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评价
陈显光;梁海锋;杨丽萍
【摘要】基于云浮市实际情况,构建了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赋权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9~2013年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3年云浮市土地利用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发展协调有序,但距离最优状态尚有潜力可挖;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于土地利用发展较为滞后,在未来发展中应予以重视.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5(000)027
【总页数】4页(P279-281,340)
【关键词】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云浮市
【作者】陈显光;梁海锋;杨丽萍
【作者单位】云浮市测绘队,广东云浮527300;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000;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0;广州市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工程中心,广东广州510000;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000;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0;广东友元国土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9
Evalua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Land Use and Social Economy in Yunfu City
CHEN Xian-guang
1, LIANG Hai-feng
2, 3, 4*, YANG Li-ping
2, 3, 5 (1. The Mapping Team of Yunfu City, Yunfu, Guangdong 527300; 2 .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3. T he Key Laboratory of L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Guangzhou, Guangdo ng 510000; 4. Guangzhou Municipal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enter,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5. Guangdong Youyuan 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zho u, Guangdong 510640)
Key words Land use; Soci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Yunfu C ity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利用的逐年变动,如何准确地衡量并科学地评价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间的关联和互动关系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1]。

但目前关于土地利用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以土地利用为中心展开,从系统角度对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较为少见
[2]。

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是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下,土地利用
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彼此之间的协调以及发展程度状况好坏的定量指标。

它反映了社会经济子系统和土地利用子系统发展的综合水平,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子系统和土地利用子系统发展的同步性
[3-4]。

因此,在云浮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实施评价的背景下,对云浮市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协调度的评价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能为及时修改调整规划提供依据,也为下一步更加合理地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1.1 研究区概况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东与肇庆市、江门市、佛山市交界,南与阳江市、茂名市相邻,西与广西梧州接壤,北临西江,与肇庆市的封开县、德庆县隔江相望。

市区距肇庆60 km,距广州140 km。

全市土地总面积7 785.10 km
2。

2009~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从347.43亿元增长到602.30亿元,全社会固定投资从240.19亿元增长到623.38亿元。

同期建设用地从50 317 hm 2增加到55 156 hm
2,净增了4 839 hm
2,未利用地减少了1 400.22 hm
2。

1.2 指标体系构建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层次性、可比性的原则,结合云浮市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经过筛选和综合,构建了符合云浮市实际的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评价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分为维度层、因素层、指标层3个层次。

土地利用子系统选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率2个因素层共6个指标来构建;经济社会子系统从社会发展、经济活力、经济实力
这3个方面共8个指标来评价(表1)。

1.3 数据来源数据主要来源于2009~2013年《云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云浮市政府工作报告》、《云浮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以官方统计网站数据为补充。

1.4 研究方法
1.4.1 指标无量纲化和确定权重。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首先需要对指标进
行无量纲化处理。

目前无量纲化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折线型、直线型、曲线型等无量纲方法
[5]。

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根据评价指标属性,评价指标可以分为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适度指标。

该研究中如建设用地为适度指标,但这类指标在云浮市发展的阶段上,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性或者逆向性,因此把这些适度指结合实际作为正向或者逆向指标来处理。

各指标权重的大小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会直接影响评价的结果。

确定指标权重的实质就是衡量各项指标和评价层对其目标层贡献程度的大小,指标权重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指标权重的确定包括很多种,比如变异系数法、信息熵法、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等,不同权重确定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不完全相同
[6],在这些方法中,由于客观赋权法根据历史数据研究指标之间的相关关
系或指标与评价结果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估,结合云浮市实际情况和数据的特点,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变异系数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各项指标权重列入表1相应指
标右侧。

根据实际情况,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两大系统的权重各为0.5。

1.4.2 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

(1)发展度模型
[7]。

发展度是度量系统或要素发展程度的定量指标。

发展度用
T表示,其数学模型为:
式中,
T为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它反映了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发展水平;
F(
x)为土地利用评分函数;
G(
x)为经济社会发展评分函数;
a,
b为待定权重(该研究中各为0.5);
x
i为各指标层指标的值;w
i为其指标的权重值。

(2)协调度模型。

协调度模型是由一个或一组函数构成的对系统协调程度进行测算的一种数量模型
[8]。

协调度是度量系统或要素间协调状况的定量指标,可分为发展协调度和对比协调度,前者用于度量一个城市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土地利用协调状况,后者则用于度量统一发展阶段或同一时期不同城市或区域城市土地利用的协调状况。

该研究只对发展协调度进行分析,协调度用
C表示:
式中,
k为调节系数。

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取
k=2。

(3)协调发展度模型
[9]。

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在性的发展聚合,它不是耽搁系统或要素的“增长”。

而是多系统或要素在协调这一有益的约束和规定之下的综合发展。

协调发展不允许任一系统或要素使整体或综合发展受影响。

而协调度在某些情况下很难反映出两要素的具体功能或者综合效益的大小。

因此,可采用协调发展度(或协调发展系数)作为各要素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

用公式表示为:
根据计算所得的协调发展度
D值的大小以及土地利用子系统
F(
x)和社会经济子系统
G(
x)的大小,将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分为3大类,然后在根据其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的对比关系划分为多个基本类(表2)
[10]。

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得到2009~2013年云浮市土地利用子系统综合评分分值
F(
x)、社会经济子系统综合评分分值
G(
x)以及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
C、协调发展度
D(表3)。

2.1 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由表3可知,2009~2013年云浮市土
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

其中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数平缓上升,这说明云浮市的土地利用水平在逐年提高,主要是由于云浮市2009~2020年新
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土地规划的调控作用明显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城乡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得到有效控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所提高,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得到保障。

2009 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为 0.590,到2013 年提高到0.853,增加了0.263。

可以看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的进一步实施、土地利用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云浮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山区地级市,云浮市虽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土地利用发展水平,但从表3得知云浮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增幅大于土地利用发展水平,这
表明云浮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往一个好的趋势发展,同时也说明其社会经济发展仍需加大力度。

2.2 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类型分析分析表3可知,从整体上看,2009~2013年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状况不断改善,协调发展类型有中级协调社会经济滞后型逐步过渡到优质协调社会经济型,虽然自2009年以后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两者指间协调发展观并未立刻发展到优质协调发展类,而是从2011年开始步入优质协调发展类,这说明从中级协调发展类到优质协调发展类需要一个磨合过程,这期间会经历一个持续发展的阶段。

同时,云浮市协调发展类型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良好实施,这使得土
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系统都保持着同步向前发展状态,逐渐达到和谐统一的协调发展。

2.3 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时序分析从整体来看,2009~2013年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并且两者演变趋势基本一致。

这表明长期以来,云浮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关系。

从协调度来看,2009~2013年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值总体水平较高,都保持在0.9以上,这说明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土地利用的变化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会引起土地利用的变化。

结合云浮市实际情况,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由于土地利用总量的增加,即土地由未利用地向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转变,导致社会经济的发展,即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人民收入的提高等。

而另一方面,随着云浮市经济的进一步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持续增加,从而使土地资源更多更好地投入到利用中,具体表现为耕地稳步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等。

从协调发展度来看,2009~2013年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类型由中度社会经济滞后型上升到优质社会经济型,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系统保持着同步向前发展状态,2个子系统基本达到和谐统一的协调发展,总体发展趋势比较好,这说明云浮市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协调一致的,二者相互促进,土地利用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反作用于土地利用的发展水平。

该研究分别从土地利用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出发,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率、社会发展、经济活力、经济实力等各方面共选取14个具体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9~2013年云浮市土地利
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协调度分析结果以及动态发展趋势,得出以下结论:
(1)2009~2013年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

其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增幅明显;而土地利用发展水平也是缓慢上升,但增幅小于社会经济发展。

(2)总体来看,2009~2013年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情况不断改善,协调发展类型由中级协调社会经济滞后型过渡到优质协调社会经济滞后型。

(3)2009~2013年,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同时两者演变的趋势大体保持一致。

运用协调度模型对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可以对历年来土地利用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状况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从中掌握协调发展度的变化趋势。

该模型能够真实合理地反映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情况,同时评价过程可信度高,可操作性强,能为云浮市及时修改调整规划提供依据,也为下一步更加合理地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1] 刘琼.扬州市土地利用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6):29-34.
[2] 朱天明.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评价[J].资源科学,2009,31(7):1110-1115.
[3] 马建华,管华.系统科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2):171-177.
[5] 马立平.统计数据标准化[J].北京统计,2003(3):34-35.
[6] 杜加强.重庆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评价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
22(12):19-24.
[7]洪舒蔓.基于人地关系的黄淮海平原土地整治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3,
29(24):251-257.
[8]李植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
理,1998,13(4):70-74.
[9] 孙宇杰,陈志刚.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12(5):889-895.
[10] 石强.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33-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