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冲刺卷(六)-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运动训练学》冲刺卷(六)
(100分)
注意:考生须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系统训练原则
【参考答案】系统地不间断地坚持从事运动训练,并有序地选择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有序地安排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

2.战术观念
【参考答案】指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值功效及运用条件等进行认识和思维后产生的观念。

3.赛前训练
【参考答案】比赛前调整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为比赛取得好成绩直接进行准备的阶段性训练。

4.战术意识
【参考答案】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由战术信息选择与战术行为决策两个前后为序、紧密相连的部分所组成。

5.运动训练方法
【参考答案】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现代运动训练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渗透,人们对运动训练过程及其规律的认识更加清晰。

现代运动训练过程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

(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2)竟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

(5)运动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

(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2.为什么许多运动员某项竞技能力的发展并非突出,但是他(她)们仍能获得世界冠军。

【参考答案】(1)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性特征是相对于运用统计方法而建立的能够反映优秀运动员总体共同特征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而言,每一名运动员个体竞技能力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发展大都呈不均衡状态,这种非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

(2)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补偿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水平上,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

3.简述评定有氧耐力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1)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能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2)有氧耐力的评定。

评定有氧耐力的方法很多,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定距离的计时位移运动,如1500米-10000米跑,400米-3000米游泳,100公里-200公里自行车,5000米10000米划船等。

还有定时计距离的12分钟跑等。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体能训练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意义: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

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都力求运用各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改造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提高有机体的机能水平、增进健康和发展运动素质。

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智能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
(1)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2)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
(3)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
(4)良好的体能训练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基本要求:
(1)合理的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2)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智能训练有机结合,选择体能训练手段应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形式和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
(3)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的确定,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
(4)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训练;
(5)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常常会感到非常疲劳,有些体能训练的手段又比较单调枯燥,因此,在训练中应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对身体训练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具有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品质。

教练员也应采用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培养运动员对训练的兴趣,使运动员减少对训练的枯燥和无味感。

2.试述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参考答案】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包括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

(1)主体因素。

①人体结构力学特征。

运动技术必须以身体动作为表现形式,而身体动作表现则以人体解剖结构作为基础。

②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协调能力。

中枢神经的控制作用表现为对肌肉的协调。

协调能力好,就能在练习中把握上述时空及节奏特征,从而较快提高运动技术学习和训练水平。

③感知觉能力。

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需要各种感知觉参加。

其中,肌肉运动感觉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动作技能的贮存数量。

运动员动作技能贮存的数量越多,越能顺利地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掌握新的技术动作。

⑤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

动作速度、力量、柔韧等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技术完成过程中时空及节奏特征及各部分肌肉用力的协调配合。

⑥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

运动员学习掌握技术和完成技术的质量与注意力、思维、信心、意志等心理品质有着直接关系,特别是高难技术动作的掌握更受到这些心理品质很大的影响。

(2)客体因素。

①竞赛规则。

竞赛规则直接制约着运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任何运动技术,只有在竞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和发展。

②技术环境。

所谓技术环境,是对运动员个体来说,一个群体(国家、地区或运动队)的整体技术水平。

实践证明,良好的技术环境,对于运动员学习、掌握和运用运动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③器材设备与场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运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器材设备与场地的进步。

甚至某些技术若离开了这些因素就无法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