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3-3弹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第3章 3
基础夯实
1.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静摩擦力
B.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
C.产生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一定相对静止
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产生
答案:BC
解析:对照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可以看出:选项B、C正确,而D错误.产生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相对静止”,但物体不一定“静止”例如当用传送带把货物由低处送往高处时,物体是运动的,但物体和传送带间相对静止,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可见选项A错误.
2.关于滑动摩擦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D.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
答案:AD
解析:对照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可以看出;选项A、D正确,而
C错误.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之一是物体发生相对滑动,但物体并不
一定运动.例如物体A用细绳固定在墙上,当把木板B水平向右抽出时
(如图所示),物体A保持静止,而此时它却受到木板B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可见,选项B
错误.
3.下列关于动摩擦因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越重,物体与水平支持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大
B.物体在一支持面上滑动,当支持面倾斜放置时,动摩擦因数比水平放置时小一些C.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与滑动摩擦力和正压力大小无关
D.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成反比
答案:C
4.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中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F f甲>F f乙>F f丙B.F f乙>F f甲>F f丙
C.F f丙>F f乙>F f甲D.F f甲=F f乙=F f丙
答案:D
解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 N与接触面积无关.
5.(浙江绍兴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B.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C.人握旗杆用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D.人握旗杆用力越大,并不会使人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答案:BD
6.(长沙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A、B、C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m和m0,作如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 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0g
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
答案:A
7.2009年3月5日,以色列一支篮球队的队员在耶路撒冷动物园和一头大象拔河,如图所示.设队员拉绳的力为2500N,大象始终保持静止,那么大象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多大?
答案:2500N
解析:以大象为研究对象,由于大象始终保持静止,所以大象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队员拉绳的力的大小,即大象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500N.
8.滑雪是北方地区人们喜爱的一种运动.有的地方,人们用鹿拉滑雪板进行滑雪比赛(如图).已知滑雪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滑雪板和人的总质量为180kg.如果鹿拉着滑雪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求鹿的拉力大小.
答案:35.28N
解析:由于滑雪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鹿的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即F =f.同时,滑雪板与冰面间的压力N与滑雪板和人所受的重力相等,即N=G.
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求出鹿的拉力大小为
F=f=μN=μG=μmg=0.02×180×9.8N=35.28N
能力提升
1.用手握住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且静止不动,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瓶中油越多,手必须握得越紧
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不管手握得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
D.摩擦力等于油瓶与油的总重力
答案:ACD
解析:手握住油瓶,油瓶不掉落下来,表明手对油瓶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跟油瓶重力平衡——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瓶的重力(大小)决定.油瓶越重,它受到的静摩擦力必须随之增大,手握得紧一点,相应的最大静摩擦力值也就大一点,就能保障油瓶不会掉下来;如果手握得不够紧,正压力不够大,最大静摩擦力小于油瓶的重力,油瓶就会掉下来,所以选项A、D 正确.
手握得越紧,手与瓶间的压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也越大,但只要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油瓶的总重力,油瓶受到的静摩擦力(此情况下应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就与油瓶的总重力平衡,是一个定值——等于油瓶的重力,可见选项B错误,C正确.
2.如图所示,把两本书一页一页地交叉对插,然后各抓住一本书的书脊用力对拉,平时随手很容易移动的两本书竟会变得像强力胶粘在一起似的,难舍难分,关于其中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了摩擦的接触面积
B.增大了摩擦因数
C.增加了摩擦力的个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摩擦力大小的理解,摩擦力的大小只和压力及动摩擦因数有关,和接触面积没有关系,把两本书一页一页地交叉对插后,每页间的摩擦因数没有改变,但每页间都有压力作用,拉开两本书的力等于一本书的每页受的摩擦力的和,相当于增加了摩擦力的个数,因此选C.
3.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作用
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摩擦力()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F
D.大小可能等于0
答案:ABCD
解析:由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沿斜面方向所受的合力为零,而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物体受力情况变化而变化,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也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为零.
4.(湖北黄冈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则木箱此时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则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在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若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90N,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则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________依次填入以上空格的正确答案是()
A.0、80、0.45 B.80、100、0.45
C.80、80、0.90 D.80、100、0.90
答案:B
5.如图所示,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读数(N)
1静止0.4
2静止0.6
3直线加速0.7
4匀速直线0.5
5直线减速0.3
A.
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答案:BC
解析:第一和第二次实验都没有拉动木块,说明这两次的拉力大小均未超过最大静摩擦力,第三次实验时,木块做加速运动,说明拉力已经大于最大静摩擦力F m,因此可知,最大静摩擦力范围0.6N≤F m<0.7N,故A错B对.滑动摩擦力与运动情况无关,因此第三、四、五次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C对D错.
6.如右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
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力F1,求
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2 N,方向向右.
解析:未撤去F1前,木块静止,说明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F静=F1-F2=8 N,方向向左.也说明了最大静摩擦力F静max≥8 N.当撤去F1后,在F2作用下木块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地面给木块的静摩擦力方向变为向右,大小F静=F2=2 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木块仍保持静止.
7.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每个物体重G=10N,设物体A、B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fm=2.5N,若对A施加一个向右的由零均匀增大到6N的水平推力F,请将A所受到的摩擦力随水平推力F的变化情况在图(乙)中表示出来.(要求写出作图过程)
解析:(1)当推力F由0均匀增大到2.5N时,A、B均未动,F fA由0均匀增大到2.5N,
(2)当推力F由2.5N增大到5N时.F fA=2.5N,
(3)当推力F由5N增大到6N时,A处于运动状态:F fA=μG=2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