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设计】2021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五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质检卷五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21甘肃高三第一次诊断)人口抚养比是指被抚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可分为总抚养比、少儿(0~14岁)抚养比、老年(60岁及以上)抚养比。

劳动年龄人口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总人口的比例。

2011年,我国开头消灭人口抚养比和劳动年龄人口变化趋势的转折点。

依据材料和下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四条曲线表示老年抚养比的是()
A.a
B.b
C.c
D.d
2.下列关于我国劳动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11年后总量削减
B.2011年后素养下降
C.劳动人口的流淌性差
D.劳动力价格渐渐上升
3.尽管2030年前我国仍处于抚养比较低时期,但其对经济的影响已转向负面。

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这种趋势的有()
①不再进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逐步延迟退休年龄③适时调整生育政策④加快城市化进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某地区2022年人口总量2 443万,城镇人口1 452万(外来人口有520万),农村人口991万。

下图为该地区部分人口资料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目前,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为()
A.高诞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B.低诞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C.高诞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诞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5.影响该地区城镇与乡村人口老龄化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人口政策
B.医疗条件
C.人口迁移
D.经济水平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连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

读美国本土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7.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递增
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
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由于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2021福建宁德质检)下图示意我国浙江、安徽、西藏三省区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完成第8~9题。

8.据图推断()
A.①②省区迁入人口数相同
B.①省区经济较③省区发达
C.人口迁移加剧①省区人口老龄化
D.人口迁移导致①省区经济水平降低
9.②省区迁出、迁入人口比重低的主要缘由是(
)
A.地理环境独特
B.人口数量少
C.城市化水平低
D.经济较落后
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重点进展的三个新卫星城之一,其定位是京津城际进展走廊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近年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上图为亦庄城镇人口构成比例图。

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亦庄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来源包括()
①中心城区迁出人口②本地区原有农业人口③来京务工人员④外国留同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影响亦庄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00年与2050年(猜测)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材料二:下面图1为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统计图,图2为1950~2050年中国和全球14岁以下与65岁及以上人口百分比(部分为猜测值)统计折线图。

图1
图2
(1)据材料一中信息推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人口总量浩大②人口老龄化现象格外严峻③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结合材料二中图1,说明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3)依据材料二中图2可以看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的时间大约在
年,试说明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缘由以及将给我国经济的进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4)依据材料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点。

13.(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全国妇联2021年7月发布的争辩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 100多万。

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当地有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我国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江西的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52%,留守儿童数量排在前十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江苏。

材料二:我国外出农夫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产生留守儿童的缘由是什么?
(2)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最可能去什么地方打工?为什么?
(3)从2010年到201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外出农夫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该趋势的形成缘由。

(4)近年来,很多农夫工从沿海地区返回中西部家乡,你认为当地应如何吸纳这些劳动力?
答案:1~3.1.C 2.D 3.B解析:第1题,随着方案生育政策的实施,少儿抚养比呈下降趋势。

人口平均寿命的延
长,老年抚养比呈持续上升趋势。

读图可推断,c曲线是老年抚养比,a是少儿抚养比,b是劳动力年龄人口,d是总抚养比。

第2题,2011年后劳动力人口占比重下降,总量不肯定削减,A项错。

2011年后素养进一步提高,B项错。

劳动人口的流淌性强,C项错。

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价格渐渐上升,D项对。

第3题,不再进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会造成失业人口增加,①错。

逐步延迟退休年龄,延长劳动力工作年限,可以降低老年抚养比,②对。

适时调整生育政策,提高人口诞生率,削减老龄化比重,降低老年抚养比,③对。

加快城市化进程,不能降低抚养比重,④错。

所以B 项对。

4~5.4.D 5.C解析:第4题,从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区域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

第5题,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城乡消灭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

6.C
7.C
8.C
9.A
10~11.10.C11.A解析:第10题,从题干可知,该区域并非是高校集中的区域,因而外国留同学较少。

第11题,该地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大量迁入。

12.答案:(1)B
(2)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大,文化素养低。

(3)2030缘由:一是长期以来实行方案生育政策,消灭了较低生育率;二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负面影响:劳动力不足、老年人口比例大、社会
负担重等。

(4)自1950年以来,世界人口老龄化总体呈加重趋势;自2000年以后,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或速度)明显加快。

13.答案:(1)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数量大、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南部省区的农村。

缘由:由于经济落后,大量青
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

(2)最可能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

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待遇、更好的进展条件,且距离较近。

(3)呈现下降趋势。

缘由:随着中西部地区优待政策的实施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进展,东、中、西部地区
农夫工工资水平趋同,东部地区对农夫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农夫工自身素
养无法满足用工企业的要求。

(4)供应优待政策,吸引返乡农夫工自主创业;进展当地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组织农夫工培训,提高农夫工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