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寒假作业:(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
图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 )
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
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
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
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
2.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 )
A.人类活动较多
B.位于沿海地区
C.森林覆盖率高
D.地处荒漠边缘
2、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1〜3题。
1.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
A.野外测量
B.扫描旅游地图
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
2.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为了走最便捷的道路去风景游览区,小明的父亲在驾驶轿车行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 )
A.旅游交通图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
3、读某受旱灾地区不同健康程度植物的反射率示意图,回答1-2题。
1.如果要分析该受旱灾地区植物生长健康情况,所选用的波长最好为( )
A.0.5μm
B.0.6μm
C.0.7μm
D.0.9μ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波长0.5μm—0.6μm范围内,严重受损植物的反射率最高
B.在波长0.6μm——0.7μm范围内,轻微受损植物的反射率最高
C.在波长0.8μm-0.9μm范围内,健康植物的反射率最高
D.在波长小于0.4μm范围内,严重受损植物的反射率最低
4、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2.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5、点餐类APP的出现,为足不出户的人提供了便利,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据此,完成问题。
1.与到店就餐相比,商家利用手机销售平台外卖可以()
A.减轻对交通条件的依赖
B.减少对市场位置的依赖
C.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D.不必了解市场需求
2.通过APP,可以查询到送餐员的即时位置和行驶路线的技术是()
A.GIS和GPS
B.GPS和RS
C.RS和GIS
D.数字地球和GIS
6、下图为我国几条主要的候鸟迁徙路径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为了能够实时获取候鸟的迁徙路线和停留区域,可以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2.图示箭头所示的候鸟迁徙方向主要发生的月份可能是( )
A.12月一次年1月
B.3—5月
C.7—8月
D.10—11月
7、某出租车司机遇一男子抢劫,搏斗之中,司机弃车逃生。
该男子把车开走,司机随即报警。
110指挥中心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很快确定出出租车的行驶轨迹和方向,并推断出最佳拦截地点。
随后,110指挥中心通知最近的警车进行拦截。
大约1小时后,民警将该男子抓获。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10指挥中心在这次警情处理中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仅有GIS
B.RS 和GPS
C.GPS 和GIS
D.RS和GIS
2.这次警情处理中地理信息技术的最终作用是( )
A.指挥调度警务
B.提供决策信息
C.收集地理信息
D.查询地理信息
8、下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据此完成1-2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布局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
“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
据此回答1-2题。
1.对土地资源进行“天上看”和“网上管”,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2.从国情出发,我国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 )
①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指导城市交通运输
③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用地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不同植物由于组织结构不同、生长季节和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这些特征在遥感影像中都可以表现出来。
材料二下图为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进行调査,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什么特征,并由此区分植被类型。
(2)利用遥感技术对农作物分布进行调查的突出优点是什么?
(3)图中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该分布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图示地区分布有立体农业,试分析发展这一农业模式的好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D
解析:1.由材料可知,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
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
但遥感技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不能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也不能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
2.突尼斯中南部位于撒哈拉沙漠边缘,不在沿海地区,人类活动较少.森林覆盖率低。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B; 3.D
解析:1.因为该风景区是大型风景游览区,所以只有运用遥感技术,才能监测较大范围的区域,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2.将森林区和住宿区的图片相叠加,找出森林区和住宿区重叠的部分,即为答案。
3.车载全球定位系统,能实时提供导航信息,及时查看车辆的运行轨迹、速度、行进方向,可避免迷路、走弯路。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C
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在波长为0.9μm时不同健康程度的植物反射率的差别最大
2.由图可知.在波长0.5μm—0.6μm和波长0.8μm—0.9μm范围内健康植物的反射率最高;在波长小于0.4μm范围内,图中没有数据,植物反射率无法判断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D
解析:1.对路况的分析和进行动态监测还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确定事故发生的位置,但不能对每一路段的交通流量作出准确的预测;数字地球技术不能实现对道路和监测点的互换。
2.甲地位于城市中心区周围快速干道沿线;图中乙地应位于中心商务区,受地租因素影响,不宜修建大型地面停车场;由图可知,东部快速干道事故频率均匀表明其对外交通便捷,可以推断
该城区对外联系主要通道不在西北方向;图示商业网点的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A
解析:1.商家利用手机销售平台外卖,要送货上门,对交通条件的依赖性大,受恶劣天气影响。
利用手机销售平台外卖,减少了对市场位置的依赖,但更需要了解市场需求。
2.确定送餐员的即时位置和行驶路线要使用GPS,进行查询要使用GIS。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B
解析:1.在候鸟身上绑定GPS接收机可以实时确定候鸟的位置信息。
2.我国候鸟的迁徙规律是春季北迁,秋季南迁。
图中箭头所示的候鸟迁徙方向为向北迁徙,因此其发生的季节为春季,即3—5月,B项正确。
7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B
解析:
8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D
解析:1.根据图示的图层信息:土壤、地形、居民点、土地利用和水系,可以说明该专題研究可能是耕地的分类和评价,故A正确;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需要工厂和交通线的图层,与土壤没关系,故B错误;商业分布和规划则需要商业网点的图层,图中没有呈现,且商业与土壤、水系分布无关.故C:错误;学校布局与土壤、水系无关,故D错误。
2.垃圾深埋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并且会对某些地表功能区的布局产生影响,故需要区域规划和水文地质图层信息,D正确。
9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C
解析:1.天上看,运用的是遥感技术;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网上管,运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天上看”要靠遥感技术来获取土地资源的最新信息,“网上管”则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功能。
2.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展的是国土资源监管,不是用以加强生态建设,也不是建立灾害预警系统,故②④错误。
答案选C。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1)不同光谱。
(2)监测范围大;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
(3)光、热(温度)和水分随地势的变化发生分异。
(4)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如土地、光、热资源等增加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发展多种经营;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等。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是利用不同地物辐射、反射、散射的电磁波信号的差异来辨别地物的基本原理,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也是“3S”技术主要的用途,其利用植被的不同辐射波谱来获得不同的辐射信息,进而可分析不同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区分植被类型。
(2)本题主要考查遥感技术的优点,主要从范围、速度、时效性、连续性等方面分析。
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等优点。
(3)结合图示:海拔不同,植被类型不同体现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由于海拔不同,水热条件的差异影响植被的分布。
(4)本题主要考查发展立体农业的地理意义,主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结合分析。
具体可以从对土地、光、热等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农业增产,农业增收等角度分析立体农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