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

方法:48例SPN患者应用螺旋CT四期同层动态增强系列扫描。

结果:肺炎性结节以重度强化为主,净增值>60 HU;肺癌以轻-中度强化为主,净增值为20~60 HU;肺结核球以轻度强化为主,净增值<15HU;以最大净增值≥15HU 作为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对小肺癌定性诊断的阳性预测值75%、阴性预测值100%。

结论:根据SPN螺旋CT动态增强后的净增值和时间-密度曲线,对大多数SPN的定性诊断价值较大。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孤立性肺结节(SPN)通常是指肺内孤立存在直径成4cm的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并且无肺不张、肺炎、卫星病灶和局部淋巴结肿大,其中恶性结节(最常见的为肺癌)必须尽早手术切除,因此及时的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时机与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我院2005年6月~2008年9月收治的48例SPN的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16~87岁,平均年龄57.9岁。

肺癌30例,直径1.20~3 cm,平均1.95 cm;肺结核瘤10例,直径1.05~2cm,平均1.77 cm;肺炎性结节8例,直径1.2~
2.0 cm,平均1.72 cm。

病灶位于右上叶17例,右中叶7例,右下叶7例,左上叶11例,左下叶6例。

1.2 扫描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HispeedCT/i扫描机和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100ml)。

所有结节先行常规肺部病灶平扫后,加局部3~5cm薄扫,选取中心层面3层为增强定点层面。

经患者肘前静脉注入100 ml碘对比剂(优维显),注射速度
2.5ml/s,从开始注射对比剂后对SPNs病灶分别于15, 35, 75, 135s四期同层动态增强系列扫描,即肺动脉期15s、支气管动脉期35s、平衡期75s、延时期135s扫描。

由2位资深CT诊断医生以盲法对所有病例的图像进行分析和诊断。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肺四期扫描各病灶强化形态及程度:①肺动脉期:20例小肺癌,9例结核瘤,3例炎性结节均无明显强化,7例小肺癌,1例结核瘤,1例炎性结节轻度强化,2例小肺癌,4例炎性结节明显强化。

强化密度不均匀。

②支气管动脉期:5例小肺癌,8例结核瘤,1例炎性结节无明显强化,4例小肺癌,3例炎性结节,2例结核瘤强度强化,20例小肺癌,3例炎性结节明显强化,1例小肺癌,1例炎性结节极度强化。

③平衡期:5例小肺癌,5例结核瘤强化不明显,4例小肺癌,2例结核瘤,1例炎性结节强度强化,20例小肺癌,3例炎性结节,1例结核瘤明显强化,1例小肺癌,3例炎性结节极度强化。

④延时期:9例结核瘤,3例小肺癌强化不明显,21例小肺癌,8例炎性结节明显强化,1例结核瘤,6例小肺癌强度强化。

病灶平扫及肺四期扫描CT值如表1所示,以最大净增值≥15HU 作为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对小肺癌定性诊断的敏感性100%、特异性45%、准确性分别为79%、阳性预测值75%、阴性预测值100%。

3 讨论
肺癌的血供一直以来受到争议,多数学者认为肺动脉不参与血供,但国内外一部分学者则提出肺动脉参与肺癌血供[1]。

从本组小肺癌的肺四期动态增强资料统计来看,肺动脉期扫描与平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部分小肺癌在肺动脉期有轻度强化。

而且肺动脉期与支气管动脉期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绝大部分小肺癌在支气管动脉期有显著强化,统计资料间接说明了小肺癌的双重供血,以支气管动脉为主,肺动脉亦参与。

恶性肿瘤分化低,生长快,肿瘤细胞可产生一种肿瘤血管形成因子(TAF),刺激毛细血管的增生,促进肿瘤生长,因此恶性肿瘤的血液供应较良性肿瘤丰富。

但众多研究表明[2],增强CT扫描不能作为鉴别肿瘤与炎症的有效方法。

而肺四期动态增强扫描作出的时间衰减曲线,可以清楚地显示小肺癌与炎症的不同,即两者的曲线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也就是两者的强化速度不同。

笔者在临床实
践中发现:①SPN的时间-密度曲线:肺炎性结节呈迅速上升型,其增强高峰在135s;肺癌呈缓慢持续升高型,其增强高峰在75s开始;结核球呈平坦型,无明显增强高峰。

②SPN的强化特点:肺炎性结节以重度强化为主,净增值>60 HU;肺癌以轻-中度强化为主,净增值为20~60 HU;肺结核球以轻度强化为主,净增值<15HU;但炎性结节与恶性结节有部分重叠,说明动态CT增强后,SPN的强化程度决定了净增值的变化,而强化净增值的高低与病灶内微血管密度有关,与文献结果一致[3]。

因此,笔者认为:可根据SPN动态增强后的净增值和时间-密度曲线,对大多数SPN的定性诊断价值较大。

参考文献
[1]王晓华, 马大庆.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6, 25(6): 571~573
[2]Leef JL III, Klein JS. The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J]. Radio Clin North Am, 2002, 40(12): 123~143
[3]张敏鸣,周华,邹煌. 动态增强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量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6): 263~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