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五个体痹的证与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 不仁 、 著 、 伸 不利 、 冷 或 灼热 等 为 主 要 临床 表现 。 根 据后 世 医 家 的 治 疗 经验 , 临 床 辨 证 治 疗 痹 病 重 屈 寒 在 时 , 仅 应 进行 病 因 ( 不 包括 内 因和 外 因) 证 , 辨 而且 应 进 行 病 位 辨 证 , 即根 据 病 位 之 不 同和 偏 重 , 别 选 用 达 分
皮 肤 、 肌 肉 、 经脉 、 走 通 窜筋 骨 、 关 节之 药 , 利 配合 宣肺 、 脾 、 血 、 健 行 养肝 、 肾之 法 , 补 以提 高 临 床 疗 效 。
[ 关键 词 ] 帝 内经 ;痹病 ; 证 论 治 黄 辨 [ 图分 类 号 ] 5 8 [ 献标 识 码 ]A [ 中 R2 . 5 文 文章 编 号 ]10 53 (02 0 ~03 —0 00— 6320 )3 02 3
《 帝 内经》 五体痹是强调分部 位论治的。 黄 对
2 后 世 医家对 五 体 痹 的认 识和 治 疗
2 I 后 世 医 家 对 五 体 痹 的 认 识 .
《 帝 内经 》 降 , 世 对 五 体 痹 众 说 纷 纭 。 明 黄 以 后 代 秦 景 明 《 因脉 治 ・ 症 论 》 :肺 痹 之 症 , 症 痹 说 “ 即皮 痹
药 治 疗 方 面 , 述 较 少 。 为 了更 好 地 将 关 于 五 体 痹 论 的理 论 联 系实 际 , 结 合 后 世 医家 治 疗 五 体 痹 的 方 现 药 , 五 体 痹 的证 与 治 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 讨 , 对 以抛 砖 引 玉 。
痹 , 夏 多肌 痹 , 多皮 痹 , 多 骨 痹 。 可 作 参 考 。 长 秋 冬
也 … … 心 痹 之 症 , 脉 痹 也 … … 肝 痹 之 症 , 筋 痹 即 即
彻 骨 为特 征 。筋 痹 和 骨 痹 都 可 有 挛 节 ( 节 活 动 不 关 利 ) 但筋 痹 是 能屈 不 能 伸 , 骨 痹 则 是 能 伸 不 能 屈 。 , 而
感 ; 痹 以不 仁 和肌 肤 痛 较 为 突 出 ; 痹 则 因 血 凝 不 肌 脉 流 引 起 , 应 见 局 部 供 血 不 足 ( 色 白或 青 ) 血 管 故 肤 和 曲 张 ; 痹 以筋 挛 ( 筋 即俗 称 抽 筋 ) 关 节 能 屈 不 能 伸 和 为特 点 ; 痹则 以 骨 节 重 痛 , 骨 髓 酸 痛 , 觉 寒 冷 骨 或 或
维普资讯
湖 南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3 2
23 ( 2年 9月 第 2 X 2卷 第 3期
S p 2 0 1 2 o. e . 0 2 Vo . 2 N 3
J u n lo n n C l g f r M o r a fHu a ol e o C e
1 2 《 帝 内经》 五 体 痹 的 治 疗 . 黄 论
《 枢 ・ 针篇 》 :凡 刺 有 五 , 应 五 脏 : 日 灵 官 说 “ 以 一
半刺 , 刺者 , 内而疾 发针 , 针 伤 肉, 拔 毛状 , 半 浅 无 如
以取 皮 气 , 肺 之 应 也 ; 日 豹 文 刺 , 文 刺 者 , 右 此 二 豹 左
别。《 黄帝 内经》 《 论篇》 《 在 痹 、 刺节 真邪》 《 刺节 、长 沦》 《 、四时刺逆从 论》 《 、逆调论》 《 、寒热病》 等篇均涉
及 五体 痹 的证 候 特 征 , 据其 论 述 可 知 , 体 痹 除 具 根 五
应 也 《 问 ・ ”素 长刺 节 论 》 筋 痹 “ 筋 上 为 故 , 分 谓 刺 刺
肉问 , 可 中骨 也 ” 肌 痹 “ 大 分 小 分 , 发 针 而 深 不 ; 刺 多
之 ” “ 伤 筋 骨 ” 骨 痹 “ 者 刺 , 伤 脉 肉” 可 见 , ,无 ; 深 无 。
有 痹 病 共 有 的 或 痛 、 麻 木不 仁 、 重 著 、 寒 、 热 或 或 或 或 等之外 , 皮痹 以 恶寒 较 为 突 出 , 伴痒 疹 或 皮 肤 虫 行 可
浅 探 五 体 痹 的 证 与 治
赵 正 孝 指导 彭 坚 ,熊 继 柏
( . 南 中医学 院 20 1湖 00级 硕 士 研 究 生 班 ,湖 南 长 沙 4 00 2 湖 南 中医 学 院 基 础 课 部 ,湖 南 长 沙 4 0 )) 10 7 . 1( 7 X
[ 要 ] 《 帝 内 经》 , 体 痹 是 发 生在 皮 、 、 、 、 等 不 同部 位 的 风 寒 湿 痹 , 摘 在 黄 中 五 肌 脉 筋 骨 以疼 痛 或 酸 痛 、 麻
《 帝 内经 》 风寒 湿 痹 根 据 病 邪 所 侵 袭 的 主 要 黄 将
部 位 分 为 五 体痹 , 称 五痹 。按 由 浅 至 深 的 顺 序 , 又 它 们分 别 是 : 痹 、 痹 、 痹 、 皮 肌 脉 筋痹 和 骨 痹 。它 们 在 好 发 季节 、 位 、 候 特 征 和 预 后 等 方 面 均 有 很 大 区 病 证
五 体 痹 在《 帝 内 经 》 论 述 颇 详 , 针 刺 治 疗 黄 中 在
方 面 , 出 了一 系列 重 要 的 治疗 原则 和 方 法 , 在 方 提 但
这样 , 据痹病 的症状 , 难判 断痹病 的主要 病位 。 根 不 另 外 , 体 痹 又 各 有 其 好 发 季 节 : 多 筋 痹 , 多 脉 五 春 夏
1 《 帝 内经》 五体 痹 的 证 与治 的 论述 黄 对
1 1 《 帝 内经 》 五 体 痹 的 辨 证 . 黄 对
前后针之 , 脉为故 , 中 以取 经 络 之 血 者 , 心 之应 也 ; 此 三 日关 刺 , 刺 者 , 刺 左 右 尽 筋 上 , 关 直 以取 筋 痹 , 无 慎 出 血 , 肝之 应 也 … … 四 日合 谷 刺 , 谷 刺 者 , 右 此 合 左 鸡 足 , 于分 肉之 间 , 取 肌痹 , 脾 之应 也 ; 日输 针 以 此 五 刺 , 刺 者 , 人 直 出 , 内之 至 骨 以取 骨 痹 , 肾 之 输 直 深 此
皮 肤 、 肌 肉 、 经脉 、 走 通 窜筋 骨 、 关 节之 药 , 利 配合 宣肺 、 脾 、 血 、 健 行 养肝 、 肾之 法 , 补 以提 高 临 床 疗 效 。
[ 关键 词 ] 帝 内经 ;痹病 ; 证 论 治 黄 辨 [ 图分 类 号 ] 5 8 [ 献标 识 码 ]A [ 中 R2 . 5 文 文章 编 号 ]10 53 (02 0 ~03 —0 00— 6320 )3 02 3
《 帝 内经》 五体痹是强调分部 位论治的。 黄 对
2 后 世 医家对 五 体 痹 的认 识和 治 疗
2 I 后 世 医 家 对 五 体 痹 的 认 识 .
《 帝 内经 》 降 , 世 对 五 体 痹 众 说 纷 纭 。 明 黄 以 后 代 秦 景 明 《 因脉 治 ・ 症 论 》 :肺 痹 之 症 , 症 痹 说 “ 即皮 痹
药 治 疗 方 面 , 述 较 少 。 为 了更 好 地 将 关 于 五 体 痹 论 的理 论 联 系实 际 , 结 合 后 世 医家 治 疗 五 体 痹 的 方 现 药 , 五 体 痹 的证 与 治 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 讨 , 对 以抛 砖 引 玉 。
痹 , 夏 多肌 痹 , 多皮 痹 , 多 骨 痹 。 可 作 参 考 。 长 秋 冬
也 … … 心 痹 之 症 , 脉 痹 也 … … 肝 痹 之 症 , 筋 痹 即 即
彻 骨 为特 征 。筋 痹 和 骨 痹 都 可 有 挛 节 ( 节 活 动 不 关 利 ) 但筋 痹 是 能屈 不 能 伸 , 骨 痹 则 是 能 伸 不 能 屈 。 , 而
感 ; 痹 以不 仁 和肌 肤 痛 较 为 突 出 ; 痹 则 因 血 凝 不 肌 脉 流 引 起 , 应 见 局 部 供 血 不 足 ( 色 白或 青 ) 血 管 故 肤 和 曲 张 ; 痹 以筋 挛 ( 筋 即俗 称 抽 筋 ) 关 节 能 屈 不 能 伸 和 为特 点 ; 痹则 以 骨 节 重 痛 , 骨 髓 酸 痛 , 觉 寒 冷 骨 或 或
维普资讯
湖 南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3 2
23 ( 2年 9月 第 2 X 2卷 第 3期
S p 2 0 1 2 o. e . 0 2 Vo . 2 N 3
J u n lo n n C l g f r M o r a fHu a ol e o C e
1 2 《 帝 内经》 五 体 痹 的 治 疗 . 黄 论
《 枢 ・ 针篇 》 :凡 刺 有 五 , 应 五 脏 : 日 灵 官 说 “ 以 一
半刺 , 刺者 , 内而疾 发针 , 针 伤 肉, 拔 毛状 , 半 浅 无 如
以取 皮 气 , 肺 之 应 也 ; 日 豹 文 刺 , 文 刺 者 , 右 此 二 豹 左
别。《 黄帝 内经》 《 论篇》 《 在 痹 、 刺节 真邪》 《 刺节 、长 沦》 《 、四时刺逆从 论》 《 、逆调论》 《 、寒热病》 等篇均涉
及 五体 痹 的证 候 特 征 , 据其 论 述 可 知 , 体 痹 除 具 根 五
应 也 《 问 ・ ”素 长刺 节 论 》 筋 痹 “ 筋 上 为 故 , 分 谓 刺 刺
肉问 , 可 中骨 也 ” 肌 痹 “ 大 分 小 分 , 发 针 而 深 不 ; 刺 多
之 ” “ 伤 筋 骨 ” 骨 痹 “ 者 刺 , 伤 脉 肉” 可 见 , ,无 ; 深 无 。
有 痹 病 共 有 的 或 痛 、 麻 木不 仁 、 重 著 、 寒 、 热 或 或 或 或 等之外 , 皮痹 以 恶寒 较 为 突 出 , 伴痒 疹 或 皮 肤 虫 行 可
浅 探 五 体 痹 的 证 与 治
赵 正 孝 指导 彭 坚 ,熊 继 柏
( . 南 中医学 院 20 1湖 00级 硕 士 研 究 生 班 ,湖 南 长 沙 4 00 2 湖 南 中医 学 院 基 础 课 部 ,湖 南 长 沙 4 0 )) 10 7 . 1( 7 X
[ 要 ] 《 帝 内 经》 , 体 痹 是 发 生在 皮 、 、 、 、 等 不 同部 位 的 风 寒 湿 痹 , 摘 在 黄 中 五 肌 脉 筋 骨 以疼 痛 或 酸 痛 、 麻
《 帝 内经 》 风寒 湿 痹 根 据 病 邪 所 侵 袭 的 主 要 黄 将
部 位 分 为 五 体痹 , 称 五痹 。按 由 浅 至 深 的 顺 序 , 又 它 们分 别 是 : 痹 、 痹 、 痹 、 皮 肌 脉 筋痹 和 骨 痹 。它 们 在 好 发 季节 、 位 、 候 特 征 和 预 后 等 方 面 均 有 很 大 区 病 证
五 体 痹 在《 帝 内 经 》 论 述 颇 详 , 针 刺 治 疗 黄 中 在
方 面 , 出 了一 系列 重 要 的 治疗 原则 和 方 法 , 在 方 提 但
这样 , 据痹病 的症状 , 难判 断痹病 的主要 病位 。 根 不 另 外 , 体 痹 又 各 有 其 好 发 季 节 : 多 筋 痹 , 多 脉 五 春 夏
1 《 帝 内经》 五体 痹 的 证 与治 的 论述 黄 对
1 1 《 帝 内经 》 五 体 痹 的 辨 证 . 黄 对
前后针之 , 脉为故 , 中 以取 经 络 之 血 者 , 心 之应 也 ; 此 三 日关 刺 , 刺 者 , 刺 左 右 尽 筋 上 , 关 直 以取 筋 痹 , 无 慎 出 血 , 肝之 应 也 … … 四 日合 谷 刺 , 谷 刺 者 , 右 此 合 左 鸡 足 , 于分 肉之 间 , 取 肌痹 , 脾 之应 也 ; 日输 针 以 此 五 刺 , 刺 者 , 人 直 出 , 内之 至 骨 以取 骨 痹 , 肾 之 输 直 深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