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治疗101例行手术治疗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方
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42例)行常规护理,后者(59例)行临床护理路径,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及术后康复情况。

结果:两组护理后V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
且研究组降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术后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折患者围术期,可有效减轻其疼痛,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
并促进术后愈合。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折;康复
骨折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且病种复杂,若围术期缺乏有效的临床护理,极易引发一系列并
发症[1]。

临床路径为依据某种手术或疾病而制定的治疗护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使患者获取
最佳护理服务[2]。

本研究对选定的59例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予临床护理路径,且取得满
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治疗101例行手术治疗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42例)男女比例28:14,年龄41-62岁,平均(48.67±6.32)岁;后者(59例)男女比例35:24,年龄40-61岁,平均(49.24±7.12)岁;致伤原因:48例交通事故,30例重物砸伤,28例跌伤;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资
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镇痛指导及心理疏通,向其详解
说明术后早期训练的重要性。

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不同文化程度患者,通过现场讲解或视频播放形式,向其详细讲解各项检查目的、时间、地点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术前对患者呼吸情况予以
评估,嘱其卧床休息,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指导其关于减轻疼痛方面的知识;同时为患者
提供干净、整洁的手术室环境,将室内温室度调整至最佳状态,以提高患者舒适度。

②术中
护理:护理人员于手术过程中根据医嘱耐心向患者说明手术具体流程,且密切监测其各项生
命体征,配合手术操作者完成手术,且予以有效术后处理。

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
员立即告知手术结果,并于患者伤口换药、输液时播放舒缓的轻音乐,以缓解其疼痛,并消
除不良心理。

针对无法耐受疼痛者,则可予镇痛剂;嘱患者勿食生冷、辛辣等禁忌食物,少
食多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主动配合做好各关节的功能缎炼,
并指导其开展小幅度的四肢运动,康复形式形式为患肢肌肉等长收缩,且肌肉可做有节奏性
静力放松与收缩,比避免僵硬。

④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多指导患者于日常生活中进行深呼吸
的等练习,且鼓励其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以转移患者注意力。

此外,若患者表现出无法耐
受的疼痛时,应及时予药物缓解,且密切监测患者患肢血运、伤口等,以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1.3观察指标
参考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疼痛变化情况;总分10分,无痛计0分;轻微疼痛计1-3分;疼痛且影响睡眠计4-6分;剧烈疼痛计7-10分;分值越高,表示越疼痛[3]。

观察两组术后康复情况,主要包括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以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组内率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
两组护理后V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降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为近年来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模式,其是以患者手术方式与疾病类型等作为依据,以针对性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术后康复[4]。

为进一步
验证该护理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选定的101例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分别
行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V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降幅度比对照组大,提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折患者围术期,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

分析原因可能为:护理人员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消除其恐惧、紧
张等情绪。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立即告知手术结果,并于患者伤口换药、输液时播放舒缓的
轻音乐,以缓解其疼痛,从而提高护理配合度,同时针对无法耐受疼痛者,则可予镇痛剂。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提示临床护理
路径应用于骨折患者围术期,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且促进恢复,从而提高患者
预后质量。

分析原因可能为:临床护理路径使得护理活动更加程序与标准化,因此工作效率高。

护理人员通过准确、全面地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严格遵循护理程序对患者开展康复训练
指导,可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从而及时予以合理处理。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于日常生活中进
行叹气、深呼吸的等练习,且鼓励其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以转移患者注意力。

此术后一天
直到出院前一天,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切口、疼痛、患肢血运、引流液等情况,一旦出
现异常应立即予以对症处理,并向患者详细介绍使用药物的作用、名称及相关注意事项,以
提高患者的护理治疗依从性,并鼓励患者尽早开展功能锻炼,且指导其家属协助患者开展运
动的措施。

临床护理路径制定是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共同讨论而成,因此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很强,很大程度上减少医护人员间的差异,从而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5]。

本研究受样本与时间
的限制,未就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予分析,待进一步调查加以补充。

综上所述,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减轻其疼痛,而且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与住院时间,加快骨折愈合进程,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曲美岩.舒适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不良情绪、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01):46-48.
[2]王红霞,凌希莲.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Dupuytren骨折术后的临床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01):106-107.
[3]王静.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临床效果及功能恢复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92-104.
[4]曾丽.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07):1674-1676.
[5]陈刘群.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76-74.
[6]周慧珍,张雪琴,吴丽莉.系统化护理对老年Colles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康复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09):1211-1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