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 唐朝诗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唐朝诗人
商隐经令狐绚举荐,考中进士,但并未得到官职。

同年,令狐楚死于任上。

李商隐于年底随其灵柩回长安途中,亲眼看到农村的凋敝和农民的贫困,写下了著名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这是他对社会问题认识的诗体总结。

开成三年(838年),李商隐应博学宏辞科,考官本已录取,但复审时却被除名。

落选后北上甘肃,入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府,受到王的信任,不久同王的女儿结了婚。

那个时候,唐王朝上层统治阶级中,以牛僧儒和李德裕为代表的牛、李两党争权夺利的斗争异常激烈,李商隐先是受知于牛党要员令狐楚,后又投效于属李党的王茂元。

李商隐不抱朋党偏见,以“青松”自比,超脱朋党之外,“恶草虽当路,寒松实挺生”,表现了他对朋党破孩的浩然正气。

一次他登临安定城楼,极目汀州,感怀身世,写下“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的著名诗句,展示了他“欲回天地”的政治抱负和进身无路的愤懑心情。

开成四年(839年),李商隐应吏部试书判拔萃科及格,得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官阶九品)。

不久,又被调为弘农县尉,到任不久,因对蒙冤刑徒有宽减而触忤上司,李商隐便辞职移居关中。

会昌元年(841年)唐武宗即位,李党得宠,牛党失势,李商隐的境遇有所好转。

会昌二年(842年),他回长安参加吏部书
判甄拔考试,以书判拔萃,授秘书省正字。

不久,因母亲逝世,而离官服丧3年。

此间,他种田植树,凭吊古迹,读书赋诗,著有《-自遣》等反映乡居民情的诗篇。

会昌五年(845年)秋,李商隐守孝期满,重回秘书省做官。

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即位,大黜李党、重用牛党,李商隐应贬为桂州剌史的郑亚的聘请,在其幕府中为支使兼掌书记。

在桂州期间,他写有《晚晴》、《高松》等诗篇,自以“高松”相比,坚信自己必将为世所用。

大中二年(848年)二月,郑亚又被贬为循州(今广西龙川县)刺史,后死于任所,李商隐不得不失职北归。

他在北归途中,写有《乱石》、《楚宫》等诗,借悼念屈原,抒发自己屡遭排斥的幽愤。

秋末,商隐抵达长安,年底被选为周至尉。

因他长于奏章,次年春,又改任京兆尹参军,职典章奏。

他在《娇儿诗》中,告诫儿子,切无再走读书求甲乙的老路,而要学习兵法,为国效力。

大中三年(849年)十月,新任武宁军(徐州)节度使卢弘止奏请李商隐入幕,任判官,并获得六品下阶侍御史衔。

大中五年(851年)梓州刺史、东川节度使柳中郢聘他为检校工部郎中和判官兼书记。

这时期李商隐屡遭朋党打击,仕途坎坷,寄人篱下,加上亡妻之痛,精神上极度痛苦,思儿思乡之愁,导致他同佛教的接触。

大中七年(853年),他捐钱在长平山慧义精舍经藏院创建了石壁5间,用金字刻《妙法莲花经》七卷,还为精舍南禅院的四证堂的石碑写了铭文,借佛事排除自己的愁绪。

大中九年(855年)冬,柳中郢调为吏部侍郎,李商隐随之还京。

次年春,柳中郢任兵部侍郎充盐铁转运使,奏请李商隐充盐铁推官。

大中十二年(858年)柳中郢被罢职,李商隐亦归郑州家居。

是年,这位虽有抱负而仕途坎坷、屡遭不幸的著名诗人,便在寂寞和孤独中悄然长逝。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多反映现实生活,揭露封建统治者昏聩腐败,勾心斗角,对研究晚唐社会历史和诗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传世名著有《樊南文集》、《玉溪生诗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