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7题;共50分)
1. (2分) (2013高一上·兴国月考)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相信宇宙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发现它们.据此回答下题.(1)
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A . 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
B . 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
C . 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
D . 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地球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
(2)
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 . 河外星系
B . 银河系
C . 太阳系
D . 地月系
2. (6分) (2016高一上·长春期末) 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 . 5月1 日
B . 7月1 日
C . 8月1日
D . 10月1 日
3. (2分) (2015高一上·许昌期中)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出的估计,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至少达到500亿颗,其中大约有5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适居区。

对“金发姑娘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这一地区的温度既不太高,也不太低,适宜生命存在
B . 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
C . 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D . 这一地区星球的表面可能存在大气层
4. (4分)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A . 光球层
B . 色球层
C . 日冕层
D . 内部
5. (6分) (2013高一上·新疆期中) 太阳能量来源于()
A . 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B . 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C . 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D . 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
6. (2分)北京(北纬40度)某中学,要在楼高为H的楼房背面盖一座新教学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应考虑()
A . 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B . 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C . 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D . 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7. (2分) (2018高一上·浦北月考) 下图为达累斯萨拉姆(7°S)在北半球春分日、夏至日和冬至日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

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A . ①夏至日②春分日③冬至日
B . ①春分日②冬至日③夏至日
C . ①冬至日②春分日③夏至日
D . ①冬至日②夏至日③春分日
8.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下图中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方向错误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9. (2分) (2018高一上·义乌月考) 下列四幅图中,热力环流画错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0. (2分) (2019高一上·延边期中) 读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A . ①太阳辐射
B . ②大气辐射
C . ③大气逆辐射
D . ④地面辐射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3)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
A . ①增强
B . ②增强
C . ③减弱
D . ④减弱
11. (2分) (2017高二上·嘉兴月考) 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气系统中存在热量收支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地球热量收支平衡:①=③+⑦+⑪
B . 大气热量收入为④⑧⑨⑩
C . 地面热量的支出包括③⑤⑧⑨
D . 大气热量支出为⑥⑦
(2)图中()
A . 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②越多
B . 大气中的云层越厚,⑥越小
C .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④越少
D . 地表冰雪覆盖越大,⑤越少
12. (6分) (2018高二下·长安期末) 读左表和右图,5月6日与5月5日相比,正确的是()
A . ①减弱
B . ②减弱
C . ③增强
D . ④减弱
13. (2分) (2018高三上·义乌月考) 读1981~2006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植被类型有显著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1)Ⅲ(草甸为主)、Ⅳ(针叶林为主)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
A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 干湿度地带分异
C . 垂直分异规律
D . 地方性分异规律
(2)Ⅳ区森林资源丰富,其水汽来源主要是()
A . 盛行西风
B . 东北信风
C . 西南季风
D . 西北季风
14. (2分) (2016高一上·泰州期末) 春节就要到来,世界上一年一度的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国春运也将进入高潮。

最近,中国科学院研究表明:春节人口大迁移明显影响城市气候。

下表为“北京和郑州多年春节周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与非假期气温对比表”,回答下列问题。

(1)
导致北京和郑州春节假期气温比非假期低的原因是()
A . 人为排放的废热减少
B . 寒潮天气的影响
C . 全球气候变化
D . 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
(2)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北京市区与郊区之间大气环流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3)
下列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 .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B . 扩大中心城区面积
C . 增加城市建筑物密度
D . 增加市区道路面积
15. (4分) (2017高二上·沭阳月考)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D . ①④
(2)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A . 夏季北移
B . 冬季南移
C . 夏季向高纬度移动
D . 冬季向高纬度移动
(3)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盛夏的伏旱是在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A . 亚洲高压
B . 亚洲低压
C . 气旋
D . 反气旋
16. (2分) (2016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简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控制该区域的主要大气环流是()
A . 极地高气压带
C . 季风环流
D . 副热带高气压带
(2)
与北半球同纬度大陆西部沿海相比较,图示区域西部沿海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
D . 洋流
17. (2分) (2017高一上·黄石月考) 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东八区的区时②116°E的地方时③北京的地方时④120°E的地方时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二、综合题 (共4题;共18分)
18. (2分) (2018高二下·曲周期末) 读某区域图,AB为晨昏线,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位于________半球(南/北),其流向是向________流。

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________。

(2)若此时甲地的地方时为17时,则该日甲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3)按上题所给条件,此日,与北京相比,邢台的昼长较________(长/短)。

(4)仅考虑大气降水对河流的影响,图中河流的径流量较________(大/小),季节
变化较________(大/小)
19. (4分) (2016高一上·大同期中)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B点所示日期________;
(2)
图中________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因为该点靠近地球公转的________点(近日点或远日点)。

(3)
由B点到C点时段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移动。

(4)
由A点到B时段北半球尽________夜________,且昼变________,夜变________。

(5)
当地球处于A点时,全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的区域为:________。

(6)
当地球处于B点时,全球昼长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

20. (5分) (2017高一上·台山月考)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1月22日凌晨日本福岛附近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

材料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圈层的传播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福岛的居民会感觉到身体()
A . 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 . 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 . 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 . 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 外地核
B . 岩石圈
C . 下地幔
D . 软流层
(3)图中A,B所表示的两个不连续界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圈层叫做________。

(4)地震波F为________波(填横波或纵波),根据地震波向地球内部波速变化可判断D层和H层的物质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5)岩石圈是指________层以上(或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圈层。

21. (7分) (2015高一上·邹平月考) 读图1“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图2“甲、乙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终年高温,盛行________气流.
(2)
图1中G带的风向是________,图2中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全年受该风带控制的是________(甲/乙)城市,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
(3)
由于气压带、风带随________南北移动而移动,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控制;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_.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大雾
(4)
B带所处的亚欧大陆东岸受________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________气候.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7题;共50分)
1-1、
1-2、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0-2、
10-3、
11-1、
11-2、
12-1、
13-1、
13-2、
14-1、
14-2、
14-3、
15-1、
15-2、
15-3、
16-1、
16-2、
17-1、
二、综合题 (共4题;共18分) 18-1、
18-2、
18-3、
18-4、19-1、
19-2、19-3、
19-4、19-5、19-6、20-1、20-2、
20-3、20-4、
20-5、21-1、21-2、21-3、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