准溶液等物品的存放情况。
(4) 确认操作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和易燃物。
2. 开机操作(1) 将仪器设备连接到电源,并确认电源线接触正常。
(2) 按照操作手册或设备标识的要求,打开仪器设备电源开关。
(3) 等待设备自检完成后,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功能模式。
3. 样品处理与装载(1) 准备样品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工作,包括样品的称量、溶解等。
(2)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装载方式,如液体进样、固体进样等。
(3)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或设备标识的要求,正确装载样品,注意装载顺序和量。
4. 测试参数设置(1) 根据需要,设置测试所需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温度、压力、时间等。
(2) 检查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5. 运行操作(1) 按照操作手册或设备标识的要求启动设备的运行程序。
(2) 在运行过程中,及时观察设备状态,注意异常情况的出现。
(3) 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如加样、排除气泡等。
6. 数据记录与分析(1) 操作人员应准确记录测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
(2) 根据需要,保存测试数据的原始记录和分析结果。
7. 关机操作(1) 根据操作手册或设备标识的要求,正确关闭设备的运行程序。
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概述仪器设备是各行各业进行工作的重要工具,为确保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旨在引导人员正确操作仪器设备,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第二节操作前准备在操作仪器设备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1. 工作环境准备-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杂物或障碍物;- 保持工作环境干燥、通风良好;- 将仪器设备放置在稳定的平台上。
2. 个人准备- 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鞋子;- 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手套等;- 检查个人健康状况,如感冒、头晕等情况应暂停操作。
第三节仪器设备操作正确的操作仪器设备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 熟悉仪器设备- 在操作前,仔细阅读相关的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流程;- 如果对操作流程有疑问,请向专业人员咨询。
2. 正确认识仪器设备各部件- 清楚了解仪器设备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位置;- 确保能正确操作相关控制按钮和开关。
3. 操作步骤- 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遵循正确的操作顺序,不可随意更改;- 注意操作的时机和力度,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
4. 注意安全警示标识- 正确理解和遵守仪器设备上的安全警示标识;-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警示标识有缺失或磨损,请及时报修。
第四节维护与保养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是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在维护和保养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检查-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制定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计划;- 定期检查设备的关键部件和安全装置,确保其功能完好;-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2. 清洁与消毒-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使用合适的清洁液和工具,注意使用防静电设备。
3. 防护措施- 在维护和保养过程中,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 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或潜在危险。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设备准备、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和设备维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方面的内容。
一、设备准备:1. 确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设备的供电情况,确认电源线是否接好,设备各部分是否损坏。
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
2. 准备操作所需的耗材和试剂。
根据实验或测试的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耗材、试剂和标准品等,确保拥有一切必要的材料。
二、操作方法:1. 了解设备的使用目的和原理。
在操作设备之前,应该了解设备的使用目的和原理,明确操作的目标和方法。
2. 仔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
设备的操作手册是使用设备的重要依据,应该仔细阅读,并按照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
3. 检查设备是否设置正确。
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要求,确认设备的各项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4. 操作设备。
根据实验或测试的需要,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设备的操作。
三、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在操作设备时,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眼镜、口罩等,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2. 遵守操作规范。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不得随意改变设备的工作状态。
3. 避免操作中的误操作。
在操作设备时,应集中注意力,避免出现误操作。
4. 避免设备的过载或过热。
根据设备的规定,避免设备的过载或过热现象的发生。
5. 灭火器材和急救箱的准备。
在操作设备时,应准备好灭火器材和急救箱,以备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处理。
四、设备维护:1. 定期清洁设备。
根据设备的要求,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2. 设备的保养。
按照设备的要求,进行设备的保养工作,如更换易损件等。
3. 设备的维修。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避免自行修理造成更大的损坏。
4. 记录设备维护情况。
对设备的维护工作进行记录,包括维修日期、维修内容和维修人员等。
以上是关于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的内容。
在操作设备之前,要进行设备准备工作,了解设备的使用目的和原理,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同时要注意安全事项,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与维护工作。
仪器仪表设备的操作规程

仪器仪表设备的操作规程一、前言仪器仪表设备是现代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以及各种实验和检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制定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仪器仪表设备的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确保设备的状态处于正常工作条件下。
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的外观,确保设备没有破损或异常情况。
2. 检查设备的电源,插头和电源线是否连接牢固。
3. 清洁设备的仪表面板,确保仪表读数清晰可见。
4. 检查设备的传感器和探头是否完好,并连接到正确的接口。
5. 校准设备,确保仪表读数准确。
三、操作步骤根据具体设备的特点和使用需求,制定相应的操作步骤。
以下为一般性的操作规程:1. 打开设备电源,并等待设备启动和稳定。
2. 检查设备的显示屏和指示灯,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根据需要,调整设备的参数和设置。
如需要测量温度,可设置温度范围和单位。
4. 将待测样品或物体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确保与设备传感器的接触良好。
5. 等待设备完成测量或检测过程。
期间不得随意停止设备或进行其他操作。
四、数据记录与保存在设备操作结束后,及时记录和保存相关数据和结果。
以下为常见的数据记录与保存方式:1. 使用设备内置的数据记录功能,将数据保存在设备存储器中。
2. 如设备无内置存储功能,可以使用电脑或其他外部媒体进行数据记录和保存。
3. 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明操作人员、测量时间、设备型号和其他必要的信息。
五、设备维护与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对于设备的长期稳定工作至关重要。
以下为设备的常见维护与保养方面的注意事项:1. 定期清洁设备的仪表面板和外观,并确保设备处于干燥的环境中。
2. 定期检查和更换设备的电池和电源线,确保设备供电正常。
3. 根据设备说明书,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整。
4. 如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六、操作安全在操作设备时,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以确保人员安全:1. 在操作过程中,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常用仪器的设备操作规程

常用仪器的设备操作规程一、机械安装中常用仪器设备如下:经纬仪、水准仪、测振仪、转速计、超声波探伤仪、数字温度表、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二、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1)开箱和安装:架三脚架时,三个脚尖必须稳固地插入地面,三脚架头部应尽可能地水平,高度以观测时适宜为准,注意伸缩部锁紧是否可靠,然后将仪器放在脚架头上,拧紧中心螺丝。
2)整齐:旋转脚螺旋将仪器安平,当圆水泡居中时,仪器即安平了,此时视线自动安置成水平状态。
3)瞄准和调焦:将望运镜瞄向白纸或清晰天空,旋转望远镜目镜,直至看清黑色分划线,通过粗瞄器观察,用手转动仪器使望远镜粗略地瞄准水准尺。
旋转调焦手轮,直至标尺象无视差,清晰成象于分划板上,旋转水平微动手轮,直至标尺象无视差,清晰成象于分划板上。
旋转水平微动手轮将竖丝正确地置于标尺中间。
4)标尺读数:瞄准标尺后,检查圆水泡是否居中,按一下揿钮,检查补偿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读取水平丝在标尺上的位置,先读水平丝下面最近的厘米值,估读出水平丝在厘米间隔内对应的毫米值。
5)扶尺:扶尺手应立于尺后,双手握住把手,将尺铅直地立于测点上。
6)搬站:搬站时,先检查仪器连接螺旋,然后将脚螺栓调平齐,收拢脚架,一手扶着基庄,一手斜抱着架腿夹在腋下搬站。
2、经纬仪操作规程:1)对中:先将三脚架张开置于测站点上,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
用脚架连接螺旋与仪器连接,并在下端挂上垂球,移动脚架使垂球尖大致对准站点,然后将架脚尖踏入土中,略松连接螺旋移动基座,直至垂球尖精确对准站点,拧紧连接螺栓为止。
2)整平: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水准管平行任意两脚螺旋连线,两手以相对的方向转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层中。
气泡移动的方向。
与左手拇指转动方向一致。
然后转动照准部约90°,使水准管垂直原来脚螺旋连线,转动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任何位置气泡均居中为止。
3)照准:先调节目镜使十字丝清晰,利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粗瞄目标,然后拧紧望远镜制动螺旋和水平制动螺旋,进行物镜对光,使目标影像清晰,并消除视差,最后转动水平微动螺旋和望远镜微动螺旋,俣十字丝交点与照准点重合,测量水平角时,照准点应选在目标底部,测量竖直角时,照准点应选在顶部。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大全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大全第一章引言1.1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减少事故和故障的发生,提高仪器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1.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公司或组织内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仪器、工业设备等。
第二章仪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2.1仪器设备的安装2.1.1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并确保仪器设备稳固、安全。
2.1.2检查仪器设备的供电及接线是否符合要求。
2.1.3将仪器设备连接至所需的外设,并进行必要的配置。
2.2仪器设备的调试2.2.1仪器设备的调试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配置正确。
2.2.2在调试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记录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日常操作3.1仪器设备的开关机3.1.1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应了解仪器设备的开关机操作步骤,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3.1.2关机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相关操作,如保存数据、断电、清洁等。
3.2仪器设备的检查和维护3.2.1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外观和连接线路是否损坏,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
3.2.2定期校准仪器设备,确保准确度和精度。
3.2.3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清洁仪器设备的表面和内部,避免积灰和腐蚀。
3.3仪器设备的故障处理3.3.1在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用并向维护人员报告。
3.3.2在维护人员未到场前,不得自行拆解和修复仪器设备。
3.3.3在维护人员修复后,应按照其说明进行测试,确认仪器设备已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第四章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4.1仪器设备的安全防护4.1.1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4.1.2在进行高温、高压等危险操作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4.2仪器设备的准确使用4.2.1仪器设备的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
4.2.2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仪器设备的指示及报警信息,并及时处理。
各种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各种试验仪器操作规程一、引言试验仪器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测试所必需的工具,其正确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对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此,制定试验仪器操作规程是必要的,以规范试验人员的操作行为,提高试验仪器的利用效率和实验测试的可靠性。
二、通用规范1.操作前准备在进行试验仪器操作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检查试验仪器的完好性和性能是否正常,有无损坏或故障;-确保试验仪器的电源或能源供应正常;-准备所需的辅助工具和试剂。
2.操作过程-在进行试验仪器操作前,需了解和学习相应的操作手册或说明书,并按照其中的要求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拆卸试验仪器或改变其结构和部件;-操作时需佩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防护手套等;-操作时需保持机动灵活和稳固的站立姿势,确保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干净,避免滑倒或跌倒事故的发生;-操作时需专注和集中注意力,严禁分心或草率行事;-操作电子仪器时,应注意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3.操作规范-操作前需对试验仪器进行标定和校准;-操作过程中需按照相应的步骤和顺序进行操作,遵循操作手册或说明书的要求;-操作过程中需根据试验仪器的性能和工作原理,合理调节和控制相应的参数;-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试验仪器的显示结果异常或不符合实际情况,需及时停止操作,并检查和排除故障;-操作结束后,需对试验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三、常见试验仪器的操作规程1.电子天平的操作规程-将电子天平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并保持水平稳定;-打开电源开关,待数字显示屏上显示0.000g时,即可进行称量操作;-将待称量的物品放置在天平的称盘上,并等待称量结果的稳定;-读取并记录称重结果,并清除上一次称量的数据,以便进行下一次操作;-操作完毕后,关闭电源开关,将电子天平进行清洁和维护。
2.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打开分光光度计的电源开关,并进行预热操作;-设置所需的光波长和参比光强度,并等待数值稳定;-将待测样品放置在分光光度计的测量槽中,并调整样品槽的宽度和高度;-操作分光光度计的测量按钮,进行测量操作;-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操作完毕后,关闭电源开关,对分光光度计进行清洁和维护。
采制化设备、仪器操作工操作规程

采制化设备、仪器操作工操作规程1. 一、操作前的准备1.1 检查设备及仪器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如有异常及时报修或更换。
1.2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和防滑鞋等。
2. 二、操作设备2.1 根据设备说明书正确接通电源,并检查设备开关是否正常。
2.2 调节设备操作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速等,以适应工作需要。
2.3 根据工艺要求设置设备工作模式,如手动、自动或半自动等。
2.4 操作设备开关,使其正常启动,并观察设备运行状态。
3. 三、操作仪器3.1 打开仪器电源,并检查仪器显示屏是否正常。
3.2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模式,如检测、分析或测量等。
3.3 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进行相应的样品处理步骤,如采样、预处理等。
3.4 将样品放入仪器,并按照要求进行相应参数的设置。
3.5 启动仪器,观察仪器运行状态和读取结果。
4. 四、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1 在操作设备或仪器时,严禁随意触动或修理设备。
4.2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
4.3 在操作设备或仪器前,请确认设备或仪器的操作区域是否净空,避免发生意外。
4.4 操作设备或仪器时要集中精力,严禁分心或随意离开。
4.5 操作设备或仪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设备或仪器的清洁和维护。
5. 五、操作结束后的处理5.1 关闭设备或仪器开关,并切断电源。
5.2 整理操作台面,清理操作区域,并将设备或仪器归位。
5.3 记录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备参考。
6. 六、紧急情况的处理6.1 如在操作过程中发生设备或仪器故障导致紧急情况,请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6.2 如发生火灾、泄漏等严重事故,请立即启动应急报警系统,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安全疏散和救援。
以上是采制化设备、仪器操作工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和仪器时,务必要遵守以上规程,以确保安全和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仪器使用操作规程

仪器使用操作规程《仪器使用操作规程》一、目的仪器使用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保障使用人员的安全,并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和有效使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
三、责任人员1. 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2. 使用人员负责按照本规程进行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和维护工作。
四、操作流程1. 使用前检查使用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需进行以下检查:(1)确认所需的仪器设备是否正常,无损坏或异样。
(2)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接通情况及连接线路的完好情况。
(3)确认所需消耗品齐全、状态良好。
2. 操作步骤(1)依照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正确开启和操作仪器设备。
(2)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或求助。
(3)使用完毕后,关闭电源,保持仪器设备干净整洁,存放在指定位置。
3. 故障处理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仪器设备故障,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给设备管理员,并在其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和维修。
五、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人员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应穿戴防护用具,保障人身安全。
2. 严禁擅自拆卸或改动仪器设备的任何部件。
3. 严禁无权限人员擅自操作仪器设备或私自接触设备线路。
六、其他规定1. 使用人员应定期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和仪器设备操作技能培训。
2. 各部门应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七、附则1. 本规程由设备管理员负责解释和修订,并报相关领导审核通过后执行。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保证实验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制定此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三、操作人员1. 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的证书资质。
2. 熟悉仪器设备的结构、性能、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规程。
四、操作步骤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及时报告发现的故障。
(2)核对使用的试剂、标准物质及其他辅助材料。
(3)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2. 开机操作(1)按照操作手册或标识书的要求打开仪器设备。
(2)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3. 使用操作(1)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样品制备或处理。
(2)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或事故发生。
4. 关机操作(1)按照操作手册要求关闭仪器设备。
(2)整理并清理操作间和仪器设备周边的工作环境。
五、安全注意事项1. 严禁擅自改动仪器设备的结构和参数,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调试。
2. 使用化学品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
3. 发现或怀疑仪器设备存在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
4. 操作人员有权利对不遵守安全规程的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
六、日常维护1.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2. 按照规定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调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七、操作记录1. 每次使用仪器设备前,应填写操作记录表。
2. 每次发现异常情况或事故,应及时向主管或专业人员汇报。
八、其他规定1. 本规程如有更新或修改,应及时通知所有操作人员。
2. 对本规程的解释权归公司管理部门所有。
九、责任追究违反本操作规程造成的事故由相关操作人员承担责任。
以上为本公司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望遵守并按照规程执行,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范本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范本一、概述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仪器、仪表工作人员,在使用各类仪器、仪表时应遵循的操作规程。
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仪器、仪表的正常运行,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仪表前,应仔细阅读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二、操作准备1. 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仪表前,应对仪器、仪表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查重点包括:仪器、仪表的电源是否连接正常;仪器、仪表的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仪器、仪表的传感器、控制器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2. 在操作仪器、仪表时,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手套等。
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仪器、仪表的使用1. 在使用仪器、仪表前,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仪表的使用说明书,并掌握相关操作技术和方法。
2. 操作人员应按照仪器、仪表的使用要求,正确接通电源,并确保电压稳定,以避免对仪器、仪表的损坏。
3. 在使用仪器、仪表时,操作人员应按照要求设置仪器、仪表的各项参数,并确保参数的准确性。
4. 操作人员应按照仪器、仪表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仪器、仪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方法。
5. 在操作仪器、仪表时,操作人员应保持仪器、仪表的干净整洁。
如发现仪器、仪表表面有污垢,应及时清洁,以确保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
四、仪器、仪表的维护与保养1. 在使用仪器、仪表后,操作人员应进行仪器、仪表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维护与保养重点包括:清洁仪器、仪表的表面;检查仪器、仪表的电源、传感器、控制器等部件是否正常;检查仪器、仪表的各项参数是否正常。
2.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仪器、仪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仪表的准确性。
校准工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严格按照校准程序进行。
3. 在发现仪器、仪表有故障或异常时,操作人员应及时报修,并在报修前进行适当的处理,以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扩大。
五、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在操作仪器、仪表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人身安全。
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规程1. 仪器操作前,必须仔细阅读并了解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手册。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实验室安全装备,包括实验室大衣、手套、护目镜等。
3. 严禁在无火药类仪器附近进行吸烟、进食、喝水等行为。
4. 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必须检查仪器的电源插座、电源线等是否完好,并进行电源接地。
5. 遵守仪器操作时的限制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6.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仪器的特点和操作方法,确保正确使用,避免误操作造成安全事故。
二、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实验计划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不得擅自修改。
2. 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必须对仪器进行检查,确保仪器的工作状态良好。
3. 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时,必须使用正确的实验室仪器操作方法,不能随意拆卸、修理仪器。
4. 操作人员使用仪器后,必须对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寿命。
5. 对于需要进行校准的仪器,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校准要求进行定期校准。
6. 操作人员要掌握仪器的使用技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紧急情况处理规程1. 发现仪器出现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查看说明书进行排查,并报告相关管理人员。
2. 发生仪器故障时,操作人员不得私自修理,必须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3.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周围人员的安全,并及时报告相关管理人员。
四、仪器储存规程1. 操作人员应按照仪器的存放要求将仪器妥善存放,确保仪器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 仪器存放时应保持干燥、通风,并远离火源和其他易燃物品。
3. 仪器存放时应避免受到震动和碰撞,以防止损坏。
4. 不再使用的仪器应及时整理、清洁,并妥善保存。
五、仪器维修规程1. 仪器的维修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并遵循维修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2. 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前,必须检查仪器的工作情况,并确保其停电、断电等安全措施已经采取。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校验操作,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单位内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校验工作。
第三条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和校验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规定进行操作。
第四条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和校验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禁止操作。
第二章仪器设备使用第五条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必须仔细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并参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第六条操作仪器设备必须戴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面罩等。
第七条仪器设备必须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不得受潮、受热,并保持设备周围的环境整洁。
第八条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按照仪器设备的规定进行开机、关机、调试和操作,切勿随意更改设置。
第九条使用仪器设备时,要保持设备的稳定,避免外力碰撞和震动。
第十条使用仪器设备时,要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并停止使用。
第十一条使用仪器设备时,要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如避免触摸裸露的电器元件、避免带电触摸、避免接地线脱落等。
第十二条使用仪器设备时,要注意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使用仪器设备时,要合理利用设备资源,不得浪费和滥用。
第三章仪器设备维护第十四条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前必须先确认设备已停止运行并切断电源。
第十五条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必须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和程序进行。
第十六条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全面,防止设备出现故障和损坏。
第十七条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必须注意维护材料的存放和使用,保证材料的质量和规格。
第十八条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必须定期进行,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情况制定维护计划。
第十九条仪器设备维护工作中的润滑和清洁工作必须使用规定的润滑油和清洁剂,不得随意更换。
第四章仪器设备校验第二十条仪器设备的校验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检测人员进行。
实验仪器操作规程

实验仪器操作规程《实验仪器操作规程》一、引言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的重要场所,实验仪器是进行实验所必需的工具。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和实验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流程1. 在进行实验前,首先应了解实验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操作原理。
2. 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存在损坏的仪器不得使用。
3. 操作仪器时,应按照操作手册或指导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切勿随意更改操作参数。
4. 使用完毕后,应将仪器进行清洁,保证下一位使用者能够正常使用。
5. 对于特殊仪器和复杂仪器的操作,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三、实验仪器的安全使用1. 操作实验仪器时,应戴上安全眼镜和实验手套,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2. 严禁在实验室内吃东西,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3. 实验仪器的电源应定期检查,使用绝缘手套操作高压设备。
4. 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仪器,应检查周围环境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5. 使用化学品时,应佩戴防护面罩和实验服,避免对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四、实验仪器的维护保养1. 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
2. 对于易损件的更换,应及时进行,以免影响实验的进行。
3. 长时间不使用的仪器,应进行清洁和包装,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4. 对于需要特殊保养的仪器,应按照专门的保养手册进行操作。
五、文明实验室行为规范1. 实验室内保持安静,不得进行嬉闹和打闹。
2.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和乱扔垃圾。
3. 实验室内对于他人使用的实验仪器,不得私自使用或移动。
4. 对于他人使用的实验仪器或实验室设备,不得私自进行损坏或改动。
六、结语实验仪器的操作规程是保障实验室安全和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规范,所有实验人员都应严格遵守。
同时,也希望实验室的使用者能够共同维护实验室的环境和设备,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科研环境。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单位所拥有的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
第三条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仪器、设备、计量设备、辅助设备等。
第四条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安全管理要求。
第五条本规程由本单位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负责编制和修订,并依法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和执行。
第六条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安全管理要求执行。
第二章仪器设备使用规程第七条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进行相关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进行。
第八条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使用人员必须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功能正常和安全可靠。
第九条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用户必须对仪器设备的电源进行检查,并确认电源稳定和接地可靠。
第十条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所需的工艺参数进行设置,并确保这些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第十一条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妥善保管好仪器设备和附件,并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十二条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遵守仪器设备的使用规定,禁止非法操作和违规使用。
第十三条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与其他设备和工作区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安全操作。
第十四条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及时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并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有序。
第十五条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第十六条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和操作情况,并做好数据的保存和备份工作。
第十七条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顺序进行,禁止随意更改操作步骤。
第十八条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维护保养规程进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十九条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
第二十条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预防和处理意外事故,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12.6.1 BC-300D型电脑恒应力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1、打开电源,启动油泵。
2、进入参数设置对话框,按需要设置好试验编号、试件截面、加载速度,确认“峰值保持”灯亮,若不亮,则按一下[峰值]键。
若阀口未复到位,可以按[菜单]键,将焦点移到“阀口复位”后按[选择]键进行阀口复位。
3、装好被测试样。
4、按[启动]键开始试验,“停止”指示灯灭,“启动”指示灯亮,屏幕上提示“正在运行…”当活塞抬起后,若当前力值不为零,可以按[清零] 键清零。
当试样受压后,若设置为“自动加载”,则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加载速度自动加载,试样破碎后系统自动卸载;若设置为“手动加载”,则手动控制送油阀加载至试样破碎,并打开回油阀卸载,仪表自动记录试验结果,序号自动加一,若一组试样做完,则试样编号自动加一。
5、重复3、4操作,直至试样全部做完。
6、试验完毕,关闭电源,清理仪器。
7、作好仪器使用前后状态记录。
12.6.2 DYE-2000KN电液式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1、使用前应先检查油箱内的油液是否充足,各油管接头和紧固件是否有松动;
2、将试件表面擦试干净,检查外观是否有明显缺陷,如有能影响试验数值者,须更换原损试件;
3、将试件按下压板定位线框放在下压板中,并按试件大小,转动手轮和丝杠,调节上压板至适当位置;
4、接通测控系统电源,按操作步骤进行清零以及时钟修改等各有关数据的输入;
5、按下启动按钮,关闭回油阀,调控送油阀,按需要速率平稳进行加荷试验,及至试件被压碎,负荷下降;随即打开回油阀,使油液迅速流回油箱;
6、试验结束时,按面板上“打印”键,打印机即可打印输出该次的试验报告;
7、操作时,下压板上升高度不得超过4㎝,以免发生意外; 8、操作中禁止将手等人体任何部分置于上下压板之间;并注意试件在破碎时碎片崩出伤人;
9试后随即清除破碎试块,以待下次试验。
当不再做试验时,要打开回油阀,关闭送油阀,切断电源。
10、试验结束后,清理打扫压力机保持卫生,并记录仪器使用前后状况。
12.6.3 LB-40型钢筋标距仪操作规程
1、首先确定钢筋直线度,钢筋同轴偏差应不大于1mm。
2、调节高度手柄,把钢筋放入V形槽内(螺纹钢直线边向上),固定好。
3、调节高度手柄,使锥尖距钢筋2-3mm左右。
4、开动仪器从左到右打点,打点长度满足要求后关闭电源开关停止,或至最右端自动停止。
5、提起锥杆,松开紧固螺丝,取出钢筋,试验结束。
6、左行锥杆至最左端,以便下一次检测。
7、记录仪器使用前后状况。
12.6.4 WE-600E型万能材料试验机操作规程
1、接好电源线,按“开泵”按钮,指示灯亮。
2、开动送油阀使试台上升约10毫米,然后关闭送油阀,如果试台已
12
在升起位置时,则不必先开动油泵送油,仅将送油阀关好即可。
3、将试样的一端夹与上钳口中。
4、液晶仪清零点。
5、开动电动机,将下钳口升降到适当高度,将试样另一端夹在下钳口中(须注意使试样垂直)。
6、按试验要求的加荷速度,缓慢的拧开送油阀进行加荷试验。
7、试样断裂后,关闭送油阀。
8、打开回油阀卸荷。
9、取下断裂后的试样。
打印试验数据。
10、试验完毕,关闭电源,清理卫生并作好仪器使用前后状态记录。
压缩及弯曲等试验可参照上述各项进行操作。
12.6.5 DKZ-5000型电动抗折试验机操作规程
1、总开关接通电源。
2、使加荷游锤在零位,调整配重铊使指针对零,主杠处于水平。
3、清除夹具上圆柱表面杂物,擦去试件表面的水份和砂粒。
5、将试件放入抗折夹具内,转动下手抡使试件被夹紧,置主杠杆一个仰角(试件龄期短仰角小,龄期长仰角大),其值根据实际确定,使试件断裂时杠杆尽量处于水平位置。
6、按启动按钮,使丝杆转动,游锤移动加荷,当加荷至试件断裂,主杠杆一端压核微动开关,电机停转,在主尺上读取抗折强度值并记录。
7、按压游锤按钮,推动游锤回至零位,转动手轮,取出断裂试件。
8、切断电源,检查擦拭仪器。
9、记录仪器使用前后状况。
12.6.6 FBT-9型水泥比表面积自动测定仪操作规程
1、透气检验:用橡胶塞赛紧压力计容桶接口,设定必要参数启动仪器,仪器停止后观察液面是否降落,无降落为正常。
2、试料层体积标定:用水银排代法按JC/T956-2005测定。
3、试样准备:试样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1h,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试料层制备: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滤纸放到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
称取确定的试样量,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
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
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并旋转圈,慢慢取出捣器。
5、标定K值:将基准材料当做试样,设置基准材料比表面积Ss、密度ρs、空隙率εs,开动仪器测量,得出K值。
6、测量S值:设置试样密度ρ、空隙率ε,开动仪器测量,得出试样比表面积S值。
7、检测完毕,擦拭干净仪器,并记录仪器使用前后状况。
12.6.7 JJ-5型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
1、检查电源接触是否良好,叶片旋转方向是否正确,若与箭头方向不一致应立即停止工作。
2、准备标准砂1350g、水泥450g、水225g,搅拌锅用湿布抹湿。
3、将本机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红色指示灯亮表示电源已接通,砂罐内装入标准砂,把水加入锅内,再加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再扳动手柄使搅拌锅向上移动处于搅拌工作定位位置。
4、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搅拌30s。
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整个过程需240±1s。
5、根据水泥品种制试件数量,成型三条试件。
6、交换水泥样品或使用完毕应重新将锅和搅拌叶用湿布擦净。
如不再使用,关闭电源,再用干布纯净水分。
7、记录仪器使用前后状况。
12.6.8 LD-50型雷氏夹测定仪操作规程
1、雷氏夹选取:将雷氏夹横向一根指针的根部挂在测定仪的悬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挂300g砝码,这时两根指针尖端在测弹标尺上张开17.5±2.5mm范围内,若超过此范围为不
合格的雷氏夹。
2、从养护箱中取出以标准养护24±2h的雷氏夹垂直在夹座内,指针尖端指在测膨胀值尺上读取指针尖端距离A,精确到0.5mm。
3、从沸煮箱取出经过沸煮并冷却到室温的雷氏夹试件,将其垂直放在测定仪夹座内,指针尖端在测膨胀标尺上读取指针尖端距离C,精确到0.5mm。
4、依据规范计算并判定。
5、记录仪器使用前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