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中考化学复习第六~七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六~七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诺贝尔物理学奖曾表彰了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者。

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这四种物质的性质完全相同B.石墨烯与C60是同一单质
C.石墨与金刚石一样硬度很大D.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2.(2020,青岛)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D.具有可燃性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有毒
C.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D.空气中CO2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
4.(2020,成都)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C )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CO2的质量
第4题图
第5题图
5.(2020,成都)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红磷会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6.倡导“低碳”生活,从一点一滴做起。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D )
A.步行代车B.循环使用教科书C.出门随手关灯D.乱砍滥伐森林
7.(2020,潍坊)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碳的价类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X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
B.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C.a点对应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b点、c点对应的物质
D.b点对应的物质和水反应能生成d点对应的物质,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8.(2020,牡丹江)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关于CO2和CO的比较,正确的是( A )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 会引起中毒
9.(2020,长沙)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20年诺贝尔奖。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10.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C )
A.隔绝氧气B.降低着火点C.隔离可燃物D.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下列物质大量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C )
A.氮气B.一氧化碳C.臭氧D.__二氧化碳__
12.(2020,九江模拟)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引起爆炸的是( C )
A.一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和氧气C.天然气和空气D.__氢气和氧气____
13.(2020,赣州南康区模拟)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C )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清除可燃物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
C.火上浇油——增加氧气D.吹灭蜡烛——__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__
1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鉴别硬水和软水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B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向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13 体积的水,振荡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 D 验证某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__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__
15.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B )
A .稀有气体用作霓红灯
B .一氧化碳用于治炼金属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__CO 2作气肥__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6分)(2020,河北)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

实验后,将甲中试管倒置于水中,去掉橡胶塞,发现水进入试管中。

(1)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4P +5O 2=====点燃
2P 2O 5__。

(2)甲中的X 、乙中的Y 分别为__40℃以上的热水__、__空气__。

(3)“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__白磷燃烧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__。

17.(8分)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__天然气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A__(选填字母序号)。

A .煤
B .地热能
C .太阳能
D .核能
(3)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

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2H 2+O 2=====点燃
2H 2O__。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

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

这是通过__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__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__爆炸__。

18.(6分)(2020,襄阳)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如右图所示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__气密性__,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试管__。

(2)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__B__(填字母序号)。

A .用嘴吹灭
B .用灯帽盖灭
C .用水浇灭
(3)课堂上,老师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为大家演示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纸花变色的是__C__(填字母序号)。

A .Ⅰ和Ⅱ
B .Ⅱ和Ⅲ
C .Ⅰ和Ⅳ
D .Ⅲ和Ⅳ
19.(6分)(1)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实验证明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说明甲烷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C 、H__元素,可能含有__O__元素。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CH 4+2O 2=====点燃
CO 2+2H 2O__。

(3)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为了安全起见,计划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

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所示。

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__合理,因为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__。

20.(4分)小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 2能与NaOH 发生化学反应。

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 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 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氯化钙溶液流入左边集气瓶中,并且溶液变浑浊__。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 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__NaOH 和NaCl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21.(9分)(2020,赣州一模)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H 2O=====通电 2H 2↑+O 2↑__。

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 管与b 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1∶2__。

(2)实验B 集气瓶内要装满水的目的是__收集气体更纯__,某气体不能用该方法收集,说明该气体具有__能溶于水__的性质。

(3)实验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密度比空气大__、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4)实验D 中水的作用是__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集气瓶__。

22.(7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蜡烛火焰__由低到高依次熄灭__ 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
的是__乙__(选填“甲”
或“乙”)
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变红色 实验结论 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大; ②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
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
发生反应 __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__
【反思与拓展】
(1)依据实验一的结论,写出二氧化碳的一条重要用途__二氧化碳用于灭火__。

(2)由实验二的结论分析得出:实验室中保存氢氧化钠要注意__密封保存__。

(3)在设计上述三组对比实验时,都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是运用了科学探究中的__控制变量__方法。

23.(9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