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配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十、收获与不足
上一页 返回
图14-1含约束边缘柱的剪力墙配筋构造
返回
图14-2剪力墙平面配筋构造
返回
图14-3剪力墙端部暗柱墙或斜交墙的构造
返回
表14-1操作准备表
返回
表14-2钢筋下料单
返回
项目十三 剪力墙配筋 操作(一)
• 一、项目目标
• 学会识读剪力墙的结构施工图,理解结构图上所有信息,并学会配筋 的钢筋翻样计算与配筋施工,尤其是要掌握剪力墙中含暗梁或连梁的 构造要求,掌握剪力墙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评价标准、方法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3)绑扎剪力墙梁钢筋:梁筋绑扎时,用水准尺进行调平,梁筋锚 入墙内长度要满足图纸要求和规范要求;起步筋第一道在柱内,距外 侧主筋50mm,第二道在柱外,距主筋50mm;绑封顶梁时,箍 筋满绑,起步筋位置不变,从起步筋位置向两侧进行排列。
• (4)墙体竖向钢筋:根据图纸,确定钢筋型号和间距,要保证钢筋 的搭接长度满足要求,竖筋要间距正确、均匀,起步竖筋距暗柱钢筋 30mm。墙体钢筋采用搭接连接,交错搭接,接头距顶板高度≥0 m,搭接长度大于1.2laE。
两根水平筋→画竖向钢筋分档线→绑扎竖向筋→绑扎水平筋→绑扎暗 梁→质量验收。施工要点: • (1)弹完边线后,校正墙钢筋,使墙体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并调 直理顺,调整宽高比例为1∶6。墙体受力筋接头采用绑扎搭接,接 头位置在结构板顶标高处。 • (2)绑扎4根立筋,再绑2根横筋,在横筋上画好立筋分档线,再 绑其余的竖向筋及水平筋。楼面第一根水平筋和墙体两端两根竖向筋 距离楼面或暗柱为50mm。墙体纵横向筋绑扎扣呈八字形分布,墙 内纵筋及水平设置拉筋!6@400呈梅花式布置,交错放置的拉筋 钩住水平筋。
形暗柱每边凸出部分均与墙体厚度一致,为200mm。墙c均取2 0mm,箍筋取!6@150。除暗柱部分的主筋按图示外,其余墙 身主筋均为!8@150。 • 1. 钢筋下料计算并填写下料单,依据下料单进行钢筋加工操作。 • 2. 按施工工艺流程完成钢筋笼的绑扎。 • 3. 学会钢筋质量验收与方法,并填写评判结果。
• 1. 学会剪力墙钢筋下料计算并填写下料单。 • 2. 依据下料单进行钢筋加工操作。 • 3. 配筋操作按施工工艺流程完成钢筋笼的绑扎。 • 4. 学会剪力墙钢筋质量验收与方法,并填写评判结果。
• 四、理论准备
• 1. 技术准备: • 本题未说明柱的情况,所以可以认定为无暗柱(或端柱)剪力墙来对
待,具体构造形式见图13-2无暗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锚固和图1 3-3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故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为:
• 八、质量评价与验收
• 1. 评价方式_______(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 • 2. 根据项目要求填写表14-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九、问题与思考
• 识读图14-4所示剪力墙身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并回答下列问题 。
• 1. 钢筋为什么要连接? • 2. 搭接连接是什么意思?连接区是多少?搭接区是多少? • 3. 什么是机械连接?机械连接交错区是多少?
• 1.“lc”含义是_______;“bw”含义是________。 • 2.“bc”含义是________;“hc”含义是________。 • 3.拉筋连续设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三、项目任务
•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图14-2中所示T形剪力墙转角的配筋操作。 • 内容要求:总高为1500mm,墙身离开暗柱至少400mm,T
板的钢筋网除靠近周围两行的相交点全部绑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 可间隔交错绑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 钢筋必须全部绑扎牢。 • (4)钢筋的间距: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 (5)垫好的垫块,间距不大于1000mm,呈梅花式布置。自检 合格后,准备钢筋验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三 剪力墙配筋 操作(一)
• 外侧横向分布筋下料长度=l-2c+15d×2 • 内侧横向分布筋下料长度=l-2c+15d×2(本题未提及转角等
情况) • 外侧竖向分布筋下料长度=全高-c底+max{8d,150mm}
-顶板厚+laE • 内侧竖向分布筋下料长度=全高-c底+max{8d,150mm}
筋不小于被切断钢筋截面面积的1/2。当墙上设备预留孔洞不大于 200mm 时,钢筋不得切断,钢筋沿洞边绕过;大于300mm 时,每边洞口加筋不应少于被切断钢筋面积的一倍,且不少于6!2 2,!8@200。 • 塔式起重机位置所预留的2000mm×2000mm 孔洞配筋, 待与设计商定后出详图。所有的洞口应和各专业配合先预留,不得后 凿。 • (2)钢筋调整:墙体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整体调整,要求钢筋型 号、种类正确,搭接长度满足上述内容要求,钢筋顺直、间距均匀、 起步筋位置正确,在水电施工过程中无破坏钢筋现象。调整完毕后, 安装水平定位框定位。然后,进行吹风清理,清理干净后,及时找项 目人员进行验收,并填写联检单,由项目人员报验给监理单位。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一、项目目标
• 学会识读剪力墙的结构施工图,理解结构图上所有信息,并学会配筋 的钢筋翻样计算与配筋施工,尤其是要掌握剪力墙中含约束边缘暗柱 或端柱的构造要求;掌握剪力墙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等。
• 二、训练复习
• 识读图14-1所示含约束边缘柱的剪力墙配筋构造并回答下列问题 。
• 二、训练复习
• 根据图13-1所示有端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锚固,回答下列问题: • 1. 剪力墙水平钢筋伸入端柱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如何确定的? • 2. 剪力墙水平钢筋锚固长度与框架梁中主筋伸入柱中的锚固长度
有何区别与联系?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三 剪力墙配筋 操作(一)
• 三、项目任务
•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表13-1中所列框架剪力墙的配筋操作,墙c取 20mm,梁c取30mm。
• (5)绑扎墙体水平钢筋:墙体竖筋绑扎完毕后,在竖筋外侧绑扎墙 体水平钢筋,第一道起步筋距顶板面30mm,同时保证竖筋搭接段 内有三根水平筋通过;要求扎丝长度一致,无毛刺。扎丝绑扎时,从 对面绑扎,保证丝头在墙体钢筋内。墙体水平钢筋交错搭接,接头错 开不小于500mm,搭接长度不小于锚固长度的1.2倍。
-顶板厚+laE • 拉筋下料长度=墙厚-2c+1.9d×2+max{75mm,1
0d}×2 • 暗柱主筋下料长度=l-2c+6.25d×2(HPB300级钢筋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2. 知识准备: • (1)混凝土墙上非连续、不大于800mm 的洞口在每侧补强钢
(特指钢筋混凝土墙)。剪力墙的抗侧移刚度很大(沿墙体平面)。 它主要用来抵抗水平作用和承担竖向作用;墙体同时也作为围护及房 屋分隔构件。 • (2)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 应小于层高的1/20;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宜小于200mm ,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16;当墙端无端柱或翼墙时,墙厚不宜小 于层高的1/12。对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140mm,且 不应小于层高的1/25。 • (3)剪力墙周边应设置端柱和梁作为边框,端柱截面尺寸宜与同层 框架柱相同,且应满足框架柱的要求;当墙周边仅有柱而无梁时,应 设置暗梁,其高度可取2倍墙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三 剪力墙配筋 操作(一)
• (6)暗柱第一个箍筋距楼地面50mm,当暗柱遇墙体水平筋时, 暗柱箍筋距楼地面30mm,墙体水平筋距地面50 mm, 过梁箍 筋距暗柱50 mm, 进暗柱箍筋距暗柱边缘50mm。
• 3. 安全准备: • 遵守文明施工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遵守施工现场“十不准”和“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6)现场所有钢筋机械必须严格按使用规程和交底要求进行操作。 现场所有机械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7)现场操作人员必须遵守项目部的安全规章制度,戴好安全帽, 不违章作业。
• 3. 根据项目图下料计算并填写表14-2。
• 七、时间分配
• 时间分配见表14-3。
-顶板厚+laE • 拉筋下料长度=墙厚-2c+1.9d×2+max{75mm,1
0d}×2 • 暗梁主筋下料长度=l-2c+6.25d×2(HPB300级钢筋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三 剪力墙配筋 操作(一)
• 2. 知识准备: • (1)剪力墙是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所产生的水平剪力的墙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四、理论准备
• 1. 技术准备: • 外侧横向分布筋下料长度=l-2c+15d×2 • 内侧横向分布筋下料长度=l-2c+15d×2(本题未提及转角等
情况) • 外侧竖向分布筋下料长度=全高-c底+max{8d,150mm}
-顶板厚+laE • 内侧竖向分布筋下料长度=全高-c底+max{8d,150m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三 剪力墙配筋 操作(一)
• (4)剪力墙开洞时,应在洞口两侧配置边缘构件,且洞口上、下边 缘宜配置构造纵向钢筋。
• (5)在剪力墙中的连梁、暗梁和边框梁侧面纵筋和拉筋构造见图1 3-4剪力墙竖向钢筋穿越AL、LL、BKL配筋构造:当设计未 注写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3 50mm 时,为6mm;梁宽>350mm 时,为8mm,拉筋间 距为两倍箍筋间距,竖向沿侧面水平筋隔一拉一。应注意:当连梁截 面高度>700mm 时,侧面纵向构造筋筋直径应≥10mm,间距 应≤200mm。当跨高比≤2.5时,侧面构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 ≥0.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6)设置拉结筋,并安装水平梯子筋:拉钩的布置严格按照图纸施 工,拉筋拉住竖筋与水平筋,要求弯钩角度一致。同时,安装水平梯 子筋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间距为800mm。
• 2. 安全与保障措施: • (1)绑扎前应修理模板,并将模板上的垃圾、杂物清扫干净。 • (2)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钢筋的分布间距。 • (3)按画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钢筋,后将分布筋并绑扎牢固。
不伤害”原则。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配料工作 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中操作。绑扎悬空架时,不得站在模板上 操作,应搭设脚手架。不准在钢筋骨架上行走。
• 五、操作准备
• 根据项目要求填写表13-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三 剪力墙配筋 操作(一)
• 六、操作步骤、实施与保障
• 1. 操作步骤及施工要点: • 操作步骤:修整预留钢筋→立三根竖筋→画横向水平筋分档线→绑扎
• 五、操作准备
• 根据项目要求填写表14-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六、操作步骤、实施与保障
• 1. 操作步骤与施工要点: • 操作步骤:钢筋调整及清理→剪力墙柱钢筋绑扎→墙身钢筋绑扎→剪
力墙身梁钢筋绑扎→设置墙体拉钩→调整钢筋位置及水平定位框安装 →验收。 • 施工要点: • (1)墙体竖向钢筋调整:竖向钢筋出现移位的情况,按1∶6进行 调整。 • (2)绑扎暗柱钢筋:暗柱钢筋调整到位后,进行暗柱钢筋绑扎。要 求接头、搭接位置一致。甩到上层的钢筋长度一致。竖筋绑扎时,钢 筋必须垂直,不歪斜、不倾倒、不变位,调整时用线坠进行校正;箍 筋绑扎时,起步筋为50mm(考虑墙体水平筋时,为30mm)。 当剪力墙墙肢与平面外方向楼面连接时,按要求增加暗柱。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3)剪力墙洞口加强筋:洞口尺寸与截面尺寸不同时,按规范对洞 口进行加强。如遇不规则转角,其处理办法见图14-3。
• 3. 安全准备: • 遵守文明施工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遵守施工现场“十不准”和“三
不伤害”原则。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配料工作 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中操作。绑扎悬空架时不得站在模板上操 作,应搭设脚手架。不准在钢筋骨架上行走。
上一页 返回
图14-1含约束边缘柱的剪力墙配筋构造
返回
图14-2剪力墙平面配筋构造
返回
图14-3剪力墙端部暗柱墙或斜交墙的构造
返回
表14-1操作准备表
返回
表14-2钢筋下料单
返回
项目十三 剪力墙配筋 操作(一)
• 一、项目目标
• 学会识读剪力墙的结构施工图,理解结构图上所有信息,并学会配筋 的钢筋翻样计算与配筋施工,尤其是要掌握剪力墙中含暗梁或连梁的 构造要求,掌握剪力墙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评价标准、方法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3)绑扎剪力墙梁钢筋:梁筋绑扎时,用水准尺进行调平,梁筋锚 入墙内长度要满足图纸要求和规范要求;起步筋第一道在柱内,距外 侧主筋50mm,第二道在柱外,距主筋50mm;绑封顶梁时,箍 筋满绑,起步筋位置不变,从起步筋位置向两侧进行排列。
• (4)墙体竖向钢筋:根据图纸,确定钢筋型号和间距,要保证钢筋 的搭接长度满足要求,竖筋要间距正确、均匀,起步竖筋距暗柱钢筋 30mm。墙体钢筋采用搭接连接,交错搭接,接头距顶板高度≥0 m,搭接长度大于1.2laE。
两根水平筋→画竖向钢筋分档线→绑扎竖向筋→绑扎水平筋→绑扎暗 梁→质量验收。施工要点: • (1)弹完边线后,校正墙钢筋,使墙体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并调 直理顺,调整宽高比例为1∶6。墙体受力筋接头采用绑扎搭接,接 头位置在结构板顶标高处。 • (2)绑扎4根立筋,再绑2根横筋,在横筋上画好立筋分档线,再 绑其余的竖向筋及水平筋。楼面第一根水平筋和墙体两端两根竖向筋 距离楼面或暗柱为50mm。墙体纵横向筋绑扎扣呈八字形分布,墙 内纵筋及水平设置拉筋!6@400呈梅花式布置,交错放置的拉筋 钩住水平筋。
形暗柱每边凸出部分均与墙体厚度一致,为200mm。墙c均取2 0mm,箍筋取!6@150。除暗柱部分的主筋按图示外,其余墙 身主筋均为!8@150。 • 1. 钢筋下料计算并填写下料单,依据下料单进行钢筋加工操作。 • 2. 按施工工艺流程完成钢筋笼的绑扎。 • 3. 学会钢筋质量验收与方法,并填写评判结果。
• 1. 学会剪力墙钢筋下料计算并填写下料单。 • 2. 依据下料单进行钢筋加工操作。 • 3. 配筋操作按施工工艺流程完成钢筋笼的绑扎。 • 4. 学会剪力墙钢筋质量验收与方法,并填写评判结果。
• 四、理论准备
• 1. 技术准备: • 本题未说明柱的情况,所以可以认定为无暗柱(或端柱)剪力墙来对
待,具体构造形式见图13-2无暗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锚固和图1 3-3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故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为:
• 八、质量评价与验收
• 1. 评价方式_______(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 • 2. 根据项目要求填写表14-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九、问题与思考
• 识读图14-4所示剪力墙身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并回答下列问题 。
• 1. 钢筋为什么要连接? • 2. 搭接连接是什么意思?连接区是多少?搭接区是多少? • 3. 什么是机械连接?机械连接交错区是多少?
• 1.“lc”含义是_______;“bw”含义是________。 • 2.“bc”含义是________;“hc”含义是________。 • 3.拉筋连续设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三、项目任务
•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图14-2中所示T形剪力墙转角的配筋操作。 • 内容要求:总高为1500mm,墙身离开暗柱至少400mm,T
板的钢筋网除靠近周围两行的相交点全部绑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 可间隔交错绑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 钢筋必须全部绑扎牢。 • (4)钢筋的间距: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 (5)垫好的垫块,间距不大于1000mm,呈梅花式布置。自检 合格后,准备钢筋验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三 剪力墙配筋 操作(一)
• 外侧横向分布筋下料长度=l-2c+15d×2 • 内侧横向分布筋下料长度=l-2c+15d×2(本题未提及转角等
情况) • 外侧竖向分布筋下料长度=全高-c底+max{8d,150mm}
-顶板厚+laE • 内侧竖向分布筋下料长度=全高-c底+max{8d,150mm}
筋不小于被切断钢筋截面面积的1/2。当墙上设备预留孔洞不大于 200mm 时,钢筋不得切断,钢筋沿洞边绕过;大于300mm 时,每边洞口加筋不应少于被切断钢筋面积的一倍,且不少于6!2 2,!8@200。 • 塔式起重机位置所预留的2000mm×2000mm 孔洞配筋, 待与设计商定后出详图。所有的洞口应和各专业配合先预留,不得后 凿。 • (2)钢筋调整:墙体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整体调整,要求钢筋型 号、种类正确,搭接长度满足上述内容要求,钢筋顺直、间距均匀、 起步筋位置正确,在水电施工过程中无破坏钢筋现象。调整完毕后, 安装水平定位框定位。然后,进行吹风清理,清理干净后,及时找项 目人员进行验收,并填写联检单,由项目人员报验给监理单位。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一、项目目标
• 学会识读剪力墙的结构施工图,理解结构图上所有信息,并学会配筋 的钢筋翻样计算与配筋施工,尤其是要掌握剪力墙中含约束边缘暗柱 或端柱的构造要求;掌握剪力墙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等。
• 二、训练复习
• 识读图14-1所示含约束边缘柱的剪力墙配筋构造并回答下列问题 。
• 二、训练复习
• 根据图13-1所示有端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锚固,回答下列问题: • 1. 剪力墙水平钢筋伸入端柱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如何确定的? • 2. 剪力墙水平钢筋锚固长度与框架梁中主筋伸入柱中的锚固长度
有何区别与联系?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三 剪力墙配筋 操作(一)
• 三、项目任务
•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表13-1中所列框架剪力墙的配筋操作,墙c取 20mm,梁c取30mm。
• (5)绑扎墙体水平钢筋:墙体竖筋绑扎完毕后,在竖筋外侧绑扎墙 体水平钢筋,第一道起步筋距顶板面30mm,同时保证竖筋搭接段 内有三根水平筋通过;要求扎丝长度一致,无毛刺。扎丝绑扎时,从 对面绑扎,保证丝头在墙体钢筋内。墙体水平钢筋交错搭接,接头错 开不小于500mm,搭接长度不小于锚固长度的1.2倍。
-顶板厚+laE • 拉筋下料长度=墙厚-2c+1.9d×2+max{75mm,1
0d}×2 • 暗柱主筋下料长度=l-2c+6.25d×2(HPB300级钢筋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2. 知识准备: • (1)混凝土墙上非连续、不大于800mm 的洞口在每侧补强钢
(特指钢筋混凝土墙)。剪力墙的抗侧移刚度很大(沿墙体平面)。 它主要用来抵抗水平作用和承担竖向作用;墙体同时也作为围护及房 屋分隔构件。 • (2)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 应小于层高的1/20;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宜小于200mm ,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16;当墙端无端柱或翼墙时,墙厚不宜小 于层高的1/12。对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140mm,且 不应小于层高的1/25。 • (3)剪力墙周边应设置端柱和梁作为边框,端柱截面尺寸宜与同层 框架柱相同,且应满足框架柱的要求;当墙周边仅有柱而无梁时,应 设置暗梁,其高度可取2倍墙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三 剪力墙配筋 操作(一)
• (6)暗柱第一个箍筋距楼地面50mm,当暗柱遇墙体水平筋时, 暗柱箍筋距楼地面30mm,墙体水平筋距地面50 mm, 过梁箍 筋距暗柱50 mm, 进暗柱箍筋距暗柱边缘50mm。
• 3. 安全准备: • 遵守文明施工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遵守施工现场“十不准”和“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6)现场所有钢筋机械必须严格按使用规程和交底要求进行操作。 现场所有机械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7)现场操作人员必须遵守项目部的安全规章制度,戴好安全帽, 不违章作业。
• 3. 根据项目图下料计算并填写表14-2。
• 七、时间分配
• 时间分配见表14-3。
-顶板厚+laE • 拉筋下料长度=墙厚-2c+1.9d×2+max{75mm,1
0d}×2 • 暗梁主筋下料长度=l-2c+6.25d×2(HPB300级钢筋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三 剪力墙配筋 操作(一)
• 2. 知识准备: • (1)剪力墙是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所产生的水平剪力的墙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四、理论准备
• 1. 技术准备: • 外侧横向分布筋下料长度=l-2c+15d×2 • 内侧横向分布筋下料长度=l-2c+15d×2(本题未提及转角等
情况) • 外侧竖向分布筋下料长度=全高-c底+max{8d,150mm}
-顶板厚+laE • 内侧竖向分布筋下料长度=全高-c底+max{8d,150m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三 剪力墙配筋 操作(一)
• (4)剪力墙开洞时,应在洞口两侧配置边缘构件,且洞口上、下边 缘宜配置构造纵向钢筋。
• (5)在剪力墙中的连梁、暗梁和边框梁侧面纵筋和拉筋构造见图1 3-4剪力墙竖向钢筋穿越AL、LL、BKL配筋构造:当设计未 注写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3 50mm 时,为6mm;梁宽>350mm 时,为8mm,拉筋间 距为两倍箍筋间距,竖向沿侧面水平筋隔一拉一。应注意:当连梁截 面高度>700mm 时,侧面纵向构造筋筋直径应≥10mm,间距 应≤200mm。当跨高比≤2.5时,侧面构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 ≥0.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6)设置拉结筋,并安装水平梯子筋:拉钩的布置严格按照图纸施 工,拉筋拉住竖筋与水平筋,要求弯钩角度一致。同时,安装水平梯 子筋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间距为800mm。
• 2. 安全与保障措施: • (1)绑扎前应修理模板,并将模板上的垃圾、杂物清扫干净。 • (2)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钢筋的分布间距。 • (3)按画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钢筋,后将分布筋并绑扎牢固。
不伤害”原则。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配料工作 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中操作。绑扎悬空架时,不得站在模板上 操作,应搭设脚手架。不准在钢筋骨架上行走。
• 五、操作准备
• 根据项目要求填写表13-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三 剪力墙配筋 操作(一)
• 六、操作步骤、实施与保障
• 1. 操作步骤及施工要点: • 操作步骤:修整预留钢筋→立三根竖筋→画横向水平筋分档线→绑扎
• 五、操作准备
• 根据项目要求填写表14-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六、操作步骤、实施与保障
• 1. 操作步骤与施工要点: • 操作步骤:钢筋调整及清理→剪力墙柱钢筋绑扎→墙身钢筋绑扎→剪
力墙身梁钢筋绑扎→设置墙体拉钩→调整钢筋位置及水平定位框安装 →验收。 • 施工要点: • (1)墙体竖向钢筋调整:竖向钢筋出现移位的情况,按1∶6进行 调整。 • (2)绑扎暗柱钢筋:暗柱钢筋调整到位后,进行暗柱钢筋绑扎。要 求接头、搭接位置一致。甩到上层的钢筋长度一致。竖筋绑扎时,钢 筋必须垂直,不歪斜、不倾倒、不变位,调整时用线坠进行校正;箍 筋绑扎时,起步筋为50mm(考虑墙体水平筋时,为30mm)。 当剪力墙墙肢与平面外方向楼面连接时,按要求增加暗柱。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十四 剪力墙配筋操作(二)
• (3)剪力墙洞口加强筋:洞口尺寸与截面尺寸不同时,按规范对洞 口进行加强。如遇不规则转角,其处理办法见图14-3。
• 3. 安全准备: • 遵守文明施工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遵守施工现场“十不准”和“三
不伤害”原则。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配料工作 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中操作。绑扎悬空架时不得站在模板上操 作,应搭设脚手架。不准在钢筋骨架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