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高二年级化学期中考试定稿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高二年级期中考试(2021.11)
化学试题卷
【时量:75 ;满分:100 ;命题人:胡鹏 ;审题人:黄兴若、冯梅、刘妍妍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10小题,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锂离子电池
B .煤气灶
C .太阳能光伏
D .电暖风扇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对于一个给定的可逆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 变大
B. 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C. 反应I 2(g)+H 2(g)
2HI(g)达平衡后,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压缩体积体系颜色变深
D.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变大
3.如图所示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步骤①中“净化”可以防止催化剂中毒
B. 步骤②中“加压”既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又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 步骤③、④、⑤均有利于提高原料平衡的转化率,且③中温度越高平衡产率越大
D. 产品中的液氨除可以生产化肥外,还可以作制冷剂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常温下,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B .非自发的反应可能通过改变条件使其成为自发反应
C .焓变和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断依据
D .ΔG<0,其值越小,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5.下列属于电离方程式且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HCO -
3 + H 2O H 2CO 3 + OH - B .NaHCO 3CO 32-+ Na + + H + C .NaHSO 4
SO 42-+ Na + + H + D .CH 3COOH
CH 3COO - + H +
6.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pH 7=的溶液
B .()6
c H
10
mol /L +
-=纯水
C .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D .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7.水的电离过程为H 2O H + + OH -,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 W (25℃)=1.0×10-14,
K W (35℃)=2.1×10-14。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35℃时,c (H +)﹥c (OH -) B .c (OH -)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C .温度越高,水的pH 值越小 D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8.有关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准确量取25.00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50ml 碱式滴定管
B .酸碱中和滴定选用石蕊作为指示剂
C .用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13.8ml
D .滴定过程中双眼应该注意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9.已知:结合S 2-能力:Cu 2+ >> H +。

稀的H 2S 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 2S H ++HS -和
HS -
H ++S 2-。

对H 2S 溶液进行如下操作,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B .滴加NaOH 溶液,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 增大
C .适当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 减小
D .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pH 减小
10.已知H 2CO 3的电离平衡常数:K 1=4.5×10−7和K 2=5.6×10−11,HClO 的电离平衡常数:
8a K 4.010-=⨯。

在反应在反应Cl 2 + H 2O
HCl + HClO 达到平衡后,要使HClO 的浓度增大可加入
A .少量的NaOH 固体
B .适量的HCl 气体
C .过量Na 2CO 3溶液
D .加热煮沸溶液 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根据下列有关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I II (每次仅改变一个条件)
III IV
A .由图Ⅰ知,反应在T 1、T 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ΔH <0
B .由图Ⅱ知,t 3时采取降低反应体系压强的措施
C .由图Ⅲ知,t 2改变条件为增大SO 3浓度的同时减小SO 2浓度
D .由图IV 知,到4 min 时,反应放出5.16 kJ 的热量
12.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弱酸化学式 CH 3COOH HCN H 2CO 3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4.9×10
−10
K 1=4.5×10−7
K 2=5.6×10−11
A. 向稀醋酸溶液加冰醋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其电离度增大
B. 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 关系为:pH(CH 3COOH)<pH(H 2CO 3)<pH(HCN)
C. NaCN 中通入少量CO 2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aCN+CO 2+H 2O=HCN+NaHCO 3
D. H 2CO 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K a1=c 2(H +)·c (CO 2-
3)
c (H 2CO 3)
13.已知重铬酸钾(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 2O 72-(橙色) + H 2O
2H + + 2CrO 42-(黄色)
实验①:向2mL 0.1mol/L K 2Cr 2O 7溶液中滴入3滴5mol/L NaOH 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向所得溶液中再滴入5滴浓H 2SO 4,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实验②向2mL 0.1mol/L 酸化的K 2Cr 2O 7溶液中滴入适量(NH 4)2Fe(SO 4)2溶液,溶液由橙色变
为绿色发生反应:Cr 2O 72-
+ 14H + + 6Fe 2+ == 2Cr 3+(绿色) + 6Fe 3+ + 7H 2O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稀释酸性227K Cr O 溶液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B .实验②能说明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2327
Cr O Fe -
+> C .CrO 42-和SO 2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反应,反应时溶液中pH 变大,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之比为2:3
D .向Na 2CrO 4溶液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再加入过量乙醇溶液,溶液最终变为绿色 14.室温下,向20.00 mL 0.100 0 mol·L
-1
盐酸中滴加0.100 0 mol·L -
1NaOH 溶液,溶液的
pH 随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

已知lg 5=0.7。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NaOH 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pH =7
B.该实验可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当锥形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达到滴定终点
C.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大
D.V (NaOH)=30.00 mL 时,pH =12.3 三、非选择题 15、填空题(14分)
1、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 、 、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 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反应 CO 2(g)+H 2(g)CO(g)+H 2O(g) 的平衡常数K 1 ,反应CO(g)+H 2O(g)
CO 2(g)+H 2(g)的平衡常数K 2 ,则K 1、K 2的关系为(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
K 1=________________。

3、水的电离方程式为2H 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纯水中,K w =1.0×10-12。

向水中滴入稀NaOH 溶液使溶液中的c(OH -)=1.0×10-4mol/L ,则由水电离出的c(OH -)水为______mol/L 。

4、向酸性KMnO 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 2C 2O 4溶液,当溶液中的KMnO 4耗尽后,溶液紫色将褪去。

为确保能观察到紫色褪去,H 2C 2O 4与KMnO 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 2C 2O 4)∶n(KMnO 4) 。

16.(14分)弱酸在溶液中的电离是科学工作者们的研究对象。

I .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

(1)a 、b 、c 三点CH 3COOH 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溶液的b→c 的稀释过程中,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_______
A .c (H +
)·c (CH 3COOH) B.n(H +)
C.)
c(H K w + D. )COO c(CH COOH)c(CH 33-
II .已知:电离常数(25 ℃)分别为CH 3COOH :K a =1.8×10-
5;H 2CO 3:K a1=4.5×10-
7、K a2=5.6×10
-11

(1)25℃下,2mol/L 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为_____________。

(2)25 ℃时,向pH=1的CH 3COOH 溶液中加水稀释至体积为原来的100倍,稀释后CH 3COOH 溶液pH 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3)用已知浓度的醋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滴定过程中振荡盛有NaOH 溶液锥形瓶,有部分液体溅出,所测定的NaOH 的浓度__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逐渐滴加少量CH 3COOH 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相同温度下,CH 3COONa 和Na 2CO 3溶液的pH 相等时,则c(CH 3COONa) ________
17.(12分)I. H3PO3溶液存在电离平衡:H3PO3H+ + H2PO-。

亚磷酸与足量NaOH溶液
3
反应,生成水和Na2HPO3。

(1)亚磷酸为___________。

(填“一元弱酸”、“二元弱酸”、“三元弱酸”)
(2)Na2HPO3溶液呈___________。

(填“酸性”、“中性”、“碱性”或“无法确定”)。

(3)亚磷酸具有强还原性,可使碘水褪色,亚磷酸被氧化为磷酸分子。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已知水在25℃和100℃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①曲线A所对应的温度下,pH=2的HCl溶液和pH=12的某BOH溶液中,若将二者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___7。

(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为”)
②在曲线B所对应的温度下,将0.002mol·L-1的Ba(OH)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___________。

(忽略溶液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
③保持B点所对应的温度,将该温度下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致使混合溶液的pH=7,则Ba(OH)2和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忽略溶液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
18.(14分)I. 利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CH3OH)和二甲醚(CH3OCH3),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1)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O2(g)+3H2(g)CH3OH(g)+H2O(g)
该反应一般认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①CO2(g)+H2(g)CO(g)+H2O(g) ΔH1= + 41 kJ·mol−1
②CO(g)+2H2(g)CH3OH(g) ΔH2=﹣90 kJ·mol−1
总反应的ΔH= kJ·mol−1;若反应①为慢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填标号)。

(2)在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②,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达平衡后。

CO平衡转化率为α1,若体积不变,再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CO平衡转化率为α2。

α1
(3)CO 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Ⅰ:CO 2(g)+H 2(g)CO(g)+H 2O(g) ΔH = + 41.2 kJ·mol −1 反应Ⅱ:2CO 2(g)+6H 2(g)CH 3OCH 3(g)+3H 2O(g) ΔH =﹣122.5 kJ·mol −1
在恒压、CO 2和H 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 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 3OCH 3的选择性随温
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其中:
CH 3OCH 3的选择性=
332CH OCH C 2O 的物质的量
反应的的物质的量
×100%
①压强增大,CO 2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或“减小”),原因为。

②若要进一步提高CO 2平衡转化率,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还能采取的措施是 。

(答两点)。

③220 ℃时,在催化剂作用下CO 2与H 2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H 3OCH 3的选择性为48%(图中A 点)。

不改变反应时间、温度,一定能提高CH 3OCH 3选择性的措施有 (答两点)。

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高二年级期中月考(2021.11)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5 BDCBD 6-10BADDA
11 B 12 BC 13 BD 14 BC
15、1、温度、压强削弱2、1/K2
3、H3O+ + OH- 1.0×10-8
4、≥ 5:2
16、
I(1)c>b>a (2)BC
II
(1)0.3%
(2)3>pH>1
(3)偏小
(4)CH3COOH + CO32-= CH3COO-+ HCO3-
(5)>
17、
I
(1)二元弱
(2)碱性
(3) H3PO3 + I2 +H2O=2H++2 I-+ H3PO4
II
(1)无法确定
(2)9
(3) 2:9
18、
(1)-49 A
(2) <
(3)
①增大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I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增大压强时,平衡转化率不变,反应II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总结果压强越大平衡转化率越大
②加入H2、将产物移出反应体系
③增大压强,使用对反应Ⅱ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答对一点给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