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寓教趣闻-误中狗肉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中狗肉计
郑板桥从山东潍县罢官回来,在扬州卖画为生,成了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
他“怪”就“怪”在天生傲骨,嫉恶如仇,不爱金钱,不惧权势,似闲云野鹤,潇洒自如。
他在画店门口,题了一首诗:
画竹多于买竹钱,
纸高六尺价三千。
任他说旧谈友谊,
只当秋风过耳边。
他定了五条画例:“立索不应,劣纸不受,不韵者不画,强索题者不面,兴致不到者不画。
”下面盖上“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七品官耳”、“板桥郑燮”五颗印章。
他确有个怪脾气,要他画,偏不画;不要他画,偏要画。
怎奈他名气太大,号称“诗”、“书”、“画”三绝,能得他一幅墨宝,便是莫大的光荣。
特别是豪商巨贾,要不挂上一幅郑板桥的画,就觉得脸上无光。
扬州有个大盐商,叫姚有财,重门叠户,富敌王侯。
一心想求郑板桥的画,却总是碰钉子。
后来有人给姚有财献了妙计,乐得他连连称赞。
时当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春光明媚。
郑板桥无官一身轻,出了新北门,来到瘦西湖,信步闲游,饱览风光。
他来到一所茅屋面前,只见一湾流水,几丛修竹,绿叶挟疏,风景如画,不觉精神一爽。
这时屋内传出铮铮的古琴弹奏声。
一会儿,里面走出一个衣着整洁的老人,对来客拱手相迎,邀请入室。
郑板桥毫不客气,跟了进去。
只见粉墙雪白,一尘不染,桌子上陈放着文房四宝,墙上挂着一张古琴,饶有雅趣。
再看向阳的墙上晒着几张狗皮,变显得不伦不类。
老人烹茗款客,板桥举杯饮酒,问老人尊姓大名。
老人道:“卑人城内本有宽敞房子,只因我喜爱山水,所以在此另盖草屋,偷享清福。
”郑板桥说:“我也是欢喜清静的人,想不到我俩彼此癖好相同。
”接着他指着墙上的狗皮问道:“请问,这几张狗皮有何用处?”
老人笑道:“不瞒你说,老朽平生没有别的嗜好,就是喜欢吃狗肉。
先生若不见弃,就在我这里吃一顿红烧狗肉家常便饭如何?”
谁都知道郑板桥以爱吃狗肉出名,他高兴地说:“好!好!”饱餐一顿狗肉之后,板桥兴味还浓,挥毫作画,不一会工夫,即成一幅,顺笔落款。
只见画中修竹扶疏,神妙无比。
那老人见了乐得合不拢嘴,便说:“改日老朽进城,专为先生准备一席狗肉宴,务请先生光临。
”
第三天,郑板桥赴宴。
大厅正中挂着板桥的那幅画。
几个肥头大耳的盐商,正在交头接耳评画。
主人姚有财在旁边捋须微笑。
郑扳桥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天请他吃狗肉的那个老人,正是面前这位姚有财。
既已上当,后悔无益,他灵机一动说:“有画无诗无字,不成三绝。
”说着,摘下画幅,题上一首诗:有钱难买一竹根,
财多不得绿花盆。
缺枝少叶没多笋,
德少休要充斯文。
这诗里隐存“有财缺德”四个字。
写罢昂首大笑而去。
等郑板桥走远了,这个大盐商才悟出诗中的味道来,机关用尽,落得没趣,一气瘫倒,脸色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